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車旅的核心價值~不斷追求創新發展,迎合現代趨勢科技 本公司致力規劃便利之停車環境,研發更先進的停管設備團隊。 從1995年公司成立,至2000年將服務的觸角由北部延伸至中、南部,完整的停車場營運版圖逐漸成型。 透過以客為尊的行銷計畫,搭配高便利性的停車管理模式,本公司整合所有資源使停車場經營管理邁向專業化、組織化、科技化進而提昇業主形象,改變一般人對停車場不良印象。 我們致力實踐「專業、用心、服務」三大經營理念,集團所經營品牌 城市車旅 CITY PARKING,即將以寶貴的經驗與專業服務,整合全省非專業經營之停車場,成為全台灣停車場之代名詞。
台灣與新加坡合資的國際聯合管理診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國聯)成立於2017年,是以「企業及員工數位化健康管理」為營運目標的數位醫療新創公司。 董事長為亞洲最大私家醫療集團新加坡百匯醫療集團(IHH)前主席林焯彬,執行長李相台為心臟血管外科及靜脈曲張專科權威醫師。 國聯在2021年7月登上台灣創櫃版,股票代號7604,以數位醫療作為業務主要方向,並計劃在台灣申請上市櫃。
一、為使市立醫院經營更有效率,服務、教學、研究品質更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已整併原十家醫療院所,包括六家綜合醫院(中興、仁愛、和平、婦幼、陽明、忠孝)、三家專科醫院(市療、慢性病防治院、中醫醫院)、一家性病防治所而成,下設九個院區,組織規程上並設置醫療單位二十三部一中心五十四科三十組、行政單位一中心十二室及四組三十股、十九股。將原有十家市立醫療院所整合成為「一個聯合醫院、九個院區」的模式後,仍持續以現有的據點繼續服務全體市民。 二、在經營模式轉變後,醫療科未來將以分科經營模式經營並自負盈虧,由各單位試算其成本會計,藉由合理的成本架構訂定經營模式,經由成本效益評估決定科內用人、儀器購置等事宜,而獎勵金改以分科經營模式發給,由科負責人依據評鑑標準以教學、研究、醫療服務等貢獻度,做出獎勵金合理分配。對於行政事務也將進行整合,對於各院區行政部門訂定標準作業規範,集中採購以降低成本、建立資訊平台,加速行政管理效能。
明德中醫診所 創立於民國 94 年,主要從事中醫醫療服務。本診所空間明亮,候診環境舒適,擺脫一般傳統中醫晦暗﹑吵雜﹑擁擠的印象,旨在提供病患一個優質的就醫環境。 此外,診所同時擁有傳統中藥材及現代科學中藥濃縮藥粉,方便不同適應症的病患服用。所選的傳統中藥材,皆經過嚴格把關,大量減低重金屬﹑農藥的殘留。另外,所使用的科學中藥濃縮藥粉,亦皆符合國家cGMP標準。 醫師群皆具有中西醫師雙執照,可同時滿足病患對於中西醫兩方面資訊的需求,進而做出對治療疾病最好的抉擇,亦可針對病情,進一步轉介西醫專科醫師獲取更佳的治療。
我們是雙北最大的腸胃科暨內科連鎖診所,診所開業至今已10年,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所有人獲得健康,總院長是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資深主治醫師,秉持著將最好的醫療技術帶入社區中每個角落的精神。 我們目前在新北市已有八家分店,未來每年持續展店,將成為全台灣最佳的腸胃科連鎖診所,以實現我們的企業目的:在疾病的早期幫忙患者診斷與治療,同時營造給患者便利、舒適的就醫服務,把一間一間擁有專業醫師和醫學中心等級設備的診所,開到有就醫需求的社區當中。 同時,我們提供給員工氣氛融洽的工作環境與明確的升遷管道。 團隊合作是我們重要的企業文化,希望在這裡的工作夥伴,擁有共同的目標,除了獲得高於業界的報酬外,更能體會到工作的成就感。 來到這個體系你會發現同仁們都充滿熱忱地服務每位走進診所的患者,並且細心地安排適當的檢查項目,包含抽血/心電圖/超音波/胃鏡/大腸鏡等等可以早期診斷疾病的工具,救治了無數的病人,也幫助許多的家庭,這當中獲得的成就感是超越金錢所能衡量的。 如果你也期待這樣充滿意義且助人利己的工作,趕快按下你的履歷、加入我們的團隊吧!!
YOYOGO悠遊購 成立於2016年,品牌名稱取自於「悠閒」「旅遊」「購物」, 希望成為旅客出國上網服務的最佳夥伴。 悠遊購是蝦皮老字號網卡專賣店,服務超過30萬次旅客與累積全蝦皮五星好評最多、銷量最高的網卡店家。 我們結合OTA SIM卡及eSIM的專業電信技術與國外知名優質電信商合作。致力提供台灣旅客及商務人士最好的「全球上網服務」。 上網服務範圍涵蓋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全球超過50多個國家。 透過嚴選高品質的網卡、以實惠價格與優質客戶服務。幫您把關每次差旅的體驗,竭盡所能讓使用悠遊購上網服務的每位顧客,享受穩定又便利的通訊服務,實現網路自由。 我們擁有全年無休、專業又快速的客服團隊,為旅客提供完善的售前與售後服務,讓您出國上網沒煩惱。 我們不只重視旅客的反饋,也重視每一位同仁在個人及專業上有成長的機會,持續投入資源,打造能發揮每個人最大潛能的職涯舞台! 歡迎您加入「YOYOGO 悠遊購」 加入悠遊購將是您一個全新的開始,希望您已經準備好迎接挑戰!! 如果您願意和所有同仁一起打拼,在全悠遊購也將永遠有機會許您一個未來!!
1984年 於巨群集團中成立瑩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以儀器維修為主要業務。 1990年 成立檢測實驗室,並通過環保署實驗室認證作業(NIEA012字號)。 1992年 成立環境專案顧問部,提供全方位的環境專案顧問與諮詢服務。 1998年 成立環境工程部,提供整體性環境污染改善工程業務。 1999年 成立系統工程部,整合環境資訊與資訊科技,提供環境規劃與設計的專業性服務。 2001年 為因應21世紀,環境的急速變遷與科技蓬勃發展,而調整公司組織架構,以定位在提供環境資訊與對策的角色。 2002年 增加TFT-LCD事業部,提供TFT-LCD產業製程自動化的解決方案。 2022年 調整架構為環境顧問服務及環境檢驗業務。
成立36年,產基會秉持著協助產業有效落實環安責任,進而創造綠色價值的初衷。我們關心台灣並接軌國際趨勢,從污染防治、環境/職安管理系統、資源回收體系、清潔生產、綠色設計、節能減碳、碳/水足跡、企業社會責任、綠色工廠、低碳城市到循環經濟,我們和政府、產業合作,提供全方位的專業輔導/訓練與諮詢服務,建立每項議題的里程碑。多年來的耕耘,我們已累積豐碩的成果和優良的口碑。 產基會每位同仁都為我們努力的目標和方向而感到光榮,我們是台灣頂尖的專業顧問團隊。為了追求更好,現在,我們邀請您的加入,和我們共同為台灣的綠色競爭力努力。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於1990年創立,是台灣第一所癌症專科醫院。提供台灣癌症病人身心靈兼顧的,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全方位多科整合的癌症照護。 和信醫院是一所非營利的醫療機構,為醫護同仁搭建能夠充分發揮專業的執業環境,為病人創造優質友善的就醫環境是和信醫院創院的初衷。因此,設立這所醫院的終極目標不是「利潤」而是「改變更多病人的生命」(彼得杜拉克)。本院的作業原則是,一切行政與醫療決策皆以病人的福祉為依歸。 數十年來,和信醫院因為同事對於和信理念的堅持及辛勤的耕耘,我們創造了全國最高的癌症存活率(2017~2021年本院全部癌症的五年存活率為75%,高出台灣全部癌症的五年存活率56%約20%)。 另外,根據衛福部委託台大公衛學院所做的研究,全國所有醫院住院病人醫療品質滿意度的調查結果,和信醫院病人的滿意度居全國之冠。 我們醫院歡迎正直、敬業、負責任、自動自發並有「助人為快樂之本」的人生觀的人,成為我們的工作伙伴。新進同事的專業能力固然必要,但是,我們更重視工作人員充滿好奇心、不斷追求精進的學習態度以及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 【歡迎持身心障礙手冊朋友投遞履歷,經用人單位初審通過後安排面試。】
迎接高齡社會的當下,恩勤重視每一位長照體系相關的員工,疼惜他們對於個案及家屬付出的愛心、辛苦、使命必達之精神。恩勤居家細心維護及提升長照2.0品質,提供您良好工作環境、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長照體系朋友一起加入【新北市私立恩勤居家長照機構】的大家庭。
國泰健康管理自 2011 年 3 月成立,隸屬於國泰地產集團。母公司國泰建設秉 持了解「家」是由人所構成,人的幸福除了擁有實質的財富外,健康是人 生最大的財富。因此,國泰建設創立了國泰健康管理,結合國泰綜合醫院的專業醫事人員團隊與先進儀器,提供醫學中心級的健康服務,從疾病治療及追蹤到疾病預防與健康保健的完整照護。
1979年,行政院通過「科學技術發展方案」,並在資政 李國鼎先生的大力奔走下,由政府與民間共同籌設創設「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III)。 四十多年來,資策會參與規劃研擬並推動政府各項資訊產業政策、致力資通訊前瞻研發、普及與深化資訊應用、培育資訊科技人才及參與國家資訊基礎建設等各項業務,成就備受各界肯定。 資策會現以「數位轉型的化育者(Digital Transformation Enabler)」為定位,肩負「賦能產業轉型」及「健全產業秩序」重責大任。以「數位經濟」、「軟體技術」、「數位轉型」、「資安產業」等四大主軸推動產業生態系,重要任務包含擔任智庫角色,提供價值倡議、前瞻研發網絡,發展宏觀軟體技術、提供場域實證,推動數位轉型,發展信任治理,完善資訊安全。資策會藉此奠基發展專業第三方服務的能量,建構產業數位生態系,帶領產業轉型共榮,為臺灣產業在數位領域上定義新秩序、開創新局面,並接軌全世界。 資策會持續以專業與創新打造人才發展的標竿,榮獲2017年【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TTQS)銀牌獎】、2019年【1111科技業幸福企業獎】、2023年【IT Matters Awards最佳IT雇主獎】、2024年【國家人才發展獎】之殊榮,見證了資策會對人才發展的高度重視,更彰顯資策會致力於打造充滿幸福與成長的職場文化。幸福的員工才能成就卓越的組織,在這條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數位轉型旅程中,我們將繼續以溫暖和堅定,與所有夥伴攜手開創嶄新而無限可能的未來。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的工作行列。
學會的創立 胡勝川教授於1994年11月號召當時在急診服務的先進發起成立「中華民國急診醫學會」,開始擬定急診專科醫師的訓練課程及甄審方式,並積極推動急診醫學成為署定專科。1995年1月17日,日本發生阪神大地震,緊急醫療救護受到重視。在回應社會需求及急診先進的催生下,同年7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我國的「緊急醫療救護法」,明定在緊急傷病現場、送醫途中及到院後之緊急醫療服務的相關規範,奠定了實施到院前救護的法源基礎。在本會大力推動及當時衛生署詹啟賢署長的支持下,於1998年1月認定急診專科醫師為署定專科醫師,並成立「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辦理專科考試,甄選投入急診醫療的專業人才。2008衛福部裁撤「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委由本會全權負責急診專科醫師甄審工作。到2016年1月通過甄審的急診專科醫師人數已有1,756名,本會會員已經超過二千人。 建立急診專科的價值 1999年9月21日發生集集大地震,許多急診醫師投入災難救援的行列,我們的專業表現得到政府及民眾的讚揚,災難醫學及緊急應變開始受到重視。急診醫師協助了國家和區域防災醫療體系的建立、災難醫療救援隊的設置、大量傷患醫療的處理、災難的健康及公共衛生的衝擊評估、毒化物、生物和輻射災害的處理訓練等,皆展現了急診專科醫師不可取代的專業價值。2003年台灣嚴重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疫情爆發,急診成為SARS期間的第一道防線,急診醫師首當其衝在第一線面對不確定的感染風險。當時雖有醫護同仁因此感染SARS而生病甚至死亡,但急診醫師仍堅守崗位,也因此得到大家的尊敬。SARS疫情也讓我們開始重視新興傳染病的應變,爾後傳染病流行的應變準備,本會都扮演重要的角色。急診專科的價值在急診醫師大家的努力下,一點一滴的建立起來。 培育優秀的急診專科醫師 為培育能以病人為中心、具有急診醫學專業能力以及全人關懷信念之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本會協助衛生署規劃於1998年頒布「急診醫學科專科醫師訓練醫院認定基準」。針對訓練急診醫師的醫院條件、住院醫師訓練政策、師資資格及責任、訓練計畫、課程及執行方式、學術活動、特定教學資源及住院醫師及教師的評估訂定相關標準並據以評核。為更進一步強化住院醫師訓練,本會於2011年規劃導入Milestone里程碑概念於住院醫師訓練計畫中,並於2014年公告本會所編訂之「台灣急診醫學臨床執業模式 (簡稱:急診醫學模式 Emergency Medicine Model,EM MODEL) 」及「台灣急診醫學里程碑計畫 The Emergency Medicine Milestone Project」,持續推動急診醫學專業發展與勝任能力導向住院醫師訓練。 急救復甦是急診醫師的專長,為強化高級心臟救命術(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ACLS)訓練課程的教學品質,本會與急救加護醫學會、心臟醫學會於1996年共同籌備成立ACLS聯委會,推動ACLS教學。為訓練臨床工作人員能快速辨認和正確處置兒童急重症,本會於2005年訂定高級兒童救命術(Advanced Pediatric Life Support,APLS/ Pediatric Advanced Life Support,PALS)規範,並致力推動APLS+PALS訓練教學。2005年起,本會代表也透過亞洲復甦聯合會與國際復甦聯合會,積極參與國際復甦指引的相關制定工作。 事故傷害造成國家社會之嚴重損失,若能在外傷發生時,使患者獲得立即正確傷情評估及處理,可使傷殘及死亡之發生減至最低。本會於2003年建立「急診創傷訓練課程® (Emergency Trauma Training Course,ETTC ®)」,並取得著作商標認證。該課程以案例導向教學、實際操作演練等方式,訓練急診醫護人員對外傷病患,能以系統性的思考,提供快速、有效及正確的處置,使外傷病人都能受到完善的醫療照顧。 中毒病人的診斷及處理是急診醫學領域裡十分重要的一環,幾乎所有急性中毒的病人都會被送到急診進行初步的診治。為訓練急診醫師、護理人員及其他相關救護人員能快速而正確的處理中毒病人,本會於2009年建立「急性中毒救命術課程(Advanced Intoxication Life Support,AILS)」,取得「急性中毒救命術AILS®」商標註冊、出版教科書,並於2017年完成第三版修訂。 改造台灣醫療體系 推動打造我國高品質的到院前救護系統,是本會重要的使命。1999年本會與消防署及衛生署共同舉辦國內第一屆緊急醫療救護訓練教官班(EMT Instructor Course),並派遣急診醫師與消防署之第一期EMT訓練教官前往加拿大受訓。 2002年台北市消防局訓練國內第一批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aramedics)之後,本會持續接受衛生署委託,辦理國內各訓練單位高級救護技術員之甄審與發證。2007年在本會建議下,「緊急醫療救護法」修正通過,將醫療指導醫師(Medical Director)制度納入,本會積極培育國內醫療指導醫師,並協助各縣市消防局制定到院前救護標準作業流程,使到院前之救護品質更加提昇 目前國內各級救護技術員教科書,均為本會所編纂,其中在2011年出版之高級救護技術員教科書,全文976頁,是華文世界最詳實精美的緊急救護用書。 2004年本會參與衛生署「緊急醫療災難應變指揮中心(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EOC)」計畫之推動,委託各地區醫療機構成立六個「區域緊急醫療應變中心」,由各地急診醫師負責指揮運作,全時監控區域災害事故,協助掌握各區域之緊急醫療應變之量能、緊急醫療應變資訊,並辦理各項緊急醫療應變(包含:化災、輻傷、災難醫療等)訓練演習,充實區域內緊急醫療應變硬體設備,提升區域內緊急醫療應變軟硬體量能,於災害發生時,協助提供中央與地方政府緊急醫療應變相關資料。 本會2005年設置檢傷工作小組,為五級檢傷基準之建立而努力。衛生署於2006年委託本會與中華民國急重症護理學會,研究制訂符合台灣就醫環境及文化之急診五級檢傷分類標準,並於2010年公告施行。「急診五級檢傷」的實施讓急診部門得以妥善運用有限緊急醫療資源,在適當的時間內,於適當的地方,使用適當資源進行正確處置,得以讓危急病人即時獲得最妥適之醫療照護。「急診五級檢傷」於2016年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評鑑認證。 2007年本會參與衛生署「急救責任醫院分級試辦計畫」及後續的「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並依據「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標準」針對醫院緊急醫療處置效能及照護品質進行評核,對我國醫院的緊急醫療處置能力加以分級,使病人了解各醫院之處理能力,推動分級醫療制度。2012年本會承辦衛生福利部「提升急診暨轉診品質專案管理中心計畫」,提升急診轉診品質、架構緊急傷病患轉診網絡、建置緊急傷病患轉診資訊化平台、設立緊急傷病患轉診標準作業程序,以維護重大疾病綠色通道,讓緊急傷病患轉診兼具品質及效率。2011起,本會協助衛生福利部規劃公共場所設置公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or,PAD)相關政策,並在2013年1月成功完成緊急醫療救護法修訂,使台灣生命之鏈更完整,成為亞洲有PAD以及好撒馬利亞人相關法律的先驅。 使台灣急診醫學立足於世界 為提升急診醫學的學術研究水準,繼而朝立足國際學術的目標邁進,本會於1999年創立「中華民國急診醫學會醫誌」。由於急診先進的共同努力,台灣的緊急醫療體系,病患照護與病人安全在國際間獲得肯定,於2000年成為國際急診醫學會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Emergency Medicine, IFEM)的正式會員,參與國際之災難救助及急診醫學相關之政策規劃、教育訓練及跨國研究。本會於2001年、2015年分別主辦第二屆及第八屆亞洲急診醫學會議( Asian Conference for Emergency Medicine,ACEM);亞洲急診醫學會議(ACEM)是亞洲急診醫學領域的國際級論壇,提供全球急診醫師交流學習的重要平臺。與會的學者與醫師於會議期間,面對面探討各國在急診醫學的發展政策、學術研究及急診醫學上各項相關議題,創造跨國性的技術與學術交流。主辦二屆ACEM均非常成功,代表我國急診醫學已於國際急診醫學界佔有一席之地。 展望未來 在本會成立後,由於急診醫師對民眾突發性的危急疾病的救治、在各種災難現場搶救、在SARS疫情中冒自己生命危險的服務,使得急診專科的價值被社會接受與肯定。回顧過去急診醫學的發展,在未來有更多的挑戰,如何能在未來醫療環境中更加茁壯,是我們要面對的議題。在急診各專業領域如復甦醫學、小兒急診、創傷、臨床毒物學、緊急醫療、災難醫學、超音波、感染症等,本會均努力規劃發展精進。急診醫學在醫療體系的角色在未來一定越來越受到政府、民眾及醫界的重視。
蕭中正醫療體系,蕭中正醫院位置座落在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上,自民國65年起深耕於板橋,在醫療照護上勵精圖治、大力革新,希望能提供病患更完善醫療照護,且積極參與各項公衛防疫工作,善盡地區醫院棉薄之力。 蕭中正醫療體系,從新北板橋區開始經營蕭中正婦產科診所開始,陸續於新北中和區、新北三峽區、大桃園地區等地區分別建置及經營不同層級及服務內容之機構,迄今已成立蕭中正醫院附設居家護理所、清福醫院、清福醫院附設居家護理所、清福診所、祥福診所、新福星診所、並與恩耆股份有限公司附設新北市私立惠澤居家長照機構合作進而形成衛星式醫療照護服務,與長照2.0接軌,積極參與社區整體服務照護ABC及D交通接送,並設立失智服務據點,提供一條龍式連續性、可近性之垂直整合服務。 我們以提供病人身體、心理、精神全方位的照護為服務宗旨,立志落實社區醫療與地區教學醫院的目標,貫徹視病猶親的理念。 由總裁蕭中正醫師帶領的家庭醫學科、婦產科、復健科、骨科、新陳代謝科、胸腔科、精神科、神經科等各科優秀的醫師、藥師(生)、社工師(員)、物理治療師(生)、職能治療師(生)、醫檢師、放射師及各科護理人員組成優秀專業醫事團隊及各單位行政人員,在地深耕,服務民眾。 醫院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實現醫療精緻化,並致力於引進國際先進的儀器、技術與醫護理念,積極參與各項有助提昇醫療照護品質的政府計畫,以期擴大服務大台北地區的民眾。 無論是社會新鮮人、二度就業、高齡就業等,我們重視每一位負責醫護工作及行政工作的同仁,相信我們一定會是您最溫馨的選擇。 ※醫院環境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iYh0OA5yI&t=3s
1980年代,茂盛醫院創辦人李茂盛教授致力於生殖醫療研究,並帶領實驗室團隊及醫師團隊與歐、美、日不斷研發與交流新的生殖技術。自1987年由100%台灣醫療團隊全程操刀誕下試管嬰兒,藉由領先的技術突破多項紀錄,奠定了茂盛團隊在生殖醫學上的地位。 因對台灣造就多項生殖技術的貢獻,於2014年李茂盛院長榮獲衛福部頒發國家「二等專業獎章」,是目前極少數醫師能獲得此項殊榮,政府也感謝李茂盛院長締造了生殖醫學輝煌佳績!為了提供更完整的醫療服務,於2016年茂盛由診所拓展成茂盛醫院,也是台灣唯一以不孕症專業為主的婦幼醫院。累積近40年不孕症臨床治療經驗,從進入醫院後諮詢到精準用藥、植入等完整療程,每個細節都替患者把關。 目前為止已超過30,000例試管嬰兒在茂盛出生,求子的父母更來自全世界36個國家!借上帝之手,彌補人間缺憾為院長堅定而溫暖的信念,也是我們最驕傲的使命。誠摯的邀請您,與我們一起精進成長,讓生命的美好因愛茂盛,共同寫下台灣生殖醫療史及茂盛醫院歷史。
1. 本會係由台北市智障家長協會的家長們同心協力募款,集合許多人的力量所組成的基金會,推動社區化、多元化、人性化之社會福利服務,以協助並提昇障者及其家庭之福利生活。 2. 本會是一個充滿熱情和活力的基金會,工作具創新性和挑戰性。
振興醫院建立於民國56年,最初二十年間,專注於小兒痲痺及骨科病患之復健醫療,成效非凡,造福社會民眾,功績非淺,為本院創造一頁光榮歷史。民國78年振興雙十大樓興建完成,開始轉型為多功能的綜合醫院。 這二十年來,振興院務快速發展,不斷進步,不唯醫療技術的精進、醫療設施更加完備,也建立了「慈善心、服務情」愛與善的服務文化。振興醫院各科一齊發展,共同建樹醫療特色,提升服務品質。繼創院時最先進的復健醫學科、骨科外,現有心臟血管外科、心臟血管內科、婦產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胃腸科、神經內科及神經外科等等,均發展成完善的醫療團隊,由不同領域各科同仁發揮專長,建立專業與精緻的醫療技術,服務社會大眾。 振興對醫療照護核心價值的認知和抱負是追求卓越、高效能的醫療技術、提供最優質完善的健康服務。繼續謙虛專注地來建構全人化、人性化,最優質的健康照護,提供每一位就醫者以人為本、最安全、適切、精緻、效率、高品質的醫療照護。
私立醫療院所提供了台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醫療服務,然而長久以來私立醫療院所由於沒有公立醫院的教育、設備、人事預算補助,及在醫療政策劇變的環境中,往往成為被漠視的群體。1990年在勞保甲、乙、丙表第一次公佈時,由於未與醫療院所代表充分協商溝通,導致各層級醫療給付降低50%左右,基於替私立醫院及診所爭取公平及合理權益與經營環境的理念下,私立醫療院所於是在洪文棟院長、張錦文顧問、莊逸洲主任與各地區私立醫療院所代表通力合作下,始籌備本協會。終於1990年五月十二日正式成立了『中華民國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協會成立後,本持當初創立的精神,即積極參與勞保甲、乙、丙表之修訂,終於在歷經18次修改後,甲乙丙表才定案,而將醫療院所之經營衝擊降至最低。1994年協會成立病曆管理促進委員會,由馬偕病曆課鄭茉莉課長擔任首任會長,致力於提昇醫療院所病曆管理專業水準及其服務品質,促進交流並提昇會員病歷管理相關知識及經驗。 1995年協會成立醫院工務暨醫學工程發展促進委員會,由長庚醫院工務處簡宗益處長擔任首任會長,委員會的宗旨為提昇醫院工務暨醫學工程服務品質、促進交流並提供會員相關經營管理知識及經驗。從協會成立之初奔波於勞保甲乙丙表的給付修改,到近來協會關心的醫療服務業納入勞基法問題,協會莫不積極參與醫療政策的制訂、辦理各項教育研討會、提供會員各項醫療諮詢與服務。 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簡稱私協)為發展兩岸醫療、醫療機構管理顧問交流與多元支付服務等業務,多次於私協理監事會議調查會員機構投資意願,最後由部分私協會員合資成立「誠品醫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17年6月20日正式更名為「大洸醫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營業項目為:醫療機構管理顧問業及第三方支付服務業。 醫指付係由大洸醫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所提供的醫療費用行動支付平台,我們以行動裝置APP作為核心,專注開發更簡易、更安全的醫療費用支付服務,讓您透過手機或平板等行動裝置即可輕鬆的為自己或親友繳付醫療費用。 醫指付採用最嚴謹的資安防護機制,提供您一個安心交易的支付環境! 多道安全防線,給您最全面的安全支付保障,資料傳輸上全程採用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協定,並使用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加密標準,以強化資料傳輸之安全性。 我們更採用AWS(Amazon Web Services)解決方案,其解決方案符合支付卡產業資料安全標準(PCI-DSS)保障每筆交易,PCI-DSS(The Payment Card Industry Data Security Standard)是五家國際支付卡品牌(VISA、MasterCard、 JCB、AMEX與Discover)基於為支付卡產業保障持卡人資料安全所共同建置的全球統一規範,為保障其他持卡人的資料安全,繼而針對安全管理、政策、程序與方式、網路配置與軟體設計等多方需求,所訂定之資料安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