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新北市政府新北捷運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委託康寧學校財團法人康寧大學辦理)」的工作行列。
設校緣起 康橋國際學校自2002年創校以來,建立了最優質的雙語及國際教育口碑,已吸引無數世界各地認同康橋理念的家長,從新店的秀岡校區、康軒校區、青山校區,至內湖校區、新竹校區以及大陸華東校區,為臺灣最具指標性的雙語學校。龍騰學校董事會於2016年獲准成立「新北市林口康橋國際高級中等學校」,為臺灣地區唯一自幼兒園到高中(K-G12)一貫化的校區。以最優質的團隊提供最多元的課程,讓康橋的學子,無論選擇國內或國外升學,都能成為一流的學生,並有信心迎向美麗的未來。
滬江高中在教育界奠基已有62年的歷史了,從滬大的校友建立了滬江高中至今,董事會戰戰兢兢的為教育深耕。 自民國106年起,我們為滬江高中的轉型積極作規劃,董事會也非常明確的,希望我們的教育能向下扎根。今年滬江陸續獲得了托嬰中心、幼兒園、兒童課照中心的立案證書,也完成了第一步學前教育的基礎,接著我們要朝實驗小學及實驗中學的申請來邁進。經過長官和各界的協助與支持,我們只有一個目標,讓滬江教育永續直航。 滬江目前佔地總面積1362.97平方公尺,室內總面積930.63平方公尺,室外活動面積432.34平方公尺。滬江將選擇盡責有愛心的教職員,陪伴孩子一起共同成長與學習。 校內設施非常完善,期望能讓孩子們,在優質的學習環境中,快樂成長茁壯,家長們請和我們為孩子的未來一起努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臺北市私立滬江高級中學附設幼兒園的工作行列。
「中國電纜之父」孫法民先生暨陳淑娟女士,為配合政府經濟建設發展,培育科技人才,於民國五十六年選擇位於台北、桃園交界之迴龍地區,籌資創辦本校。歷經兩年籌備,於民國五十八年十一月,奉准立案。六十學年度更改校名為「龍華工業專科學校」。七十七學年度更改校名為「龍華工商專科學校」。八十七學年度奉准改制為「龍華技術學院」並附設進修專科學校。九十學年度已奉准改名為「龍華科技大學」。由原來之四科,堂皇擴展為現今之三學院、十四系及九碩士班,畢業生在政府單位及公民營企業服務且成就非凡者所在多矣。 在政府教育政策睿智的領導、工商業界碩彥的支持,及全校師生辛勤的努力,使得本校得以不斷的成長茁壯。今後,定當持續秉持「務實、卓越、創新」的辦學理念,配合國家整體經濟建設,培育更多的高級技術人才。
中信金控秉持企業公民理念,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協助提升國內高等教育品質,由子公司台灣彩券股份有限公司承諾,捐資予本校協助改革校務、健全辦學品質。透過與優質企業辦理、保證畢業生就業將是本校的最重要特色。 此外,基於「扶優助弱」的公益理念,將由校方規劃常設部門,分別辦理優質產學、就業媒合與獎助學金安排等工作。 本校以「點一盞燈,照亮一個生命」的公益精神出發,於古都台南「造一座燈塔,引領青年邁向人生大道」,聚焦「博雅、宏觀、專業、務實」的發展方針,朝接軌國際的專業金融學院邁進。
越華國際學校(VHIS)由台灣企業家謝明輝先生(原越南台灣商會總會長)發起,並攜手日本東急電鐵株式會社及其他具國際視野的夥伴共同創立。學校位於越南南部的平陽省,致力於為在越南的外商子女提供優質雙語教育環境(中文+英文),以國際標準培育面向未來的全球菁英。
康軒文教集團經營涵蓋教育出版、國際學校等事業,集團員工近4,300人;自1988年,康軒文教事業成立,在「提升教材品質」與「落實教材發展」的理念引導下,康軒致力於國中、小教科書的研究發展,以及教學媒體的規畫設計,經過多年的耕耘,康軒已成為臺灣最有影響力的中小學教科書出版業者。 因應教學環境的改變及對未來發展的雄心,康軒文教近年來更展開多角化經營,經營觸角遍及國中小教科書、參考書、輔助教材、兒童雜誌、幼教教材、授權教材的出版,期待社會大眾能不吝給我們支持與鼓勵,共創臺灣教育美好的未來。 《薪資福利高於同業市場行情,邀請菁英加入康軒。》
連續13年獲得教育部大學評鑑推廣服務項目績優學校 為全台第一個通過通過ISO9001:2015國際品保制度認證的推廣教育機構 持續16年榮獲TTQS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認證 全國最大且學員人數居冠的推廣教育部 辦理各級政府委託訓練計畫成效卓越 參與各項企業機構合作專案深獲好評 專業師資、精緻課程、優質環境、貼心服務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新北市永和區頂溪國民小學的工作行列。
現代企業經營學術基金會成立於1974年,由李國鼎資政等台灣知名大型企業發起與捐助,以提倡現代管理學術改善企業及教育經營為宗旨。故前董事長為素有台灣自動化之父雅譽,一直扮演新思維模式拓荒者(New Paradigm Pioneer)的石滋宜博士所擔任,為思想引導的先驅,促進社會文化之升級,人們生活與價值觀的改變。現任董事長文國良先生為深具儒商情懷的成功企業家,深知在國際化下是腦力爭奪戰,培育具全球公民素養的人才尤為重要,因此引領基金會投入實驗教育領域,鼓勵全體同仁以新思維為孩子開創教育新未來。
公司簡介 *1989年7月1日成立,命名為「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993年3月改制為「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成立的目的:研究改進大學入學制度與技術並辦理大學入學考試。 主要商品/服務項目 歷年重要工作及成果: *完成《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 *辦理《大學推薦甄選入學方案》 *開辦《學科能力測驗》 *承辦大學聯合招生委員會「試務總會」業務 *辦理《指定科目考試》 *研發「語文表達能力測驗」及「英文寫作能力測驗」 *革新試務作業 *協助高中學生發展生涯規劃及選擇大學校系 *出版考試相關書籍 *推動入學制度與試務經驗之交換 未來發展方向: *發展成為考試專業機構 *研究發展各類相關測驗 *革新考試相關試務作業 *強化相關考試諮詢服務 福利制度 專職人員福利如下: 1.勞保,健保 2.年終工作獎金 3.週休二日 4.退休金制度 等
淡江創立於公元1950 年,是國內創校歷史最悠久的私立大學,在前賢俊秀的努力耕耘下,歷經四個波段建設,以樸實剛毅的學風、博學審問的辦學理念和明辨篤行的治學態度為根基,孕育淡江文化內涵,從淡水五虎崗發展到宜蘭林美山,茁壯為擁有4 個校園、8 個學院、18 個博士班、 46 個碩士班、23 個碩士在職專班、48 個學系組以及27,000 多名學生的綜合大學。 自創校以來,秉持國際、資訊及未來三化政策,致力於專業、通識、課外活動的三環課程,以及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全人教育理念, 深耕學生「全球視野、資訊運用、洞悉未來、品德倫理、獨立思考、樂活健康、團隊合作、美學涵養」八大基本素養,從基礎課程中融會貫通,透過學程組合跨領域訓練,藉社團服務學習中開啟動能,點燃淡江人的創造力、想像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造就具備專業才能、德智兼修、中西融貫的卓越人才。 本校在64 年辦學績效的厚實基礎下,屢創佳績。獲得第19 屆國家品質獎;擁有WHO 健康安全校園認證;是第一所連續3 屆榮獲企業環保獎 的大學,獲頒「榮譽企業環保獎」榮耀;在Cheers 雜誌「台灣 2000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 18次蟬聯私立大學第一的殊榮;並於 2014年世界大學網路排名中(WRWU),列為全球排名第 401名、全國第 8名, 進入 500大的唯一私立大學。 展望21 世紀數位時代,國內在少子化衝擊,全球教育資源激烈競爭,高等教育將面臨嚴峻考驗。本校發展與時俱進,承啟淡江文化,運用藍海 思維,實踐全面品質管理,精進教師潛能,活絡學術交流,深化教學研究,強化學生學習,善用產學聯盟,朝向國際競爭、跨界整合、雲端應用服務的趨勢邁進,務期在詭譎環境中勝出。發揮馬太效應,培育頂尖人才,躍進國際平臺,開創卓越格局,重塑創新多元價值,締造成功循環圈,期使成為世界一流優質精緻的綜合大學。
建校第一個十年,元智本於「卓越、務實、宏觀、圓融」的教育理念推動下,在人才培育、校園文化、研發建教、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皆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並建立有多項創新與先導性教育模式。諸如:七十八~八十一學年度,創建有試辦教師績效獎勵制度、自行開發全國獨創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建立會議追蹤列管自動化系統、推行三明治教學法的專業實習制度、建立從計畫擬定預算分配到管制考核的行政三聯制等特色,並曾獲選為全國大專組建教合作績優單位、資訊聞名全國等佳譽;八十二~八十五學年度,建立有教學品質保證系統、共築社區人文藝術生活合作專案、國際兩岸三邊合作模式、設立全國第一個軟體創新育成中心、成立結合圖書資訊功能的圖書資訊服務處、於私立大學中首開先河開辦遠距教學等特色、再度蟬聯為全國大專組建教合作績優單位、以及化工系教授論文發表數量國際排行榜名次大幅躍進並躋身世界前三十名等佳績;八十六~八十九學年度,為國內第一個提出終身教育具體構想並成立終身教育部專職單位的大學、為遠東成立諮詢團隊等之建立產學合作新模式、獲得英國BSI推薦成為國內第一所取得教學行政品質ISO9001國際認證的大學、成立校園資訊技術中心將多年研發的教務行政資訊系統技術移轉嘉惠他校等碩果。 八十八學年度迄今,我們亦陸續推出有新世紀領袖人才培育計畫、五年一貫學程、推出海外進修優惠專案、就業學程、雙語大學、元智家族學費減免、先亮東方再邁全球、以及外國學生及僑生入學等計畫或專案,皆是創新之舉,也皆是配合大環境的改變與競爭下,為元智吸引優秀學生就學、培育具國際觀之青年領袖人才、及增強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等之人才培育重點。
全方位的大學 .責任中心制度確保永續成長 .學習型校園組織成就師生生涯目標 .針對學生學習、課外活動、社團、感情、生涯規劃等進行全方位輔導。 有品質的大學 .融滲通識教育涵養職場倫理 .因材施教理念實踐人本精神 .落實教學品保機制、確保學生學習成效 有競爭力的大學 .建置多元教學環境、實現卓越教學標竿 .強調師生專業證照、厚積學生就業實力 東南科技大學創立於民國59年,一直秉持「學生第一、教學至上」以及「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培育具有「勤勞手」、「科技腦」、「人文心」、「鄉土情」、「環境愛」、「世界觀」的新世紀人才為宗旨。設有日間部、進修部、進修學院暨進修專校、雙軌訓練旗艦班等學制;目前擁有工程學院、電資學院、管理學院、生活應用學院4個學院,共4研究所18系,近7500名學生在新北市深坑區風景秀麗的東南校園裡進德修業。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為國內最早成立之商管學院,以重視教學、積極研究與推廣服務為一貫的優良傳統。政大商學院目前有專任師資150名,學生約三千餘名。商學院大樓佔地八千坪,內設有高速光纖寬頻網路、多媒體實驗室、遠距教學教室及31間各類功能的實驗室、電子商務電腦教室、現代化圖書館、EMBA專用研討室等,俾使師生有更便利的研究教學與學習環境。
本會係於民國94年底由教育部及國內大學校院共同捐助基金而成立,是為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所屬公設財團法人。自成立以來,即以積極的態度、穩健的步伐致力於協助教育部及各捐贈校拓展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合作與國際招生業務、行銷臺灣優質高教於全球,以及配合國家政策,以提昇臺灣高等教育國際化為目標。 爰此,歷年來本會積極整合國內高等教育領域之優勢與特色、提升臺灣高教領域之國際競爭力、積極進行臺灣高教海外行銷,代表臺灣整體高教機構、整合國內資源、對外進行臺灣高教宣傳;並以成功發展高教形象之國家如英國、澳洲、日本為標竿,對外形塑「留學臺灣」(Study in Taiwan,簡稱SIT)之高等教育品牌、進行多元整體行銷,宣傳方式包含「留學臺灣」網站、宣傳品、參與國際高教會議,區域性的宣傳、增加國家性的聯繫等,以吸引海外菁英赴臺就讀,進而促進國內大專院校校園國際化。本會亦積極主動參與各大重要國際教育者活動,加強建立聯繫網,以成功建立有效之海外行銷策略、提昇臺灣國際能見度。 國際高教合作與留學臺灣招生為我國近年高等教育對外發展之重點工作項目,基金會之成立正為能協助國內各大專校院統籌規劃對外宣傳與推廣。本會秉持專業服務精神,不斷嘗試開創各項新工作,並朝永續經營發展。歡迎對高等教育工作有熱誠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我們的工作行列。 詳細介紹請至本會官網瀏覽: https://www.fichet.org.tw/ 本會經營之「Study in Taiwan」網站與社群媒體: 網站: https://www.studyintaiwan.org/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tudyintaiwa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FICHETtaiwan
國立臺灣大學前身為日治時期之「臺北帝國大學」(創立於1928年),最初僅設置文政、理農2學部,之後擴展為文政、理、農、醫、工等5個學部。臺灣光復後,在臺北帝大原址建校為「國立臺灣大學」,將帝大原有的5個學部改制為「學院」,計有文、法、理、醫、工、農等6個學院、設立22門學系。 其後,開辦新制夜間部(1967年),爾後陸續成立管理學院(1987年)、公共衛生學院(1993年)、電機資訊學院(1997年)、法律學院(1999年)、生命科學院(2003年)、牙醫、獸醫兩專業學院(2008年)等,目前已有11個學院,以及3個專業學院,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是臺灣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學生人數現今已達33,000多人(其中大學部近18,000人、研究生15,000餘人),比例接近1:1,已經成功轉型為研究型大學。 本校本著「教育卓越、多元學習」、「延攬教學、研究優質人才」、「強化基礎建設與軟硬體環境」、「卓越與前瞻研究」、「學術國際化」及「行政精進」等六項,營造優質學習環境以培養社會領導菁英與知識創新研究人才,期達到「華人頂尖、世界一流」大學之願景。在達到願景的歷程中,我們需要各界志同道合的菁英人才加入臺大的優秀團隊,共同為打造這個最優秀的大學殿堂而努力。
21世紀的世界,面臨的是腦力、創造力、群體合作能力的競爭。0~6歲是孩童腦部發展的關鍵期,而2~6歲的幼兒教育又是學校教育的起跑點。幼兒教育不是塑造一模一樣的行為個體,重要的是如何從互動中做適才適性的引導。 「裕德藝術幼兒園」的成立,是逐步由內而外,從內而言,適時提供了一流的合格師資與教學環境。每位合格教師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有專業的學養、高度的教育熱誠,對幼兒心智成長,皆能關注得宜,教學理念尊重個別差異,注重群體生活之秩序觀,從幼童起就拓展他們的心智網,開發他們的心靈版圖,引向寬度的視野。從外而言,提供了寬敞的2000坪學校園地,注重教學情境的營造,建構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的設備,善用科技媒體,使幼童學習效果更加張顯。 為開發幼童潛能,我們提供一流的教師與教學環境,讓加入我們園地的每一位教師與幼童,由身到心,由裏到外,都是滿心喜悅,樂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