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gp5glc?page=5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的相似公司

共200筆
台北市大安區職業團體資本額3300萬元員工數90人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係由教育部與全國153所大專校院共同捐助成立,於民國94年12月正式立案,透過第三方外部評鑑的執行,協助國內大專校院辦學品質持續提升。 除了辦理大學評鑑事項,亦積極研究國內外評鑑制度、協助政府規劃評鑑指標與相關機制,同時提供評鑑人才訓練課程、宣導評鑑相關資訊,並致力於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之國際能見度。 第一辦公室: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7樓 第二辦公室: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97號8樓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台北市大安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天河基金會成立於民國95年,祈願源於自然的能量能似宇宙之河,以綿延不絕慈心之力,溫柔的照拂一切眾生,使其幸福。 我們長期致力於食安教育、品格教育、環境教育、體育活動、文化藝術活動等,並透過整合學界、業界與國內外資源,創造多元的學習機會,以天下為公之理念,追求公共利益。 天河相信,藉由各面向具教育意義的計畫及活動,能幫助每個人成就更好的自己,並從個人延伸到群體,進而成就更好的社會、國家。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北投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0人

五十多年前,台灣社會普遍貧困,計志文牧師與沈保羅牧師以耶穌基督救世愛人精神在家中收容社區內貧苦無依的孩童。後於台北天母設立聖道兒童之家,附設在財團法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名下。為了聖道兒童之家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在主後2003年財團法人中國佈道會與聖道兒童之家共同協議成立管理委員會,使家庭失能的兒少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 於主後2011年五月成立「財團法人基督教聖道兒少福利基金會」,延續計志文牧師關懷弱勢兒少心志。服務區域並延伸至全國,服務範圍除原有之安置項目外並增加多元化弱勢兒童與青少年的相關服務及相關專業人員之培訓計畫。

查看工作機會(6)
工作機會(6)
台北市士林區藝文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關於我們】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是一個市民引頸期盼,屬於臺北市的國際級表演場所。 在知名建築師庫哈斯操刀下,以當代最新技術與觀念規劃設計,在這裡各種藝術表現將被包容,新世代藝術家與新世代民眾,在參與表演藝術的過程,豐富著臺北市的文化風貌與藝術創作的潛能。 以「3+1」劇場設計為主軸,1500席大劇場和800席多形式劇場可各自獨立運作,也可互相連通,合併為一座2300席的超級大劇場。另一座800席鏡框式劇場,則配置獨樹一格的球形觀眾席。建築內一條貫穿劇場後台的環狀公共參觀動線,可一窺舞台設備、後台運作和排演場景,突破框架,重新界定觀看的認知。 北藝中心從臺北出發,放眼亞洲連結國際,藉由文化藝術與全球一流都市接軌,蘊生無限藝術創意,激發城市文化活力,成就臺北天際線上的城市新地標。 【與我們同行】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舒適的工作環境外,我們致力提供一個讓員工充分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各個優秀有夢想的夥伴們一起加入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台北市中正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6人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先生在1985年成立「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開啟了長榮集團長期投注關懷社會、照顧弱勢團體的實際行動;從提供清寒助學金,到成立長榮交響樂團、創辦海事博物館、出版免費贈閱的《道德月刊》;進而到購置一棟以公益用途為主的基金會大樓,充分發揮基金會多元化的社會服務功能,具體實現張總裁回饋社會的宏願,開創台灣公益事業新紀元。 長榮集團的員工經常轉述張總裁的一個信念:「人活著就是要積功德、做善事」,長期以來有著虔誠宗教信仰的張總裁,也是秉持著這種信念行事,他認為一個企業家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賺了錢應該要心存感恩的心,不能忘本,並要適時行善佈施,回饋社會。

查看工作機會(0)
工作機會(0)
高雄市前金區其他組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5人

高雄鳥會成立於1979年8月11日,以「欣賞、研究、保育」為宗旨,並藉由舉辦自然觀察、生態講座、校園紮根、據點推廣、生態旅遊、書刊出版等方式,引領民眾親近大自然,進而了解維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並針對特定地區之生態現況,加以監測和記錄,提供學術研究及生態保育之科學依據。近年來,更從鳥類的欣賞研究,擴大到物種與棲地環境的保育、復育為目標,推動「人、鳥、環境」和諧共存的新世紀。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
台北市士林區其他組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00人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以協助友好或開發中國家經濟、社會、人力資源發展、增進與友好或開發中國家間經濟關係、提供遭受天然災害國家或國際難民人道協助為己任;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會各項援助發展透過投資融資、技術合作、人道援助及國際教育訓練等方式執行,並以本會基金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投資、融資,或是利用基金孳息辦理雙邊與多邊技術合作、人道援助或教育訓練等計畫。在執行上我們依循嚴謹的計畫循環步驟,除已簽約計畫繼續監督管理外,亦持續發掘符合策略目標及受援國區域發展需求的各項新計畫,強調成果導向,透過結合資金挹注與技術合作,達到發展之綜效。 我們協助友好或開發中國家進行不同領域的發展計畫,包括環境、公衛醫療、農業、教育、資通訊及中小企業等。 國合會積極藉由提升人力素質、強化組織能力建構,以加強援外的專業度,更努力提升成為提供技術層面專業建議供決策參考之機構。援外的專業精神也落實在計畫執行上,強調計畫的縱深度,落實技術轉移,有效運用我方之人力及資源,以在不同國家複製成功經驗。 國合會總部設於台灣台北,包含國內110位職員,以及派駐海外的151位專業夥伴實地執行各項發展合作任務。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und (TaiwanICDF) is dedicated to boosting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enhancing human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economic relations in a range of developing partner countries. We also offer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and provide aid in the event of natural disasters or international refugee crises. To carry out our mission, we offer a range of assistance that centers on four core operations: lending and investment, technical cooperation,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ur Fund is used to make direct or indirect investments and to finance lending operations. Revenues generated by the Fund are used to support our 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technical cooperation projects,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operations an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very new project from the TaiwanICDF proceeds according to a rigorous project cycle and is backed by mutual covenants signed in cooperation with relevant stakeholders. Our projects are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goals of each of our partner countries, pay due consideration to associated regional trends, and maximize results by employing the right combination of capital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Ultimately, our work is tailor-made to the local needs of each partner country. Our assistance covers a variety of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issues such as agriculture, public health and medicine,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environment and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We are also acting to improve human resources and build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t the TaiwanICDF itself. We believe that as a stronger, more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we will be better placed to advise decision-making bodies within our government. Efforts to improve our own organization will also help us to deepen the coverage of our projects and transfer technological know-how on to our partners. We aspire to making the most effective use of manpower and resources, and replicating and adapting successful experiences from one partner country to another. The TaiwanICDF is headquartered in Taipei, Taiwan. As of December 31, 2020, we have 110 domestic employees and 151 staff working at overseas missions.

查看工作機會(7)
工作機會(7)
台中市西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於2015年在台灣內政部申請通過立案『社團法人德內儿國際兒童助學會』。截至2021年底,我們協助的偏遠山區學校遍布在台灣、尼泊爾、不丹、印度以及中國等。每年助學超過一萬多名學童。 我們重視每一位夥伴,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社團法人德內儿國際兒童助學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中正區特殊教育事業資本額10萬元員工數暫不提供

面對中國日益升高的武力威脅,強化戰爭意識與防衛信心是眼前的當務之急。積極做好應戰準備,才是維持和平最好的策略。 黑熊學院旨在推廣民防教育,辦理教育課程及知識內容出版。 戰爭不是少數人的事,保衛台灣是每個台灣人的事。每個人都有能力也有責任,在戰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願台灣成為自由之地、勇者之鄉。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台北市大安區其他組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5人

財團法人台北市王雲五基金會,是由王雲五先生出資,成立於1972年6月。 秉持本會的成立宗旨「推廣文化、普及教育」,發揚王雲五先生的自學精神,推動社會自學風氣,希冀社會大眾在求知、事業、甚至人生的各種領域和範圍中,藉由王雲五先生的自學精神,進而建立一生受用的自學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台北市王雲五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松山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財團法人台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於民國94年6月經社會局核准向台灣士林地方法院登記成立。本基金會以促進社會福利之發展並推行各項社會福利服務為宗旨,依照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及其他有關法令之規定,以辦理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為目的。 立案字號:北市社三字第09435652900號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新北市中和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10人

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新北市Future實驗教育機構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萬華區社會福利服務業資本額4910萬元員工數80人

這是一個充滿愛與行動力的故事——至善基金會誕生於 1995 年,起因是一個善念,也是一個改變生命的承諾。當創辦人和友人在越南中部親眼見證病童在母親懷中離世,他們深感不忍,決定不再只是旁觀,而是伸出援手,為更多掙扎在生死邊緣的孩子帶來希望。 從台灣啟程,在社會大眾的支持下,至善基金會跨越國界,開展了越南醫療矯治、兒童照顧與教育等重要計畫。如今,我們的團隊由 80 位海內外夥伴組成,董事會成員來自醫療、教育、文化、企業等專業領域,共同以愛心與專業並進,為弱勢兒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我們的足跡遍布台灣、越南、雲南與緬甸,每年幫助超過 9 萬名孩子,確保他們的成長之路不再孤單。我們不只是提供援助,更致力於培力與陪伴,讓每一個孩子擁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至善基金會不只是個慈善機構,而是一個充滿溫暖、尊重與創意的舞台。如果你也想用行動改變世界,這裡將是你發揮影響力的最佳夥伴!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台北市松山區藝文服務業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29人

  本會創辦人為威京總部集團主席沈慶京先生,幼時隨投筆從戎的父親沈春池先生赴臺,經歷與見證遷臺後省籍融合的時代歷程,特於1988年,父親沈春池先生80大壽成立本會,意為祝壽並實踐父親宣揚文化及回饋社會之畢生行志。遺憾的是,沈春池先生於本會成立同年即與世長辭,哲嗣慶京先生竭盡全力投入有形及無形交流業務之發展,使本會成為臺灣最早專注從事兩岸文化交流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 本會董事長沈慶京先生為促進兩岸間之相互理解,率先在解嚴前以贊助「老兵返鄉探親」名義,鼎力支持攝製以中國大陸之風土民情與大川山河為主題的《八千里路雲和月》電視節目,落實贊助凌峰《八千里路雲和月》之執行與放映,引起全球華人的廣泛迴響與共鳴,也為此鋪墊了日後海峽兩岸各項文化交流之基礎。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台北市信義區政府/民意機關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的工作行列。

工作機會(24)
台北市大安區職業團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26人

做為亞洲地區所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級民主基金會,台灣民主基金會的基本理念是在全民共識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永續經營、具遠景並運作透明化的超黨派機構,透過凝聚政黨、民間組織的力量,共同為擴大台灣參與全球民主接軌及鞏固民主實績而努力。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萬華區書籍出版業資本額3億458萬元員工數125人

時報出版公司已躋身經營績效優良的上櫃公司,我們立意以新產品開發、新路線開展、通路擴充及增加參與文化活動提供讀者更好產品、更佳服務;我們也期望能更上層樓,整合全球華文圖書市場,擴充「尊重智慧與創意」的文化事業版圖。

工作機會(11)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國立臺灣大學前身為日治時期之「臺北帝國大學」(創立於1928年),最初僅設置文政、理農2學部,之後擴展為文政、理、農、醫、工等5個學部。臺灣光復後,在臺北帝大原址建校為「國立臺灣大學」,將帝大原有的5個學部改制為「學院」,計有文、法、理、醫、工、農等6個學院、設立22門學系。 其後,開辦新制夜間部(1967年),爾後陸續成立管理學院(1987年)、公共衛生學院(1993年)、電機資訊學院(1997年)、法律學院(1999年)、生命科學院(2003年)、牙醫、獸醫兩專業學院(2008年)等,目前已有11個學院,以及3個專業學院,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是臺灣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學生人數現今已達33,000多人(其中大學部近18,000人、研究生15,000餘人),比例接近1:1,已經成功轉型為研究型大學。 本校本著「教育卓越、多元學習」、「延攬教學、研究優質人才」、「強化基礎建設與軟硬體環境」、「卓越與前瞻研究」、「學術國際化」及「行政精進」等六項,營造優質學習環境以培養社會領導菁英與知識創新研究人才,期達到「華人頂尖、世界一流」大學之願景。在達到願景的歷程中,我們需要各界志同道合的菁英人才加入臺大的優秀團隊,共同為打造這個最優秀的大學殿堂而努力。

工作機會(91)
台北市大安區其他組織資本額1000萬元員工數25人

1988年,一群熱愛音樂的企業家和音樂家,有鑒於國內音樂環境仍有開創及發展空間,亟需結合更多力量推動,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於焉成立。成立之初以支持台北愛樂合唱團為主要目標,而後為期使合唱藝術有更多元表演空間,陸續成立兒童合唱團、室內合唱團、青年合唱團、婦女合唱團及市民合唱團,結集各年齡的合唱愛好者,讓高水準的合唱樂音聲傳國內外。2003年起為建構全方位表演藝術環境,陸續成立愛樂劇工廠、青年管弦樂團、少年樂團及台北愛樂歌劇坊等常態組織,成為具有合唱團、管弦樂團、音樂劇團、歌劇工作坊及統合製作大型國際藝術音樂節的全方位機構。 本會對引進國外優秀團體,培養國內音樂人才不遺餘力。1996年起舉辦之「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已成為亞洲最大合唱盛事之一;曾邀請英國泰利斯學者、美國香提克利、德國司徒加室內合唱團、瑞典史旺宏歌手、匈牙利Cantemus兒童合唱團、拉脫維亞Kamēr合唱團等國際頂尖團體來台演出,開拓國內合唱新視野。此外亦曾邀請英國國王歌手、內蒙古青年合唱團、北京中央少年兒童合唱團、瑞典The Real Group等國際知名合唱團訪台演出。每年暑期同步舉辦之「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營」開設包含合唱音樂營、基礎指揮班、指揮大師班及合唱萬象講座等課程,每年吸引來自台灣及中港澳、日本、新加坡等國合唱愛好者參與。2018年舉辦「台北國際合唱大賽」為台灣大型國際合唱賽事之濫觴,邀集國內外知名指揮擔任評審,賽事選定國人原創合唱作品為指定曲,藉此拓展國人作品至世界各個角落,望鼓勵更多國人作曲家投身合唱曲創作,展現台灣成熟的合唱實力。 在開拓國內藝文新視野方面,三十年來引進多部國際大型經典曲目在台首演,如布拉姆斯《德文安魂曲》、奧福《布蘭詩歌》、冼星海《黃河大合唱》、范曉《非洲聖哉經》、華爾頓《伯沙撒王的盛宴》,及德國指揮大師海慕特‧瑞霖客席指揮之巴赫《B小調彌撒》、《聖約翰受難曲》、《聖馬太受難曲》;節目製作方面,2001年引進亞裔百老匯音樂劇《鋪軌》、2006年邀請山西省話劇院大型經典舞台劇《立秋》來台演出;並自製中文音樂劇《龜兔賽跑》、《約瑟的神奇彩衣》、《魔笛狂想》、《天堂王國》、《宅男的異想世界》、《老鼠娶親》、《上海‧台北-雙城戀曲》、《十年》、《天祭》、《小羊晚點名》及全英文演唱之台灣史詩音樂劇《重返熱蘭遮》等,企圖打造「MIT台灣製造」的百老匯。 為鼓勵國人創作,本會長期與錢南章教授合作,發表《台灣原住民歌謠組曲》、《我在飛翔組曲》等無伴奏合唱音樂,及大型合唱管弦樂作品《馬蘭姑娘》、《佛說阿彌陀經》、《娜魯灣-第二號合唱交響曲》、《十二生肖》等;國內作曲家委託創作方面,如許雅民《台灣彌撒》、《六月雪》、《世紀歸零》、連憲升《風中的微笑》及首演馬水龍《無形的神殿》、金希文《流動的記憶》、石青如《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等新創作品。此外,台北愛樂企圖突破傳統合唱演出模式,策劃多部「合唱劇場」製作,結合戲劇、舞蹈、燈光、多媒體等劇場元素,委託國內外作曲家如冉天豪、伍卓賢、Josu Elberdin(西班牙)及劇場編導謝淑靖、陳仕瑛、陳仕弦等人,完成「兒時情景」、「台北心情記事」、「鐵道之歌」、「四季‧台灣」等製作,為國內合唱音樂創造新生命。 1992年起,台北愛樂支持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至國外演出,足跡遍及美國紐約下一波藝術節、明尼蘇達世界合唱大會、奧立岡巴赫音樂節,澳洲墨爾本藝術節、雪梨世界合唱大會,拉脫維亞國際音樂節、捷克斯麥塔納音樂節、波蘭管風琴暨宗教音樂節、新加坡華藝節、北京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法國Polyfollia國際人聲音樂節;2016年獲西斯汀教堂合唱團之邀赴梵蒂岡於「德蕾莎修女封聖大典」中獻唱。藝術總監杜黑先生亦代表台灣出席國際合唱組織會議及擔任國際比賽評審,使台灣合唱界在國際舞台具有相當份量與地位。 為永久保存及推廣優良國人創作,台北愛樂出版多張專輯,發行之【映象中國】獲第8屆金曲獎「最佳唱片製作人」、「最佳演唱人」、「最佳古典音樂唱片」獎;錢南章【馬蘭姑娘】獲第9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許雅民【六月雪】獲第11屆金曲獎「最佳古典唱片」及「最佳作曲人」提名;錢南章【我在飛翔】獲第12屆金曲獎「最佳古典唱片」等三項提名;錢南章【佛教涅槃曲─佛說阿彌陀經】獲第13屆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唱片」、「最佳作曲人」獎;【世紀歸零】獲第14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最佳演唱人」、「最佳作曲人」獎。錢南章【第二號交響曲—娜魯灣】獲第18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等三項提名。錢南章【十二生肖-台北愛樂合唱團40鉅獻】獲第25屆金曲獎「最佳藝術音樂專輯」、「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錄音」提名。 本會長期以來獲得政府、企業及社會大眾之肯定與支持,為我們精益求精的原動力。2008年9月受台北市政府藝響空間計畫支持,獲得松山區龍城市場四樓之使用權利作為排練營運之用,使營運能量更加穩固茁壯。我們將珍惜各界關懷,戮力以赴,為台灣音樂的扎根、成長及邁向國際繼續貢獻心力。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
台北市中正區其他教育服務業資本額300萬元員工數20人

我們是智寶教育的Kidpro團隊! 由臺大醫院15年臨床經驗的恬兒職能治療師為號召,以職能治療為主導,整合其他早療專業,如: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以及小兒科醫師,來讓早期療育專業,可以有更多觸角的延伸,讓服務的對象、範圍更擴大,形式更多元! 更認識我們 http://www.kid-pro.com/about-us/ 恬兒職能治療師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wkidpro/ ★跳脫醫療院所,從不同角度 ,在早期療育、早期教育,和醫療體系一同努力★ 如果您想將職能治療專業發揮得更多元、更廣,跳脫醫院診所的服務型態,對課程教案編寫、教室企劃、教具研發,甚至是衛教影片的編製有興趣,歡迎加入我們的團隊! 團隊中有職能治療師,以及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可一同互相成長 ★應用最新科技,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傳送知識與諮詢服務,透過APP幫助家長與孩童,利用IoT教育、玩具開發全新教案,利用3D機器視覺建立更多醫療資訊,打開更多應用領域。不僅僅面相華語市場,更面向全世界。

工作機會(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