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校緣起 康橋國際學校自2002年創校以來,建立了最優質的雙語及國際教育口碑,已吸引無數世界各地認同康橋理念的家長,從新店的秀岡校區、康軒校區、青山校區,至內湖校區、新竹校區以及大陸華東校區,為臺灣最具指標性的雙語學校。龍騰學校董事會於2016年獲准成立「新北市林口康橋國際高級中等學校」,為臺灣地區唯一自幼兒園到高中(K-G12)一貫化的校區。以最優質的團隊提供最多元的課程,讓康橋的學子,無論選擇國內或國外升學,都能成為一流的學生,並有信心迎向美麗的未來。
.........國立政治大學電算中心......... 本中心主要任務為支援教學研究,提供電腦相關軟硬體、校務行政電腦化、校園網路服務、遠距教學、技術諮詢、推廣訓練等相關業務。
【飛機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旅遊的一部分,從進入機艙的那一刻起,就應該有驚喜、有期待】 2018年5月,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誕生,創辦人張國煒本著對航空的熱愛及深耕產業之決心,打造一家高端的精品航空公司,兼顧飛航安全及服務品質,帶給旅客安心又高質感的飛行體驗。 經過兩年多的醞釀,我們於2020年1月23日盛大啟航,以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為樞紐,航線版圖已拓展至東南亞、東北亞以及北美,未來更將拓展至歐洲越洋航線。快速穩健地朝全球首屈一指的頂級航空公司邁進,實踐飛安零失誤、超越旅客期待之願景,並點亮旅客對每趟旅程的期望及回憶。 作為一個全新的航空品牌,我們永遠熱誠且衷心歡迎所有旅客,同時亦致力於創造優質工作環境,使團隊夥伴樂於工作。星宇航空招募積極學習、細心且熱愛航空品牌經營的人才加入,將對航空的熱情,投注在對每項細節的極致追求,一同打造優質的飛航品質及服務,讓全世界的旅客,都能享受安全、高質感的飛行體驗。享受每一次飛行,猶如精品,收藏於心。 更多資訊,請至星宇官網 https://www.starlux-airlines.com/
時報出版公司已躋身經營績效優良的上櫃公司,我們立意以新產品開發、新路線開展、通路擴充及增加參與文化活動提供讀者更好產品、更佳服務;我們也期望能更上層樓,整合全球華文圖書市場,擴充「尊重智慧與創意」的文化事業版圖。
在千辛萬苦中所興建的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是華人社會唯一的天主教大學醫院,它要和臺灣現有的醫院有所區隔,以病人的需求來建構,發揮天主教敬天愛人,視病猶親的精神;充滿人文藝術的色彩,又有現化科技的智慧,更不斷的創新改進,是臺灣優秀醫療人員所嚮往的醫院。正如耶穌在聖経上所說,我要在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祂也要在這裏建立祂的醫院,戰勝所有邪惡的勢力! 一所醫院,最重要的任務是治癒病人的病痛。最珍貴的資源是他的醫療團隊。最核心的精神支柱是要形成它的企業文化。輔大的校訓是「真善美聖」。輔大醫院已經有一個非常堅強的醫療團隊,足堪治癒疾病、減緩病痛,但這些醫療專業僅符合「真」的標準。如何將校訓的「真善美聖」的精神溶入日常的醫療服務、教學、研究,甚至能與輔大的其他院校師生、社會各階層的各種人士,互動合作,塑造出一個新的「輔大文化」是未來重要的議題。 本院為全面禁菸、禁酒、禁檳榔。 應聘者應認同以及遵行天主教大學附設醫院所規範之倫理原則。
佳佳唱片行創立於1976年,在台北西門商圈經營。 40年以來,一直堅持「專業及多元化音樂」 ,這二個原則讓我們在競爭激烈的唱片業中依然屹立不搖。 「專業」---我們要求員工對於所負責的部門,能夠具有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以提供最好的服務給消費者。 秉持服務廣大消費者的原則,除了提供流行音樂、影音產品, 對於國內沒有代理的CD,就以進口的方式來服務需要的顧客。 在這裡有代訂東洋、西洋、古典、粵語等音樂商品,只要有該商品的相關資料,且公司未斷貨,我們會盡力找到。 「多元化」---我們訂購各種領域的音樂CD, 不在乎銷售量,只在乎消費者可以在佳佳找到所要的CD,我們始終相信‘每一種音樂都有人欣賞 ’ ‘每一個人都有喜歡的音樂 ’我們追求的目標是使佳佳唱片行成為「音樂雜貨店」,期待以多元化的音樂商品來滿足您對音樂的需求。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清華大學_生命科學暨醫學院的工作行列。
▌無國界醫生是一個獨立的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MSF),即英文「Doctors without Borders」,中文譯為「無國界醫生」,致力為受武裝衝突、流行病、傳染病和天災影響,以及遭排拒於醫療體系以外的人群提供緊急醫療援助。無國界醫生只會基於人們的需要提供援助,不受種族、宗教、性別或政治因素左右。 我們的行動建基於醫療道德,以及中立和不偏不倚的原則。我們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力求為最有迫切需要的人們提供援助。在衝突地區開展的專案,我們並不接受直接牽涉到衝突的政府或其他派別的資助。 1971年,一群記者及醫生在巴黎成立無國界醫生組織。至今,我們有將近68,000的工作夥伴在世界各地參與行動。 ▌ 無國界醫生在台灣 2016年4月,無國界醫生組織於台北設立辦事處。2019 年正式成立財團法人無國界醫生基金會。 無國界醫生台灣辦公室專注於三個任務: 1) 積極與台灣公眾和公民社會接觸,就全球人道危機和衛生緊急情況進行宣傳、支持和倡導; 2) 招募台灣的醫療和非醫療人員,派遣至現場項目工作; 3) 從台灣捐助者籌款,直接支持無國界醫生的社會使命和醫療人道活動。 ▌ An international, independent medical humanitarian organization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 translates to Doctors without Borders. We provide medical assistance to people affected by conflict, epidemics, disasters, or exclusion from healthcare. Our teams are made up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logistic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 bound together by our charter. Our actions are guided by medical ethics and the principles of impartiality, independence and neutrality. We are a non-profit, self-governed, member-based organisation. MSF was founded in 1971 in Paris by a group of journalists and doctors. Today, we are a worldwide movement of nearly 68,000 people. ▌ MSF in Taiwan MSF opened a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aipei in 2016 and became a Foundation in 2019. MSF Taiwan office focuses on 3 key pillars: 1) Active engagement with Taiwanese public and civil society on global humanitarian crises and health emergency for awareness, support and advocacy purposes; 2) Recruitment of skilled Taiwanese medical and non-medical staff to dispatch to field project; 3) Fundraising from Taiwanese donors to directly supports MSF Social mission and medical humanitarian activities.
打造優質的學習環境,維持校務穩健經營,新北市中信高級中學積極轉型為大臺北地區免護照可就讀的國際學校,於112年10月獲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捐資,與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臺南、新北校區)、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組成「中信國際學校」系統,培育具備接軌國際學習能力的未來人才。教育向下扎根,我們將籌設國際幼兒園、國小部,積極打造K-12國際學校新指標。 中信高中做為中信國際學校的成員,是一所積極創新的雙語學校,融合臺灣教育優勢與西方循序漸進的英文學習方式。我們深知在21世紀,生活力與語言力同等重要,因此學校致力於培養孩子的多元能力,使其無論在學校或未來都能自信迎接挑戰。
一、簡史 萬芳醫院所地是昔日「萬隆」與「芳川」兩礦場,「萬芳」之名由此而來。自1989 年動工興建,1996 年7月由臺北市政府委託臺北醫學大學籌設經營,於1997年2月15日正式開幕服務市民,為臺北市第一家公辦民營的市立醫院並於1998年2月通過區域醫院評鑑,4月榮獲市立醫院經營績效評比第一名,12月通過ISO-9002國際品質認証。臺北市第一家公辦民營醫院台北市政府為減少每年新台幣五億元的公務預算支出,及藉助民間機構經營效率,決定將萬芳醫院委託民間經營。歷經多次審慎的公告招標,台北市政府同意將台北市第一家公辦民營醫院委託 給臺北醫學大學經營。於1996年7月17日正式簽訂委託經營合約;臺北醫學大學隨即展開萬芳醫院的籌備工作,於1997年2月15日正式開幕。 二、臺北醫學大學與萬芳醫院 經教育部認定,萬芳醫院在委託經營期間,視同臺北醫學大學附屬醫院。在地緣上,臺北醫學大學與文山區是近鄰,校本部與萬芳醫院二者僅距離五公里 ,附設醫院與萬芳醫院在臨床教學研究、人力資源、醫療服務及其他資源之相互支援相當方便。萬芳醫院於民國86年起成為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及牙醫學系見、實習醫院;並可提供全校各系、所學生實習及臨床研究的教學環境;同時也擴大北醫的校友回母校貢獻的服務機會。 三、素描萬芳醫院 萬芳醫院位於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上,與捷運木柵線「萬芳醫院站」捷運站相連,距離北二高萬 芳交流道五分鐘左右,對外交通便利。萬芳醫院為732床的醫學中心,建坪約27,000餘坪,建築物分為醫療大樓與宿舍大樓兩棟建築物,醫療大樓地上13層地下3層,屋頂並設有直昇機停機坪,地下二、三樓有300餘位停車位,停車相當方便﹔宿舍大樓共七層,提供單身醫護行政同仁住宿,約可住宿340人。
核心設施中心為國立成功大學三個校級研究中心之一,建置完整高階製程與檢測設備,與先進貴重儀器,透過公開穩定的共享實驗平台服務,提供儀器操作與代工,推廣儀器教育訓練,與專業技術諮詢,致力於有效提升本校之教學與研究品質,以及協助提供產業界更多技術資源與支援。
1984年至今成立4所幼兒園、2所托嬰、1所小學,提供1歲~6歲蒙特梭利教育。 「新生園」:大安區 新生南路一段、 「天母園」:士林區 天母西路、 「信義園」:信義區 松信路、 「松江園」:中山區 松江路; 「長華小學」:松山 區民生東路。
一、本院為宜蘭地區唯一國立大學附設醫院,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共享教育研究資源,目前為區域教學醫院,配合新建二期工程,朝(準)醫學中心邁進。 二、本院位於宜蘭市中心,生活機能便利及交通發達: (1)食: 蘭陽院區:院內設有全家便利商店,正門旁設有萊爾富便利商店、清心福全飲料、85°C咖啡蛋糕店、全聯超市、喜互惠超市 新民院區:正門旁設有全家、7-11便利商店,遴近中山路(美食商店林立)、南館傳統市場、喜互惠超市 (2)衣:醫護人員依本院規定提供制服 (3)住:醫護人員、未設籍宜蘭縣者,依本院規定申請宿舍 (4)行: ●本院設有汽車、機車停車場,員工享有優惠 ●二院區備有接駁車(每小時一班),免費搭乘 ●宜蘭轉運站(蘭陽院區正門對面步行2分鍾) ●台鐵車站-宜蘭站(蘭陽院區正門對面步行5分鍾) ●宜蘭勁好行公車(751/752/753/755/772/772A/791/793/795),正門設有站牌 (5)育: ●新民院區:本院圖書館,與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共享圖書資源 ●蘭陽院區:鄰近宜蘭市立圖書館(位於側門出口) ●本院全新托嬰中心,另鄰近黎明國小、宜蘭國小、中山國小、中華國中、復興國中 (6)樂:鄰近宜蘭夜市、新月百貨廣場、家樂福賣場、爾本購物廣場
國家交響樂團(NSO)的前身「聯合實驗管絃樂團」成立於 1986 年,集合優秀新生代音樂家,以打造頂尖交響樂團為目標;2005 年成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附設團隊,2014年4月改隸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以「臺灣愛樂」立足國際。經過三十多年耕耘,NSO 參與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跨界製作,自信、精銳,有文化意識地展現「來自臺灣的聲音」。 NSO的歷任音樂總監張大勝、林望傑、簡文彬、呂紹嘉;常任指揮艾科卡(Gerard Akoka)與史耐德(Urs Schneider),藝術顧問暨首席客座指揮根特・赫比希(Günther Herbig)共同悉心呵護樂團成長。近十餘年來,NSO 銳意求變,大步朝專業、開放、勇於創新的職業樂團發展,成為亞洲地區最具指標性的樂團;德國指揮家準・馬寇爾(Jun Märkl),期望以樂團獨特的聲音擔任臺灣的文化大使,向全世界表達特有的身份和情感;馬寇爾於 2022 年 1 月起擔任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樂團逾90名團員,每年樂季演出約 80 場次; NSO 不僅在音樂廳與劇院服務樂友,也貼近臺灣社會脈動,每年透過百場推廣活動,觸及超過萬人。
德國之聲 (Deutsche Welle) 是德國對外媒體機構。從2013年起,彼得‧林堡(Peter Limbourg)擔任德國之聲台長。目前共有來自60各國家的約1500名員工以及幾乎相同數量的自由撰稿人在波昂總部和柏林分部為德國之聲效力。2018年3月德國之聲在台灣成立海外第一個語言組辦事處。 使命 德國之聲是德國作為植根歐洲文化,自由民主法治國家的代表。德國之聲以其深入細致的新聞資訊,推進世界各地民眾文化交流而著稱。德國之聲同時提供德語介紹和教學課程。作為獨立的媒體機構,德國之聲的新聞報導原則是真實、客觀,獨立、全面。德國之聲的運作經費來自聯邦議院撥款,也就是花的是納稅人的錢。 媒體 德國之聲擁有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電影片道,同時還以30種語言通過廣播和網路進行新聞報導。德國之聲電影片道提供新聞、專題報導和紀錄片,內容涵蓋經濟、科學、政治、藝文和體育。 受眾 我們的受眾尤其包括國際社會決策者和意見領袖,以及在威權國家積極捍衛民主、人權和公民社會的人們。我們同時確保德語使用者和希望學習德語的人能夠得到幫助管道。德國之聲每週在全球範圍覆蓋超過1億7500萬受眾。 播送 我們依賴全球衛星網路,合作媒體和網路服務,讓受眾盡可能便利獲得資訊。德國之聲也通過手機應用程式、播客、直播串流、線上點播及其他移動服務進行傳播。 德國之聲學院DW Akademie 德國之聲學院為媒體從業者提供內容廣泛的培訓和咨詢服務。德國之聲學院同時提供跨媒體實習項目、雙語碩士課程,以及為國際企業和機構提供媒體培訓。
時達富有限公司的合夥人分別來自通路銷售、設計開發、媒體廣告…等領域,集結華人圈各地的在地人才立足於上海與台灣,憑藉著與日本品牌人士的長期來往和在地通路的專注經營,是近年新崛起的專業品牌代理。
臺大醫院創建於西元1895年,目前有員工6,700餘人,病床2,600餘張,每日門診服務量逾8,000人次,現有雲林分院、北護分院、金山分院、新竹臺大分院(原新竹分院、竹東分院及新竹生醫園區分院),不僅臺大醫院之醫療體系日益茁壯,亦將為民眾提供全方面之醫療服務。 創建迄今百餘年來,臺大醫院培育醫界人才無數,包括醫學生、專科醫師、藥師、護理師等醫事人員等,學員分佈全球各地,頭角崢嶸,表現優異。在醫療服務上,臺大醫院的臨床醫療品質更是名聞遐邇,備受國人信賴。而臺大醫院在肝炎、器官移植、癌症診斷治療及生醫光電和臨床試驗藥物研發上的尖端研究成就,亦獲得國際的肯定而享負盛名。 身為國家級教學醫院,臺大醫院肩負著教學、研究、服務三大任務。教學方面配合延續醫學院的課程設計,培育醫學及各類專科醫學人才;研究方面整合研究資源,成立核心研究室,提供同仁最好的研究設備與研究環境;服務方面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服務導向,強調人性化的照護,著重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管理,以提供高品質的精緻醫療服務。臺大醫院亦致力於推動國際合作,以擷取各先進國家醫療發展的經驗與知識,促進我國醫療的蓬勃發展。今後仍將秉承優良的傳統繼續努力奮進。
台北市教保人員協會成立於1997年,是一個以教保實務工作者為主體的公益性非營利組織。歷年除了關心教保人員的權益與處境外,本會對於健全教保生態、提升教保品質、鼓勵社區參與、促進嬰幼兒家庭福祉、關懷弱勢家庭及其子女等,十餘年努力不輟地持續推動。以下是我們成立的宗旨與目標:提昇教保人員的專業素養、保障教保人員的權益福祉、以改善教保品質為最終目標。 為了因應目前社會需求與政策趨勢,擴大本會服務範圍,並更能符應本會歷年來關照教保人員權益及嬰幼兒、婦女、家庭福利需求的各項努力行動,經第八屆第四次理監事會議決議,將於會員大會提案修改本會組織章程中的設立宗旨與目標如下: (一) 提昇教保人員的專業素養 (二) 保障兒童、家長與教保人員三方的權益福祉 (三) 整合社會資源,推廣兒童福利與親職教育 (四) 以改善托育服務及教保品質為最終目標 目前本協會承接臺北市政府委托辦理的單位有中山托嬰中心、北投托嬰中心、北投親子館、非營利幼兒園(濱江、永建、族中)、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吉林、濱中、永建、族中、松民),所需人員有托育人員、保母、護士、社工等,期待有心服務這個領域的人加入協會。
台灣失智症協會(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TADA)創辦於2002年9月15日,為非營利之法人組織,個人會員超過600人,團體會員超過60個,理監事會20人,秘書處15人,最高決策單位為會員大會。於2005年9月28日成為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正式會員,為台灣唯一代表組織。2009年3月25日本會湯麗玉秘書長當選ADI理事。失智症的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快速增加。目前全世界每4秒鐘增加1名失智患者,台灣未來失智人口每年平均將增加一萬人,失智症已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衛生課題,而本會之存在對台灣失智防治照護工作之發展有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