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0年後,台灣經濟起 自1970年後,台灣經濟起飛,不同類型醫療院所紛紛設立,由於各醫院快速蓬勃發展,為因應民眾日益增加之醫療需求,各醫院無不卯足全力,精進醫療服務品質,提升經營管理效率,醫管專業人員逐漸受到重視;而1994年全民健保制度的實施,更讓醫院管理經營者重視醫管專業人才。 本會於1997年10月9日由張錦文教授廣邀全國醫務管理科、系、所之主任、所長及醫療衛生機構相關人員研商成立本會,並在1998年10月正式運作,且公推張錦文教授為首屆理事長,前衛生署署長王金茂博士為名譽理事長;2000年至2005年由前臺北醫學大學校長、現任衛生署署長邱文達博士接任第二、三屆理事長,2006年至2012年係前衛生署副署長、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醫療保健政策組主任、現任國防醫學院、亞洲大學榮譽教授石曜堂博士接任第四、五屆理事長,2012年至2019年由愛仁醫療社團法人愛仁醫院董事長謝武吉先生接任第六、七任理事長,;而自2019年至2022年由中國醫藥大學江宏哲副校長擔任第八屆理事長;而2022年7月則由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洪子仁行政副院長接任本會第九屆理事長。
緣起:今朝有心,心中有愛,愛擁世界 院長的話~~兢兢業業的做好基層的醫療工作~~ 本院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板橋在地及週邊鄰近社區民眾,為使在地社區民眾獲得最佳之醫療服務,追求高效率及高品質的醫療服務為我們的宗旨,提供親切溫馨及高度專業化的服務為我們的使命,建立具創造力、學習力、執行力且持續進步的團隊為我們的目標;成為一流的地區醫院及社區服務醫院為我們努力達成的願景。
為落實臺中市政府「智慧、幸福、健康、宜居」的發展願景,並強化急重症醫療與高齡健康照護,中國醫藥大學透過BOT 公私協力模式,取得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的興建與經營資格,打造智慧醫療與高齡健康照護並重的創新醫療園區,提升臺中市整體醫療量能,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醫療與健康服務。 中國醫藥大學深耕醫藥衛生領域 65 年,其醫療體系涵蓋台灣西部,提供即時且高品質的急難重症醫療,並屢獲國家級獎項與國際認證。新成立的老人復健綜合醫院將聚焦於:急重症醫療、術後復健與智慧長照,涵蓋急診醫療、內外科重症照護、中風與心血管疾病治療、創傷醫學、術後康復以及高齡健康管理,並全面導入智慧醫療技術,提供精準且高效的全方位醫療服務。 醫院規模規劃涵蓋綜合醫院園區(北區)與智慧復健與長照園區(南區)。北區綜合醫院設有1,067 床,以急性醫療與重症病房為核心,建構AI 輔助急診醫學中心,透過 AI 心電圖(AI-ECG)與腦部影像(AI-CT)技術,提升急性心肌梗塞(STEMI)與腦中風等急重症的診斷效率,加速患者的救治流程。而創傷與外科重症部門則將提升外傷救治與術後監護能力,減少併發症,強化急重症醫療體系。 南區智慧復健與長照園區規劃300 床,專注於高齡復健、術後康復與智慧長照,提供智慧復健中心、高齡健康管理與醫養合一照護模式。復健中心將結合 AI 進行個人化復健計畫,提升術後康復成效,高齡健康管理則透過智慧穿戴設備與遠距監測,提供長者慢性病管理與即時健康監測。醫養合一整合醫療與長照資源,提供日間照護及住宿式長照,讓高齡者能在醫療支持下獲得更完善的健康管理與生活照護。 本院不僅填補臺中市急重症醫療與高齡照護的缺口,更透過AI 智慧醫療技術,提升診療效率與精準度,打造結合急重症醫療、術後復健、高齡健康與智慧長照的現代化醫療園區,成為臺中市乃至全台高齡智慧醫療的示範中心。
本公司深耕長照產業,目前在台北經營 台北市私立大園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仁泰老人長期照顧中心,以及依最新法規設立的 宜恩住宿長照機構,並積極拓展長照事業。目前,幸恩住宿長照機構正籌設中,使本公司在台北的總床數超過 300床,並已成立控股公司,進一步整合資源與擴展業務。 此外,本公司擁有 醫療器材批發資格 及 居家護理所,在長照產業的發展速度位居台北前列,致力於提供更完善的照護服務,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 建立一個適宜安全、安心、安養的環境。
連續13年獲得教育部大學評鑑推廣服務項目績優學校 為全台第一個通過通過ISO9001:2015國際品保制度認證的推廣教育機構 持續16年榮獲TTQS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認證 全國最大且學員人數居冠的推廣教育部 辦理各級政府委託訓練計畫成效卓越 參與各項企業機構合作專案深獲好評 專業師資、精緻課程、優質環境、貼心服務
本院開業至今三十餘年,位於土城市中心,交通便捷,停車方便,引進跨層級各科支援醫師及新穎醫療設備,誠心希望您的加入共同塑造專業的醫療團隊。
生化遺傳檢驗室..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_生化遺傳檢驗室的工作行列。
本公司成立於1987,自成立以來與各大公立區域教學醫院、財團法人區域教學醫院、醫學中心配合,共同合作健康管理業務開發,提供公立機關人員、各大中、小企業員工及個人最完善的健康檢查規劃與服務。另外,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長德也一直持續積極擴展業務市場與服務範圍,朝向多元化醫療產業發展,以期達到國人『預防醫學』之目標,歡迎您一同加入我們的大家庭,共同打造美好的願景! 此外,本公司首創全國獨一無二,巡迴健檢無紙化作業系統,並領有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證書,創新智慧健檢模式引領業界,關心勞工身體健康進而為減緩地球暖化盡一份心力。
本校為配合國家教育政策,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增進教育人員職能;並提供教學研究資源,服務社會,特設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其主要任務如下: (一)辦理成人、教師及行政人員之進修教育。 (二)辦理各類推廣教育。 (三)接受委託辦理在職人員進修及各類專案。 (四)國內外成人進修及推廣教育之合作事項。 本院並以五大目標邁進:具備宏觀視野,促進全球合作、提升科技內涵,展現領先實力、落實品質要求,提供優質服務、加深專業知能,型塑大師風範、激發真誠態度,散發人文涵養,以求實踐「服務專業化.組織彈性化」之策略方向與目標,達到專案執行的最大效能。 為配合本院多元業務,依業務與專案性質差異,由各大業務群分別執行,以下設八大群組計有測驗與培訓業務群、推廣與合作業務群、師大會館業務群、國際教育組、進修學分組、資訊組、總務組及祕書室等。
本院自2017.12月成立至今七年,以心臟代謝症候群為主,設備齊全, 連續獲得多年糖尿病照護優質獎, 工作環境優美, 是民眾頗為好評的中高階診所.
富康活力醫藥於 2008 年成立第一家門市,以「最佳好厝邊」為願景,致力於提供專業藥事服務與貼心健康照護。至今全台已有 50 門市,持續展店中,並積極拓展多元服務,包含長照 2.0、與診所藥事合作,以及線上通路。2021 年更與承業生醫企業集團(4164)結盟,展現穩健成長。 我們秉持「專業、品質、關懷、共好」四大核心價值,不僅是藥局,更是社區居民信賴的健康夥伴。 在富康,你能發揮專業、快速成長,享有優於同業的待遇與完善的教育訓練;公司提供透明的升遷制度與多元發展舞台,從管理職、講師到專案挑戰,努力都能被看見。 富康也是孕育門市經營與管理人才的搖籃,甚至提供優秀同仁創業的機會,讓你的未來更多選擇。 我們誠摯邀請理念相同、勇於突破的夥伴加入,一起成就更美好的未來!
已故的輪椅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 伊甸創會時僅有二位半職人員,至今全國已有3000多名工作者,其中近四成為身心障礙者;透過社會大眾、政府、企業、民間團體、志工的協助,在全台共有20縣市75個服務據點提供區域化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另外,伊甸也將台灣經驗傳達到馬來西亞的檳城(1991)及吉隆坡(2000),並成立海外分會。 每天在伊甸家園,有五千七百位身心障礙接受專業社工與就輔人員的服務,其中有900位進入機構接受服務,他們因身體的健康失衡,而使得家庭經濟和夫妻關係受到失衡的纏困。 自1985年起,伊甸率先關懷視障者權益,成立「盲人喜樂合唱團」,為視障者開啟了心靈之窗;二年後,則為了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將輪椅開上街頭;而為了成全身心障礙者「行」的權利,伊甸當起了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司機;又在「愛無國界、救援無礙」的信念下,當起台灣另類外交的親善大使,進行輪椅捐贈的國際救援行動。因著「支持全球反地雷、愛心輪椅送殘友」的活動,伊甸結合921災後重建、創造災民就業機會的援助計劃,開設了「南投921庇護工場」,為國際合作與災後重建搭起前所未有的橋樑。 為了響應全球推動「無障礙環境」理念,從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大專院校學生開始推動「校園友善城市陣線聯盟」,期盼將國內經驗與國際合作做最好的結合;伊甸相信在全面向國際社會發聲的同時,不僅是提高台灣在世界上的能見度,更充分表達伊甸參與亞太地區身心障礙福利推動之決心。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多元文化融合,外國籍配偶在台的人口數日趨攀升, 2002年8月起伊甸開辦「新移民服務」,提供外籍配偶及其家人一系列關懷及成長活動,招募培訓雙語志工,協助輔導並爭取相關權益,實際關懷「台越兒」之服務。 台灣身心障礙人口已高達百萬,而其中高達七成以上是因後天因素造成,伊甸將繼續爭取弱勢族群權益,增進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同胞的正確認知,並倡導更合理的社會福利政策與爭取社會福利預算,使得上帝的伊甸國度得以在台灣土地上實踐。
社團法人台灣比較刑法學會附設臺北市私立誠實居家長照機構提供專業的居家照顧,使長者享受到尊重、安全、優質的照顧品質。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Applied Research, NIAR),自2003年6月起,由原隸屬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改制科技部,2022年7月改制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國家實驗室改制而成,並由院本部統合協調各單位之運作,以提升彈性與效率,協力達成「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推動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之重點任務,以促成國家科技發展體系垂直整合,並以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國家實驗室為目標。 本院之主管機關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並設有董、監事會;全院現設有7國家實驗研究中心,分別為:國家生物模式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藉由整合各研究中心之核心技術與設施,提供國內產、官、學、研界所需之研發平台與技術服務。
成立36年,產基會秉持著協助產業有效落實環安責任,進而創造綠色價值的初衷。我們關心台灣並接軌國際趨勢,從污染防治、環境/職安管理系統、資源回收體系、清潔生產、綠色設計、節能減碳、碳/水足跡、企業社會責任、綠色工廠、低碳城市到循環經濟,我們和政府、產業合作,提供全方位的專業輔導/訓練與諮詢服務,建立每項議題的里程碑。多年來的耕耘,我們已累積豐碩的成果和優良的口碑。 產基會每位同仁都為我們努力的目標和方向而感到光榮,我們是台灣頂尖的專業顧問團隊。為了追求更好,現在,我們邀請您的加入,和我們共同為台灣的綠色競爭力努力。
我們是一間成立近10年的心理諮商所,由一群熱愛心理助人工作的團隊共同經營。多位心理師是暢銷書作家,包含的著作有《親密恐懼》、《你,其實很好:學會重新愛自己》、《闇黑情緒》等。此外,也有多位EFT國際認證訓練員、督導、治療師,在專業發展上持續深耕,也樂於分享與帶領。 我們相信行政夥伴是所內運作的重要核心,工作內容多元但節奏清晰,有問題隨時討論、不用一個人扛。我們彼此支持,也重視穩定與信任,讓你在工作中安心學習、逐步上手。 這份工作會陪你累積實務經驗、訓練細膩的執行力,也培養臨機應變與系統整理的能力—每天都能看見自己的進步與價值。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心曦心理諮商所」的工作行列。
「靜安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的命名意涵為「願歲月靜好 現世安穩」,我們期待提供自己也願意被照顧的長照服務,我司將秉持「專業輔療長者身心,優良照顧家屬安心」作為經營長照服務機構之願景。 公司管理團隊包含護理及照顧服務員背景的專業同仁,能同理第一線照顧的辛勞,也能指導同仁照顧技巧,讓工作更順利、持續精進也自我實現,期許能在這世代建立完善的長照體制,並引領長照市場向上發展。 靜安健康媒體露出-新聞集 / 官網 / FB / Youtube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415/2943831.htm FM好好聽專訪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eyb9t6vX/ O淨零未來 https://www.vistrondigital.com/posts/serene_elderlycare AnkeCare安可創新照顧 https://www.ankecare.com/article/3622-2025-04-18-01-38-51 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article/5361865?mode=whole 靜安健康官網 https://www.serene-elderlycare.com/ 靜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0949778616 靜安健康Youtube www.youtube.com/@Serene-Care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創立於民國68年12月15日,原名台灣省立桃園醫院,隸屬於台灣省政府衛生處,位於桃園縣縱貫路之中心點—內壢,開辦初期,僅有一幢七層綜合醫療大樓,病床200床,由於醫療業務發展迅速,開辦一年即一床難求而擴張至284床。民國70年增建急診大樓,民國73年擴建後棟大樓銜接,病床增加至500床。由於本院高水準的醫療、教學及研究,求診民眾及前來學習之醫生、醫學生、醫事人員不斷地增加,原有場所仍不敷使用,於民國77年向前台灣省立桃園療養院借用病房一幢,擴編為600床。 民國76年5月前台灣省政府邱主席創煥巡視本院及毗鄰之台灣省勞工處北區職訓中心時指示,將該中心現址及其後方魚池等共9575.06坪土地,全部撥交本院作為擴建之用,本院另購土地協助該中心遷建。工程於民國79年規劃,第一期醫療大樓工程於82年5月開工,88年7月搬遷啟用。門急診新建工程於95年10月完成啟用使桃園醫院成為現代化且空間完整之醫院。民國88年7月配合精省政策,改隸行政院衛生署,病床擴充至目前862床,現有員工總人數1,085人。 鑑於桃園縣幅員遼闊,工商快速發展,人口亦正成長,民國80年前台灣省議會決議將本院與交換土地之購地賸餘款作為籌設分院,84年選定醫療資源貧瘠之新屋鄉,該鄉無償捐贈土地,經奉核定病床300床,於87年12月發包,92年7月蒙 陳總統 水扁先生、呂副總統 秀蓮女士聯袂蒞臨主持開幕,目前除門診、急診服務外,另設病床125床(含加護病床4床)。 本院成立之始,即與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建立實質的雙向建教合作及首創突破性之醫師與教師雙聘制度,得以羅致優秀醫護人員,亦獲前台灣省政府廳處鼎力支持與地方人士推崇,使得本院醫療設備趨於完善,復以全體同仁精誠團結,本著「先病人之憂而憂,後病人之樂而樂」,創業精神,提供卓越服務,民國70年獲教育部及衛生署評鑑「二級教學醫院」;民國72年及74年均獲評「準一級教學醫院」;民國77年獲評「準醫學中心」;民國80年評定晉升為「醫學中心」,成為省市立醫院中唯一的醫學中心,再創殊榮;83年及86年分別度獲評「準醫學中心」,惟89年醫院評鑑,因未設精神科等因素,而獲評鑑為「區域乙級教學醫院」;93年醫院評鑑亦獲評鑑為「區域乙類教學醫院」。96年在陳文鍾院長領導下,積極充實醫療團隊提升醫療品質、教學及研究,於96年通過新制醫院評鑑優等;再於97年通過新制教學醫院評鑑優等,成為署立醫院第一家獲得此殊榮之醫院。而且在經營管理上桃園醫院之績效也在97年達到高峰,獨占署立醫院之鰲頭。且在98年通過多項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以及通過「98年人體試驗/研究倫理委員會」訪查,成為衛生署所屬醫院首家通過之綜合醫院。
聯新國際醫院(原壢新醫院) 本院是由一群醫護、醫技和醫管等員工,投資創立聯新國際醫院,是台灣唯一由醫療專業人員組成的經營團隊。以社區為起點,用專業醫療與愛心服務社區、運動界,甚至遠赴尼泊爾義診,前進大陸創辦禾新醫院,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外資獨資醫院,寫下台灣醫療傳奇。 聯新國際醫院,也是台灣第一個,積極投入社區醫療的醫院,提供民眾正確的醫療認知,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一路走來,篳路藍縷、一步一腳印,結合來自各大醫學中心的專業醫療服務團隊,以先進的醫療設備和豐沛的醫療資源,成為南桃園地區首屈一指的區域級教學醫院。 聯新國際醫院創造很多全國第一,都是大家努力的成果及無上的榮耀: 1.全台最大的非財團私立醫院; 2.首創全國第一個社區醫療群、公衛群; 3.台灣最大的高端社區醫院; 4.成立首家全中國外資獨資醫院(上海禾新醫院); 5.創立聯新尼泊爾期望醫療中心,持續海外義診醫療援助。 6.榮獲 總統親頒全國首屆健康促進醫院典範獎……等殊榮。 聯新國際醫院與天下文化共同出版《沒有圍牆的醫院:聯新國際改寫台灣醫療史》一書,傳達聯新國際「哪裡有需求,就往哪裡去」的醫療理念,投入社區醫療,塑造社區醫院的典範,用實際行動證明社區醫院也可以是一流的醫院,也希望未來有朝一日,聯新國際醫院能變成世界最有特色的醫院之一。 聯新國際醫院以「厝邊好醫師 社區好醫院」自許,堅守以病人為中心、視病猶親的專業醫療服務品質,這是我們對桃園鄉親永遠的承諾,也是聯新國際持續領航向前、創新邁進的最大動力。 我們將以專業與創新,為兩岸鄉親及國際貧困友邦,提供最佳的照護與援助,這是聯新國際醫院永遠的堅持與不變的承諾。再創下一個輝煌璀璨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