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1a2x6bjpzn?page=5

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 的相似公司

共200筆
台北市信義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43人

台北兒童福利中心創立於民國五十八年,原隸屬中國災胞救助總會,於民國八十三年改隸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係一多元化綜合性的兒童福利機構。 重要業務有: 兒童安置教養(兒童家庭)、幼兒托兒服務(實驗幼兒園)、兒童托育服務(實驗兒童照顧服務中心)、社會工作(社區服務)。 三十餘年來,秉持崇高理念,展現專業精神,跟隨時代變遷,配合社會需求,逐次調整服務項目與經營型態,與社會脈動同步發展,而能締造佳績,屢獲政府主管機關評鑑績優獎肯定,成為國內首屈一指之兒童福利示範觀摩機構,廣受各界讚譽好評。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台北市松山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8人

我們是由一群失智症專業領域服務的熱心人士發起,於2013年組成了基金會的前身「瑞智事工」,自少數的失智症家庭關懷服務開始,逐漸擴展到與社區失智症照護連結。 2019年正式成立了「瑞智社會福利基金會」,期能擴張我們在專業及心靈上的供應,建立失智症社區服務,推展失智症關懷與照護至台灣各地,幫助失智者及家屬在困難中懷抱希望,享有生活品質與尊嚴。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大安區職業團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60人

公司簡介 *1989年7月1日成立,命名為「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993年3月改制為「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成立的目的:研究改進大學入學制度與技術並辦理大學入學考試。 主要商品/服務項目 歷年重要工作及成果: *完成《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 *辦理《大學推薦甄選入學方案》 *開辦《學科能力測驗》 *承辦大學聯合招生委員會「試務總會」業務 *辦理《指定科目考試》 *研發「語文表達能力測驗」及「英文寫作能力測驗」 *革新試務作業 *協助高中學生發展生涯規劃及選擇大學校系 *出版考試相關書籍 *推動入學制度與試務經驗之交換 未來發展方向: *發展成為考試專業機構 *研究發展各類相關測驗 *革新考試相關試務作業 *強化相關考試諮詢服務 福利制度 專職人員福利如下: 1.勞保,健保 2.年終工作獎金 3.週休二日 4.退休金制度 等

工作機會(15)
台北市中正區藝文服務業資本額200萬元員工數11人

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於2003年成立,以專案研究、展演活動、學術交流等致力於台灣文學推廣。 所屬的《文訊》雜誌,亦長期進行文學研究與討論,歷年來並舉行許多不同主題、規模的學術研討會、諸多大型文學資料庫等。 2011年,台北市文化局因城南豐厚的文學歷史,寄予「紀州庵」成為台北市第一個以文學為主題的藝文空間,在2011年6月起,委託本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打造紀州庵做為台北市第一座文學主題藝文空間。至今舉辦超過5000場文學推廣活動。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ishuann/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
台北市南港區廣播電視節目供應業資本額4億員工數250人

本基金會宗旨 傳承原住民族文化教育、經營原住民族傳播媒體事業。 我們的使命 開展原住民族主體性、保障原住民族傳播及媒體近用權。 我們的願景 展望未來,我們自許成為具有卓越聲望的文化傳播組織,以期透過本基金會的運作,使原住民族優質豐富的文化深耕台灣,從邊緣走向主流,讓族人因文化而自信,讓台灣因原住民族文化而驕傲。

查看工作機會(6)
工作機會(6)
新北市三峽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立法院於民國99年11月16日第七屆第六會期三讀通過國家教育研究院組織法,總統於同年12月8日公布國家教育研究院組織法。

查看工作機會(7)
工作機會(7)
台北市松山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10億9628萬元員工數15人

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成立於1990年,在社會需求的空白處,默默補位。致力於服務公益組織及人才培育的領域,奉獻棉薄的力量;期待年輕的一代,不但能迎接新時代的挑戰,而且在人類社會中成為進步的動力,對促進世界文化融合作出貢獻。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新北市中和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00人

知識衛星 SAT. KNOWLEDGE 於 2019 年末成立,不僅是台灣成長最快速的線上課程平台,亦打造出最多堂銷售破千萬的線上精品課。我們與各領域頂尖專業人士攜手,經精準的使用者分析調查,推出最符合市場需求、有別於碎片化趨勢的精實課程。如此一來,不僅解放原本在實體課或高校裡的知識,也跨越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讓知識的傳播更普及。 線上影音課程,讓學員可以根據自身步調安排學習進度,而精實的課程規劃,則讓學員免於持續尋找下個階段課程的疲憊,一次就學習到位。同時,讓學員透過持續有感地學習,造就生活的改變,更接近理想的自己。 我們重視團隊的溝通以及個人的成長,透過不斷嘗試,挑戰新的領域。在知識衛星,我們提供: 1. 透明平行的管理模式,你的聲音能被聽見,也希望你能與我們分享你的好點子。 2. SAT. KNOWLEDGE 平台上的課程你都可以免費學習。 3. 公司有滿滿的書可以借閱,你有想看的書也可以提出,由公司評估後購入。 4. 每週集思會議,我們一起回顧並探討怎麼樣能讓公司變得更好。

工作機會(26)
台北市中山區藝文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人

「財團法人看見台灣基金會」於2003年由溫世仁先生籌備成立,2008年溫泰鈞先生接掌董事長後,正式確立願景為「成為世界認識台灣的重要窗口」,以發掘、整合、行銷、服務四大發展方向,來落實「將台灣特色成功行銷國際」、「讓全球成為台灣服務市場」的使命。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中正區藝文服務業資本額200萬元員工數50人

新匯流文化基金會的成立,是因為體認到近年由於數位匯流科技的發達,數位已然全面進入我們的生活細節裡,我們的食衣住行育樂、社交和行為模式等都受到重大的影響,對家庭、對親子關係及孩童日後發展的衝擊,更是深遠且無法計量,社會需要更長期更專注地關心數位時代的親子議題與人文精神成長。 有鑑於此,於2012年2月間,由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先生捐助,評論家李明駿(楊照)先生發起,並邀請王建壯先生、沈雲驄先生、喻小敏小姐、楊金源先生、許豪先生、李學文先生等科技界、藝文界、教育界的人士,成立新匯流文化基金會。 新匯流文化基金會期許自己作為數位時代,增進親子互動品質、減少弱勢家庭育兒資源落差的新力量,同時期待通過人文學科的陶養,協助建立個人觀點以因應這個時代。我們聚焦數位時代的親子議題與人文領域推廣,幫助身處於數位時代的父母和老師,搭建與孩子之間的數位橋樑同時更深化自己的精神底蘊,也希望能以閱讀及藝文活動來深化台灣的巷弄文化,提供最優質的家庭互動時光。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中正區藝文服務業資本額2億員工數50人

公司經營介紹 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此為民間參與文化部委託投資之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公共營管案,基於公共性、專業性與公平性、多元性的整體經營理念,並以關懷台灣文創發展生態、培育文創事業發展、經營文創發展未來為主要營運核心。 在知識創價、文化創意領銜前行的時代,公部門對於閒置空間再利用,也有了不同的思維。文化部將位處台北市菁華地段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定位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旗艦基地」,給了我們一個想像──去描繪出經營一塊土地、一個空間的願景,而且相信這個動作可以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我們把台灣最在地的文化資源作最富創意的展現,把最具潛力的文創資源與力量統統「動」起來,在文創世紀裡繼續「讓世界看見台灣」 而華山,正是讓全世界看見台灣文創力量在躍動、在悸動的最佳舞台。 台北的華山、台灣的華山、世界的華山 在這條商業發展帶中心位置的「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作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旗艦基地」,可以描繪的未來藍圖,不再只是兩點之間的圖像和意義與既有的城市風貌;而是要以文化的凝聚力和包容力,整合各方人才與資源,將儲備多時的文化能量,對上對下、從裡到外輻射出去,以帶動台灣整體文創產業的升級,升級到足以讓世界看見台灣。 未來,我們看見…… 華山是台北的華山,是台灣的華山,也是世界的華山。 這裡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和舞台。 我們衷心期待── ●在這裡,看見台灣文化創意的未來。 ●上了華山,就跨進世界。 我們希望能夠── 透過華山這片文創產業的櫥窗,看見台灣文化創意過去的努力、現在的表現,及展望未來的可能。

工作機會(11)
台北市中正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人

【目目非營利│MUVE NPO 】用科技幫助真正需要的人,讓重度身障者因科技享有一般人的便利,讓這片土地因科技的溫度長出更多美好。 當大家在追求科技的高度時,我們停下腳步、尋找科技的溫度;從眼動科技開始,我們和重度身障家庭站在一起。透過科技,看見他們的無限可能;這些無限可能、仍存在於其他 30 萬名重度身障者身上;因此我們開啟各種計劃。只為使大家都能站在相同的位置上、實現身障平權的理念。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高雄市苓雅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500萬元員工數60人

[緣起] 面對世界局勢快速變遷,企業團體、民間組織消長互見。為求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得以永續經營的信念催促之下,企業界人士、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及管院校友,共同於民國85年籌劃成立了「中山管理教育基金會」。 基金會工作團隊於民國86-91年間主要工作項目為中山大學募款業務,期間募集一億以上資金,對大學教育貢獻,成績斐然。87-89年間並籌措十億資金,成立「中山創業投資(股)公司」及「中釱創業投資(股)公司」,輔導國內企業成為上市櫃公司,與企業界保持著互動良好的溝通管道。 [業務範疇] (一)輔導就業: 1.提供青年職場體驗,活絡在地企業及非營利組織 2.強化失業者職能,提升其就業力 3.輔導特定對象及弱勢者步入職場 4.促進高齡者回歸職場再就業 (二)協助創業: 1.培育女性創業: (1)女性創業飛雁計畫 (2)AWE女性創業學院計畫 2.協助特定對象創業 [組織遠景] 成為專業、執行力第一的創、就業服務第一品牌 [組織使命] .推動就業創業,媒合人才與產業。 .以創業帶動就業,培育專業執行團隊。 [核心價值] .落實核心五力-溝通協調力、企劃文案力、執行力、 創意力、資源整合力 .對內理性,嚴謹管理,持續精進; .對外寬容,感性溝通,滿足需求 [榮耀事蹟] 92年獲勞委會頒發績優培訓單位獎牌,全國162家培訓單位中,僅有9家獲此殊榮。 93年獲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評選為『特優』文教基金會,高雄市共有84個文教基金會,本次有4個團體獲此殊榮。 93年獲行政院經建會、勞委會與青輔會頒贈青年職場體驗計畫「績優單位」獎牌乙面。 96-98年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優等」文教基金會。 96-98年通過TTQS評核之單位,99年為免評核之單位。 100年通過TTQS評核之單位,評選獲得「銅牌」獎牌乙面。 100-104年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優等」文教基金會。 108-109、111年獲教育部頒發獎狀 110年獲教育部頒發銀質獎章。 112年通過TTQS企業機構版評核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新北市板橋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15人

[科普教育的推手 學習的動力泉源 ,讓孩子愛上學習 是我們的責任] 上尚文化企業有限公司為提升科學教育之素質,,並提倡「生活即是科學」的觀念,多年來一直秉持著翻轉學習(flip learning)的信念,引入STEAM教育理念,帶領國中、國小以及幼稚園眾多莘莘學子一起探索科學的美妙與奧祕。 【多元推廣備受肯定】 上尚文化企業有限公司之科學課程,目前在全台灣受到百所以上中小學肯定,每年超過五千名學員實際參與學習,此外因為及富創意及整合力,與東森電視公司合作企劃之節目,讓科學實驗結合娛樂影響了數十萬個家庭,更在103年獲得國人自製節目五星獎,是一家快速成長中的科學教育機構。 【放眼國際回饋鄉里】 也因為善用人才與精耕教育,讓這樣一個多元而專業化的文教團隊,在一片教育業少子化不景氣中,依然仍能夠逆勢成長、勢如破竹。2013年我們於全台灣80多所學校舉辦公益營隊,同時也熱情地把這份精神送達遠在尼泊爾的小學,協助偏鄉兒童學習科學實驗,徹底實踐我們取諸社會、還諸社會之公益理念。2018年起,我們開始進軍中國市場,結合不同的領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期許將專業的科學教育以及服務與更多人分享。 【菁英齊聚築夢踏實】 在這裡,你(妳)不僅有很多機會與各路頂尖的科學老師交流還可以與富滿創意及整合能力的企劃團隊共事,只要您對於科學教育工作有濃厚興趣及熱忱,這裡提供你一個勇敢追夢的機會!誠摯邀請熱情、有志耕耘科學教育工作的夥伴加入我們,與大家一起踏實築夢! 歷年合作機構有: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明基友達基金會 聯合報文化基金會 東森電視集團-超級電視台[超級小英雄 ]節目顧問兼單元企劃及主持 東森電視集團-超級電視台[頂尖對決]節目顧問 磐石基金會102年尼泊爾國際科學公益活動贊助商 賴許柔基金會102年科學推廣活動及企劃 鑫海國際育樂活動顧問 全台中小學共約三百多所 •上尚文化旗下經營業務包含: 1.科普教育相關課程及活動規劃執行 2.兒童STEAM教育課程活動推廣與規劃執行 3.教師STEAM人才教育培訓 4.企業活動客製課程企劃執行 5.電視台節目企劃及顧問 6. 政府課程活動企劃案之執行

工作機會(32)
台北市大安區工商顧問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700人

本會成立於民國61年,多年來無時無刻不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為己任,協助政府推動經建計畫、執行輔導措施;並與全國工業總會、商業總會等並列為全國六大主要工商團體,隨時扮演政府與民間溝通橋樑的角色、促進學術研究資源導入產業界,更進而促成業界之間的交流機會。在網絡資源部份,除國內共有50餘個次級組織(各縣市中小企業協會和跨業聯誼會)外,也與全球130個經貿團體結盟,冀望能帶領中小企業接軌國際,締造更多商機。 *歷任理事長均由政府延聘擔任國策顧問等要職 本會自成立以來,恪遵服務中小企業的原始初衷,歷任理事長均因具備專業素養及豐沛經驗而被總統府延攬為國策顧問,提供總統在施政時的諮詢建言。另外也擔任行政院各部會顧問,更能適時適切為全國中小企業請命,發揮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力。 *連續多年獲內政部評選為全國績優社團 本會力求會務的健全運作,在服務中小企業工作上,本會積極爭取向政府建言機會,並向中小企業宣導政府輔導政策,同時參與各項政府標案,戮力執行各項計畫,多年以來除獲中小企業好評外,也自民84年起連續獲得內政部評選為全國性優等績優社團。 *我們辦過哪些活動? 1.晉見總統,提供建言 2.行政院院長與中小企業下午茶敘 3.中小企業聯合新春團拜 4.各類獎項選拔表揚和人才培訓 5.國際中小企業大會(ISBC) 6.全國中小企業發展會議 7.轟老虎高爾夫球菁英賽和山頂尾溜嘉年華會

工作機會(33)
台北市大安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0人

台灣希望之芽協會是由一群熱愛柬埔寨的朋友們共同發起的組織,於2010年12月成立。協會期望匯聚台灣的愛心資源,致力推廣發展中國家的偏鄉教育、醫療與農業發展,為貧苦的人民服務,落實「在他人的苦難上,看見自己的愛與責任」的信念。 台灣雖是地理上的小國,卻可以是愛心輸出的大國,過去五十年受援助的台灣,已經發展到有足夠的實力參與地球村的人道援助工作,讓我們帶著世界公民的角色,分享台灣軟實力,與世界為友,串起每一顆善良的心。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內湖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0萬元員工數400人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士林靈糧堂社會福利協會源自財團法人台北市中國基督教靈糧世界佈道會士林靈糧堂,自民國88年起,因應高齡社會之需求,積極協助政府推展老人相關福利服務、投入老人長期照顧相關服務不餘遺力。主要業務涵蓋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社區支持服務方案、居家式照顧服務、社區式照顧服務、住宿式照顧服務、照顧者服務方案等,提供社區長者及家庭多元、連續性、在地化之全人關顧服務,以期在迎向超高齡社會中,建置更為完整之社區整體照顧。

工作機會(63)
台北市信義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1億1028萬元員工數160人

關愛之家成立於1986年,致力於提供愛滋感染者及其受影響族群溫暖的支持與照護。我們的創辦人楊婕妤女士,因親身經歷至親感染愛滋的挑戰,開啟了長達三十餘年的服務旅程,並於2011年正式立案成立「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以人道精神為核心,為感染者提供醫療、生活照護與社會支持。 關愛之家目前在台灣設立了兩處愛滋中途之家,累計已收容近近千位感染者,並提供超過2,500位感染者心理諮商與協助。此外,我們與政府機構(教育部、法務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合作,積極推動愛滋衛教、反歧視倡議及毒品防制教育,期盼消除社會對愛滋病與藥物濫用的誤解與恐慌。 近年來,因應台灣外籍移工人口的快速成長,我們自1997年起拓展服務範圍,關懷外籍落難人士、新住民及移工婦女,並協助因無戶籍而難以獲得社會資源的非本國籍兒童。我們積極籌措資源,確保他們能夠獲得適當的醫療、社會福利及教育支持。 加入我們,讓愛延續! 關愛之家不僅是愛滋感染者與弱勢族群的避風港,也是一個充滿溫暖、尊重與多元包容的工作環境。我們歡迎對社會服務、公共衛生、心理諮商、社工及教育倡導有熱忱的夥伴加入,一同打造更友善的社會。 我們提供: 充滿使命感與影響力的工作機會 友善且尊重多元文化的職場環境 完整的教育訓練與成長發展機會 讓我們攜手同行,為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帶來希望!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新北市新店區其他組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60人

【 新進人員體格檢查體檢說明 】 ▸配合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獲錄取通知者需於報到前,檢附『勞工體格及健康檢查指定醫療機構』所作之體格檢查報告(效期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17),並經審核通過後方可進入報到程序(體檢作業約需7-14個工作日)。 ▸獲錄取通知者未能提供上述檢查報告,將延後或取消錄取資格;若體檢報告審核不通過,將取消錄取資格。 ▸檢查項目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16附表九(一般體格檢查)。 ▸本會確認完體檢報告正本文件後,會歸還本人。 ------------------------- 【在成立「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之前】 2000年,環境議題已經歷時多年倡議,網路的傳播力量則開始萌芽。在這資訊即將爆炸的時間點,「環境資訊網絡電子報」創刊,希望以報導和轉譯國內外的環境資訊,喚起大眾關心周遭環境,並透過思考引發關懷行動。 《累積愈多的知識,我們共同做出的行動,就有愈多的倚靠》 22年來我們以「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為名,除了環境新聞,也開始積極投入棲地守護與環境友善行動。從山林到海洋、從推動修法到環保生活,都有我們的行動。 從最初的3人創刊,到如今已有60人團隊,一起實踐守護環境的理念。 我們參考了英國國民信託、日本龍貓森林的模式,以簽訂信託契約的方式,在2014年接手了全國第一個環境公益信託案例,「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這座位於新竹芎林的淺山森林,受到原地主(信託委託人)、協會與政府監管的信託契約保護著,從廢棄的果園,如今已演替為淺山次生林的樣貌。 《只是多年過去了 「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依然是少數的環境公益信託案例》 這當中有許多不同程度的困難,但其中一項原因,是由於種種法規限制。 因此,為了擴大民間保育能量,推動更多、更大規模的環境公益信託,我們決定轉型為「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2022年7月27日我們正式對外公開並啟動公眾募款計畫,短短兩個月即有1256人,在9月29日當天,2千萬的基金募集達標了。 【在成立「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之後】 由於基金會具有農業法人資格,我們才可以在既有法規條件下,以公益信託的模式,守護私人農耕地。而這些位於平地到淺山的農耕地,正是最容易受到開發威脅,最需要積極保護的區域。我們的願景,是向英國國民信託組織看齊,並促使全台3%面積的土地成為民間保育地。 轉型基金會後,不只推動環境信託,我們也會繼續擴大經營既有的獨立環境媒體,「環境資訊中心」,力求讓國內外各種環境議題被大眾看見;也會持續多年來的倡議、研究與調查,像是珊瑚礁體檢、海岸守護及減廢議題等。 這一切能夠實現,有賴於23年來投入的工作人員、會員與捐款人,有賴於基金會籌備基金的捐款人。以下,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2023年度報告,也是「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的起點。 2024年,我們轉型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擴大我們的實踐行動。

工作機會(11)
台北市南港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5000萬元員工數950人

民國69年,三位在國外學習特殊教育女士,因著一個共同的信念:「心智障礙的孩子應得到尊重和受教育的機會」,成立一所心智障礙孩子的專業訓練機構~「第一兒童發展中心」,74年承辦了國內第一所公設民營機構~「博愛發展中心」。86年因服務擴充變更為全國性社福組織及更名為「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本會成立以來用心耕耘心智障礙者的療育及支持服務,目前設有10家心智障礙幼兒及成人的日間服務、夜間住宿及全日型生活照顧與訓練機構,每年服務近千個中重度與極重度心智障礙者及其家庭。近二十年來更自辦及接受地方和中央政府委辦多項社區外展服務方案,包括2家社區日間照顧中心、2家小規模作業設施、2家早期療育資源中心、1家社區家庭資源中心、3家輔具中心、1家就業服務心、1家庇護工場,以及數個委託或自辦的專案計畫,每年服務上萬名身心礙者及其家庭。 第一的使命: 身心障礙者,在熱忱專業的服務中,獲得尊重、成長與融合。 第一的願景: 發揮專業服務的影響力 創造身心障礙者美好生活

工作機會(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