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育基金會在民間致力教育改革工作已長達三十年,透過創辦森林小學、出版「人本札記」與 書籍,開辦父母成長班與諮詢專線、青少年輔導以及無數的演講、座談。將愛與尊重的教育 理念散播出去。並且透過國會遊說,社會運動,推動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包括社區公民大 學)、推動教育現代化。
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成立於1990年,在社會需求的空白處,默默補位。致力於服務公益組織及人才培育的領域,奉獻棉薄的力量;期待年輕的一代,不但能迎接新時代的挑戰,而且在人類社會中成為進步的動力,對促進世界文化融合作出貢獻。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緣起於家長組織,目的在提供唐氏症家庭一個相互交流的平台,透過家庭關懷訪視、支持陪伴、專業諮詢等,協助唐氏症家庭一起面對和解決遇到的困難,成為彼此支持的力量。為了直接提供唐氏症孩子需要的服務,於1998年募集經費成立了基金會,並依唐寶寶的年齡、家庭狀況、照顧者狀態等,提供早期療育、全日托安置、醫療復健、工作訓練、庇護性就業、健康管理、社區融合生活、急難救助等不同層次之全人服務。 隨著唐氏症孩子成長發展的需求,本會於2005年開啟了北海岸偏鄉地區的早期療育服務,逐步朝向專業服務發展;2006年承接新北市愛樂發展中心,開始提供機構型的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服務;2012年因應政府推展社區式的日間照顧,展開第一間社區日間作業設施;2013年配合公共托育政策,經營了第一家公共托育中心和親子館;2015年將服務觸角延伸到馬祖地區,為離島地區帶進專業的公托服務;2018年經營第一家非營利幼兒園,為發展遲緩兒童營造共融的環境;同年開始與長期照顧資源接軌,提供失能身心障礙者長期照顧服務。唐氏症基金會秉持「哪裡有需要,服務就到哪裡」的精神,持續拓展服務據點,為有需要的家庭和孩子發展適切的服務模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培養教育心理與輔導學術專長之學術研究與教學人才,並執行相關專技與國家型政策專案。
關於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讓我們攜手「一起道老,精彩美好」!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願景是「每位長者都能有自主與尊嚴,享有安心、精彩的老後生活」, 我們自許成為幫助台灣成功因應高齡社會的專業團隊,因此懷抱活力、開放、勇敢、踏實的態度,發展以人為本,穩定且值得信賴的優質服務。 我們成立於1995年,在臺已深耕近30年,目前全臺共有7個服務處(新北、臺北、臺中、彰化、嘉義、高雄、屏東)、36個志工團隊、30多個服務據點、40多個服務方案,透過590多位工作夥伴及1,600多位志工,常年關懷服務10,000多名長輩,提供獨居、弱勢、失能長輩們關懷訪視、居家服務、送物資、陪伴就醫、居家修繕、健康促進等服務。 同時發揮影響力,攜手產、官、學,希冀在超高齡社會到來之際,臺灣成為人人樂於談老、伴老的友善高齡國家,更於2023年榮獲第七屆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奉獻獎-公益成就獎! 關於團隊樣貌 我們是一群充滿「活力、開放、勇敢、踏實」的專業團隊,會以「大弘人」、「柑仔人」稱呼全體夥伴, 致力營造一個「開放平等」的工作氛圍及溝通文化,曾榮獲朝邦文教基金會頒贈2022第四屆「對話影響力獎」金牌! 關於職場樣貌 對新進及在職夥伴分別提供其所需的完整教育訓練,培育夥伴們有良好的專業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夥伴們工作成就感! 完善薪資福利 -依據員工之工作表現及職務性質給予相對應之薪資,設有定期晉升與調薪機制,年薪加年終獎金最高可達14個月。 -為增進與員工間之交流關懷,針對員工結婚、生育、節慶(二節)等喜事提供相關禮金給予祝福;針對喪事則提供奠儀金或輓聯以表達哀悼之意。 工作生活平衡 -優於法規的婚假、有薪天災害假等,並依法規規定給予特別休假、陪產假、產假、病假、生理假、家庭照顧假等,對於女性及男性員工亦同等照顧。 健康與安全保障 -依法提供基本勞保、健保、退休金等法定保障,確保員工無後顧之憂。 -為照顧員工健康,依健檢年度及不同職務規劃完善的檢查項目,並慎選優質健檢和職護團隊,針對醫療服務、健康檢查以及健康促進講座等進行辦理,提供員工醫療問題詢問管道。 職涯發展與完善教育訓練 -提供多元職涯發展管道,支持員工依專業能力與發展期待,可於原職務中深耕專業職能或轉換職務,亦可晉升經營管理職,發展領導才能。 -提供完整教育訓練,依據不同職務辦理內部訓練,培育員工職務所需專業知識、工作技能、管理與領導能力等。 團隊工作文化 -在弘道有著溫暖的工作氛圍,讓每位夥伴在舒適環境中發揮所長,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感。 -為維護員工權益,透過定期舉辦勞資會議、向上回饋機制的多元溝通管道,促使勞資雙方有效溝通與表達想法,在扁平組織架構中共創目標。 -期待與員工建立好關係,成為一個正向成長的組織,以員工表揚(金柑獎)、勞資關係溝通等方式,凝聚團隊關係與榮耀共享。 如果你是「有想法」、「主動性高」、「樂於學習」 如果你喜歡「開放平等」的工作氛圍及溝通模式、「自主管理性高」的工作自主權 歡迎你一起加入「大弘人」的行列! ※弘道官網:https://www.hondao.org.tw/ ※弘道FB:https://www.facebook.com/hondao/?locale=zh_TW ※弘道IG:https://www.instagram.com/hondao999/
本會旨在幫助肯納症者(自閉症)獲得最適宜及尊重之全人教育、養護模式,針對肯納成人建構職業訓練及庇護系統,對肯納症者提供發展功能之輔助性教育,並宣導社會對肯納症者之認識、接納與支持。
本會成立於民國61年,多年來無時無刻不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為己任,協助政府推動經建計畫、執行輔導措施;並與全國工業總會、商業總會等並列為全國六大主要工商團體,隨時扮演政府與民間溝通橋樑的角色、促進學術研究資源導入產業界,更進而促成業界之間的交流機會。在網絡資源部份,除國內共有50餘個次級組織(各縣市中小企業協會和跨業聯誼會)外,也與全球130個經貿團體結盟,冀望能帶領中小企業接軌國際,締造更多商機。 *歷任理事長均由政府延聘擔任國策顧問等要職 本會自成立以來,恪遵服務中小企業的原始初衷,歷任理事長均因具備專業素養及豐沛經驗而被總統府延攬為國策顧問,提供總統在施政時的諮詢建言。另外也擔任行政院各部會顧問,更能適時適切為全國中小企業請命,發揮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力。 *連續多年獲內政部評選為全國績優社團 本會力求會務的健全運作,在服務中小企業工作上,本會積極爭取向政府建言機會,並向中小企業宣導政府輔導政策,同時參與各項政府標案,戮力執行各項計畫,多年以來除獲中小企業好評外,也自民84年起連續獲得內政部評選為全國性優等績優社團。 *我們辦過哪些活動? 1.晉見總統,提供建言 2.行政院院長與中小企業下午茶敘 3.中小企業聯合新春團拜 4.各類獎項選拔表揚和人才培訓 5.國際中小企業大會(ISBC) 6.全國中小企業發展會議 7.轟老虎高爾夫球菁英賽和山頂尾溜嘉年華會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於2003年成立,以專案研究、展演活動、學術交流等致力於台灣文學推廣。 所屬的《文訊》雜誌,亦長期進行文學研究與討論,歷年來並舉行許多不同主題、規模的學術研討會、諸多大型文學資料庫等。 2011年,台北市文化局因城南豐厚的文學歷史,寄予「紀州庵」成為台北市第一個以文學為主題的藝文空間,在2011年6月起,委託本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打造紀州庵做為台北市第一座文學主題藝文空間。至今舉辦超過5000場文學推廣活動。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ishuann/
連續13年獲得教育部大學評鑑推廣服務項目績優學校 為全台第一個通過通過ISO9001:2015國際品保制度認證的推廣教育機構 持續16年榮獲TTQS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認證 全國最大且學員人數居冠的推廣教育部 辦理各級政府委託訓練計畫成效卓越 參與各項企業機構合作專案深獲好評 專業師資、精緻課程、優質環境、貼心服務
介惠基金會於1987年成立至今已超過30年,從一位平凡老奶奶感謝台灣這塊土地、想幫助台灣貧苦人們的善念開始,以全國性慈善救濟服務為起點,除了濟助全台各地貧苦弱勢外,亦資助各大公益團體善行義舉,包括世界展望會、慈濟基金會、紅十字會..等。 1999年轉型為直接服務機構,為偏鄉老人提供居家照顧服務。介惠以「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方式推動服務,不僅讓偏鄉失能老人及身障者得到持續性的專業照顧,更為偏鄉婦女及青年創造工作機會,讓在地青壯年留在故鄉,服務弱勢族群及社區,輔導社區組織,進而提供偏鄉正向循環發展的可能,使偏鄉成為生活、工作、安養的好地方。 30多年來,介惠一本初衷,秉持幫助台灣貧苦弱勢的善念發展至今,已幫助無數偏鄉婦女撐起家庭經濟,讓偏鄉長輩在生命晚年獲得尊嚴的照顧,讓走向凋零的偏鄉社區重現生機。但偏鄉工作的經營成本高、挑戰多,介惠期待能獲得各界的支持與贊助,讓偏鄉社區照顧的工作不斷炊,持續在偏鄉播下幸福的種子。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源自財團法人台北市中國基督教靈糧世界佈道會士林靈糧堂,自民國88年起,因應高齡社會之需求,積極協助政府推展老人相關福利服務、投入老人長期照顧相關服務不餘遺力。主要業務涵蓋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社區支持服務方案、居家式照顧服務、社區式照顧服務、住宿式照顧服務、照顧者服務方案等,提供社區長者及家庭多元、連續性、在地化之全人關顧服務,以期在迎向超高齡社會中,建置更為完整之社區整體照顧。
芒草心由一群服務無家者的一線人員組成,2011年成立,一開始以國際交流為主,從2014年開始擴展版圖,以「直接服務」及「社會溝通」雙主軸協助無家者及貧困者。 直接服務面向,芒草心成立男性及女性自立支援中心、香香澡堂、心手村培力中心,透過穩定居住進而協助無家者展開自立生活,並連結創新方案開展多元機會。 社會溝通部分,芒草心持續發展多元的群眾參與活動:街遊導覽、流浪生活體驗營、真人圖書館、艋舺走撞街頭遊戲...等,期望透過更多形式的體驗交流,進一步讓外界了解貧困者的生活樣態。 我們期待透過這些行動,培力無家者足以自立生活,更能進一步為自己發聲。 〖 子計畫 〗 街遊 Hidden Taipei | https://www.facebook.com/HiddenTaipei/ 香香澡堂 Pon Pon| https://www.facebook.com/ponpon.bath/
遠見 ‧ 天下文化事業群 創辦於1982年,臺灣當時面臨兩岸與國際大時代變局,更需要提升「知識富裕」、「融入世界」的積極力。 在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的領導下,秉持「傳播進步觀念」的使命,與國際接軌,是臺灣與華文世界中,最具公信力、影響力、國際觀的文化事業機構。 以MBA(Media, Books, Activities)為主要經營範疇。 【Media媒體】 遠見、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未來少年、未來兒童、未來Family、50+ 【Books書籍】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未來小天下出版公司 【Activities論壇/活動】 每年主辦300場活動,以遠見高峰會、知識跨年饗宴、國際大師論壇等高質量的活動,深受產官學界關注與重視。 《遠見雜誌》一路秉持「傳播進步觀念」的初衷,為讀者帶來第一手國際報導、引薦趨勢新知,也持續記錄臺灣躍上國際的珍貴軌跡。 《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引領台灣企業與世界一流的管理觀念接軌。 《天下文化出版》 秉持「相信閱讀 · 改變世界」的信念,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小天下出版》《未來出版》 為兒童、青少年提供最優質的讀本。 《未來少年月刊》 帶動孩子建立閱讀不偏食、每月定期定量的閱讀寬廣題材。 《未來兒童月刊》 為識字階段的孩子製精采生動的月刊,讓他從小愛上閱讀。 《未來Family數位周刊》 報導台灣及全球教養及教育新知,成為家長與學校最信賴的專業媒體。 《未來親子線上學院》以更快速、無門檻的數位形式,提供課程學習內容,成為父母與孩子的最佳學習夥伴。 《遠見研究調查》 臺灣最真實的聲音 · 華人遠見全球思維。 《領導影響力學院》 向典範領導者學習,推動正向影響力。 《50+》 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1號課堂》 引領音頻學習 ‧ 聲音行銷策展。 《93巷人文空間》 人文薈萃 ‧ 台北文化地標 。 《遠見創意製作》 美感 ‧ 影音 ‧ 創意 ‧ 數位。 《遠見 ‧ 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
本中心除服務校內師生,促進其對心理與教育測驗應用之理解,進而提供相關諮詢服務,也針對心理與教育測驗技術及相關工具進行研發工作與推廣。
每位孩子都是父母親心中的瑰寶,更是國家未來的新希望,尤其在少子化的社會中,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更是備受重視。0-6歲是幼兒發展的黃金時期,尤其是在3歲以前,嬰幼兒大腦內有許多的神經突觸正透過探索環境連結,並形成新的經驗。因此,孩子的學習不只是教授,還有更多的是觀察與體驗式學習,以及父母親的陪伴,透過實際地觀察探索體驗,汲取學習經驗,透過父母的陪伴,獲得足夠的「愛」與「安全依附」。因此,我們希望營造一個安全、豐富且多元的學習成長環境,讓父母親、社會大眾重視幼兒早期發展之重要性,並能積極參與幼兒早期教育。 本會自2012年起與政府公部門合作,至今二十餘年陸續辦理托嬰中心、親子館、非營利幼兒園及職場教保中心、居家服務中心等,服務單位地點遍及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市、台中市,我們相信「每一份愛,都是希望的種子,每一位幼教從業人員,都是孩子世界裡的光」,歡迎具有幼教熱忱的你,加入早教協會大家庭!
台灣看見教育協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益性社會團體,協助學童家庭作業指導並培養文化藝術生活,鼓勵參與團康及體能活動等,並得配合教育單位課綱發展,設計相關活動課程適應學生需求,以促進鄉鎮及社區各項發展,希望連結民間的各種人力資源,配合政府相關計劃,完善各地不足之處將其發展更為完整,讓世界看見台灣為宗旨。 台灣看見教育協會是一群具合格教師證及熱愛孩子的專業教師所組成,我們希望能帶著我們的熱忱,擅用我們的專業能力,將課後照顧服務在地化,協助學童於課後在自己熟悉的學校內學習,減少對環境重新適應的時間,並獲得完善的課業指導與生活照顧,在學校這個友善辛福的場域裡,自發完成作業,培養擁有學習與創造的熱情,並從跟同儕的互動中學習跟自己不一樣的人相處,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與他人合作溝通,並關心身處的環境並樂於參與各項活動,創造孩子更多的想法與未來,並促使社會向前進步,未來的人生旅途中,國小這個階段將帶給他們無限美好的回憶,理下他們更多可能的種子,教育是從小就要扎根做起。 本會創立的最大核心價值就是以人為本,並落實基礎教育,協助孩子找出己的潛能及興趣,並融合多元化具特色課程,生活體驗小田園、藝術文化、校外教學、城鄉互訪及品德教育等,其課程特色為跨 領域,不僅帶來豐富體驗感受,也同時引導動手與動腦思考,並激發求學習熱情,培養出自動自發的能力。 協助學童家庭作業指導並培養文化藝術生活,鼓勵參與團康及體能活動等,並配合教育單位課綱發展,設計相關活動課程適應學生需求,以促進鄉鎮及社區各項發展,希望連結民間的各種人力資源,配合政府相關計劃,完善各地不足之處將其發展更為完整,讓世界看見台灣為宗旨。
「聯合勸募」原是一種理念,乃透過一個專責募款的組織,有效集結社會資源,統籌並合理分配給需要的社會福利團體,讓社會福利團體得以專心推展服務,而社會大眾也可避免被重複募款的干擾,如此結合民間力量及加強社會福利的社會工作方法,自1873年英國開始施行,爾後在世界各國蓬勃發展。 1992年,一群以台灣生命力為榮的專業人士,一個以追求社會共好的公益組織 --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誕生並組建了六大委員會推動會務,立下工作目標: 1、當公益善款的經理人,讓愛心與捐款充分發揮效益 2、推動利他主義的社會,教育大眾成為明智的捐款人 3、支持專業的服務組織,充實福利服務輸送體系能量 聯合勸募於1997年正式加入國際聯合勸募(United Way),成為會員之一,與國際社會公益發展接軌,發展更積極且具公信力的募款策略,並藉由定期年會交流所見、經驗進行共識討論,作為後續組織發展策略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