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研究所隸屬於衛生福利部,掌理有關中醫藥之研究、實驗及發展等事宜,設有中醫藥基礎研究組、中藥材發展組、中藥化學研究組、中醫藥臨床研究組及中醫藥典籍組,分別掌理中醫藥相關事項;另設有行政單位掌理相關行政庶務。 本所標本館典藏中藥材標本與藥用植物之臘葉標本千餘種。藉由專業之保存,系統的展示,提供學術研究及教育宣導使用,並定期舉辦暑假青少年教育推廣活動與不定期中草藥研習活動,透過實際的活動研習推廣中草藥知識,進而增進國人對我國傳統醫藥文化的正確認知。 幾世紀以來,中醫藥在華人社會一直扮演著「疾病防治」與「健康促進」的重要角色,如何加強中、西醫之間的交流與對談,以便在病患之診斷與治療上能發揮互補作用,是現今重要的醫藥衛生政策之一。本所規劃以下的發展研究重點,期能落實中藥品質、臨床驗證、發展中醫藥、加強中西醫交流,進而照護、保障人類健康。 ◆推動中醫藥之臨床及實證研究 ◆提昇中藥用藥安全與良效 ◆加強中醫藥傳統典籍之研究與應用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的工作行列。
臺大醫院創建於西元1895年,目前有員工6,700餘人,病床2,600餘張,每日門診服務量逾8,000人次,現有雲林分院、北護分院、金山分院、新竹臺大分院(原新竹分院、竹東分院及新竹生醫園區分院),不僅臺大醫院之醫療體系日益茁壯,亦將為民眾提供全方面之醫療服務。 創建迄今百餘年來,臺大醫院培育醫界人才無數,包括醫學生、專科醫師、藥師、護理師等醫事人員等,學員分佈全球各地,頭角崢嶸,表現優異。在醫療服務上,臺大醫院的臨床醫療品質更是名聞遐邇,備受國人信賴。而臺大醫院在肝炎、器官移植、癌症診斷治療及生醫光電和臨床試驗藥物研發上的尖端研究成就,亦獲得國際的肯定而享負盛名。 身為國家級教學醫院,臺大醫院肩負著教學、研究、服務三大任務。教學方面配合延續醫學院的課程設計,培育醫學及各類專科醫學人才;研究方面整合研究資源,成立核心研究室,提供同仁最好的研究設備與研究環境;服務方面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服務導向,強調人性化的照護,著重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管理,以提供高品質的精緻醫療服務。臺大醫院亦致力於推動國際合作,以擷取各先進國家醫療發展的經驗與知識,促進我國醫療的蓬勃發展。今後仍將秉承優良的傳統繼續努力奮進。
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 (Taiwan Radiological Society, TRS) 成立於 1951 年,有效會員數 1247 人。主要任務為: 1. 研擬放射線(影像醫學)(以下稱放射線)專科醫師訓練內容、進程及考核,與國際接軌。 2. 承辦衛生福利部委託辦理專科醫師甄審考試。 3. 提供放射線專業建議,供相關政府行政機關決策參考。 4. 促進會員之間有關專業上的雙向交流。 5. 主辦年會、季會及放射線相關研討會,促進會員與會友專業的交流。 6. 發行放射線醫學雜誌及指引,提供會員與會友在學術上及標準照護上的提升。 7. 依醫療衛生相關法令規定,提供會員遠距醫療影像專業諮詢,並適時透過網路、媒體、出版發佈放射線有關議題的專業回應或衛教宣導。 8. 增進國際間放射線醫學團體之聯繫。 9. 針對放射線檢查有關設備與產品,對廠商提出產品安全及品質上之建言。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的工作行列。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的工作行列。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台大醫院_胸腔內科的工作行列。
「台灣血液基金會」是台灣唯一的捐供血機構,是一個非政府(NGO)、非營利性(NPO)的民間公益團體。於全台設有台北、新竹、台中、高雄共4個捐血中心、14個捐血站、50多個固定捐血室,以及200多個鄉鎮巡迴捐血點,並派出捐血車至各地,提供捐血人便捷的捐血管道。40多年來成功的推動自願無償捐血運動,目前台灣的捐血人口已超過700多萬人,年捐血率高達8.1%,為全世界最高。 近年來,本會持續改善捐供血作業,導入各種加強輸血安全新措施、病毒核酸檢驗、並提供醫院血液諮詢服務,同時通過食品藥物管理署GMP及GDP評鑑,為醫療用血嚴格把關,充分滿足國內800多醫療院所以及每年80萬病患輸血需求。 台灣血液事業在社會大眾支持以及本會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才有今日的規模,未來持續以捐血快樂、用血安全為使命,為捐血者與用血者作最完善的服務。
本院成立於民國47年7月1日,48年3月開始門、急診作業,同年11月1日正式開幕。土地面積30.356936公頃,總樓地板面積545203.83平方公尺,主要建築有中正樓、思源樓、長青樓、門診大樓、致德樓、神經再生中心、身障中心、動力中心等。最初設置病床600張,醫療服務對象僅限於在台退除役官兵,後逐年開放及於榮眷、公、勞、農、漁保及一般民眾。逐次興建一、二、三門診大樓,門診人數由最初每日200餘人次,增至目前每日約八千餘人次;因應門診量的增加,陸續擴增床位,目前擁有3160張(112年09月)。 本院現有員工6890名(醫師1402名、護理人員3182名,醫事人員1019名、技術人員334名、行政人員791名、技工工友162名),組成堅強的醫療團隊,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精確的為病患診治各種疾病。(113年1月) 為了落實政府照顧榮民之宗旨,於台灣中南部地區先後籌建台中、高雄兩分院;台中分院於71年10月31日開幕,77年7月獨立為台中榮民總醫院;高雄分院於79年10月31日開幕,於82年7月1日獨立為高雄榮民總醫院。支援輔導會所屬12所榮民醫院的醫療作業。87年7月在臺北市臥龍街設立「大我新舍門診部」輪派醫師駐診,提供該地區四千餘高齡單身榮民便利優質的醫療服務。89年及90年,先後承辦臺北市立關渡醫院,及署立宜蘭醫院開公立醫院委託經營之先河,使當地居民也可以獲得與國家醫學中心同等級的醫療服務。91年6月與財團法人中心診所醫院醫療技術合作,嘉惠臺北市東區居民。 在歷任院長及同仁辛勤耕耘之下,本院目前忝列國家級醫學中心,肩負病患醫療服務、醫事人才培訓及醫學研究發展三大任務,配合國家醫療政策,善盡政府照顧人民健康之責任。 本院於60年籌建國立陽明醫學院,完成後撥交教育部,現已改制為大學,培植無數專業醫事人員。並接受全國各公、私立醫學醫事院校學生來院實、見習及進修,舉辦各類講習班,受訓學員遍及國內、外。86年元月建置國內最早之榮陽數位化醫學圖書館,提供榮總、陽明同仁豐富、新穎之醫學電子書、電子期刊等數位化醫學資源。 民國52年,美國實業家柯柏先生捐贈本院的「柯柏醫學科學研究館」啟用,是為國內最早成立醫學研究部門的醫院;在基礎與臨床並重的前題下,培育醫學研究人才,研發出多項領先國內的研究成果。為能將研究成果產業化,利及民生,本院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已見成果。興建之醫學科技大樓,是結合基礎、臨床、資訊科技與實驗動物中心等尖端設施並符合安全環保標準之科技、人文並重的智慧型多功能研究空間,完成後將是國內第一棟符合藥品優良臨床試驗規範(GCP)的臨床研究病房,符合優良實驗操作規範(GLP)及合於生物安全等級2-3級的研究設施(BL2-BL3),及符合國際標準之動物照顧等設施的醫學研究大樓。可以預期,本院未來在醫院科學研究上,將能更上層樓。 為縮短診療時空差距、提昇偏遠地區醫療服務品質、加強醫療教學與群體醫療服務,本院自85年起,運用遠距電訊傳訊數位網路系統,提供國軍金門醫院、金門縣立醫院及宜蘭縣醫療院所遠距會診、遠距教學、遠距會議及遠距病例研討等遠距醫療支援,建立醫療資源共享,一年平均4百餘件,使當地居民健康得到保障。 近年來本院致力於神經修復及再生、人腦科學及認知功能研究、功能性腦神經造影、腦神經資訊、幹細胞研究、基因工程、生殖科技、臍帶血移植、生物影像整合、心電生理、電子病歷等先端醫療科技之研發,俱有重大的成果。 本院各科均訂有臨床處置作業規範、標準作業流程、稽核制度及各種品管會,以確保醫療品質。為了提昇服務效能,本院開發自動語音辨識預約掛號系統、全國藥品資料查詢辨識系統、雙語葯袋、病患醫療資訊系統、更新手術同意書;開辦夜間門診、啟用開放式單一窗口多功能櫃台、設立安寧病房、定期舉辦社區衛教服務;成立各種品質管制委員會,負責監督醫療品質;推動建立臨床路徑,保障醫療品質及病患權益;舉辦策略發展共識研究會、醫療品質及醫院管理訓練課程、成立品質改善行動小組,定期舉辦病患問卷調查等措施;設立財團法人惠眾醫療基金會幫助艱苦病患,組織龐大志工團隊散佈全院各區為病患服務。 60多年來,本院孜孜不懈,秉持「以客為尊」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理念,致力於醫療技術創新、服務品質提昇,提供患者身、心、靈全方位的醫療照護、便利的就醫環境及人性化的服務。未來本院仍秉持「視病猶親、追求卓越」的服務理念,遂行醫療服務、教學訓練、醫學研究三大任務的發展與成長,以「品質」、「效能」為核心競爭力,謀求人類的健康與福址。
「新文化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推動讓台灣進步的新文化運動,為了推廣新文化,幾十年來,成效卓著,以培育優秀公共事務人才為職志,期能改變、促進台灣公共事務之推展。
馬偕博士來臺醫療傳道迄今,已有百多年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雖經歷種種困難;秉持著馬偕博士「寧願燒盡,不願銹壞」的精神,以基督的博愛救世為立院根基,使患者得到肉體、精神、心靈完整的醫治,以達到醫療傳道的使命。 一、提供重、難症醫療服務,以成為服務品質口碑第一的醫院二、提升全國醫療水準,帶動社區醫療,以成為最受弱勢族群信賴的醫院三、落實全人照護之醫學教育與研究,以成為住院與實習醫師信賴的標竿醫院四、創新研發,帶動醫療科技發展,以成為生物醫學研究的重鎮五、善盡社會責任,配合醫療政策,以作為投入最多資源於偏遠地區的醫學中心六、提升國際醫療地位,參與國際醫療活動,提供國際醫療援助,以符合創新卓越、永續發展之核心價值
在千辛萬苦中所興建的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是華人社會唯一的天主教大學醫院,它要和臺灣現有的醫院有所區隔,以病人的需求來建構,發揮天主教敬天愛人,視病猶親的精神;充滿人文藝術的色彩,又有現化科技的智慧,更不斷的創新改進,是臺灣優秀醫療人員所嚮往的醫院。正如耶穌在聖経上所說,我要在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祂也要在這裏建立祂的醫院,戰勝所有邪惡的勢力! 一所醫院,最重要的任務是治癒病人的病痛。最珍貴的資源是他的醫療團隊。最核心的精神支柱是要形成它的企業文化。輔大的校訓是「真善美聖」。輔大醫院已經有一個非常堅強的醫療團隊,足堪治癒疾病、減緩病痛,但這些醫療專業僅符合「真」的標準。如何將校訓的「真善美聖」的精神溶入日常的醫療服務、教學、研究,甚至能與輔大的其他院校師生、社會各階層的各種人士,互動合作,塑造出一個新的「輔大文化」是未來重要的議題。 本院為全面禁菸、禁酒、禁檳榔。 應聘者應認同以及遵行天主教大學附設醫院所規範之倫理原則。
健康盟致力於用數位科技與媒體的方式,翻轉過去醫病溝通的鴻溝,將艱澀難懂的醫療概念生活化,使民眾秒懂一切健康知識。 Product & Service: 健康盟官網:https://www.healthleaguex.com/ 健康盟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league/ DigiMed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digimed.hl Press & Media: 經濟日報新聞報導: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1799/5680363 數位時代專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6561/health-league_2021 今周刊「健康盟」《衛教影音共享平臺》奪金:https://reurl.cc/jbxy2 2021年 生策會 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類 初創企業類「國家新創獎」 2021年 文策院 文化新創加速推進計畫 入選「新創加速組」100萬獎勵 2021年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第5屆「國際創新創業訓練營」鏈結國際獎 G Camp 2020年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健康傳播素材 動畫類 銅獎 2020年 台大創意創業中心與UDN聯合報 垂直加速器 2019年 Amazon Web Services(AWS)亞馬遜雲端新創加速器 入選公司 2019年 入選台大創意創業中心與友達光電 垂直加速器 2018年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國際創業聚落示範計畫 -Startup Terrace 2018 選拔獎勵 2017 年 經濟部工研院 智慧城鄉創意競賽 東區金獎
自1970年後,台灣經濟起 自1970年後,台灣經濟起飛,不同類型醫療院所紛紛設立,由於各醫院快速蓬勃發展,為因應民眾日益增加之醫療需求,各醫院無不卯足全力,精進醫療服務品質,提升經營管理效率,醫管專業人員逐漸受到重視;而1994年全民健保制度的實施,更讓醫院管理經營者重視醫管專業人才。 本會於1997年10月9日由張錦文教授廣邀全國醫務管理科、系、所之主任、所長及醫療衛生機構相關人員研商成立本會,並在1998年10月正式運作,且公推張錦文教授為首屆理事長,前衛生署署長王金茂博士為名譽理事長;2000年至2005年由前臺北醫學大學校長、現任衛生署署長邱文達博士接任第二、三屆理事長,2006年至2012年係前衛生署副署長、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醫療保健政策組主任、現任國防醫學院、亞洲大學榮譽教授石曜堂博士接任第四、五屆理事長,2012年至2019年由愛仁醫療社團法人愛仁醫院董事長謝武吉先生接任第六、七任理事長,;而自2019年至2022年由中國醫藥大學江宏哲副校長擔任第八屆理事長;而2022年7月則由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洪子仁行政副院長接任本會第九屆理事長。
采鋐健康整合集團致力於在醫藥、生技與健康領域中提供創新、專業的整合行銷與數位解決方案。我們秉持產業倫理,嚴格遵循法規,並以ESG為核心,發展符合永續發展目標的溝通策略。我們透過多元平台與服務,從醫藥行銷、電子商務、病人支持計畫到居家長照,持續提升醫病關係,促進醫療從業人員的專業成長,並減輕患者的醫療負擔,實現全人健康與福祉的願景。 我們的客戶95%以上為國際知名藥廠或生技公司,我們深入專業溝通,著重客戶關係管理、社群維護與醫病關係策略,專案客戶續約最長達十年以上。我們的團隊成員成景包括法律專業人員、資深新聞與媒體廣告人員、網際網路資訊工程師、營養師、護理人員及藥師等各種專業專才人員,以健康行善,幫助病患達成最佳治療為企業目標。 【采鋐整合行銷】 自2008年起,采鋐整合行銷專注發展醫藥、生科領域之醫藥行銷策略,透過創新議題與政府、媒體及醫病社群擁有良好互動。近年,更領先業界打造新型態健康傳播計畫,包含醫企通(企業健康傳播)、醫學通(HCP傳播溝通)及醫療藝術整合;因應內外部合規管理,采鋐嚴格遵循產業倫理及法律規範,注重內部培訓與藥品安全通報,以ESG 架構發展與醫藥相關的SDGs溝通策略。 【采風國際健康行銷】(領有藥商販售許可執照) 自2014年起,采風專注於醫療保健及醫材之電子商務及行銷服務,並提供專業的法令遵循和醫療溝通。主要合作對象包含日本Eisai、Solventum 舒萬諾(3M 醫療保健業務),代理及經銷OTC產品、消費性醫材以及國際知名的益生菌VSL#3。服務範圍涵蓋線上線下銷售通路佈建,並獲得西藥和醫材的零售批發許可。於2023年推出醫事人員專屬電子商務平台「唯醫圈」,結合專業內容、優質產品及客戶服務,致力於醫療從業人員之美學風格提升。 ◆衛采購物:http://shop.chocola.com.tw ◆唯醫圈:https://www.weiyiquan.com.tw/ 【采照策略】 自2015年起,采照長期為全球國際醫藥大廠的供應鏈廠商,熟悉國際及台灣新藥上市及市場行銷服務,瞭解台灣自費新藥負擔問題將成為未來的重大議題。因此於 2015 年開始發展各式病人支持計畫服務,並自主研發導入數位化系統管理之外同時取得SGS ISO 9001:2015、ISO 27001:2022、ISO 27701:2019 認證,透過解決「新藥可近性」,提高「醫囑遵從」,達成「藥費節省」,不僅支持ESG的永續理念,更以成為全台最大的病人計畫管理專家為目標擴張。 【采曜生醫】 自2017年起,采曜專注於透過數位醫病解決創新方案整合臨床供應鏈的醫病服務困境,並以數位技術將創新方案整合在 CRM 和 LINE@ 通訊平台中,配合病人支持計畫(Patient Assistance and Support Program, PAP/PSP)推出多項服務,如 MediRX藥局電簽領藥系統及雲端電子簽章,並透過自有產品的服務平台:包括醫藥通MediPASS、醫學通MediKNOW、醫訊通MediREP、醫貸通MediLOAN 等,以不同的渠道,提供永續服務。另自2020年起,設立病人扶助事業部,致力於同步策略性發展創新病扶業務,結合 SaaS 的雲端服務,支持醫護專業人員和病患。 ◆采曜生醫網站:http://www.medicloud.com.tw 【安捷創生】 自2020年起,安捷首創病人支持為核心的藥物分期付款方案,針對昂貴的癌症自費藥物,提供合理的分期支付解決方案。面對藥物高財務負擔,與特約藥局及原廠合作,按醫師處方實施病人負擔能力的分期計畫。業務執行期間遵循醫療專業和法令限制,透過臨床實證模型,提供病人可負擔的支付期限。此外,安捷簡化其申請流程,減輕病人一次性的經濟壓力,為病人帶來更多治療選擇,有效降低治療中的財務壓力和風險。 【采鋐長照機構】 采鋐健康投控於2023年鎖定數位居家照護市場需求,於2024年設立采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附設臺北市私立采鋐照護伴隨居家長照機構,特聘醫學中心心內外科病房退休護理長,專為出院後時期或罹患三高的病人設計的「照伴隨-創新居家數位照護方案」,將醫院到居家轉化為無縫的連續護理體驗,提供遠程健康監測與個人化照護建議。 【哲信律所】 集團合作之律所,主要針對老人法律、長照或醫療信託之諮詢。 【獲獎經歷】 ● 采照榮獲智慧醫療品質獎標章: https://reurl.cc/ReKD1r ● 病人支持服務 PatientsForce 獲遠見ESG企業永續社會創新獎 -健康醫療網: https://reurl.cc/jyXp5n -Yahoo轉載: https://reurl.cc/z1rz47 -台灣民眾電子報: https://reurl.cc/WNeWEL ● ESG時代的幸福企業投資:PatientsForce創新企業員工支持方案: https://reurl.cc/MO9oNp ● 采照策略顧問 入圍 《哈佛商業評論》「數位轉型鼎革獎」單一項目數位轉型-創新商模組 PatientsForce®的病人支持計畫數位管理平台-醫藥通MediPASS: https://reurl.cc/93dy1X ● PatientsForce采鋐健康與Seasalt合作推出醫務語音AI客服: https://reurl.cc/NlOG8m ● 采鋐健康攜手思安協會,共同守護街頭無家者的健康: https://reurl.cc/dyd8V6 ● PatientsForce 獲 HBR 鼎革獎創新商模首獎暨 ESG 特別獎 以數位創新推動新藥可近性方案: https://reurl.cc/bYZxXE ● 導入智慧創新 推進新藥多元支持 「病人支持計畫數位管理平台」助力治療更即時、有品質: https://reurl.cc/nvQXoX ● 采照策略顧問/創新轉型的關鍵:解決人的問題而非技術問題:https://reurl.cc/6dpkDV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簡稱醫策會)成立於1999年,為衛福部轄下所屬之公設財團法人。醫策會辦理各項評鑑認證訪查、致力推廣醫療品質與病安理念、舉辦各類教育訓練課程、協助醫療機構暨健康照護專業人員提升醫療品質。 本會一步一腳印,朝「醫療品質推手」的使命前進,積極建立與民眾及醫界的夥伴關係,歡迎有志之士加入我們的團隊,共同為提升台灣的健康照護品質而努力。
本校經歷了逾半世紀的歲月,為臺灣社會培育眾多優秀護理、以及健康照護與管理人才。原名「國立臺北護理學院」,於2010年8月經教育部核准改名「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以邁向健康照護與管理特色的優質科技大學為發展願景,培育優質健康與管理的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