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遙望天空,好奇著星空後是什麼樣的世界,想像自已可以飛上去探索 而現在讓我們一起實現夢想,創造臺灣的未來 相信自己,無限可能,一起大步邁向太空夢 本公司主要從事商用運載火箭之研發服務,並且擁有台灣首屈一指的技術團隊,提供全球發射商用衛星的創新服務,打造100% MIT的商用衛星的發射載具,提升台灣在太空產業的地位及在開創全球衛星IoT的網路新世界。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有良好的工作環境與氣氛,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空間,歡迎優秀的您一起加入我們的火箭團隊前進太空,迎接未來榮景可期的太空經濟時代。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TDK)係由全球電子零組件及記錄媒體領導者--日本「東京電氣化學工業(株)」 ﹝TDK Corporation﹞ 於1968年在台灣成立的營運據點,目前除了是TDK集團電子部品主要供應基地,也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電子零組件供應廠商。 台灣TDK在全球TDK集團據點中,是日本以外最早成立的海外營運據點,除了具備製造、營業機能外,亦積極朝研發中心發展。另外在中國廈門與香港、日本TDK共同成立「廈門TDK有限公司」,並且已成為大中華地區最具規模的電子零組件供應商之一。 ●總 公 司:(台灣)台北 ●研發中心與營業據點:(台灣)楊梅 ●製造據點:(台灣)楊梅廠、(菲律賓)內湖省廠 展望未來,台灣TDK將持續強化成為TDK集團全球關鍵研發技術與先進產品製造中心,廣邀各類人才菁英加入。
FieldCore, a GE company, is a new, independent industrial field services company that will deliver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field services excellence and capabilities for GE and its customers. FieldCore will bring together the field services expertise and people from both Granite Services and GE’s Power Services into one powerhouse. Driven by the values of safety, quality, and integrity, FieldCore will be built to deliver operational excellence for customers in the power generation, oil & gas, nuclear, and wind power markets. For more information, check out www.fieldcore.com FieldCore是一家由美商奇異(GE)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全資成立的子公司, 在發電, 石油與天然氣 核能和風電市場上以安全, 品質, 誠信的核心價值為GE及其客戶提供卓越的營運/經營方案服務。有關更多FieldCore信息,請查www.fieldcore.com
【Who We Are】 GE Vernova is a global energy company focused on electrifying and decarbonizing the world. It's a spin-off from General Electric, encompassing the Power, Wind, and Electrification segments, along with related accelerator businesses. GE Vernova aims to lead the energy transition by providing technologies and services that generate, transfer, orchestrate, convert, and store electricity. With a history spanning over 130 years, they are a major player in the energy sector, generating approximately 25% of the world's electricity. 【Our Focus】 GE Vernova is accelerating the path to more reliable, afford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while helping our customers power economies and deliver the electricity that is vital to health, safety, security, and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Our Mission Is Clear】 Addressing the climate crisis is an urgent global priority and we take our responsibility seriously. That is our singular mission at GE Vernova: continuing to electrify the world while simultaneously working to help decarbonize it. If we want our energy future to be different…we must be different. Our mission is embedded in our name. We retain our treasured legacy, “GE,” in our name as an enduring and hard-earned badge of quality and ingenuity. “Ver” / “verde” signal Earth’s verdant and lush ecosystems. “Nova,” from the Latin “novus,” nods to a new, innovative era of lower carbon energy that GE Vernova will help deliver. Together, we have The Energy to Change the World.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飛聖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公司概況 雷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68年10月2日,是全球第一家以無線電遙控模型及無人載具製造研發銷售為主營業務而上市的企業,近年來積極投入研發商業用中大型電動無人載具,已有相當成果。本公司以核心技術出發,結合機構設計及實務經驗,開發出陸、海、空等全方位的無人載具,整合立即傳輸信號、影像與避障、GPS追蹤系統、自動定位等數位科技,應用於養殖漁業、船體檢修、農業、警用、消防、通訊、救災及商業用等領域。 102年1月1日利用核心技術的延伸,另成立雷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牙鑽機及相關醫療產品,其他轉投資事業如:美國Associated Electrics , Inc.為全球最知名競賽級模型賽車公司;雷碩創新公司專注於模型產品OEM製造在本業方面均有穩定之表現;成立雷碩媒體科技(股)公司 專責行銷,持續拓展網路電子商務,藉由無實體通路提升自有品牌能見度。 雷虎科技是業界中唯一將產品企劃、研發、生產、品牌行銷及市場配銷,垂直整合完成的廠商,可直接獲得市場最新資訊,立即反應,發揮優異的國際競爭力。且於96年6月21日正式股票掛牌,成為台灣證券買賣市場登記8033號的上市公司,也成為全球R/C產業的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 自創品牌 雷虎科技以集團品牌THUNDER TIGER行銷全球,在五十個國家建立行銷機制。四十年來以 MIT為榮,在無線電遙控模型專業領域,以創新研發、差異化行銷,透過全球品牌協同運籌機制,不斷強化愛好者族群認同,並提升愛好者忠誠度。集團並以專案管理,分眾行銷手段,在不同領域各自領先同業,取得優越成績,不斷運用外部產、官、學、研,共同合作,以差異化手段,提昇產業附加價值,使集團資源極大化發揮。 未來將繼續不斷致力於差異化經營,不斷改善創新經營模式,擴展新消費族群,與消費者攜手共創優質、科技休閒生活體驗,邁向全球第一品牌。 研發創新 雷虎科技擁有業界產品設計、研發、技術能力最好的人力資源,研發人員比例佔公司15%,雷虎在業界也佔有極大優勢,雷虎科技的研發能力,一直不斷的受到肯定,自民國85年起共獲得台灣精品獎38項;其中五項產品榮獲國家產品形象獎-銀質獎;五項產品榮獲獲國家產品形象獎-金質獎,且小型氣渦輪噴射引擎通過工業局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計劃。雷虎科技的研發能力一直不斷地受到肯定,在在都展現出雷虎高人一等的研發能力,雷虎的技術不斷地向上提昇突破,成為全球模型界的翹楚。雷虎品質優良,於84年領先全球同業通過ISO 9001認證,。84年公司通過ISO-9001認證,產品品質之優異,符合國際認證標準,為全球唯一獲得此項認證之模型製造商。並於90年9月通過ISO 2000年版轉版成功認證。 未來展望 經營之道無他,只有歷精於本業之經營,雷虎本著此精神,努力於本業,開創出完整之產品線,結合國內外模型界及航太科技的人才之智慧結晶及辛勤耕耘,從模型界到現今的航太科技界,雷虎已堆砌出不少的輝煌成果,揚名國際。 雷虎科技已開創出廿一世紀的生活趨勢,未來將多元化、多角化、國際化及跨足航太科技領域,且朝向永續經營,積極拓展全球市場為目標,在本業的持續成長策略下,搭配現有的高精度之加工設備,全力以精密加工為主之醫療器材行業,並以中國市場為初期市場目標,自有品牌、全球市場為中長期目標。希望為投資大眾創造更大利潤,以達永續經營!
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是世界最大半導體及顯示器設備領導廠商,名列全球前五百大公司之一。成立於1967年,總部設於美國加州矽谷聖塔克拉拉 (Santa Clara),在美國、歐洲、以色列、台灣以及新加坡等地設有技術研發與製造中心,>120個服務據點廣布於全球24個國家,員工人數超過33,000位。 台灣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Taiwan)為在台子公司,服務據點包括林口、新竹、台中、台南與高雄,獨一無二的設施為新竹的全球技術培訓中心(GTLC)、台南顯示器設備製造中心與研發實驗室,以及8吋半導體設備製造中心,位於桃園的亞洲設備零件物流中心, 發貨全亞洲客戶。 應用材料公司是材料工程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其技術深植於全球幾近所有新世代半導體與先進顯示器的核心,並在推動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與加速次世代晶片商業化扮演關鍵角色。在應用材料公司,我們突破科學與工程的極限,引領材料創新,驅動世界的關鍵變革。 榮獲多項殊榮及客戶肯定:Fortune雜誌《全球最受推崇企業》、Forbes雜誌《全球最佳雇主》、BARRON’S評選《Most Sustainable Companies》、人權運動基金會評為《平等友好 LGBTQ 的最佳工作場所》、應材台南顯示器設備製造中心黃金級綠建築認證、台積優良供應商卓越表現獎《卓越技術合作》、聯電《傑出合作夥伴獎》、英特爾《首選優質供應商獎》;台灣應材榮獲天下雜誌《2023天下永續公民獎》、《2023天下人才永續獎》、《Best Workplaces in Taiwan™ 2023》、HR Asia《2021年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國家人才發展獎、Best Workplaces in Taiwan加入認證單位Great Place to Work、多次獲文化部文馨獎等。 「響應參與【產學研工程人才實務能力卓越基地計畫】工程人才網路就業媒合平台」IDBET_104
中華航太工業股份公司 (Casiaero Inc.) 成立於1992年,至今已有三十年的歷史。在這三十年來,我們堅持『專業第一、客戶優先』的經營理念。 中華航太成為臺灣超輕型載具技術的領導廠商。我們進口了超過一百架超輕型載具(含已完成機及客戶訂制之套件組裝飛機)。 在複合材過去十年,中華航太累積了豐富產品的設計、開發及製造的經驗,獲得國內各大研究單位一致好評。及協助各大專院校及研究單位,進行各型飛行器的設計及製造。 中華航太擁有歐美一百多項航空用商品的代理,這些產品從發動機、螺旋槳、飛機儀錶,到小至收音機專用螺絲及清潔用的專用蠟,提供兩岸飛行玩家的「愛機」最好的服務 。
你知道一般玻璃與強化玻璃的差別嗎? 你知道普通玻璃如何"進化"成強化玻璃嗎? 同昌機械創立於1976年,是專業於設計及製造平板玻璃強化爐設備的廠商。我們擁有設計及製造水平式玻璃強化爐的豐富經驗,經由我們的玻璃強化爐所生產出來的產品隨處可見,包含建築用的玻璃、手機用的鋼化玻璃等等。我們的客戶分佈世界各地,例如:英國、日本、美國、澳洲、愛爾蘭、蘇格蘭、韓國、印尼、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馬來西亞、印度、台灣及中國。我們是世界目前排名前五的水平式玻璃強化爐及各類工業爐具的製造廠商。
公司以無線通訊產品之設備及測試系統製造商,產品內外銷都很好,國內知名大廠都有採用我們設備,想要進入無線通訊產品是很好機會,目前配合公司新產品導入急需新進夥伴.
Quanta is different today! It was founded in 1988 with the vision that PCs must be made mobile. Ten years later, by the year 2000, the vision was that the PC must be virtualized. Now in another ten years, the PC must be “in the cloud.” Virtualized and in the cloud— Now, we have made it ! From technology-centric to human centric. Our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keep on helping us to realize our mission to do good to the Human Beings ,“We Re-style Life” . - Barry Lam, Chairman and Founder, Quanta Computer Inc. 1988年成立,以領先群倫的技術與堅強卓越的研發團隊,雄踞高科技市場領導地位,也是全球各大頂尖科技品牌最重要的研發設計服務夥伴。從全球最大的筆記型電腦設計製造跨足到雲端,積極研發與創新,廣達呈現的是再一次的出擊,穩健地引領時代前進,站在雲端制高點,廣達擘劃下一個30+計畫,積極進行AI戰略全球布局,開拓全方位的AI產品,而最珍惜的資產 「人才」將是帶領廣達未來30年,再創新局的關鍵!歡迎具備真才實力的人才,加入廣達、放大力量! *公司榮譽榜 2021年 榮獲 財富雜誌Fortune World’s Most Admired Companies全球最受推崇企業 (台灣僅有三家公司進榜) 2021年 連三年蟬聯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 德溫特全球百大創新機構殊榮 2021年 榮獲 中華徵信所 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 5000-第5名 2021年 榮獲 中華徵信所 連續20年台灣百大企業 — 綻放20獎 2020年 蟬聯 財富雜誌Fortune Global 500全球五百大企業 2020年 蟬聯 Cheers雜誌 2020年新世代嚮往企業Top100 2018年 蟬聯 財富雜誌Fortune Global 500全球五百大企業 2017年 蟬聯 證基會 公司治理評鑑前百分之二十入選公司 2016年 榮獲 天下雜誌 2000大調查製造業營收 第3名 2015年 榮獲「國家人才發展獎」大型企業及個人傑出實踐獎 2015年 榮獲 全球人才發展協會(ATD) atd卓越實踐獎 (Excellence in Practice Citation)
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68年9月1日,成立之初,僅以一艘15年船齡的雜貨船刻苦經營,雖創業維艱,但憑藉著「創造利潤、照顧員工、回饋社會」的經營理念,締造了許多航運史上的佳績;發展至今,共經營約201艘全貨櫃輪,不論船隊規模或貨櫃承載量皆位居全球領先地位。 1975年,正當能源危機衝擊全球,海運市場銳減之際,長榮海運因洞察趨勢,毅然展開船隊貨櫃化之計劃,以新造的快速全貨櫃船隊,開闢遠東/美國東岸全貨櫃定期航線,首開我國全貨櫃船隊之先例。 1984年,長榮海運開闢了史無前例的環球東西雙向全貨櫃定期航線,以高效率之全自動貨櫃船,配合完善的電腦資訊連線系統,連結亞、歐、美三大洲之運送服務網絡,提供全球工商業界經濟、便捷與安全之運輸服務。 長榮海運服務網絡遍佈全球118個國家,服務據點多達320處,所經營的遠、近洋全貨櫃定期航線涵蓋全球五大區塊。另除了主要航線外,亦開闢了區域性接駁船的服務網,縮短運送時間,協助貨主掌握商機。 近來,長榮海運透過艙位出售、艙位互換或航線聯營等方式,積極與同業間進行策略合作,提供貨主綿密的運輸服務與提升營運績效。此外,為了擴大碼頭使用效能,長榮集團自行投資興建貨櫃碼頭,以提高船舶在碼頭的作業效率及降低營運成本。 另,為確保船舶航行安全,防止海難及汙染事故的發生,於1999年成立了「長榮船員訓練中心」。該中心除了新穎完善的實體機具、模擬機室之硬體教學設施外,亦提供船上醫療實作訓練及電腦輔助教學,針對船員進行專業嚴格的訓練,達成「人安」、「船安」、「貨安」三大海洋運輸使命。 長榮海運一向以不斷提昇服務品質為職志,今後將繼續秉持服務工商界之精神,提供更高效率之海運服務,以協助貨主在全球經貿網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華通電腦股份有限公司(COMPEQ)成立於1973年8月,總部位於台灣桃園蘆竹,是台灣首家響應政府高科技產業政策的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專業製造商。初期以單、雙面板生產為主,經由不斷的技術研發,於1983年開始量產6層以上高階多層電腦用PCB,帶動台灣PCB產業朝向多層板發展。 本公司為一持續成長之跨國性企業,績優股票上市公司,營運據點包括台灣蘆竹總公司、大園廠,以及中國大陸惠州廠、惠州軟板廠、重慶涪陵廠與蘇州廠、泰國廠,擁有完整的全球製造佈局,並於歐、美、亞等地設有營業據點,提供全球客戶即時服務。 產品廣泛應用於資訊、通訊、網路與消費性電子領域,涵蓋筆記型電腦、伺服器、智慧型手機、基地台、衛星等,技術專長包括高密度互連板(HDI)、軟硬結合板、高層數板等,並持續與國際客戶共同開發新世代產品。 ※ 華通電腦近期營運新聞 訂單滿載 華通泰國廠攻低軌衛星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214700236-439901 華通去年低軌衛星板出貨逾130億元 今年還有新量能挹注突破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912358
TOYOTA配件安裝承攬廠商,配合TOYOTA新車生產下線後之後組付作業,公司於桃園市新屋區。產業別 : 汽車零件、汽車百貨批發( 465311 ),應徵金豐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請上104人力銀行。
單位需要各類專業人才,建立完善的在職訓練,並完成基本的證照考取,重視專業的飛機修護人員及各類專才人員(消防、通資、補給、行政、車輛、水電、設施等),我們有良好工作環境,提供人員住宿或職務眷舍申請,也具備各類運動場所(重訓室、籃球場、壘球場、游泳池等),並且透過考核升遷,予以工作肯定,更可挑戰自我向上擔任領導職務,薪資待遇依職務階級+各項加給而異,服役滿20年依志向選擇繼續挑戰或退伍,退伍予以終身俸,不用擔心無基本收入,為了讓每位退伍人員盡速與社會接軌,退伍前可申請職場訓練,回歸社會,從事第二事業。 邀約優秀的你/妳一起加入國軍的工作行列,聯繫專員徐先生,任何問題,歡迎來電洽詢,詳細為您說明及解惑。
Union Memory is your ultimate partner when it comes to memory solutions. As Alliance Memory's global operations and big data analysis center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e provide a wide range of high-quality memory solutions, making us the leading name in the legacy memory sector. Our headquar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pertise in traditional memory products such as SRAM and SDRAM, as well as the latest memory technologies like DDR3 DRAM, make us confident that we can meet all your SRAM and DRAM needs. Choose Union Memory for unparalleled memory solutions and exceptional service. Union Memory: 您值得信賴的記憶體解決方案合作夥伴 Union Memory 為 Alliance Memory 在台策略合作夥伴,主要做為 Alliance Memory 位在亞太地區的全球營運及大數據分析中心 。Alliance Memory 總部位於美國,是 Legacy Memory 領域的領導者。在 Union Memory,我們提供廣泛的高品質記憶體解決方案庫存。無論您是在尋找傳統記憶體產品,如 SRAM 和 SDRAM,還是最新的記憶體技術,如 DDR3 DRAM,Union Memory 都能滿足您所有的 SRAM 和 DRAM 需求。
台積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 台積公司在民國七十六年成立於台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並開創了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商業模式。 領先的技術、卓越的製造,以及對於研發及產能投資的持續承諾,讓我們能夠在行動裝置、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與車用半導體領域掌握商機。 台積公司的全球總部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在北美、歐洲、日本、中國大陸、南韓、印度等地均設有子公司或辦事處,提供全球客戶即時的業務和技術服務。
國家太空中心成立於1991年10月,依行政院核定的十五年「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所設立,作為我國太空計畫的執行單位。目前正執行第三期太空計畫(2019~2028年),以人才培育、尖端技術養成及建立太空產業為任務。 2022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轉型為直接隸屬於國科會之「行政法人國家太空中心」,2023年1月1日正式掛牌。
GE HealthCare is a leading global medical technology, pharmaceutical diagnostics, and digital solutions innovator, dedicated to providing integrated solutions, services, and data analytics to make hospitals more efficient, clinicians more effective, therapies more precise, and patients healthier and happier. Serving patients and providers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GE HealthCare is advancing personalized, connected, and compassionate care, while simplifying the patient’s journey across the care pathway. Together our Imaging, Ultrasound, Patient Care Solutions, and Pharmaceutical Diagnostics businesses help improve patient care from prevention and screening, to diagnosis, treatment, therapy, and monitoring. We are an $18 billion business with 51,000 employees working to create a world where healthcare has no lim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