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簡介Company Profile: 2014年7月,梅花鹿影業成立於台北市民生社區, 我們是由一群熱情無限、創意無限的製片與導演所組成的影片製作公司,主要業務為拍攝TVC電視廣告、網路微電影、歌手MV及國外廣告等企畫提案、影片製作。 梅花鹿影業的影片製作可以提供廠商業者行銷腳本創意發想與行銷方向,也能提供媒體購買定位的合作可能性。使業者能創造更多的產品行銷和提升品牌形象價值。 同時間嘗試製作與開發台灣電影,以及積極參與電視電影製作案。參與製作電影、電視電影、微電影、廣告MV、紀錄片、偶像劇、募資影片、商品簡介廣告。 我們的眾多合作廠商遍布全世界,為客戶拍攝TVC電視廣告、合作的廠商有CHANEL、GOGORO、NIKE、統一、愛奇藝、MCM、YOHOGIRLS、紅秀GRAZIA、多芬、金門酒廠、富邦人壽、ISUZU等。 我們的TVC電視廣告、網路微電影、歌手MV 等相關作品超過100部以上,並擁有獨立攝影棚以及燈光、電影等級Zeiss蔡司鏡頭、專業攝影設備等。 梅花鹿影業在台灣、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以及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等地均有合作夥伴,提供全世界廠商、客戶影片拍攝的業務與技術服務。
山楂果影像製作有限公司,由胡皓翔導演與好友草創於2008年,正式設立於2013年,並邀請資深電影人胡定一老師擔任總顧問;承接各類影片委託製作案,包含電影製作、電影行銷影片、網路微電影、商業廣告、品牌影片、公益宣導影片、國內外音樂人MV、紀錄片…等。我們致力於針對客戶的需求提供量身訂做的專案影片製作,包含創意發想與影片定位,幫助客戶以及其產品服務提升建立品牌形象價值。我們具有許多國內外合作客戶,包括Google、BMW、NISSAN、環球唱片、中國信託、福斯電影、寒舍艾美與艾麗酒店、百樂、YAMAHA、7-ELEVEN、Getac、ABC MART、虎航、中華航空、愛奇藝、Expedia、牽猴子整合行銷公司、結果娛樂…等。也有許多公部門的委託製作,包括衛生福利部與疾病管制署、交通部與公路總局、營建署…我們期待幫宣導影片開拓出新的可能性。更協助過許多電影與戲劇行銷的影片製作,如《花甲大人轉男孩》、《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痞子英雄》、《動物系戀人》、《殺手歐陽盆栽》、《賽德克.巴萊》...等。 我們重視影片的創意與客戶的需求,在兩者中激發出新的可能性;重視影片品質,具有一條龍執行能力,用電影製作的思維,努力於每一個專案影片製作。
佳佳唱片行創立於1976年,在台北西門商圈經營。 40年以來,一直堅持「專業及多元化音樂」 ,這二個原則讓我們在競爭激烈的唱片業中依然屹立不搖。 「專業」---我們要求員工對於所負責的部門,能夠具有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以提供最好的服務給消費者。 秉持服務廣大消費者的原則,除了提供流行音樂、影音產品, 對於國內沒有代理的CD,就以進口的方式來服務需要的顧客。 在這裡有代訂東洋、西洋、古典、粵語等音樂商品,只要有該商品的相關資料,且公司未斷貨,我們會盡力找到。 「多元化」---我們訂購各種領域的音樂CD, 不在乎銷售量,只在乎消費者可以在佳佳找到所要的CD,我們始終相信‘每一種音樂都有人欣賞 ’ ‘每一個人都有喜歡的音樂 ’我們追求的目標是使佳佳唱片行成為「音樂雜貨店」,期待以多元化的音樂商品來滿足您對音樂的需求。
錨點影音專注於提升影音產製效率、擴大影音應用面向、創造影音新產品。內部成立 AI Studio,持續研究與導入各式 AI 工具至製作流程,並積極培育跨界與管理型影音人才,以影音科技創新為核心目標。 透過 AI 技術的導入、創意影音版式的開發,以及標準化影音流水線系統設計, 推出「C.V.O 影音長平台」,融合多年廣告製作經驗,讓品牌主在「快速點餐」的製作模式下,不僅能在短時間內生成大量影音素材,還能依需求靈活重組與改變創意內容,符合演算法時代「素材為王」的市場趨勢同時兼顧品牌獨特性。無論是廣告投放、多平台行銷、活動推廣,皆能以低週期、高產能、可持續更新的方式持續輸出內容。 目前,錨點影音已累積與百家品牌的合作實戰經驗,每年創造超過千支多元影音作品,並建立涵蓋北中南的數百人影音人才庫。未來將持續以影音影響力,結合 AI 與系統化製作模式,迎接全面 AI 化的影音商務時代。
禾杰通事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業務範圍涵蓋資通訊產品代理、經銷、整合、並提供技術服務、與電商經營等,我們公司致力於實現誠信、熱枕、專業、服務的企業核心價值,提供兼具廣度與深度的客戶服務,以及最專業的產品知識為經營宗旨 公司主要業務的範圍 1.全球第一NAS品牌(SYNOLOGY)台灣重點合作夥伴。 2.台灣總代理- 毆美市佔率第一名的FOSCAM網路攝影機。 3.公司除自有品牌外並代理、經銷相關資訊類產品。 禾杰通的產品與服務跨足企業儲存、資訊安全、資料保護、安全監控、影像傳輸、影像分析應用、網路通訊、物聯網應用並持續深根茁壯。 加入我們,你將有機會與全球一流公司合作,並圍發揮所長,挑戰服務百大企業,也希望招募擁有相同願景的優秀人才,與我們一起成長。
協會致力以移動帶動偏鄉經濟,讓交通接送成為老弱就醫、物資配送與獨老照護的溫暖橋樑。 城市的車流在閃爍的燈下穿梭,但遠方的山間,有人仍站在村口、巷尾,等待一班不知何時會來的車。對於偏鄉居民,移動不是理所當然,是難題。 微光行動,提供就醫機會,也讓以移動維生的司機,成為一名專業照護者。 讓這條路不只是交通,而是通往更穩定的未來。
《今周刊》創刊於1996年,每週四出刊上架,是台灣最權威、專業的財經周刊,更是發行量成長第一名的綜合性財經雜誌。 《今周刊》報導內容涵蓋國際經濟情勢、國內產經動態、財經政策、社會關懷、個人職涯成長、投資理財等議題,期盼透過相關報導引領國家持續成長、帶領社會正面發展,更讓讀者獨步掌握所有脈動。 文化部2018年第42屆金鼎獎評審指出:紙本雜誌面對數位狂潮席捲,莫不摸索與它的競合之道,既戮力於新媒體的開疆闢土,更強化自身體質,在感性的開發、知性的探勘、美感教育、趣味展現、生活學習及對時事的反映與針砭上,深度、廣度兼具。《今周刊》兼具可讀性、知識性及啟發性,於不同閱讀族群間取得難能平衡,頒給「財經時事類獎」肯定。2019年第43屆金鼎獎評審再次給予《今周刊》「長期經營,風格與品質穩定」的讚賞評語。 《從A到A+》(Good to Great)作者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指出,能夠成就頂尖地位的企業,最大的關鍵就是「找到對的人上車」。《今周刊》以作為實事求是、忠實傳達詳實報導的媒體自居,並積極廣徵優秀人才加入團隊,而你(妳),可能就是我們要找的人! 現在就加入《今周刊》團隊,與我們一同攜手成長,『在今天看見明天』! 《今周刊》榮耀與肯定: ▲2021年第47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公共服務報導獎 (1277期 中國鎖藥危機) ▲2021年新世代金融傳播獎 (1239期 台灣ESG風雲錄) ▲2021年銀響力新聞獎:平面「報刊雜誌類」專題報導獎─首獎 (1199期 大安溪畔的奇蹟) ▲2021年銀響力新聞獎:平面「報刊雜誌類」專題報導獎─優選 (1188期 不孝的愛) ▲2021年銀響力新聞獎:網路「新媒體類」專題報導獎─首獎 (幸福熟齡網站〈我們的第二人生,100分!〉) ▲2020年現代財經新聞獎─佳作 (1239期 台灣ESG風雲錄) ▲2020年新世代金融傳播獎 (1138期 外資大戶的選股黑名單) ▲2020年現代財經新聞獎─首獎 (1222期 搶救勞保) ▲2020年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 (1179期 東方美人茶奇蹟) ▲2020年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銀獎 (1177期 世界來的超級台客) ▲2019年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年度傑出新聞報導獎金獎 (1124期 其實,我們可以不要深澳電廠 0.1的電力抉擇) ▲2019年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年度傑出新聞報導獎銀獎 (1136期 數位海洛因) ▲2019年第43屆文化部金鼎獎─最佳財經時事雜誌獎 ▲2018年第42屆文化部金鼎獎─最佳財經時事雜誌獎 ▲2018年第14屆動腦雜誌年度傑出新聞報導獎─銀牌 (1075期 體育界的轉型正義還要等多久?) ▲2018年第44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暨2018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公共服務報導獎 (1075期 體育界的轉型正義) ▲2018年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卓越突發新聞獎 (1075期 體育界的轉型正義) ▲2017年恒管商業新聞獎─最佳經濟及金融政策報導獎 (1080期 鐵道上的真與假) ▲2017年恒管商業新聞獎─最佳商業新聞視覺設計 (1080期 鐵道上的真與假) ▲2017年恒管商業新聞獎─年度商業新聞記者 (周岐原) ▲2017年第13屆動腦雜誌年度傑出新聞報導獎─銀牌/ (1052期 失能的台灣科舉) ▲2017年第31屆吳舜文新聞獎─新聞專題報導獎/平面類 (1052期 失能的台灣科舉) ▲2017年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卓越經濟報導獎 (1016期 台灣百億茶金解密) ▲2015年第39屆金鼎獎─雜誌類主編獎 (總編輯 謝春滿) ▲2015年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女性議題新聞獎 (896期 戰勝三個敵人做自己的主人-鏗鏘玫瑰) ▲2015年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卓越特寫攝影獎 (925期 人的莊園) ▲2014年第38屆文化部金鼎獎─雜誌類個人攝影獎 (879期 真相台灣) ▲2014年第38屆文化部金鼎獎─優良出版品推薦數位出版類數位創新獎 (今周刊文章一句話社群發佈機制) ▲2014年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獨家新聞獎 (856期 要命的恐怖食材) ▲2012年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卓越新聞獎─專題新聞獎 (776期 消失的醫生) ▲2012年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年度記者獎 (撰述委員 燕珍宜) ▲2012年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最佳專題寫作獎 (776期 消失的醫生) ▲2012年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年度最佳媒體經營者 (社長 梁永煌) ▲2012年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年度傑出新聞報導 (812期 退休金大騙局) ▲2011年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年度傑出新聞報導 (754期 台灣食品安全危機 官僚殺人!) ▲2011年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卓越新聞獎─國際新聞報導獎 (760期 以色列荒漠奇蹟) ▲2011年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卓越新聞獎─專題報導獎入圍 (744期 台灣輸不起的風險─ 核電) ▲2011年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入圍 (747期 大老闆的野蠻金錢遊戲) ▲2007年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最佳專題報導 (474期 老丹的英文課) ▲2007年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最佳突發新聞報導 (511期 明基李焜耀-認錯) ▲2006年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最佳特別報導 (462期 打造黃金聚落) ▲2006年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最佳商業報導 (460期 錢進越南) ▲2006年兩岸關係暨大陸新聞報導獎─雜誌報導獎 (447期 逆轉)
公司正式創立於民國107年,公司前身為玩樂主義娛樂整合工作室,目前轉為集團式經營,玩樂主義娛樂主控各式經紀業務,鄰近捷運南港軟體園區站,交通方便。 主要從事藝文服務業,擁有為數不少的客戶群及表演者。 本公司著重表演人才培訓、藝人及網紅培訓與經紀、樂手培訓、活動企劃與活動經紀、影音製作與發行、自媒體運營與規劃等,用以延續台灣文化傳承,在人才斷層的現在加速催化台灣新生代演藝人才。 本公司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秉持著以『愛與全方位』為出發點的經營理念,追求企業永續經營成長。 整體營運穩定,獲利狀況也逐年提升,是國內績優也是新自媒體業界最早發跡的公司之一,全方位代表有由執行長親自孵化培育的新人,聲林之王1的彩翼鸚鵡-美聲歌姬-張聖子,也盼望能將好的文化做最有效的傳承。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及表演者,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空間,更將於109年5月啟用一座斥資1600萬新台幣之文創全功能培育基地,目前也成為TikTok公會之台灣負責方,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 聖博文娛培育基地內含辦公空間、錄音室、舞蹈教室、直播空間、展演空間、數位節目攝影棚、平面攝影棚、動畫綠棚、交誼大廳等功能性設施,可供所有藝文及演藝專才朋友善加利用。
亞星通提供三大解決方案:「為客戶制訂在台事業計畫並協助培育忠誠顧客的一站式服務(One-Stop Service)」、「電商品牌Direct Marketing整合行銷」、「進軍海外市場」,協助客戶在亞洲成功執行Direct Marketing、提高銷售業績。 *連續四年獲得HR Asia之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in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2019-2022 *連續兩年獲得LINE Display Solutions Sales Partner 金獎 2021-2022 *Google菁英合作夥伴 2022
創造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創的Martech行銷科技公司,榮獲2023年YouTube年度產品創新應用獎。2024年11月獲得LINE 最佳在地行銷獎(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418969),主要的服務包括: ●創造智能目前致力於讓企業客戶可以透過LINE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系統服務,讓企業可以輕鬆經營LINE官方頻道,除了有龐大的素材庫、腳本庫,還有短連結產生器、優惠券系統,讓企業擁有創造智能的AITAGOLINE CRM系統,就能有完整的一條龍服務。 ●AI客服機器人:協助客戶訓練專屬資料包括企業內部知識(如FAQ文檔、商品資訊、內部SOP)轉化為AI可理解的格式。根據與用戶的互動,學習新問題及答案,不斷豐富知識庫。並且根據不同企業需求,調整回應語調、行業術語及內容表達方式,確保回應符合品牌形象 ●AI技術應用_致力於台灣AI虛擬人的應用發展,除了AI虛擬人產製、AIGC影音工作流(人工智能生成影音內容),更推出台灣首位AI虛擬偶像Aikka。為企業客製化2D/3D虛擬人,做客戶服務或是代言人。 ●社群內容營運操作_長年操作三立集團及合作夥伴戲劇、綜藝及新聞等YouTube和Faceboo、Instagram、threads內容。提供MCN代操,為合作夥伴客製化的社群操作服務,創造話題並提高粉絲互動率,進而提升品牌知名度。 創始團隊是過去在Martech行銷科技公司有長足經驗,並且由三立集團投資,因此,擁有三立豐富的影視、網站、社群、自創內容的資源,有別於其他數據公司,能完整結合Storytelling說故事及AI、大數據,為企業主做出完整的數據解析及對應的營銷解決方案。
街聲StreetVoice:音樂產業全新面貌開創者 資訊時代的來臨,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樣貌,也翻轉了傳統流行音樂創作與傳播的方式。音樂創作的主導權回到創作者本身,音樂人不需要仰賴工業資源,就能自力創作出精采的作品,透過網路傳播、數位發行,就能讓全世界聽見自己的作品。2006年預見流行音樂產業的翻轉將會發生,我們創立「街聲StreetVoice」,搭建出華語世界第一個獨立音樂上傳平台,讓獨立音樂創作從涓滴開始在這裡逐漸聚集,而今蔚然匯成原創音樂最澎湃的潮流。 獨立音樂創作和樂迷收聽數量近年來如繁花盛開,逐年攀升。大量獨立音樂作品持續來到StreetVoice,累計已有3.8萬音樂人上傳超過20萬首歌,2020年平台播放次數達6千萬次;除了音樂上傳與收聽的平台,我們有為音樂人服務、進行作品數位發行、代理與投資的「派歌」,派歌代理發行曲庫在2019年有超過63億次點聽。StreetVoice從2006年舉辦「簡單生活節Simple Life」已走過7個城市,共邀請570組音樂人演出,有57萬人次參與;2019年以都會風格為主題舉辦Simple Urban +,吸引16萬人擠爆台北101水舞廣場。集團有擁有4個場地的Live House第一品牌「Legacy傳」,有專業音樂產業媒體觀點「Blow吹音樂」,無數新興樂團展開登台之路起點的「大團誕生」…。 「街聲StreetVoice」不只是一個音樂平台,而是一個全方位音樂生態系。
台灣機電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本著服務社會大眾的宗旨,民國六十八年初由曾服務於台灣電力公司及學術教職界之專業群於台北市成立台灣機電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專責提供各項機電技術服務。主要從事高低壓設備檢驗、工程技術及顧問服務。
蝦皮購物(Shopee)是台灣及東南亞地區領先的電子商務平台,專為當地市場量身打造。透過強大的支付與物流支援,為用戶提供便捷、安全且高效的線上購物體驗。 蝦皮購物的目標是持續優化購物平台,成為當地消費者首選的電子商務平台。我們提供多元商品類別,涵蓋消費性電子產品、居家生活、美妝保養、母嬰用品、時尚服飾及運動健身器材等,滿足不同用戶的購物需求。 作為 Sea 旗下的公司,蝦皮購物於 2015 年在新加坡首次推出,並已擴展至馬來西亞、泰國、台灣、越南及菲律賓等地。 Sea 是大東南亞地區數位娛樂、電子商務與數位金融服務的領導企業,致力於透過科技改善消費者與中小企業的生活。Sea 以 SE 為標誌,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Gemini Media Production Services 我們的產品及服務 : 專精在聲音與影像的技術領域整合服務. 舉辦發表活動, 視訊會議, 國際會議所需要工程技術及設備 如: 專業音響,收音,錄音,視訊投影及電視牆. 樂團,劇團,現場轉播,網路直播, 音樂會,國際會議.
方言文化成立於2006年,企圖扮演讀者眺望寰宇文明的窗口和探查在地智慧的蹊徑。我們汲汲深入理解每一個知識閱讀的渴望、需求,在本土與世界中運用專業的出版本事,努力向創作者求取問題的解答、知識技能與珍貴的生活體驗,以方書之言讓閱讀者得以啟蒙,得以滿足,得以提升。 「願景、人才、創意、實踐」是方言文化堅持不變的企業核心價值,誠摯歡迎對出版有理想熱忱,敢於創意發想與樂於實踐的朋友加入團隊,一起和我們成長以及共享未來的美好。 ◆品牌故事 「考九服之逸言,標六代之絕語」西漢儒學家揚雄窮三十年之功遍訪九州始成《方言》一書,祈能留存在地論述、文化與智慧,於是我們以「方言」為名,牢記如此弘願以自勉。 十九世紀中國設立「廣方言館」,聘儒紳和傳教士教習世界各國語文與知識,旨在培育具近代學識之人才,養成影響世局的能人智士。因此,我們以「方言」為名紀錄與追仿史實,企圖借全球智慧厚植台灣知識力。 ◆出版主張 →讀者眺望寰宇文明與在地智慧的窗口。 →向大師達人求取問題解答、巧藝技能與生活體驗。 →以華文出版模式傳續「問題解答」、「革新技能」、「前瞻思考」、「典範型式」、「雋永掌放」、「心靈體悟」和「親職教養」。 →讓讀者因方書之言得以啟蒙、得以提升、得以滿足。 ◆銷售管道 方言文化出版品除在博客來網路書店、誠品書店、金石堂書店等全省各大書店展售暢銷外,也與7-11統一超商、全家超商、家樂福、大潤發等緊密合作。方言文化並也布局全球華文市場,包括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中國大陸等地區都有長期合作夥伴。
國家兩廳院於1987年落成,開啟臺灣表演藝術邁入專業化的先聲。 兩廳院是臺灣最成熟的國際級藝術中心,也是亞洲具指標性的當代劇場,無論當代或傳統、原生或外來,都在兩廳院的舞臺上共生,且深受臺灣觀眾青睞。這片土地的自由與開放讓多元文化彼此對話,自由帶來空間,開放帶來思考,是兩廳院存在的立基,也讓兩廳院成為亞洲最自由與開放的文化場景。 兩廳院場館成長週期 第一階段(1987-2003)是「求生期」(Survival Period)。兩廳院在落成初期,開拓臺灣表演藝術朝往專業化前進,並以帶動藝文生態發展、培養觀眾為使命,將「節目演出」設定為場館唯一核心,並大量引入國際重要節目。 第二階段(2004-2019)是「維持期」(Maintain Period)。2004年,兩廳院成為行政法人機構,由此開啟第二階段。兩廳院借重專業團隊,在執行公共政策的原則下,思考如何經營國際級場館並與生態維繫正向互動關係,將「節目演出」設定為場館核心外,再輔以「周邊服務」,開啟觀眾專業服務,並大幅改善硬體規劃。 第三階段(2020-)是「影響擴散期」(Inevitable Period)。創造文化與生活對話的機會,提出「節目演出」、「學習推廣」、「場館管理」三大方針,帶動產業正向發展,成就「亞洲具指標性的文化品牌」(A Cultural Brand of Asia)。 ※依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設置條例第16條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之規定,配偶或二親等內之親屬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監事,請勿投遞本場館職缺。
【 新進人員體格檢查體檢說明 】 ▸配合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獲錄取通知者需於報到前,檢附『勞工體格及健康檢查指定醫療機構』所作之體格檢查報告(效期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17),並經審核通過後方可進入報到程序(體檢作業約需7-14個工作日)。 ▸獲錄取通知者未能提供上述檢查報告,將延後或取消錄取資格;若體檢報告審核不通過,將取消錄取資格。 ▸檢查項目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16附表九(一般體格檢查)。 ▸本會確認完體檢報告正本文件後,會歸還本人。 ------------------------- 【在成立「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之前】 2000年,環境議題已經歷時多年倡議,網路的傳播力量則開始萌芽。在這資訊即將爆炸的時間點,「環境資訊網絡電子報」創刊,希望以報導和轉譯國內外的環境資訊,喚起大眾關心周遭環境,並透過思考引發關懷行動。 《累積愈多的知識,我們共同做出的行動,就有愈多的倚靠》 22年來我們以「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為名,除了環境新聞,也開始積極投入棲地守護與環境友善行動。從山林到海洋、從推動修法到環保生活,都有我們的行動。 從最初的3人創刊,到如今已有60人團隊,一起實踐守護環境的理念。 我們參考了英國國民信託、日本龍貓森林的模式,以簽訂信託契約的方式,在2014年接手了全國第一個環境公益信託案例,「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這座位於新竹芎林的淺山森林,受到原地主(信託委託人)、協會與政府監管的信託契約保護著,從廢棄的果園,如今已演替為淺山次生林的樣貌。 《只是多年過去了 「自然谷環境教育基地」依然是少數的環境公益信託案例》 這當中有許多不同程度的困難,但其中一項原因,是由於種種法規限制。 因此,為了擴大民間保育能量,推動更多、更大規模的環境公益信託,我們決定轉型為「財團法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2022年7月27日我們正式對外公開並啟動公眾募款計畫,短短兩個月即有1256人,在9月29日當天,2千萬的基金募集達標了。 【在成立「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之後】 由於基金會具有農業法人資格,我們才可以在既有法規條件下,以公益信託的模式,守護私人農耕地。而這些位於平地到淺山的農耕地,正是最容易受到開發威脅,最需要積極保護的區域。我們的願景,是向英國國民信託組織看齊,並促使全台3%面積的土地成為民間保育地。 轉型基金會後,不只推動環境信託,我們也會繼續擴大經營既有的獨立環境媒體,「環境資訊中心」,力求讓國內外各種環境議題被大眾看見;也會持續多年來的倡議、研究與調查,像是珊瑚礁體檢、海岸守護及減廢議題等。 這一切能夠實現,有賴於23年來投入的工作人員、會員與捐款人,有賴於基金會籌備基金的捐款人。以下,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2023年度報告,也是「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的起點。 2024年,我們轉型為「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擴大我們的實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