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5wgljc0?page=5

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的相似公司

共161筆
新竹市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資本額3億5000萬元員工數150人

當產業典範移轉發生時,你選擇加入還是漠視? 1981年 IBM 推出第一台個人電腦後,全球科技產業進入PC時代。2000年之前開始了網路時代。2007年賈伯斯在Macworld 大會上正式介紹第一代 iPhone 智慧型手機,全球熱賣,科技產業進入智慧型手機世代。現在,汽車市場正面臨著巨大的衝擊和顛覆: 動力系統電動化、汽車內部電子系統由類比轉向數位化、機械控制轉向數位控制、分享服務蓬勃發展、駕駛輔助系統(ADAS)與自駕車逐漸實現,將形塑未來交通/移動(Mobility)產業和城市發展的全新面貌,時間點就在2015年到2030年之間,台灣電子產業最新機會就在汽車電子產業和智慧車電的應用。 Strategy Analytics市調公司對2022年有關ADAS (Safety)、自駕車、車聯網服務(Connected services)市場規模的預測,總計高達美金1,560 億元。 歐特明電子是一間專注於開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 相關技術和自駕應用產品的創新公司,以系統整合和人工智慧(AI)等技術為基礎,開發智慧汽車電子的應用產品的同時,以具備成為創新性與全球領先性之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 的廠商為願景,並期待成為全球自駕系統開發商最好的夥伴。 公司全力投入研發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的技術,建立應用導入流程。利用完整資料收集、Data Labeling (manual/auto)、深度學習模型的建立和優化、並且在資源有限的車用嵌入式系統上執行。 我們做AI,不只強調技術要先進,更強調技術要能夠做系統的整合和落地,讓使用者有感。 目前公司產品已獲得多家國際車廠採用,智慧型攝影機已於2016年出貨至大陸,3D環景ADAS系統產品也於2017年順利量產,在台灣與裕隆集團締結良好夥伴關係,也加入了鴻華的電動車開發平台,目標提供L4自動代客泊車及L2+ ADAS功能。此外,自動停車系統在中國客戶小鵬汽車上落地量產,自動代客泊車系統(AVP)也與合作夥伴積極開發中。未來,歐特明將更積極佈局自動駕駛生態系,提供自駕所需的視覺相關零件、工具、產品等,如自駕應用的Camera、自駕所需的資料收集系統、車規 ECU、視覺感知IP等,尤其將現有自動代客泊車技術,擴充至低速自動駕駛的領域範疇,透過這些產品打入自駕系統廠的供應鏈。希望能讓駕駛體驗更簡單、更安全,並對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能有一番貢獻。 未來歐特明將持續努力與國際客戶發展長期穩定的共生模式,以先進技術、高品質、高信賴度、高附加價值的產品特色和經營模式,追求客戶滿意,建立競爭優勢。 對歐特明來說,正派經營,是必要條件,穩健踏實,是不變風格,我們是經驗豐富實力堅強的團隊,對人生仍然懷抱夢想,並持續為共同理想努力奮鬥,如果您也和我們一樣,在人生的旅途上仍想追夢,追求持續的技術成長,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進入AI和智慧車電的世界,共同創造產業典範移轉後的新價值。 一個組織的成長不是因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做了點什麼,而是在這個組織的每個人都願意學著去做點什麼,歐特明還在成長,希望您可以一起,因為唯有不斷的挑戰與學習,才是人生中,真正的舒適圈。竭誠邀請您的加入,請將個人履歷資料至[email protected],我們會盡快跟您聯絡。 PS. 若我們提供的工作機會暫無適合您的職缺,也歡迎提供您的個人履歷資料至[email protected],有適合的職缺,我們馬上與您聯絡。

查看工作機會(7)
工作機會(7)
新竹市醫療器材製造業資本額2億7600萬元員工數550人

「盛州集團」成軍于1983年, 母公司為「臺灣大協恒宜股份有限公司」, 旗下共有多家子公司專業研發及生產醫藥包裝材料相關產品,盛州從事醫藥包裝材料產業迄今已逾三十年,行銷產品種類含括藥用丁基膠塞(粉針,凍幹,輸液,生物製劑,口服液...等)、高端覆膜膠塞、特殊免洗膠塞與醫療器材相關橡、塑膠產品,如傳統注射器、各類預灌封注射器活塞、免針連接器、...等,以及醫學美容類如滴管膠塞、內塞....等。集團目前在臺灣省新竹市、江蘇省昆山市、江蘇省蘇州市、安徽省合肥市...等重點城市均設立有生產基地,年產量約達60億只藥用膠塞,並由位於臺灣之集團營運總部負責全球銷售網路的運營。為迎合全球市場多變性需求,盛州技術團隊三十餘年來致力於新產品及配方研發,產品制程技術以及設備的不斷優化精進,更為盛州技術層次執業界牛耳的關鍵,對於技術人才培育及重視更是企業文化精隨(髓),盛州團隊長期以來秉持著以人為本,精益求精」的傳承經營理念,並佐以現代化的資源整合系統性管理,「盛州集團」正朝向行業界領先國際的步伐邁進。 盛州堅持品質源於設計,所有產品從設計輸入階段就融入品質優先的概念,包含產品的專利地圖、設計規範、設計審查、檢驗規範、遵循GMP的精神、 ISO9001-2008品質系統的堅持、美國FDA DMF的文檔號...等,都突顯著盛州產品對客戶的責任以及對盛州企業文化的自信。盛州的產品三十餘年來行銷全球十余國,優異的品質以及以客為尊的服務態度讓盛州得以獲得客戶的肯定與讚賞,盛州的經營團隊對於未來的藍圖將持續以永續經營為經緯,塑造「盛州」品牌,超越自我、精益求精以期成為行業中的先驅者。

工作機會(11)
新竹縣湖口鄉光電產業資本額9億1883萬元員工數240人

碩禾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屬於國碩科技的太陽能材料化學事業部,於2006年起由國碩陳繼仁博士所帶領的研發技術團隊,結合工研院太電中心的高效率太陽能技術、工研院材料所合作計畫,與工業局輔導計畫,開始研發適用於太陽能電池之各項導電漿料(正面銀漿、背面銀漿、背面鋁漿)。2008年10月起將太陽能材料化學事業部的資產、技術分割成立為國碩的子公司,同年11月更名為碩禾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一家太陽能導電漿專業製造廠。 碩禾電材強調創新、服務、品質、技術的形象,在經營團隊的帶領下,落實「團隊合作、品質卓越、誠心服務及擁抱自然」之經營理念,用心專注於材料的研發,而背面鋁漿、背面銀漿和正面銀漿已達全面量產及銷售,產品的品質及形象受到使用者的肯定,且迅速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工作機會(18)
新竹市生化科技研發業資本額3億510萬元員工數110人

『生命無邊界,我們重新構想世界』 暐世生技集團(股票代碼4197)於2005年成立,為專業體外檢測醫療器材及高端保養品研發製造及品牌商。自2005年創立以來,我們始終努力不懈創新並在國際市場開疆闢土,從原本位於新竹科學園區旁公道五路大樓內的一個樓層辦公室,一步一腳印擴張,於2014年購地自建並於隔年搬遷進入位於竹科竹南園區車程十分鐘的全新總部。 在董事長兼總經理戴鏗碩(多倫多大學生醫博士)的帶領下,我們主要涉獵生技四大領域:1) 血液檢測醫療器材、 2) 歐盟專利逆齡專櫃保養品、 3) 菌種發酵及 4) 癌症基因檢測,並獲頒經濟部核發"符合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工化字第09500828690)"。 在持續看好未來醫材市場的成長潛力及打造代表台灣的專利自有品牌保養品的背景下,我們正擴編團隊,邀請有志一同的您一起與我們『重新構想世界』。

工作機會(12)
新竹市其他半導體相關業資本額8729萬元員工數35人

Rayleigh Vision Intelligence (瑞利光智能, RVi) 專注於利用AI輔助的 MicroLED智能製造,並進一步拓展至 AI 晶片與數據中心中矽光子光通訊的應用。 RVi是全球首家提供基於AI的大規模微型光學元件(包括MicroLED)轉移技術的公司,在克服生產速度與效率挑戰方面實現了大規模生產的重大突破。 同時推動光通訊技術(如共封裝光學)的發展,以革新AI基礎設施。憑藉自主研發的板載光源技術,RVi為下一代1.6T/3.2T數據傳輸提供先進解決方案,實現更高性能與可靠性,同時降低成本並提供靈活的設計選擇。 RVi匯聚來自全球頂尖科技公司的經營團隊與專業人才, 我們致力於創新技術、卓越品質與永續未來,並以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及一流團隊持續補強內部能力,打造行業領先的解決方案。 我們提供一個充滿活力與創新的工作環境,讓員工有機會與行業專家共同參與前沿技術研發、實現個人與職業雙重成長,同時享受具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如果您對智能製造與人工智能充滿熱情並渴望挑戰自我,瑞利光智能將是您實現夢想、重新定義人們互動方式的理想平台。

工作機會(10)
高雄市小港區化學原料製造業資本額3億6000萬元員工數100人

本公司於1986年12月由美商PPG公司與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 於1987年3月建廠於高雄市臨海工業區,1988年5月正式投產,2013年初由於PPG之氯鹼事業部 與美商Georgia Gulf合併成立Axiall公司,本公司轉成為Axiall(60%)與台灣中石化(40%)所共同 擁有之合資公司;2016年美商Westlake 併購Axiall公司, 故於2016年9月起,本公司轉成為 Westlake(60%)與台灣中石化(40%)所共同擁有之合資公司,2017年4月台灣中石化再將40%股份 轉讓給美商PPG公司,所以本公司目前為美商Westlake(60%)與美商PPG(40%)之合資公司。 本公司液氯年產能約十二萬公噸,以最新的膜析法鹼氯製造技術,生產液氯、液鹼、鹽酸 、漂白水及氫氣,充分供應國內化學工業所需之基本原料及發展高附加價值之氯洐生物。 「響應參與【 青年就業大作戰 】 徵才計畫」,計畫代碼: 2022YBKCGPLAN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新竹市光電產業資本額162億員工數暫不提供

聯合再生能源〈股〉公司成立於2018年10月,由新日光、昱晶及昇陽光電三合一籌組而成,主要開創台灣綠能產業在整體供應鏈中系統、模組、電池、晶圓之垂直整合的商業模式,另聯合再生能源將朝儲能佈局發展,以完整提供再生能源全方面的解決方案;經營團隊涵蓋各專業領域,具備深厚的半導體及太陽能產業背景經營管理及技術研發實力。 太陽能產業為未來能源事業發展之主流,同時兼具環保及再生能源之概念,本公司本著愛護地球之理念,立足台灣,憑藉堅實的技術及先進研發能力,在資源優勢整合下,期許成為台灣太陽能能源之主要領導廠商,同時積極朝國際化腳步邁進,成為世界一流的領導大廠。 公司目前分別坐落於台北內湖科學園區、新竹科學園區(企業總部)、台南科技工業區與泰國Navanakorn 工業區等。 本公司將持續致力於技術、品質和成本上能有更卓越的表現,以建立世界第一、全球最優質的再生能源領導企業。在此,誠摯邀請各界菁英加入本公司的陣容,與我們一同邁向成功。 ※最新消息請參考右方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jqrghuC7XMJmFfyo/

工作機會(12)
新竹市半導體製造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80人

鴻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本公司為專業半導體設備商,專精於機台設備效能的改善與維修服務,我們的客戶包含台積電(台灣/上海/南京/美國/日本)、聯電(台灣/新加坡)、矽品、華邦、力積電、旺宏、采鈺、漢磊、美光(新加坡)...等。 我們朝著永續發展的願景邁進,不斷充實、挑戰自我進而創造公司價值。並期許能提供客戶誠信正直的的企業形象。

查看工作機會(8)
工作機會(8)
台北市信義區網際網路相關業資本額48億1243萬元員工數700人

酷澎是世界上成長最快、最創新的公司之一,並達成美國史上科技業第五大的首次公開募股。我們擁有卓越的端到端電子商務及物流網絡,極力擁抱客戶為重的文化,並創下領先全球的創新紀錄。 酷澎打破傳統電子商務的權衡限制,讓顧客能享受閃電般迅速的運輸服務,以最低的價格,購得數百萬種商品。酷澎在韓國、美國和中國皆有辦公室,新創人才在這裡可以把握新機會,採取主動,發光發熱。 現在,酷澎首次要在台灣招募創始團隊了。

工作機會(261)
雲林縣斗六市其他電子零組件相關業資本額25億2588萬元員工數320人

  本公司係由宋恭源先生(光寶集團)、詹正華先生(光隆羽毛)、駱傑雄先生與江國政先生(致福集團)等人, 於民國八十七年五月共同創辦而成,依中華民國公司法,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登記資本二十億元。共同使命: 生產「電解銅箔」為本國銅箔基板與多層印刷電路板厚植此一關鍵材料之自給自足及開拓外銷而努力。共同願景:提供使顧客滿意的電解銅箔, 躋身於世界銅箔產業之前三大製造廠商。     於九十九年九月於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掛牌買賣(股票代號:8358)。 

工作機會(23)
新竹市其他化學相關製造業資本額1億3000萬元員工數30人

天辰創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Tianchen Innovative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 成立於2019年,是一家專注於石墨烯材料與相關奈米材料領域及醫療用光學材料研發製造與銷售,集技術研發、量產與應用產品開發為一體的新創公司。公司總部與生產基地位於台灣新竹市。 天辰創新材料利用奈米技術,成功地開發出多種二維材料 ( Graphene, MOS2、 WS2、AgNWs..),並將二維材料與其他奈米及高分子材料結合應用於導熱、導電、半導體材料、隱形眼鏡材料等相關領域。

工作機會(20)
桃園市龜山區塑膠製品製造業資本額793億822萬元員工數11671人

台塑關係企業以塑膠工業為主體,延伸至化工、纖維、紡織、染整、電子材料等各方面,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更進而跨足光電、汽車、環保、生技、生醫等多種產業,及教育、醫療等公益事業領域。主要生產事業機構有台塑、南亞、台化、和台塑石化等多家關係企業和海外投資事業。公益事業則包括明志科技大學、長庚醫院、長庚大學和長庚技術學院。

工作機會(37)
台北市內湖區紡織成衣業資本額5億8600萬元員工數430人

※2002 Salt Lake City Winter Olympic Games Official Fleece Supplier 菁華工業創立於1992年,為全球主要環保刷毛布製造商,公司結合高分子化學研發系統與義大利進口的精密機械設備,創造現代化原料、紡紗、纖造、染色整理及成衣製造垂直供應鏈。以智慧生產、品牌要素及RE100環境永續為核心理念。 公司旗下擁有紡織染整廠、假撚廠及 GORE-TEX 認證成衣廠,主力產品刷毛布技術獨到、品質卓越,市占率位居全球前三大,與歐美各大戶外運動品牌策略合作,深耕利基市場,成為全球機能布品牌的領導者和跨國合作夥伴。 『菁華的綠色承諾』 • 2008年通過Bluesign環保認證(環保紡織品驗證標章) • OEKO-TEX® Standard 100認證 • 2020年成為RE100會員,為亞太地區首家簽署 RE100 倡議承諾的 紡織業者 『開創科技與自然最完美的組合』 • 低衝擊科技 L.I.T.(Low Impact Technology) 有效減少染整過程中所需的水、電、蒸汽等能源及染料使用,相對降低碳排量,提高製程效能。 • 再生聚酯 Revio™ regenerated polyester技術 實現T2T循環經濟營運策略,將工廠廢布廢絮、次級貨以及舊衣回收,再製、重生為紗線,減少掩埋和焚燒對環境的衝擊。 • 太陽能發電設備建置 分別在桃園大園及苗栗頭份廠房建置太陽能發電設備。 在地球永續共存的前提下,菁華工業勇於挑戰自我,不斷發掘各種潛在的可能性,持續研發兼具環保與功能性的新布種,並挑戰於204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

工作機會(45)
新竹市半導體製造業資本額3億9000萬元員工數暫不提供

宜錦科技團隊成員包括功率半導體前中後段精銳工程人員,主要進行「功率離散元件晶圓後段製程整合服務」的發展,應用產業包括Dr. MOS講求輕薄短小的元件、鋰電池等快充元件以及IGBT產業,客戶遍佈於台灣、日本、韓國、中國、美國及歐洲,除了元件供應商、也包含大型晶圓代工廠。 主要服務是針對台灣半導體產業鏈中一直缺少的晶圓薄化工程與正背面金屬化製程(Front side metal, FSM;Backside grinding backside metal,BGBM)、IGBT後段整合性製程等(Turnkey solution)缺口進行補強。這是一項介於晶圓代工(Front-End)到封裝(Back-End)之間的製程處理,此步驟將使功率離散元件得以實現低功耗/低輸入阻抗。 為了協助客戶產品與競爭對手產生差異化並加大領先優勢, 宜錦在標準型量產製程服務外, 也提供客戶量身定做的客製化量產服務。 藉由集團內分析/驗證資源與後段封測產能支援下, 宜錦科技不僅為客戶打造超薄晶圓量產平台的一站式服務, 同時也為客戶提供快速、即時、廣泛的工程服務, 是最專業的超薄晶片服務提供者,更是選擇性最廣泛的功率離散元件中後段解決方案與UBM代工廠商。

工作機會(17)
新竹市事務機器製造業資本額2億4275萬元員工數180人

Phrozen is a Taiwan-based startup that develops professional and consumer-friendly LCD 3D printers. Since its launch in 2016, Phrozen has released a series of 3D printers that has successfully brought once-inaccessible 3D printing to consumers while maintaining industrial-grade precision and printing capabilities. The company is rapidly expanding to markets in the U.S., Europe, Japan, South Korea, Australia, and more. Phrozen 3D printers are now widely adopted by creative makers, jewelry manufacturers, miniature hobbyists, industrial engineers, and dentists for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use. We will continue to propel innovation with the aim of making 3D printing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for everyone.

工作機會(17)
台北市松山區化學原料製造業資本額100億員工數1000人

李長榮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65年,深信生生不息的未來,來自對科學的重新想像。我們為人類文明解決問題,期許提供永續共榮的解決方案,為產業做出貢獻。 李長榮業務分成三大科學:高性能聚合物與工業科學、半導體與互連科學、永續科學,往下展開四大業務單位: 高性能材料事業處、工業解決方案事業處,電子材料事業處,與生質化學解決方案事業處。本著健康安全、誠信正直、擁抱責任、持續改善、共創價值的企業價值,於材料科學領域持續耕耘,足跡遍及全球。 展望明天,李長榮期以不斷成長的動能,培育未來材料科學菁英及帶動整體產業的轉型,催化創新未來。  「響應參與【 青年就業大作戰 】 徵才計畫」,計畫代碼: 2022YBKCGPLAN

工作機會(45)
台北市中山區化學原料製造業資本額5億員工數750人

關於巴斯夫 在巴斯夫,我們創造化學新作用——追求永續發展的未來。我們的宏偉目標是成為客戶首選的化工公司,推動其綠色轉型。我們將經濟上的成功、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巴斯夫在全球約有112,000 名員工,為遍佈全球各類產業客戶的成功做出貢獻。我們的業務中,「核心業務」包括化學品、材料、工業解決方案、營養與護理業務領域,「自主業務」包括表面處理技術和農業解決方案領域。2024 年巴斯夫全球銷售額為 653 億歐元。巴斯夫的股票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 (交易代號: BAS) ,並在美國發行存託憑證 (交易代號: BASFY)。欲了解更多資訊,請上網: www.basf.com 關於巴斯夫大中華區 巴斯夫與大中華市場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885年,作為中國化工領域重要的外商投資企業,巴斯夫主要的生產基地位於上海、南京、重慶和湛江,上海創新園是亞太地區的研發樞紐。2024 年,巴斯夫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約為 86 億歐元,截至該年底員工人數為 12,687 名。欲瞭解更多資訊,請上網:www.basf.com 巴斯夫在台灣 巴斯夫於1969年在台成立分公司,負責銷售進口及本地製造的各項化工產品。在台灣,我們提供塑料聚合物、化學品、農用產品、功能性與特性化學品以及解決方案給各行業,包括化工、建築、漆料及塗料、化妝品、包裝、造紙、紡織、皮革、農業、動物及人類營養品,更特別專注在電子產業。在臺北、桃園、彰化、高雄及屏東等多處設有營業據點及生產工廠服務台灣客戶與市場。 台灣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松江路106號10樓 觀音廠: 桃園市觀音區經建二路31號 彰化廠: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五路18號 高雄廠: 高雄市大寮區大發工業區光華路6號 農業試驗站: 屏東縣九如鄉大坵村大坵路9巷6號 * 我們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不允許任何基於國別、宗教、或其它個人特徵的歧視存在。

工作機會(20)
新竹市其他半導體相關業資本額2億9216萬元員工數200人

【公司現況】 弘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主要生產半導體製程中,金屬蝕刻,金屬化鍍及清洗設備。競爭對手多為國外知名大廠如SEZ、SEMITOOL等。 公司自2000年開始研發的十二吋設備,主要應用於Flip Chip封裝。2006年起,跨足於金屬電鍍、金屬化鍍及玻璃製程。2011年掛牌上櫃。 我們是自有品牌設備製造商,擁有自行設計、發包、測試、安裝的能力。我們的技術來源除了與日本、德國等國外公司合作外,更來自於本身堅強的研發設計團隊。弘塑現有耗資上億的實驗室,提供客戶及公司製程團隊進行先進製程開發測試之用,期使技術能不斷進步與增長,以求符合客戶的需求與滿意。多年以來弘塑科技所經營的自有品牌價值,已獲得國內外客戶認可與肯定。 【未來展望】 弘塑除了致力於持續成為半導體封裝製程中之領導製造商外,更計劃開發特殊濕式製程設備。積極佈署全球市場的業務,投入特殊光電產業、微機電產業的市場拓展。期能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挑戰】 弘塑提供給員工的是競爭的學習環境,企業經營強調的是誠信正直與專業分工。為提升競爭力,我們將持續延攬各類菁英。在質與量均不斷成長下,期望能替客戶、股東及員工創造最大的利益。

工作機會(15)
台北市內湖區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製造業資本額45億8339萬元員工數9300人

"Primaximize" Your Career !! 致伸科技(PRIMAX)為資訊、電子與消費產品的一流解決方案供應商,產品與技術涵蓋資訊週邊產品與影像及辦公室自動化產品。致伸科技總部設於台灣,並於中國大陸及泰國設有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於香港、日本、歐洲和美國亦設有銷售與行銷據點。 致伸科技(PRIMAX)除了致力於穩定扎實的營運之外,並將員工福祉放在優先順位,從「好環境」出發,規劃了「好心情」、「好健康」、「好關係」及「新見地」四大構面的措施,「以人為本」是為幸福致伸人打造職場好環境的核心目標,我們已連續五年榮獲《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2025年更首次抱回「數位賦能獎」,雙重獎項肯定了公司在職場文化與人才發展上的卓越表現。 獲獎只是開始,尊重並感謝每一位員工的付出,亦期許攜手員工繼續向前邁進,讓大家庭裡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快樂地和公司一同成長。 邀請您加入致伸,一起定義未來! Your Talent. Our Technology. Infinite Possibilities. 與我們一起,將創新推向全球!

工作機會(108)
台北市內湖區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業資本額70億員工數250人

台塑企業已在儲能領域默默耕耘,包括上游電池生產所需的原料,以及下游產品包括如儲能設備組裝時所需的配電盤、變壓器等,並切入電池管理系統(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能源管理系統(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及不斷電系統等研發與銷售, 因應全球節能減碳趨勢與再生能源、電動車領域的快速發展,經重新檢視台塑企業所有的資源後,於2022年6月由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及台塑生醫共同投資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以加速台塑企業新能源關鍵技術與產業布局。

工作機會(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