每位孩子都是父母親心中的瑰寶,更是國家未來的新希望,尤其在少子化的社會中,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更是備受重視。0-6歲是幼兒發展的黃金時期,尤其是在3歲以前,嬰幼兒大腦內有許多的神經突觸正透過探索環境連結,並形成新的經驗。因此,孩子的學習不只是教授,還有更多的是觀察與體驗式學習,以及父母親的陪伴,透過實際地觀察探索體驗,汲取學習經驗,透過父母的陪伴,獲得足夠的「愛」與「安全依附」。因此,我們希望營造一個安全、豐富且多元的學習成長環境,讓父母親、社會大眾重視幼兒早期發展之重要性,並能積極參與幼兒早期教育。 本會自2012年起與政府公部門合作,至今二十餘年陸續辦理托嬰中心、親子館、非營利幼兒園及職場教保中心、居家服務中心等,服務單位地點遍及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市、台中市,我們相信「每一份愛,都是希望的種子,每一位幼教從業人員,都是孩子世界裡的光」,歡迎具有幼教熱忱的你,加入早教協會大家庭!
公司簡介 *1989年7月1日成立,命名為「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993年3月改制為「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成立的目的:研究改進大學入學制度與技術並辦理大學入學考試。 主要商品/服務項目 歷年重要工作及成果: *完成《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 *辦理《大學推薦甄選入學方案》 *開辦《學科能力測驗》 *承辦大學聯合招生委員會「試務總會」業務 *辦理《指定科目考試》 *研發「語文表達能力測驗」及「英文寫作能力測驗」 *革新試務作業 *協助高中學生發展生涯規劃及選擇大學校系 *出版考試相關書籍 *推動入學制度與試務經驗之交換 未來發展方向: *發展成為考試專業機構 *研究發展各類相關測驗 *革新考試相關試務作業 *強化相關考試諮詢服務 福利制度 專職人員福利如下: 1.勞保,健保 2.年終工作獎金 3.週休二日 4.退休金制度 等
民國70年代,台灣的特殊教育、身心障礙福利仍是一片荒涼,99%以上的智能障礙者沒有書可以唸,沒有工作可以做,他們被遺忘在社會的邊緣;當時家有心智障礙孩子的父母不僅沒有早期療育的支持,更不敢想像孩子成年後的未來,連進小學受國民義務教育都必須排隊等機會。 於是心路基金會成立了,是台灣第一個由身心障礙者家長自立成立的團體,從一支電話、一個員工開始,到現在500多位職工團隊,每年服務超過5,000位的心智障礙者;從提供成年心智障礙者居住服務的社區家園開始,到現在有0-6歲的早期療育、18歲以上之職業重建、日間照顧、夜間住宿、社區支持服務、安老服務等完整的專業支持。 心路秉持著以「一顆父母的心,陪孩子走一生的路」的信念,始終相信,生命的價值沒有差別,堅持努力讓社會對智能障礙者多創造一些機會與可能,讓彼此之間有更多的同理、支持與合作,讓智能障礙者真實成為社會的一份子,參與其中。 多年來,心路走的是一條創新學習與分享之路,我們學習不斷、服務亦不間斷。為了提升人員的專業,不僅安排有完整的人才培育,亦積極促進國內外的專業交流與合作,翻譯多本國外專業書籍,引進新知,除了讓工作人員在專業上不斷成長,也帶動國內身心障礙服務品質的提升。心路的服務品質向受各界肯定,在全國性、地方性的服務評鑑都獲得佳績,亦頻獲政府服務委託,更榮獲「國家公益獎」、「台灣企業獎-最佳社會貢獻獎」、「金擘獎」、ISO認證等榮耀。
衛生福利部為均衡各地區醫療資源發展,使醫療人力及設施能夠合理成長並充分發揮功能,提昇當地醫療服務品質,使每一個國民有醫療服務需要時,皆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到適當醫療保健服務。雙和醫院預定地之中、永和地區,其人口數目前已達中和區人口406,140+永和人口 214,967等於62.1萬餘人,與鄰近地區醫療資源有著明顯差距。 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積極進行在中、永和地區籌設一家大型醫院的各項事宜,民國77年臺灣省行政會議決議,將原省立臺北醫院城區分院改制遷建新北市,此為雙和醫院興建之開端。衛生福利部基於公立醫院改革可能模式及其各項優點之考量,於民國88年6月確定以BOT方式興設,採政府部門委託民間機構經營之模式,讓經營者能夠充分發揮營運績效回饋社區,並為雙方共同創造利基,成為國內第一家以公辦民營方式興建之醫療院所。 衛生福利部甄選民間機構投資興建經營雙和醫院BOT案(以下簡稱本BOT案)於89~91年間公告招標三次,因時空背景之不同而致流標。最後於92年12月18日評選出臺北醫學大學為雙和醫院BOT案之最優申請人,並於93年3月8日完成簽約儀式。本BOT案投資興建經營期間自簽約日起至143年3月7日止,總期程為五十年,並依契約規定如期於97年7月1日取得雙和醫院開業執照並開始營運。102年7月23日因應衛生署改制衛生福利部,本院更名為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
民國60年,天主教會台北教區捐贈6000餘坪土地,成立了耕莘護校。初期校舍僅有今耕莘樓舊址之地下一樓、地上四樓之口字型綜合大樓1棟;其餘均為草地。全校僅12班,多仰賴教會母體之養分滋潤,及政府補助款350餘萬元之維繫發展。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環境中,耕莘創造了各項殊榮,除學生校際競賽及升學表現優異外,74學年度更榮獲台灣省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醫事類科評鑑為優等。以新設校之初能有如此表現,耕莘之誕生可謂一鳴驚人。 78學年度起,招生班級數由每年3班擴增為7班,全校合計21班,並改護理助產合訓科為三年制護理科。81學年度更將班級數擴增為9班、使全校班級數提升至23班的規模。在狄剛董事長與戴志成校長的細心擘畫下,4年之間共爭取政府補助款640餘萬元,均投入新大樓建設與教學,以及實習儀器、設備之增設。此時期承辦台灣省護理教師研習3次,而學生之升學考照率亦名列前矛,學風鼎盛。 82學年度,班級數再擴增為每年11班,合計全校33班,10層教學大樓德蘭樓亦於83學年度落成啟用,一舉將樓地板面積增加至15,600餘平方公尺。同時配備有冷氣教室、新式圖書館、閱覽室及新宿舍。而新完工的PU運動場,更提供學生更多元之活動空間。4年之間,共爭取政府補助款達2,430餘萬元,全數投入護理教學實習儀器設備,使耕莘儼然成為護校之標竿。此期間仍受主管機關之青睞,承辦2次台灣省教師研習會,而學生升學考照率更屢創高峰,成為各界觀摩之理想學府。 86年起,耕莘積極朝向改制之路邁進。第二棟10層教學大樓聖母樓完工啟用,再將樓地板面積增加至25,200餘平方公尺,而耕莘樓的重新整建,亦使校學建築一氣呵成,有了全新的面貌。而陸續增設之電腦教室、新基護教室、社科教室、人文教室、內外科、婦產兒科教室,乃至於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及校園全面綠化美化之實施,均使耕莘臻於專科之設備水準。而師資的全面提升,人文素養的陶冶、生活品質的提高、全人教育的落實以及身、心、靈的整合,更有著出類拔萃的表現。期間4年,共爭取政府補助款合計3,150萬餘元,並承辦全國技藝競賽,台灣護理教師研習會,及擔任職校評鑑醫護類科召集學校和護理科新課程中心學校;再加上學生們優異的校內外表現,均使耕莘之名蜚聲全國,改制護專似已水到渠成。 自民國89年3月第一次呈報改制計劃書之日起,先後修訂並呈報4次改制計劃,評鑑委員實施訪視2次,呈報改進計劃6次。改制同時,本校遴聘博、碩士師資多人,取得基隆校區,校地面積增至7公頃餘,改制經費亦得到台北教區及耕莘醫院之挹注,增設生物實驗室、生理解剖實驗室、各科實習病房、視聽圖書館等設備成,於90年6月改制為「耕莘護理專科學校」。 本校改制為專科學校後,僅有護理科一科,初設五專6班,二專5班,次年增設二專部在職專班2班。民國93年接受專科評鑑,本校護理科與共同科目均獲一等殊榮,此在新成立的專科學校而言,洵屬難得。其後為因應社會變遷於93學年增設二專部「幼兒保育科」3班、在職及夜間部各1班,於94學年度增設二專部「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科」2班、在職專班1班,並於96學年度增設五專部「資訊管理科」1班。 因應少子化、高齡化與M型社會的發展趨勢,本校於96年2月更名為「耕莘健康管專科學校」,延續以前的護理專業基礎,同時著墨於「全人」範疇之擴展與延伸。整體發展方向,已由單一的「護理」專業人才培育工作,延伸至全方位的「全人」健康管理人才培育工作,以符合未來社會環境的變遷與職場的需求。未來畢業學生的職場出路亦由醫院(所)而擴展至整體社會的健康相關產業。 二、未來願景 改制之初,本校承諾教育部須符合專科學校用地標準,故而本校在取得基隆校地後,即進行籌設分校規劃,然因非可預期因素而延宕。為考量校務發展及基地整體規劃,須另覓土地以急速解決改制承諾問題並滿足將來校務發展的基本條件。其後劉丹桂主教將宜蘭縣9.3507公頃土地,以捐贈方式協助學校辦學,經董事會94年12月28日董事會議通過,至此整體校務發展始有明確的基礎可言。本校新店校區共1.9813公頃,再加上宜蘭分校9.3507公頃,本校校地達11.332公頃,符合改制為技術學校及科技大學的用地標準。目前宜蘭分校業經教育部同意籌設,校舍建築分為三期進行,第一期於96年7月發包動工,預計將於97年元月底前完工。宜蘭分校初設護理科、美容保健科、健康休閒管理科等三科,預計97學年度開始招生。在土地的取得、校舍的興建與生源的擴增等背景下,本校亦將逐年檢討與規劃未來整體發展的辦學績效,以邁向改制技術學院為中程發展目標,最後以升格科技大學為長程發展目標。同時以「健康管理」為校務發展主軸,繼續秉持「敬天愛人」之精神,培養具備宏觀視野、開闊包容之胸襟及合乎多元化、人文化、國際化的健康專業人才,以展現耕莘人的光與熱,迎接新世代的來臨。
本學會是屬於社會公益團體,目前已承接新北市政府委外經營之公辦民營之公共托育中心8所(分別於新莊、中和、蘆洲及板橋)等區。 若是您對0至2歲的嬰幼兒照顧及托育服務有興趣者,同時具有愛心與耐心,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喔!
【 新進人員體格檢查體檢說明 】 ▸配合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獲錄取通知者需於報到前,檢附『勞工體格及健康檢查指定醫療機構』所作之體格檢查報告(效期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17),並經審核通過後方可進入報到程序(體檢作業約需7-14個工作日)。 ▸獲錄取通知者未能提供上述檢查報告,將延後或取消錄取資格;若體檢報告審核不通過,將取消錄取資格。 ▸檢查項目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16附表九(一般體格檢查)。 ▸本會確認完體檢報告正本文件後,會歸還本人。 ------------------------- 【在成立「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之前】 2000年,環境議題已經歷時多年倡議,網路的傳播力量則開始萌芽。在這資訊即將爆炸的時間點,「環境資訊網絡電子報」創刊,希望以報導和轉譯國內外的環境資訊,喚起大眾關心周遭環境,並透過思考引發關懷行動。 《累積愈多的知識,我們共同做出的行動,就有愈多的倚靠》 22年來我們以「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為名,除了環境新聞,也開始積極投入棲地守護與環境友善行動。從山林到海洋、從推動修法到環保生活,都有我們的行動。 從最初的3人創刊,到如今已有60人團隊,一起實踐守護環境的理念。 我們參考了英國國民信託、日本龍貓森林的模式,以簽訂信託契約的方式,在2014年接手了全國第一個環境公益信託案例,「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這座位於新竹芎林的淺山森林,受到原地主(信託委託人)、協會與政府監管的信託契約保護著,從廢棄的果園,如今已演替為淺山次生林的樣貌。 《只是多年過去了 「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依然是少數的環境公益信託案例》 這當中有許多不同程度的困難,但其中一項原因,是由於種種法規限制。 因此,為了擴大民間保育能量,推動更多、更大規模的環境公益信託,我們決定轉型為「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2022年7月27日我們正式對外公開並啟動公眾募款計畫,短短兩個月即有1256人,在9月29日當天,2千萬的基金募集達標了。 【在成立「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之後】 由於基金會具有農業法人資格,我們才可以在既有法規條件下,以公益信託的模式,守護私人農耕地。而這些位於平地到淺山的農耕地,正是最容易受到開發威脅,最需要積極保護的區域。我們的願景,是向英國國民信託組織看齊,並促使全台3%面積的土地成為民間保育地。 轉型基金會後,不只推動環境信託,我們也會繼續擴大經營既有的獨立環境媒體,「環境資訊中心」,力求讓國內外各種環境議題被大眾看見;也會持續多年來的倡議、研究與調查,像是珊瑚礁體檢、海岸守護及減廢議題等。 這一切能夠實現,有賴於23年來投入的工作人員、會員與捐款人,有賴於基金會籌備基金的捐款人。以下,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2023年度報告,也是「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的起點。 2024年,我們轉型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擴大我們的實踐行動。
榮光育幼院於民國五十四年創設于臺北縣永和鎮,民五十七年本院正式奉准立案,承蒙當初政府與熱心地方人士贊助與支持,民國六十幾年~七十幾年幾經刻苦經營,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民生逐漸富足,由於人民生活安和樂利,因此育幼院型態也改變,不但提供院童基本的安定生活、亦可接受國民與高等教育,進而要提升生活品質、更要求幼童身體心理健康成長、也要提昇品格教育、與接受社會公民教育,所以本院除了讓孩童有基本的身心發展,更注重到培育一位健全人格的公民。 101年新北市政府升格後正式更改名銜為 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榮光育幼院。並接受主管機關監督與協助下苦心經營。通過衛生福利部「兒少安置機構聯合評鑑」。 榮光現今在地耕耘已經超過50年,更希望永續發展,且安置收容服務在替代家庭功能時,同時也能注意到個體需求,希冀培育失依或失親兒童少年成為值得驕傲的一代。
本會為國際性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成立迄今屆七十年, 提供跨世代女性學習、交流與服務平台,透過倡議、培力活動與服務的方式,增強女性改變生命與在地環境的力量,以培力女性、引領改變為使命,屢獲內政部及台北市政府獎勵表揚。
以播種育成的理念,培育、輔導與協助貧苦弱勢學童就學、提升學習環境、與生活照顧,獎助表現優異學生以及鼓勵優秀文化藝術創作之團體。以關懷與愛心協助社會之貧病殘疾等弱勢族群,具體落實對兒童、青少年老人與身心障礙者的照顧與關懷。
ALSTOM是提供環境保護和可持續性發展方案的先行者,以提供節能、安全、便利且流暢的交通解決方案為目標,針對高速鐵路、捷運(含單軌)、輕軌及火車,提供系統整合及客製化服務等全方位解決方案。 目前ALSTOM在全球共有60個國家以上的據點,全球人數80,000人以上。加入我們,等同加入環境友善且創新服務的行列,誠心邀請您加入我們,共創環境友善及智慧取向的交通環境。 ALSTOM Taiwan ALSTOM總部位於法國,於民國79年在台正式成立第一家公司。 目前ALSTOM在台灣專注於軌道交通設備及號誌系統服務,並有四家分公司:法商阿爾斯通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美商亞世通號誌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司、巴西商艾斯通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亞斯通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多年來,ALSTOM始終是許多台灣政府單位與重量級企業的夥伴,藉由與這些重要的在地夥伴關係以及遍佈全球的創新網絡,ALSTOM持續為台灣交通運輸領域中最艱難的問題提供服務與解決方案;現行已營運之專案,包括全台北高運量捷運號誌系統、台中捷運案號誌系統,高雄輕軌車輛等。 加入ALSTOM或瀏覽ALSTOM全球職缺,請造訪 https://www.alstom.com/careers As a promoter of sustainable mobility, Alstom develops and markets systems, equipment and services for the transport sector. Alstom offers a complete range of solutions (from high-speed trains to metros, tramways and e-buses), passenger solutions, customized services (maintenance, modernization), infrastructure, signalling and digital mobility solutions. Alstom is a world leader in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s. The company recorded sales of €16.5 billion (EUR) and booked €20.0 billion (EUR) of orders in the 2022/23 fiscal year. Headquartered in France, Alstom is present in over 60 countries and employs 80,000 people. We create smart innovations to meet the mobility challenges of now and the future. W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 complete range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from high-speed trains to electric buses, autonomous subways, signalling and digital mobility solutions. Joining us means joining a truly global community of 80,000 people dedicated to solving real-world mobility challenges and achieving international projects with sustainable local impact. We welcome applications from all backgrounds regardless of gender, age, disability or ethnicity. We recognize that embracing flexibility is the smarter way of working. Please speak with us about your individual needs.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be considered for other vacancies or to view other Alstom roles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https://www.alstom.com/career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ALSTOM official website: https://www.alstom.com/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alst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Alstom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lstom/ Twitter: https://twitter.com/Alst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LSTOM/
科舉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的醫療器材法規顧問公司, 成立於2005年至今已滿18年 公司名下登記管理的醫療器材許可證超過500張, 是國內代管登記醫療器材許可證最多的法規顧問公司 提供國外各大醫療器材公司關於台灣醫療器材管理法規的全面服務 並與客戶維持長期合作關係, 成為他們在台灣醫療產業的最佳策略夥伴 本公司服務包括向食品藥物管理署申請醫療器材的註冊登記 GMP製造廠及藥商GDP的申請輻導, 人體器官保存庫的設立 及一切醫療器材上市後監督業務 "專業" 是本公司堅持的信念, 不斷精進的教育訓練是確保公司維持在業界領先的地位 科舉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是值得驕傲的醫療器材法規顧問公司 歡迎有志於醫療器材法規工作的朋友加入
東遠國際是頂級西餐食材的進口廠商,客戶包括眾多知名主廚與米其林摘星餐廳 2018年將公司開放零售客購物的服務獨立,擴大服務空間及營業時間- 經營GoodFoodYou好歐食庫直接銷售給消費者,有實體門市及線上購物。 每週會從法國空運生蠔、海鮮、起司等生鮮,並固定走船運從義大利、西班牙等地進口橄欖油、調味料等星級主廚必備食材。 34歲的東遠目前由二代接班,團隊從25歲到55歲都有,我們有年終獎金,公司獲利會與夥伴們分享,美食津貼讓你每個月去品嚐客戶們的美食,還有讀書補助金讓你買書,所有餐飲及食材相關書籍都可以補助。這裡沒有威權式的管理,誠摯邀請有創意、喜愛美食的你,一起把頂級食材完好送達到主廚與消費者的手上,讓更多人認識、品嚐,知道如何運用歐陸食材,為生活創造更多美好。 美食,是美好人生必備的日常享受,期待你跟我們一起創造幸福滋味。
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成立於民國105年8月25日,為內政部正式立案通過之非營利組織,秉持社會關懷、濟弱扶貧之初衷,結合社會福利、公益、慈善團體、專家學者、熱心企業及人士共同成立。
新店吉的堡巨耀分校為吉的堡體系內最資優的分校,提供小朋友安全優質的學習環境,人員有計畫的養成與訓練,員工福利齊全,工作氣氛歡樂,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歡迎大家來加入我們. 校區介紹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DIoGUFGAk
天主教輔仁大學創學精神 輔仁大學是天主教會在我國設立之第一所大學,創校迄今近九十年,向本敬天愛人之精神,為全人教育而努力,除了希望為國家培植德、智、體、群、美五育兼備之英才, 亦願以各種學術活動及社區服務、貢獻社會人群,並以客 觀執著之研究,致力於真理之追求及中西文化之交融,俾達增進人類福祇,促進世界大同之目標。 本校在培育人才方面,兼注通才與專才養成教育,尤其致力人文精神的培養,期使學生在就業之餘,能有高尚的情 操與豐富的人生。此外,為擴大接觸層面,本校並與多所 外國知名大學締結「姐妹校」關係,以增進文化交流,並提昇學校的國際地位。
創辦人張碧玉老師帶領著我們孩子突破與創新課程, 並且從中發現了孩子發展創意的可貴與美麗經驗, 使我們找到自己繼續追求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動力與成就感。
艾詮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於寵物鮮食代工與創新開發,致力於為毛孩打造兼具營養、美味與安全的全方位飲食解決方案。公司總部設於雲林,並於新北市設有專業生產基地,整合冷凍鮮食與烘焙點心兩大類產品線,提供從配方設計、試產、量產到包裝的一站式OEM/ODM服務。 我們相信,真正健康的寵物飲食,不只是「好吃」,更應該是「對的」。艾詮持續以誠信、專業與創新為核心價值,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推動寵物食品的品質升級,讓每一口鮮食都能成為毛孩健康成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