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創辦人吳清友先生由台灣台北市仁愛圓環的人文藝術專業書店邁出第一步。 誠品生活成立於2005年,承襲母公司誠品「與人為善」的永續經營之道及創辦人的經營理念「善、愛、美、終身學習」,並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以文化為基底,注入更多的人文關懷與文藝氣息,不斷實踐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和貢獻。 誠品生活英文名稱「Eslite Spectrum Corporation」,「Spectrum」代表光譜,「光」帶來了能量與生命,「誠品生活」的光譜由每個人在誠品所展現的光譜而形成,無數的光譜交錯相映,是一個千變萬化的集體創作,讓人們看見了以往想像不到的色彩與圖案! 誠品生活是以創意經濟為基底的複合通路、生活品牌、餐旅事業、旅館事業,結合「文創」與「產業」連鎖而不複製的店型規模與營運模式、與人為善的心念,慎選空間、商品、活動、服務與人才,訴求差異化主題、創意行銷能力,是生活產業的展售場所,兼具觀光價值、跨界結合、人才創意、體驗分享的文創產業平台。 發展至今,誠品與誠品生活已成為涵蓋書店、畫廊、藝文展演、零售通路、文化創意品牌、藝文行旅、人文住宅、餐酒美食等以文化內容為基底的複合式文化場域。2010年成立的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以推廣閱讀為核心使命,「有書讀、愛讀書、讀好書」為目標,期望撒下書的種子、灌溉閱讀習慣的養分,隨著時間的驗證,能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出遍地書香的人文社會。 更多誠品生活企業訊息,請至 http://www.eslitecorp.com http://www.eslitespectrum.com.tw/content.aspx?s=admin
「中國電纜之父」孫法民先生暨陳淑娟女士,為配合政府經濟建設發展,培育科技人才,於民國五十六年選擇位於台北、桃園交界之迴龍地區,籌資創辦本校。歷經兩年籌備,於民國五十八年十一月,奉准立案。六十學年度更改校名為「龍華工業專科學校」。七十七學年度更改校名為「龍華工商專科學校」。八十七學年度奉准改制為「龍華技術學院」並附設進修專科學校。九十學年度已奉准改名為「龍華科技大學」。由原來之四科,堂皇擴展為現今之三學院、十四系及九碩士班,畢業生在政府單位及公民營企業服務且成就非凡者所在多矣。 在政府教育政策睿智的領導、工商業界碩彥的支持,及全校師生辛勤的努力,使得本校得以不斷的成長茁壯。今後,定當持續秉持「務實、卓越、創新」的辦學理念,配合國家整體經濟建設,培育更多的高級技術人才。
1979年,行政院通過「科學技術發展方案」,並在資政 李國鼎先生的大力奔走下,由政府與民間共同籌設創設「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III)。 四十多年來,資策會參與規劃研擬並推動政府各項資訊產業政策、致力資通訊前瞻研發、普及與深化資訊應用、培育資訊科技人才及參與國家資訊基礎建設等各項業務,成就備受各界肯定。 資策會現以「數位轉型的化育者(Digital Transformation Enabler)」為定位,肩負「賦能產業轉型」及「健全產業秩序」重責大任。以「數位經濟」、「軟體技術」、「數位轉型」、「資安產業」等四大主軸推動產業生態系,重要任務包含擔任智庫角色,提供價值倡議、前瞻研發網絡,發展宏觀軟體技術、提供場域實證,推動數位轉型,發展信任治理,完善資訊安全。資策會藉此奠基發展專業第三方服務的能量,建構產業數位生態系,帶領產業轉型共榮,為臺灣產業在數位領域上定義新秩序、開創新局面,並接軌全世界。 資策會持續以專業與創新打造人才發展的標竿,榮獲2017年【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銀牌獎】、2019年【1111科技業幸福企業獎】、2023年【IT Matters Awards最佳IT雇主獎】、2024年【國家人才發展獎】之殊榮,見證了資策會對人才發展的高度重視,更彰顯資策會致力於打造充滿幸福與成長的職場文化。幸福的員工才能成就卓越的組織,在這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數位轉型旅程中,我們將繼續以溫暖和堅定,與所有夥伴攜手開創嶄新而無限可能的未來。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_教務處的工作行列。
陽明交大智權管理及推動中心致力於建構新創環境之生態體系,強調階梯式輔導模式:在創業構想萌芽階段,中心即經由盤點研發成果,協助專利分析布局,進行專利鑑價、聚焦亮點技術,提升後續技術授權價值,以利衍生新創事業;中後期協助新創與異業交流互動,爭取各方資金,透過系列課程強化新創團隊市場、財會、法務KNOW-HOW,培育更多新一代創新創業家。未來,在國際產學聯盟加持下,挹注國際網脈資源,導入國際資金領軍邁進國際市場。
我們是一間成立近10年的心理諮商所,由一群熱愛心理助人工作的團隊共同經營。多位心理師是暢銷書作家,包含的著作有《親密恐懼》、《你,其實很好:學會重新愛自己》、《闇黑情緒》等。此外,也有多位EFT國際認證訓練員、督導、治療師,在專業發展上持續深耕,也樂於分享與帶領。 我們相信行政夥伴是所內運作的重要核心,工作內容多元但節奏清晰,有問題隨時討論、不用一個人扛。我們彼此支持,也重視穩定與信任,讓你在工作中安心學習、逐步上手。 這份工作會陪你累積實務經驗、訓練細膩的執行力,也培養臨機應變與系統整理的能力—每天都能看見自己的進步與價值。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心曦心理諮商所」的工作行列。
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於1973年,為國際級應用研發機構,擁有超過六千位科技研發尖兵,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任務。榮獲多項國際獎項肯定,如: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CES創新獎、愛迪生獎等,歷年獲獎技術多已技轉國內廠商並進行商品化,讓前瞻科技為產業創造新價值。專利獲證數累計超過3萬1千件、新創及育成超過330家,為產業灌注躍升的能量。(★影音介紹:https://is.gd/1XIc66) 工研院以「創新的思維」、「開放式溝通」、「敏捷式管理」3項文化DNA,營造出吸引年輕科技人才的環境,獲得Cheers、LinkedIn、Universum、以及HR Asia等國內外機構「最佳雇主」的肯定。歡迎研發菁英加入,探索創新科技、實踐跨域發展、參與新創事業、拓展多產業視野、提升自我價值、貢獻於社會群體!(★預見你的未來:https://reurl.cc/DmDk5O)
來自瑞典的IKEA宜家家居於1943年由一位出生於瑞典小鎮的十七歲少年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所創立,是全球最大的家具家飾連鎖品牌。坎普拉先生希望能提供大多數人負擔得起,同時具有好品質與好設計的家具家飾品。為此,IKEA宜家家居創造了獨特的經營模式,包括了自行設計、全球生產、集中採購與配銷以及在店內有效的銷售方式。IKEA宜家家居的所有設計都遵循「大眾化設計」原則,在設計之初就需要同時考量形式(外觀設計)、功能、品質、永續發展以及價格這五大要素,透過各種創新思考,將每一個環節的成本降至最低。此外,透過店內展示間與IKEA網頁,令台灣的消費者增添更多居家佈置靈感。同時也致力於貼近台灣民眾的居家生活,以提供最適合台灣家庭的居住空間解決方案,為台灣家庭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IKEA宜家家居台灣各店資訊 內湖店 台北市105內湖區舊宗路一段128號 新莊店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號 新店店 新北市新店區中央路159號 台北城市店-小巨蛋 台北市敦化北路100號B1 桃園店 桃園市中壢區高鐵站前東路一段1號 台中店 台中市南屯區向上路二段168號 嘉義城市店 嘉義市西區博愛路二段281號 高雄店 高雄市前鎮區中華五路1201號
本院成立於民國47年7月1日,48年3月開始門、急診作業,同年11月1日正式開幕。土地面積30.356936公頃,總樓地板面積545203.83平方公尺,主要建築有中正樓、思源樓、長青樓、門診大樓、致德樓、神經再生中心、身障中心、動力中心等。最初設置病床600張,醫療服務對象僅限於在台退除役官兵,後逐年開放及於榮眷、公、勞、農、漁保及一般民眾。逐次興建一、二、三門診大樓,門診人數由最初每日200餘人次,增至目前每日約八千餘人次;因應門診量的增加,陸續擴增床位,目前擁有3160張(112年09月)。 本院現有員工6890名(醫師1402名、護理人員3182名,醫事人員1019名、技術人員334名、行政人員791名、技工工友162名),組成堅強的醫療團隊,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精確的為病患診治各種疾病。(113年1月) 為了落實政府照顧榮民之宗旨,於台灣中南部地區先後籌建台中、高雄兩分院;台中分院於71年10月31日開幕,77年7月獨立為台中榮民總醫院;高雄分院於79年10月31日開幕,於82年7月1日獨立為高雄榮民總醫院。支援輔導會所屬12所榮民醫院的醫療作業。87年7月在臺北市臥龍街設立「大我新舍門診部」輪派醫師駐診,提供該地區四千餘高齡單身榮民便利優質的醫療服務。89年及90年,先後承辦臺北市立關渡醫院,及署立宜蘭醫院開公立醫院委託經營之先河,使當地居民也可以獲得與國家醫學中心同等級的醫療服務。91年6月與財團法人中心診所醫院醫療技術合作,嘉惠臺北市東區居民。 在歷任院長及同仁辛勤耕耘之下,本院目前忝列國家級醫學中心,肩負病患醫療服務、醫事人才培訓及醫學研究發展三大任務,配合國家醫療政策,善盡政府照顧人民健康之責任。 本院於60年籌建國立陽明醫學院,完成後撥交教育部,現已改制為大學,培植無數專業醫事人員。並接受全國各公、私立醫學醫事院校學生來院實、見習及進修,舉辦各類講習班,受訓學員遍及國內、外。86年元月建置國內最早之榮陽數位化醫學圖書館,提供榮總、陽明同仁豐富、新穎之醫學電子書、電子期刊等數位化醫學資源。 民國52年,美國實業家柯柏先生捐贈本院的「柯柏醫學科學研究館」啟用,是為國內最早成立醫學研究部門的醫院;在基礎與臨床並重的前題下,培育醫學研究人才,研發出多項領先國內的研究成果。為能將研究成果產業化,利及民生,本院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已見成果。興建之醫學科技大樓,是結合基礎、臨床、資訊科技與實驗動物中心等尖端設施並符合安全環保標準之科技、人文並重的智慧型多功能研究空間,完成後將是國內第一棟符合藥品優良臨床試驗規範(GCP)的臨床研究病房,符合優良實驗操作規範(GLP)及合於生物安全等級2-3級的研究設施(BL2-BL3),及符合國際標準之動物照顧等設施的醫學研究大樓。可以預期,本院未來在醫院科學研究上,將能更上層樓。 為縮短診療時空差距、提昇偏遠地區醫療服務品質、加強醫療教學與群體醫療服務,本院自85年起,運用遠距電訊傳訊數位網路系統,提供國軍金門醫院、金門縣立醫院及宜蘭縣醫療院所遠距會診、遠距教學、遠距會議及遠距病例研討等遠距醫療支援,建立醫療資源共享,一年平均4百餘件,使當地居民健康得到保障。 近年來本院致力於神經修復及再生、人腦科學及認知功能研究、功能性腦神經造影、腦神經資訊、幹細胞研究、基因工程、生殖科技、臍帶血移植、生物影像整合、心電生理、電子病歷等先端醫療科技之研發,俱有重大的成果。 本院各科均訂有臨床處置作業規範、標準作業流程、稽核制度及各種品管會,以確保醫療品質。為了提昇服務效能,本院開發自動語音辨識預約掛號系統、全國藥品資料查詢辨識系統、雙語葯袋、病患醫療資訊系統、更新手術同意書;開辦夜間門診、啟用開放式單一窗口多功能櫃台、設立安寧病房、定期舉辦社區衛教服務;成立各種品質管制委員會,負責監督醫療品質;推動建立臨床路徑,保障醫療品質及病患權益;舉辦策略發展共識研究會、醫療品質及醫院管理訓練課程、成立品質改善行動小組,定期舉辦病患問卷調查等措施;設立財團法人惠眾醫療基金會幫助艱苦病患,組織龐大志工團隊散佈全院各區為病患服務。 60多年來,本院孜孜不懈,秉持「以客為尊」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理念,致力於醫療技術創新、服務品質提昇,提供患者身、心、靈全方位的醫療照護、便利的就醫環境及人性化的服務。未來本院仍秉持「視病猶親、追求卓越」的服務理念,遂行醫療服務、教學訓練、醫學研究三大任務的發展與成長,以「品質」、「效能」為核心競爭力,謀求人類的健康與福址。
新北市私立竹林國民小學民國47年成立一~~六年級共36班 附設幼稚園共7班 教職員共110人 校址 新北市永和區竹林路34號 2921-2511(小學)
位居全國前五大策展公司,我們聚焦在為消費者及客戶提供沈浸體驗及藝術生活服務,以團隊優先、績效至上、追求卓越為核心價值,歡迎具有開放的心胸、不滿足的好奇心、勇於為成果負責的夥伴加入工作行列。
擁有70多年悠久歷史的國際精品Longchamp,於99年1月1日正式進駐台灣市場,成立在台分公司,目前共有十四家百貨專櫃門市:Taipei 101,新光三越A8,新光三越南西,SOGO BR4,SOGO 天母,板橋大遠百,新竹大遠百,台中新光中港,台中LalaPort,台南新光西門,台南新光小北門,高雄漢神巨蛋,高雄ESky-Mall,桃園Gloria Outlets。 Longchamp的精湛工藝與法國美學的傳承,遍布全球101個國家,多達2000個銷售據點,是世界前10大時尚皮具公司之一,近年並曾獲得法國女人票選「最知名」&「最喜愛」第一名的皮具品牌,同時也是70 大法國 Comite Colbert 奢華品品牌協會會員之一。 Longchamp 首創折疊包至今,全球已賣出超過一千五百萬個以上,廣受全世界女人的喜愛,尤其在法國,更是每一個法國女人衣櫥中必典藏的配件之一。近年來更積極推出多款時尚、功能性高、並限量發行的時尚潮包,廣受世界名人如名模凱特摩絲、克勞蒂亞雪佛、超級巨星瑪丹娜、超級名模林志玲;美國最受注目的女星包括安 海瑟威、潔西卡 艾巴、柔伊 莎唐娜等喜愛之選購配戴。
一群從事癌症照護的醫護人員走出病房,和一群癌友及家屬矢志協助癌友家庭找回希望開始。2002年成立「癌症希望協會」,2011年正式更名為「癌症希望基金會」。要成為癌友家庭的生活領航者,協助他們萌生新的力量,更是要串結各界資源與力量,讓癌友家庭安心治療、放心生活、有信心面對未來。
期待有一天台灣教育現場不再填鴨,老師能夠發揮個人熱情、潛能與創造力,引導孩子快樂學習、培養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與素養。 學思達教育基金會致力於推廣「學思達教學法」,以改變台灣的單向講述教學方式。 創辦人張輝誠老師2013年9月開始提倡「學思達教學法」,基金會透過定期舉行教學演講、增能工作坊、社群活動、教案教材分享等,點燃老師的熱情、吸引老師參加培訓、加入教師社群,改變過去既定講述型的教學模式,進一步促進台灣教育現場持續提升教育品質,並改善學生學習動機不足、學習困難或學習成效不佳等問題。 一位學思達老師這樣描述學思達培訓,「我們的目的不是將老師原來的教學打掉重練,而是幫助老師『升級』教學。一個我們實踐過,真正能夠養成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 而學生會因為老師的態度與教學轉變,跟著展現不同的學習樣貌。中山女高第二屆學思達專班學生分享:「以前常常遇見很多不像討論的討論,要嘛有人不敢發言,要嘛有人覺得事不關己,但是在這個班,大家在討論時都可以侃侃而談,也讓我學會傾聽。」
全方位的大學 .責任中心制度確保永續成長 .學習型校園組織成就師生生涯目標 .針對學生學習、課外活動、社團、感情、生涯規劃等進行全方位輔導。 有品質的大學 .融滲通識教育涵養職場倫理 .因材施教理念實踐人本精神 .落實教學品保機制、確保學生學習成效 有競爭力的大學 .建置多元教學環境、實現卓越教學標竿 .強調師生專業證照、厚積學生就業實力 東南科技大學創立於民國59年,一直秉持「學生第一、教學至上」以及「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培育具有「勤勞手」、「科技腦」、「人文心」、「鄉土情」、「環境愛」、「世界觀」的新世紀人才為宗旨。設有日間部、進修部、進修學院暨進修專校、雙軌訓練旗艦班等學制;目前擁有工程學院、電資學院、管理學院、生活應用學院4個學院,共4研究所18系,近7500名學生在新北市深坑區風景秀麗的東南校園裡進德修業。
清華大學有輝煌的歷史與光榮的傳統,建校可溯至民國前一年(西元一九一一年)的「清華學堂」,」乃由清廷將美國退還尚未付足之「庚子賠款」設立,經多年慘澹經營,人才輩出,包括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以及有數學諾貝爾獎之譽的沃爾夫獎得主陳省身等校友。民國四十五年在台灣新竹復校,復校初期重點為原子科學,其後擴展至理工方面,近二十幾年來更積極發展人文社會、生命科學、電機資訊與科技管理領域科系;如今清華已成為一人文社會、理、工、生科、管理領域均衡發展的學府。在台已造就英才超過五萬人,在國內外各行業均有優異表現,校友包括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中央研究院院士十二人,產學研界領袖不可勝數。 清華大學的教育目標為: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致力培育德、智、體、群、美五育兼優,具備科學與人文素養的清華人。學校除正規專業與通識課程,提供智、體、美育學習鍛鍊的機會,更藉由導師輔導與課外活動提升道德感、價值觀念與群我互動關係,全力打造清華校園為人文薈萃學術殿堂,博雅與專業人才培育場域,創新科技研發重鎮以及多元進步社會推動基地。同時積極延攬優秀人才,增強師資陣容,提升研究、教學、服務品質,培育優秀學生,同時提供豐富校園生活以及激發學生成長機會,改善基礎設施,營造卓越研究環境,加強產學合作研究,推廣人性關懷科技,把握區域優勢,整合資源。而為面對地球暖化、能源短缺的挑戰,全面啟動「新能源綠色校園」計畫,有效整合現有優勢與資源,使清華成為台灣能源科技以及維護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重鎮。 在許多學術指標上,清華教師表現均為兩岸三地大學第一。近年來教育部推動頂尖大學計畫,清華每位學生平均獲得全國各大學學生中最高額補助。「台灣能有大學進入世界前百大」是近年重要的教育政策之一,但觀諸全球大學,根據英國泰晤士報調查,教師規模在1,000名以下的大學,本校排名第37名;而如以教師規模700名以下的大學來評比,本校更排名第11;因此如果台灣希望有大學能夠進入全球前十大,「清華」絕對是唯一的選擇。現階段努力方向是打造華人地區首屈一指學府。 清華過去已有許多開創性的教育規畫,如多元、跨領域學程,領先全國的通識課程設計,最近則有大一不分系雙專長計畫、繁星計畫、國際志工、國際交流學習等計畫。在長年思考改進本校大學部教育,並參考世界著名學府措施後,本校「大學部教育改進工作小組」針對教育目標以及校園生活、共同必修課、通識教育作全面性檢討,已提出整體性改進方案,正陸續施行中。於此過程中,老師是潛能的激發者與引導者,學校致力於結合校內、外與校友資源,期許學生們在清華學習環境中,經由輔導,擴大生活體驗,思索及討論重要議題,參與社會關懷活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增長計劃規劃能力與執行力,強化挫折復原力以及人際互動與合作精神。 大學的英文是university源自拉丁文universus (宇宙),代表大學經驗不受時空限制,歡迎同學們,在完成高中學業後,選擇“清華園”作為求知識、求真理的殿堂,清華的優質學習環境,陪伴你體驗豐富的校園生活,「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充實自己,以「究天人之際」,得以在未來的人生舞台上「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進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特色優良傳統】 1.本校是全國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與特色的美術工藝、設計學校。 2.每年定期舉辦三次校內外大型展覽,具體展示最新創意的技職教育成果,績效卓著,獲各界、家長肯定。 3.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大展,成績優異。例如日本國際高中生繪畫大賽、香港世界青年電腦繪圖大賽、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台灣區學生美展等,本校皆獲得首獎。 4.本校設立博物館收藏宋、元、明、清、民初名家書法、國畫、陶瓷等珍品,供師生做為觀摩教學之用。 5.本校重視資訊教學,設立推動小組,朝視訊教學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