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1a2x6bjft6?page=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_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辦公室 的相似公司

共199筆
台北市中山區新聞出版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80人

中央社創立於1924年,1996年改制為財團法人,定位於公共所有、獨立客觀的國家通訊社。依中央社設置條例第3條,中央社之任務如下:1.辦理國內外新聞報導業務,服務大眾傳播媒體。2.辦理國家對外新聞通訊業務,促進國際對我國之瞭解。3. 加強與國際通訊社合作,增進國際新聞交流。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新北市新店區書籍出版業資本額8億8000萬元員工數800人

康軒文教集團經營涵蓋教育出版、國際學校等事業,集團員工近4,300人;自1988年,康軒文教事業成立,在「提升教材品質」與「落實教材發展」的理念引導下,康軒致力於國中、小教科書的研究發展,以及教學媒體的規畫設計,經過多年的耕耘,康軒已成為臺灣最有影響力的中小學教科書出版業者。 因應教學環境的改變及對未來發展的雄心,康軒文教近年來更展開多角化經營,經營觸角遍及國中小教科書、參考書、輔助教材、兒童雜誌、幼教教材、授權教材的出版,期待社會大眾能不吝給我們支持與鼓勵,共創臺灣教育美好的未來。 《薪資福利高於同業市場行情,邀請菁英加入康軒。》

工作機會(47)
台北市大同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8人

「新文化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推動讓台灣進步的新文化運動,為了推廣新文化,幾十年來,成效卓著,以培育優秀公共事務人才為職志,期能改變、促進台灣公共事務之推展。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信義區國際組織及外國機構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英國在台辦事處致力於推動英國和台灣在貿易、投資、文化及教育等方面的往來及蓬勃發展關係,並為在台灣的英國公民提供實質的協助。 我們主要的任務之一是促進英國企業在台灣的商務發展。台灣是全球第十九大貿易經濟體,其高科技的實力和正在進行的國家投資計畫對英國企業是有助益的。 台灣市場開發度高,是英國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絕佳跳板。台商在中國的長期投資,具有瞭解市場的優勢。台灣僅次於香港,2012年是中國第四大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占中國外來直接投資總額的57%以上,此外中國境內約有8萬家台商企業,占中國電子製造業的70%。 英國企業已與台灣合作進軍中國市場。英國被台灣視為是創意產業的世界領袖,而台灣與英國在教育與文化方面的交流日益深厚,台灣出國深造者之中,30%赴英國就讀。2009年實施入境6個月內免簽證的措施後,前往英國觀光的台灣旅客也大幅增加。 英國在台辦事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與英國國際貿易部(DBT)合作,加強台英間的貿易關係。透過舉辦或協辦特定活動以及參訪行程,來促成台英雙方的商務關係。目前約有300家英國企業在台灣設有據點,包括各種產業,如金融與商業服務、資通訊、電信、基礎建設、環保科技、創意產業和航運業等。 同樣地,台灣企業也體認到在英國設置據點的好處,可以取得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產品、服務和技術。目前有超過180家台灣企業進軍英國,成為拓展全球業務的基礎據點。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大安區雜誌/期刊出版業資本額2300萬元員工數30人

財團法人豐年社成立於民國 40 年,為非營利組織機構,以發行及出版農業雜誌與書籍為主,能掌握最詳盡的農業動態、提供最詳實的農業資訊。而協助農政單位推廣農業政策,更是豐年社職責所在,歷年參與過之農業計畫不勝凡舉。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台北市中正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300萬元員工數20人

我們是智寶教育的Kidpro團隊! 由臺大醫院15年臨床經驗的恬兒職能治療師為號召,以職能治療為主導,整合其他早療專業,如: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小兒科醫師,來讓早期療育專業,可以有更多觸角的延伸,讓服務的對象、範圍更擴大,形式更多元! 更認識我們 http://www.kid-pro.com/about-us/ 恬兒職能治療師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wkidpro/ ★跳脫醫療院所,從不同角度 ,在早期療育、早期教育,和醫療體系一同努力★ 如果您想將職能治療專業發揮得更多元、更廣,跳脫醫院診所的服務型態,對課程教案編寫、教室企劃、教具研發,甚至是衛教影片的編製有興趣,歡迎加入我們的團隊! 團隊中有職能治療師,以及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可一同互相成長 ★應用最新科技,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傳送知識與諮詢服務,透過APP幫助家長與孩童,利用IoT教育、玩具開發全新教案,利用3D機器視覺建立更多醫療資訊,打開更多應用領域。不僅僅面相華語市場,更面向全世界。

工作機會(13)
台北市大安區中學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60人

校史 民國34年台灣光復之初,蔣宋美齡女士創立「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除凝聚婦女力量支援國策外,並普設基層學府,「復興」得以產生。翌年,台灣省婦女工作指導委員會,婦女界先進林慎、廖溫音等女士,本著培育民族幼苗、復興中華文化之宗旨,捐資興學,創辦「臺北市復興幼稚園」。定名「復興」,隱含有復興中華民族及復興中華文化的雙重意義。 民國41年,復興幼稚園之辦學績效深獲各界好評。在各界支持下,董事會增辦「復興小學」。民國57年增設「復興中學」,完成幼小中三位一體,九年一貫課程的學校。民國95年成立實驗高中,建構十二年一貫之實驗學校,以培育優秀人才。民國96年成立雙語部招收小學部學生,97年奉核招收國中雙語部學生,99年招收高中雙語部學生,培養學生中、英文雙語素養兼備之表達能力,提升其競爭力,目前學校規模有高中部、國中部、小學部、幼稚園、雙語部,是臺北市一所十二年一貫之實驗學校。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信義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美國華盛頓州(以下稱華州)州政府為促進華州與台灣之間的雙邊合作關係及建立堅固情誼,於民國112年於台設立美國華盛頓州政府駐台辦事處。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中山區國際組織及外國機構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6人

德國之聲 (Deutsche Welle) 是德國對外媒體機構。從2013年起,彼得‧林堡(Peter Limbourg)擔任德國之聲台長。目前共有來自60各國家的約1500名員工以及幾乎相同數量的自由撰稿人在波昂總部和柏林分部為德國之聲效力。2018年3月德國之聲在台灣成立海外第一個語言組辦事處。 使命 德國之聲是德國作為植根歐洲文化,自由民主法治國家的代表。德國之聲以其深入細致的新聞資訊,推進世界各地民眾文化交流而著稱。德國之聲同時提供德語介紹和教學課程。作為獨立的媒體機構,德國之聲的新聞報導原則是真實、客觀,獨立、全面。德國之聲的運作經費來自聯邦議院撥款,也就是花的是納稅人的錢。 媒體 德國之聲擁有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電影片道,同時還以30種語言通過廣播和網路進行新聞報導。德國之聲電影片道提供新聞、專題報導和紀錄片,內容涵蓋經濟、科學、政治、藝文和體育。 受眾 我們的受眾尤其包括國際社會決策者和意見領袖,以及在威權國家積極捍衛民主、人權和公民社會的人們。我們同時確保德語使用者和希望學習德語的人能夠得到幫助管道。德國之聲每週在全球範圍覆蓋超過1億7500萬受眾。 播送 我們依賴全球衛星網路,合作媒體和網路服務,讓受眾盡可能便利獲得資訊。德國之聲也通過手機應用程式、播客、直播串流、線上點播及其他移動服務進行傳播。 德國之聲學院DW Akademie 德國之聲學院為媒體從業者提供內容廣泛的培訓和咨詢服務。德國之聲學院同時提供跨媒體實習項目、雙語碩士課程,以及為國際企業和機構提供媒體培訓。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台北市南港區藝文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60人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介於南港車站與捷運藍線昆陽站之間,採複合型園區設置,基地面積8.96公頃,以市民大道區隔為北基地及南基地。可容納5000人、專屬流行音樂演出的中大型表演場地「表演廳」座落於北基地,南基地則有以主題策展方式呈現臺灣流行音樂光榮歷史與各種面貌的「流行音樂文化館」、以培育臺灣音樂人才為目標的「產業區」等場館。 集結流行音樂與流行文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不僅是流行音樂表演場所,更是以流行音樂產業出發、描述流行文化與生活型態的機能型園區。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建築由美國RUR Architecture設計,建築靈感來自古羅馬廣場,利用環形空間結合藝術、商業、市集和演出活動,希望藉由流行音樂產業工作者、市民及海外觀光客之廣泛利用,打造一座24小時具備不同使用方式的「機能建築」。南北基地由造型天橋串聯,三棟主建築位於同一水平線,除加強整體建築的統一性,也以視覺軸線引領參觀者至不同目的地。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未來將朝成為亞洲華語流行音樂新地標的願景邁進,除匯集創作人才外,並期望提供流行音樂及周邊產業群聚、展現優質的臺灣流行音樂文化,創造聚合流行音樂及文化產業跨界能量。北流表演廳已於2020第三季開館營運;文化館、產業區預計於2021年陸續開幕。

查看工作機會(7)
工作機會(7)
台北市中正區診所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溪垣中醫期許能效法朱丹溪、李東垣二位中醫大家,在醫學發展上的路持續突破創新,帶來更讓人驚艷的療效。 同時溪垣音同【西元】,象徽中醫走向新紀元,不能一味尊崇古方古法,必須與時俱進結合現代醫學、生理學,整合出新的中醫。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台北市中山區雜誌/期刊出版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00人

遠見 ‧ 天下文化事業群 創辦於1982年,臺灣當時面臨兩岸與國際大時代變局,更需要提升「知識富裕」、「融入世界」的積極力。 在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的領導下,秉持「傳播進步觀念」的使命,與國際接軌,是臺灣與華文世界中,最具公信力、影響力、國際觀的文化事業機構。 以MBA(Media, Books, Activities)為主要經營範疇。 【Media媒體】 遠見、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未來少年、未來兒童、未來Family、50+ 【Books書籍】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未來小天下出版公司 【Activities論壇/活動】 每年主辦300場活動,以遠見高峰會、知識跨年饗宴、國際大師論壇等高質量的活動,深受產官學界關注與重視。 《遠見雜誌》一路秉持「傳播進步觀念」的初衷,為讀者帶來第一手國際報導、引薦趨勢新知,也持續記錄臺灣躍上國際的珍貴軌跡。 《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引領台灣企業與世界一流的管理觀念接軌。 《天下文化出版》 秉持「相信閱讀 · 改變世界」的信念,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小天下出版》《未來出版》 為兒童、青少年提供最優質的讀本。 《未來少年月刊》 帶動孩子建立閱讀不偏食、每月定期定量的閱讀寬廣題材。 《未來兒童月刊》 為識字階段的孩子製精采生動的月刊,讓他從小愛上閱讀。 《未來Family數位周刊》 報導台灣及全球教養及教育新知,成為家長與學校最信賴的專業媒體。 《未來親子線上學院》以更快速、無門檻的數位形式,提供課程學習內容,成為父母與孩子的最佳學習夥伴。 《遠見研究調查》 臺灣最真實的聲音 · 華人遠見全球思維。 《領導影響力學院》 向典範領導者學習,推動正向影響力。 《50+》 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1號課堂》 引領音頻學習 ‧ 聲音行銷策展。 《93巷人文空間》 人文薈萃 ‧ 台北文化地標 。 《遠見創意製作》 美感 ‧ 影音 ‧ 創意 ‧ 數位。 《遠見 ‧ 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

工作機會(38)
台北市中山區職業團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2人

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成立於2005年,宗旨為推動公益團體之良善治理、募款誠信、財務透明、服務效率。截至2025年9月共有312家公益團體加入,為全台最大公益團體聯盟型組織,其組織類型含括社福、教育、環境、醫療、動保、藝文等。公益團體加入需簽訂自律公約,有鑒於財務健全與妥善運用為公益團體首要之社會責任,自律聯盟每年均致力於公益團體落實自律之工作,並於本聯盟之好事大平台揭露財務及工作報告,對社會大眾推廣責信理念,讓善款流向透明,工作成效符合社會期待。我們的落實行動包含: 1. 推動公益責信理念 提升國人公益素養 建立公益團體責信資訊的好事大平台,並扮演資訊提供及整合的角色,將本聯盟會員團體繳交之財務報表及業務工作報告上網公布,使民眾了解捐款流向、公益團體的收支狀況以及工作內容,以維護捐款人「知的權益」,2022年責信總規模超過339億。並持續倡導理性捐款之理念,提出五大公益素養 #關注 #估狗 #常追蹤 #承諾 #查證,供國人在行公益之時也能落實公益之價值。 2.攜手盟友落實SDGs 協力促成永續願景 本聯盟301家公益團體盟友面向落實聯合國永續目標,提供經濟、教育、促進健康等服務為最大宗,近5成組織致力於SDGs 3 健康與福祉,以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超過2成組織積極回應SDGs 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同時也針對SDGs 1終結貧窮、SDGs 2消除飢餓、SDGs 5性別平等、SDGs 8人人皆有合適的工作與經濟成長等面向提出各類解方因應。 3.積極培力公益團體 健全組織長遠發展 開辦系列非營利組織培力課程,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課程開設已有10年之久,提供盟友財會人員進修與交流之場域。同時也導入共創工作坊學習概念,一年至少拜訪80家以上的公益團體,辦理40場次以上的培力課程,透過場域的轉換,進行經驗交流與創新分享,激發參與者創新能量。近年培力主題也從財務擴大範疇至行銷公關、人才培育、組織策略經營、數位轉型、ESG、社會影響力等面向,帶領公益團體看見趨勢發展的同時也落地回應組織發展需求。 4.跨域合作公私部門 發揮中介平台角色 本聯盟秉持SDGs 17多元夥伴關係目標原則,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運用多元專業策劃連結跨界交流對話。公部門合作夥伴含:衛福部、經濟部、勞動部、數位發展部、金管會等;另同時也深入理解社會議題與企業夥伴透過社會創新提出解方,合作夥伴:陳永泰公益信託-傳善獎、Line pay、全家便利商店、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迷客夏等。 從網站認識我們: https://twnpos.org.tw/ 從fb認識我們: https://www.facebook.com/twnpos.org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新北市中和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00人

知識衛星 SAT. KNOWLEDGE 於 2019 年末成立,不僅是台灣成長最快速的線上課程平台,亦打造出最多堂銷售破千萬的線上精品課。我們與各領域頂尖專業人士攜手,經精準的使用者分析調查,推出最符合市場需求、有別於碎片化趨勢的精實課程。如此一來,不僅解放原本在實體課或高校裡的知識,也跨越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讓知識的傳播更普及。 線上影音課程,讓學員可以根據自身步調安排學習進度,而精實的課程規劃,則讓學員免於持續尋找下個階段課程的疲憊,一次就學習到位。同時,讓學員透過持續有感地學習,造就生活的改變,更接近理想的自己。 我們重視團隊的溝通以及個人的成長,透過不斷嘗試,挑戰新的領域。在知識衛星,我們提供: 1. 透明平行的管理模式,你的聲音能被聽見,也希望你能與我們分享你的好點子。 2. SAT. KNOWLEDGE 平台上的課程你都可以免費學習。 3. 公司有滿滿的書可以借閱,你有想看的書也可以提出,由公司評估後購入。 4. 每週集思會議,我們一起回顧並探討怎麼樣能讓公司變得更好。

工作機會(25)
台北市大安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500萬元員工數20人

成立時間:西元2001年 民國六十年代,一群尋找心靈指導的年輕人,先後在天主教聖母聖心會華明心理輔導中心及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跟著任修女與美智老師,找到一個可以停泊的碼頭。在許多充滿愛與智慧的老師帶領下,透過學習、參加婚姻協談、以及各種成長團體,找到了生命的出口。   美智老師為延續任修女的專業及愛的奉獻,盼望能照顧更多的人、給大眾更多的愛,費心費力地籌畫;加上上述這些曾因修女與美智老師而找到生命出口的老朋友,為傳承兩位師長無怨無悔的大愛精神,於2001年成立了本會。期待透過基金會的成立,結合有心的朋友,一起傳承與學習,讓更多人的身、心、靈得到圓滿的發展,使整個社會充滿和諧美善。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新北市新店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以播種育成的理念,培育、輔導與協助貧苦弱勢學童就學、提升學習環境、與生活照顧,獎助表現優異學生以及鼓勵優秀文化藝術創作之團體。以關懷與愛心協助社會之貧病殘疾等弱勢族群,具體落實對兒童、青少年老人與身心障礙者的照顧與關懷。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北投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_健康創新中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新北市新店區中學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打造優質的學習環境,維持校務穩健經營,新北市中信高級中學積極轉型為大臺北地區免護照可就讀的國際學校,於112年10月獲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捐資,與中信國際實驗教育機構(臺南、新北校區)、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組成「中信國際學校」系統,培育具備接軌國際學習能力的未來人才。教育向下扎根,我們將籌設國際幼兒園、國小部,積極打造K-12國際學校新指標。 中信高中做為中信國際學校的成員,是一所積極創新的雙語學校,融合臺灣教育優勢與西方循序漸進的英文學習方式。我們深知在21世紀,生活力與語言力同等重要,因此學校致力於培養孩子的多元能力,使其無論在學校或未來都能自信迎接挑戰。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新北市板橋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_文物維護研究中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新竹縣竹東鎮其他專業/科學及技術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6000人

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於1973年,為國際級應用研發機構,擁有超過六千位科技研發尖兵,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任務。榮獲多項國際獎項肯定,如: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CES創新獎、愛迪生獎等,歷年獲獎技術多已技轉國內廠商並進行商品化,讓前瞻科技為產業創造新價值。專利獲證數累計超過3萬1千件、新創及育成超過330家,為產業灌注躍升的能量。(★影音介紹:https://is.gd/1XIc66) 工研院以「創新的思維」、「開放式溝通」、「敏捷式管理」3項文化DNA,營造出吸引年輕科技人才的環境,獲得Cheers、LinkedIn、Universum、以及HR Asia等國內外機構「最佳雇主」的肯定。歡迎研發菁英加入,探索創新科技、實踐跨域發展、參與新創事業、拓展多產業視野、提升自我價值、貢獻於社會群體!(★預見你的未來:https://reurl.cc/DmDk5O)

工作機會(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