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 讓我們攜手「一起道老,精彩美好」!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願景是「每位長者都能有自主與尊嚴,享有安心、精彩的老後生活」, 我們自許成為幫助台灣成功因應高齡社會的專業團隊,因此懷抱活力、開放、勇敢、踏實的態度,發展以人為本,穩定且值得信賴的優質服務。 我們成立於1995年,在臺已深耕近30年,目前全臺共有7個服務處(新北、臺北、臺中、彰化、嘉義、高雄、屏東)、36個志工團隊、30多個服務據點、40多個服務方案,透過590多位工作夥伴及1,600多位志工,常年關懷服務10,000多名長輩,提供獨居、弱勢、失能長輩們關懷訪視、居家服務、送物資、陪伴就醫、居家修繕、健康促進等服務。 同時發揮影響力,攜手產、官、學,希冀在超高齡社會到來之際,臺灣成為人人樂於談老、伴老的友善高齡國家,更於2023年榮獲第七屆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奉獻獎-公益成就獎! 關於團隊樣貌 我們是一群充滿「活力、開放、勇敢、踏實」的專業團隊,會以「大弘人」、「柑仔人」稱呼全體夥伴, 致力營造一個「開放平等」的工作氛圍及溝通文化,曾榮獲朝邦文教基金會頒贈2022第四屆「對話影響力獎」金牌! 關於職場樣貌 對新進及在職夥伴分別提供其所需的完整教育訓練,培育夥伴們有良好的專業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夥伴們工作成就感! 完善薪資福利 -依據員工之工作表現及職務性質給予相對應之薪資,設有定期晉升與調薪機制,年薪加年終獎金最高可達14個月。 -為增進與員工間之交流關懷,針對員工結婚、生育、節慶(二節)等喜事提供相關禮金給予祝福;針對喪事則提供奠儀金或輓聯以表達哀悼之意。 工作生活平衡 -優於法規的婚假、有薪天災害假等,並依法規規定給予特別休假、陪產假、產假、病假、生理假、家庭照顧假等,對於女性及男性員工亦同等照顧。 健康與安全保障 -依法提供基本勞保、健保、退休金等法定保障,確保員工無後顧之憂。 -為照顧員工健康,依健檢年度及不同職務規劃完善的檢查項目,並慎選優質健檢和職護團隊,針對醫療服務、健康檢查以及健康促進講座等進行辦理,提供員工醫療問題詢問管道。 職涯發展與完善教育訓練 -提供多元職涯發展管道,支持員工依專業能力與發展期待,可於原職務中深耕專業職能或轉換職務,亦可晉升經營管理職,發展領導才能。 -提供完整教育訓練,依據不同職務辦理內部訓練,培育員工職務所需專業知識、工作技能、管理與領導能力等。 團隊工作文化 -在弘道有著溫暖的工作氛圍,讓每位夥伴在舒適環境中發揮所長,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感。 -為維護員工權益,透過定期舉辦勞資會議、向上回饋機制的多元溝通管道,促使勞資雙方有效溝通與表達想法,在扁平組織架構中共創目標。 -期待與員工建立好關係,成為一個正向成長的組織,以員工表揚(金柑獎)、勞資關係溝通等方式,凝聚團隊關係與榮耀共享。 如果你是「有想法」、「主動性高」、「樂於學習」 如果你喜歡「開放平等」的工作氛圍及溝通模式、「自主管理性高」的工作自主權 歡迎你一起加入「大弘人」的行列! ※弘道官網:https://www.hondao.org.tw/ ※弘道FB:https://www.facebook.com/hondao/?locale=zh_TW ※弘道IG:https://www.instagram.com/hondao999/
熱愛台灣文化資產及文化作品,能掌握國內外文化內容與科技應用新趨勢,促成商業模式之開發共構,具備文化內容產業工作經驗,有志於推進國內文化事務及跨業合作,推升產業發展與國家市場者,歡迎您加入文化內容策進院的團隊。
200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Muhammad Yunus)以及他所創立的格萊珉銀行(Grameen Bank,意為「鄉村銀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表彰他們「從社會底層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至此,尤努斯教授三十多年來致力於改善窮人處境所做的各種嘗試與工作開始在各界引起廣泛的注意與迴響,最重要的是,他成功地向世人證明──透過社會型企業來達成特定的社會目標、解決社會問題是可行的,格萊珉銀行的運作機制確實可以終止貧窮的惡性循環,而無貧社會絕對是一個可能實現的夢想。 身在台灣的我們,有感於台灣「M型化社會」問題日漸嚴重,貧窮線以下的弱勢族群有與日俱增的趨勢。這些社會底層、無能力提供抵押擔保的無收入或低收入者,是不被傳統的銀行與資金市場信任的對象,無法獲得能夠自主賺取收入、改善經濟的最基本的投資金;而社會大多數公益事業團體仍然仰賴企業捐款維持運作,資金用罄就沒辦法繼續推動計畫。因此,貧窮者很難有脫離貧窮、結束困苦命運的機會。 受到尤努斯教授及其格萊珉事業成功經驗的激勵,我們成立「台灣尤努斯基金會」期許在台大力推廣尤努斯教授及「格萊珉銀行」的運作模式及理念,並藉由籌辦一系列推廣該理念的公益慈善活動,在社會大眾心中種下行善的種子,以促進財團法人台灣尤努斯基金會建立,並實踐尤努斯教授「無貧社會」的理想。
關愛之家成立於1986年,致力於提供愛滋感染者及其受影響族群溫暖的支持與照護。我們的創辦人楊婕妤女士,因親身經歷至親感染愛滋的挑戰,開啟了長達三十餘年的服務旅程,並於2011年正式立案成立「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以人道精神為核心,為感染者提供醫療、生活照護與社會支持。 關愛之家目前在台灣設立了兩處愛滋中途之家,累計已收容近近千位感染者,並提供超過2,500位感染者心理諮商與協助。此外,我們與政府機構(教育部、法務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合作,積極推動愛滋衛教、反歧視倡議及毒品防制教育,期盼消除社會對愛滋病與藥物濫用的誤解與恐慌。 近年來,因應台灣外籍移工人口的快速成長,我們自1997年起拓展服務範圍,關懷外籍落難人士、新住民及移工婦女,並協助因無戶籍而難以獲得社會資源的非本國籍兒童。我們積極籌措資源,確保他們能夠獲得適當的醫療、社會福利及教育支持。 加入我們,讓愛延續! 關愛之家不僅是愛滋感染者與弱勢族群的避風港,也是一個充滿溫暖、尊重與多元包容的工作環境。我們歡迎對社會服務、公共衛生、心理諮商、社工及教育倡導有熱忱的夥伴加入,一同打造更友善的社會。 我們提供: 充滿使命感與影響力的工作機會 友善且尊重多元文化的職場環境 完整的教育訓練與成長發展機會 讓我們攜手同行,為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帶來希望!
本會是由一群心智障礙者的家長所組成,以心智障礙者之終身照顧、終身教育為宗旨。前身為喜憨兒文教基金會,於八十四年六月二十日,由高雄市智障者福利促進會籌募基金伍佰萬元成立,並於九十年十月向內政部立案,並完成法人登記,成為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目前在台北、新竹及高雄均設有服務機構。 我們確信心智障礙只是生命裡一部份的殘缺,用父母的愛、社會的溫情,可以化解一切障礙,引導他們發揮潛能,回歸社區,有家、有工作及有同伴,享有最基本的生存權益、體會生命的喜悅。
華山基金會的『華』,取自『華髮』; 『山』,乃地面高處;『華山』,即為白髮之高齡者, 而本會也就是以服務年長者為使命。 華山基金會於1999年正式成立,投入三失(失能、失依、失智)長輩免費到宅服務。 目前於全澎金馬設有400個社區愛心天使站,服務近 3 萬名弱勢長輩。 秉持「在地老化」:長者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終老、「在家老化」:長者能在家庭式之住所終老、「社區互助」:取之於社區、服務於社區的理念;在「補不足」服務原則下,為社區老人提供優質服務。提供專業照顧,建立有尊嚴、尊重的照護模式。 期望於各地設立550個愛心天使站。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天使心家族」緣起於大提琴音樂家林照程與鋼琴家蕭雅雯的家庭。「天使心家族」獲得許多家庭和社會大眾的信任與支持。2006年本著基督教精神正式成立為「財團法人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 期待在未來透過更多社會資源與專業人士的結合,擴大對全國身心障礙者父母和家庭的服務。同時建立支持網路,創新資源提供,落實對身心障礙者家庭關懷、輔導與照顧。並倡導身心障礙者福祉,協助社會熱心大眾積極參與身心障礙者家庭服務,而能發揮深藏在你我心中的「天使心」,攜手共織一片有愛無礙的美麗天空。 服務據點 台北總會: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 台北服務處: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 桃園服務處:桃園市桃園區中平路102號5樓之1 台中服務處:台中市西區臺灣大道二段406號11樓之1 台南服務處:台南市北區公園南路366號8樓之1 高雄服務處: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597號18樓之1 愛奇兒家庭發展中心: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2、3樓
天河基金會成立於民國95年,祈願源於自然的能量能似宇宙之河,以綿延不絕慈心之力,溫柔的照拂一切眾生,使其幸福。 我們長期致力於食安教育、品格教育、環境教育、體育活動、文化藝術活動等,並透過整合學界、業界與國內外資源,創造多元的學習機會,以天下為公之理念,追求公共利益。 天河相信,藉由各面向具教育意義的計畫及活動,能幫助每個人成就更好的自己,並從個人延伸到群體,進而成就更好的社會、國家。
臺灣癌症基金會成立於民國86年12月,創立宗旨在推廣國人防癌觀念、降低癌症發生率、促進國人健康品質、提升癌症治療水準、增進國際癌症防治經驗之交流、落實癌友關懷與服務及維護癌友權益。
天空傳媒 yam 蕃薯藤 ( yam.com )創立於1999年,是台灣第一個搜尋引擎, 在媒體世代交替的時候,走過精彩的 yam 蕃薯藤,面對變化多端的網路生態, 持續零時差的品牌風格,成為主流的資訊媒體平台! 2012年我們同時推出雙媒體內容平台 -【輕旅行旅遊網站】https://travel.yam.com/ 以隨時輕旅行的角度推廣,編收第一手旅遊資訊,分享私密景點、戶外活動、美食、住宿及各式懶人包和整理等泛旅遊相關資訊,且不定期推出限時選物活動。 -【 DQ 地球圖輯隊國際新聞網站】https://dq.yam.com/ 提供多元資訊,以輕鬆幽默的文字、靈活多變的專題及豐富精彩的版權圖片,為關注不同國際議題及知識領域的讀者,打開關心地球大小事、理解國際新知的入口。 隨著網路、數位、社群的浪潮,逐漸成長為台灣旅行資訊及國際新聞主流媒體平台。 主要經營媒體 / 輕旅行旅遊網站 1. 輕旅行官方網站:https://travel.yam.com 2. 輕旅行 Facebook (粉絲數110萬): 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yam 3. 輕旅行 Instagram (粉絲數61萬):https://www.instagram.com/travelyam DQ 地球圖輯隊國際新聞網站 1. DQ 地球圖輯隊官方網站:https://dq.yam.com 2. DQ地球圖輯隊 Facebook (粉絲數25萬):https://www.facebook.com/yamworld 3. DQ地球圖輯隊 Instagram (粉絲數7萬):https://www.instagram.com/dq.yam
面對中國日益升高的武力威脅,強化戰爭意識與防衛信心是眼前的當務之急。積極做好應戰準備,才是維持和平最好的策略。 黑熊學院旨在推廣民防教育,辦理教育課程及知識內容出版。 戰爭不是少數人的事,保衛台灣是每個台灣人的事。每個人都有能力也有責任,在戰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願台灣成為自由之地、勇者之鄉。
本會成立於1988年,以服務身心障礙人士 、老人推廣社區發展及文化工作為宗旨,曾榮獲教育部社會教育有功獎項的肯定,歡迎有志者或身障者一同加入本會行列!
這是一個充滿愛與行動力的故事——至善基金會誕生於 1995 年,起因是一個善念,也是一個改變生命的承諾。當創辦人和友人在越南中部親眼見證病童在母親懷中離世,他們深感不忍,決定不再只是旁觀,而是伸出援手,為更多掙扎在生死邊緣的孩子帶來希望。 從台灣啟程,在社會大眾的支持下,至善基金會跨越國界,開展了越南醫療矯治、兒童照顧與教育等重要計畫。如今,我們的團隊由 80 位海內外夥伴組成,董事會成員來自醫療、教育、文化、企業等專業領域,共同以愛心與專業並進,為弱勢兒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我們的足跡遍布台灣、越南、雲南與緬甸,每年幫助超過 9 萬名孩子,確保他們的成長之路不再孤單。我們不只是提供援助,更致力於培力與陪伴,讓每一個孩子擁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至善基金會不只是個慈善機構,而是一個充滿溫暖、尊重與創意的舞台。如果你也想用行動改變世界,這裡將是你發揮影響力的最佳夥伴!
成立時間:西元2001年 民國六十年代,一群尋找心靈指導的年輕人,先後在天主教聖母聖心會華明心理輔導中心及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跟著任修女與美智老師,找到一個可以停泊的碼頭。在許多充滿愛與智慧的老師帶領下,透過學習、參加婚姻協談、以及各種成長團體,找到了生命的出口。 美智老師為延續任修女的專業及愛的奉獻,盼望能照顧更多的人、給大眾更多的愛,費心費力地籌畫;加上上述這些曾因修女與美智老師而找到生命出口的老朋友,為傳承兩位師長無怨無悔的大愛精神,於2001年成立了本會。期待透過基金會的成立,結合有心的朋友,一起傳承與學習,讓更多人的身、心、靈得到圓滿的發展,使整個社會充滿和諧美善。
基金會的服務宗旨: 1.救助三餐不繼或生活困難者。 2.救助家中有往生而無力善後者。 3.救助貧窮孩童無能力就學者。 4.救助孤苦無依老人。 5 . 資助育幼院及失依兒(無家歸屬且未成年之學童)。 能適時發現需要幫助的個案,並及時解決其困難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台北市信華慈善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采舍國際有限公司係源於台灣,發展於兩岸的圖書出版及專業總經銷商。本公司有感於網路的發展將是未來潮流的趨勢,結合數十家出版業者組成全球華文聯合出版平台,積極推動出版品的E、P同步,視全球華文出版業為單一市場。 民國90年並併購新絲路網路書店,擴展線上交易規模。擁有數千種暢銷書籍,並發行東京衣芙、SURE、ff美人雜誌為台灣時尚雜誌界銷售前十名。
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是由一群關心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的人士於2005年所共同捐助創立的。有鑑於都市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除了硬體建設之外,需要透過科學研究及理性討論,制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公共政策,以突破關鍵階段的發展困境。為了讓民眾享有更好的就業與居住生活環境,秉持對國家的熱愛,對社會的期許,對民眾的關懷,本基金會願奉獻專業知識,推動都市政策研究與推廣環境教育,此為我們誠摯的理念。 本基金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動都市發展及環境教育有關之各種研究與交流活動,延攬不同領域的專業顧問,共同探討創新改進方法以因應環境變遷,提升政策解決方案的務實性及民眾的參與性。提升國家競爭力與改善環境品質,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實踐」,我們期盼能夠得到專業人士與ㄧ般民眾的支持。 為了理想的實現,本基金會所有成員必當全力以赴。期盼能以熱誠的服務,專業的知識,結合社會各界的力量為都市與環境的永續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