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工作快找APP

面試通知不漏接

立即安裝APP
https://www.104.com.tw/company/similar/169v0wl5?page=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的相似公司

共200筆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歡迎您加入!                            

工作機會(36)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國立臺灣大學前身為日治時期之「臺北帝國大學」(創立於1928年),最初僅設置文政、理農2學部,之後擴展為文政、理、農、醫、工等5個學部。臺灣光復後,在臺北帝大原址建校為「國立臺灣大學」,將帝大原有的5個學部改制為「學院」,計有文、法、理、醫、工、農等6個學院、設立22門學系。 其後,開辦新制夜間部(1967年),爾後陸續成立管理學院(1987年)、公共衛生學院(1993年)、電機資訊學院(1997年)、法律學院(1999年)、生命科學院(2003年)、牙醫、獸醫兩專業學院(2008年)等,目前已有11個學院,以及3個專業學院,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是臺灣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學生人數現今已達33,000多人(其中大學部近18,000人、研究生15,000餘人),比例接近1:1,已經成功轉型為研究型大學。 本校本著「教育卓越、多元學習」、「延攬教學、研究優質人才」、「強化基礎建設與軟硬體環境」、「卓越與前瞻研究」、「學術國際化」及「行政精進」等六項,營造優質學習環境以培養社會領導菁英與知識創新研究人才,期達到「華人頂尖、世界一流」大學之願景。在達到願景的歷程中,我們需要各界志同道合的菁英人才加入臺大的優秀團隊,共同為打造這個最優秀的大學殿堂而努力。

工作機會(91)
台北市信義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1800人

1960年6月1日,在胡水旺、徐千田兩位醫學博士,以及熱心醫學教育人士的奔走下創辦。從三間鐵皮屋開始,小自書本、玻璃管,大至土地、房舍,皆是由私人捐資而來。走過篳路藍縷的半世紀,北醫歷經了18屆董事會、9任董事長、10任校長,他們胼手胝足地開創北醫大各項非凡成就,相信在現任董事長陳瑞杰及校長吳麥斯的傳承下,將引領本校邁向國際! <願景> 成為國際一流醫學大學 <宗旨> 本校以培育兼具人文關懷、創新能力,及國際觀的醫療生技人才,從事醫療保健、生命科學研究,及服務社會之目標為宗旨 <學校定位> 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 定義: 注重實際問題解決的教學與研究,具領先創新研發和強烈創業精神;能快速因應變化並獲取外在資源,使北醫成為社會與經濟發展動力。 內涵及目標:   教育:人文關懷、跨域多元、培養具廣度生醫人才。   研究:生醫轉譯、聚焦特色、厚植前瞻性研發量能。   生技:醫療創新、產業鏈結、建構生醫創業生態系。   醫療:智慧醫療、全人照護、引領精準大健康趨勢。 <核心價值>  人文關懷(Humanity) :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厚植人文與專業教育。  誠信正直(Integrity) :誠實為上,正直當責,堅持互信的組織文化。  創新卓越(Innovation) :勇於創新,承擔風險,追求卓越以引領時代。  團隊合作(Collaboration) :尊重多元,跨域協作,共創永續發展的目標。  社會服務(Service) :熱忱服務,影響社會,促進人類健康與福祉。

工作機會(57)
台北市士林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東吳大學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6)
工作機會(6)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80人

本校為配合國家教育政策,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增進教育人員職能;並提供教學研究資源,服務社會,特設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其主要任務如下: (一)辦理成人、教師及行政人員之進修教育。 (二)辦理各類推廣教育。 (三)接受委託辦理在職人員進修及各類專案。 (四)國內外成人進修及推廣教育之合作事項。 本院並以五大目標邁進:具備宏觀視野,促進全球合作、提升科技內涵,展現領先實力、落實品質要求,提供優質服務、加深專業知能,型塑大師風範、激發真誠態度,散發人文涵養,以求實踐「服務專業化.組織彈性化」之策略方向與目標,達到專案執行的最大效能。 為配合本院多元業務,依業務與專案性質差異,由各大業務群分別執行,以下設八大群組計有測驗與培訓業務群、推廣與合作業務群、師大會館業務群、國際教育組、進修學分組、資訊組、總務組及祕書室等。

查看工作機會(8)
工作機會(8)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12人

連續13年獲得教育部大學評鑑推廣服務項目績優學校 為全台第一個通過通過ISO9001:2015國際品保制度認證的推廣教育機構 持續16年榮獲TTQS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認證 全國最大且學員人數居冠的推廣教育部 辦理各級政府委託訓練計畫成效卓越 參與各項企業機構合作專案深獲好評 專業師資、精緻課程、優質環境、貼心服務

工作機會(150)
台北市大安區職業團體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60人

公司簡介 *1989年7月1日成立,命名為「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1993年3月改制為「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成立的目的:研究改進大學入學制度與技術並辦理大學入學考試。 主要商品/服務項目 歷年重要工作及成果: *完成《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 *辦理《大學推薦甄選入學方案》 *開辦《學科能力測驗》 *承辦大學聯合招生委員會「試務總會」業務 *辦理《指定科目考試》 *研發「語文表達能力測驗」及「英文寫作能力測驗」 *革新試務作業 *協助高中學生發展生涯規劃及選擇大學校系 *出版考試相關書籍 *推動入學制度與試務經驗之交換 未來發展方向: *發展成為考試專業機構 *研究發展各類相關測驗 *革新考試相關試務作業 *強化相關考試諮詢服務 福利制度 專職人員福利如下: 1.勞保,健保 2.年終工作獎金 3.週休二日 4.退休金制度 等

工作機會(13)
台北市中山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00人

大同大學,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40號,為具有優良傳統,辦學認真之私立大學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新北市新莊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天主教輔仁大學創學精神 輔仁大學是天主教會在我國設立之第一所大學,創校迄今近九十年,向本敬天愛人之精神,為全人教育而努力,除了希望為國家培植德、智、體、群、美五育兼備之英才, 亦願以各種學術活動及社區服務、貢獻社會人群,並以客 觀執著之研究,致力於真理之追求及中西文化之交融,俾達增進人類福祇,促進世界大同之目標。 本校在培育人才方面,兼注通才與專才養成教育,尤其致力人文精神的培養,期使學生在就業之餘,能有高尚的情 操與豐富的人生。此外,為擴大接觸層面,本校並與多所 外國知名大學締結「姐妹校」關係,以增進文化交流,並提昇學校的國際地位。

工作機會(10)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691人

本中心聚焦於綠能及智慧監控尖端研究及產品研發,豐富的國內外產學合作經驗,我們重視每一位夥伴,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起加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永續環境控制中心。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士林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銘傳大學自46年創校至今,在李銓校長領導之下,以教育國際化,教學科技化、校區多元化..等治校理念,建設銘傳為一所知名的國際級大學。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銘傳大學_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1)
工作機會(1)
台北市文山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世新大學」日間學制招收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為提供在職進修管道,招收進修學制碩士在職專班(含上海境外專班)。 校訓-「德智兼修,手腦並用」 世新大學各發展時期簡介: 世界新聞職業學校(45.9 ~ 49.7)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49.8 ~ 80.7) 世界新聞傳播學院(80.8 ~ 86.7) 世新大學(86.8起)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工作的行列。

工作機會(11)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_資訊科學系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台北市大安區職業團體資本額3300萬元員工數90人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係由教育部與全國153所大專校院共同捐助成立,於民國94年12月正式立案,透過第三方外部評鑑的執行,協助國內大專校院辦學品質持續提升。 除了辦理大學評鑑事項,亦積極研究國內外評鑑制度、協助政府規劃評鑑指標與相關機制,同時提供評鑑人才訓練課程、宣導評鑑相關資訊,並致力於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之國際能見度。 第一辦公室: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7樓 第二辦公室: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97號8樓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_推廣教育中心的工作行列。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台北市內湖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365人

本校位於內湖區,緊臨內湖科技園區,教職人數近400人,學生約有8000名。 建構「新商務大學」 本校自創校以來,強調「品格第一、專業為先」,戮力培育專業與品格兼備的技職人才,並以「務實致用之教學型大學」為自我定位,多年來致力於技職教育之精進與提昇,以培養務實及創新能力俱佳之專業人才,提供國家建設及促進經濟發展之優質人力。隨著數位科技驅動創新社會與追求永續發展的世界趨勢,本校亦與時俱進的調整人才培育內涵,以建構「新商務大學」為目標,期使所培育出來的學生,不僅擁有專業職能與就業競爭力,還兼具良好品德與素養,成為永續社會發展不可或缺之人才。 打造永續社會人才之卓越科技大學 在董事會、歷任校長的卓越領導和全體教職員生的努力,以及校友會、家長會的全力支持下,五十多年來本校財務穩健且辦學績效深受社會肯定。在此優良的基礎上,為使本校更加卓越,未來將整合學校現有優勢與資源,致力各項校務之推動並力求精進,打造一個以學生為主體且又符合時代需求的學習環境。在董事會的支持下,本校擬重新規畫整體校園空間,於110學年起規劃拆除老舊校舍,並興建上下共十四層之「管理科技大樓」以開創更為寬闊、優質的學習空間。此外,為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之目標(SDGs),於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兼顧社會包容性與環境永續性。本校亦期在此永續社會發展之脈動中善盡大學教育的力量,將企業的良善治理、社會包容、循環經濟、能源轉型、環境共榮、數位革命、綠色金融、ESG等認知與理念,融滲於辦學的內涵中,為台灣厚實優秀人才,精實永續社會之發展,成為培育打造永續社會人才之卓越科技大學。

查看工作機會(5)
工作機會(5)
台北市北投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暫不提供

本校經歷了逾半世紀的歲月,為臺灣社會培育眾多優秀護理、以及健康照護與管理人才。原名「國立臺北護理學院」,於2010年8月經教育部核准改名「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以邁向健康照護與管理特色的優質科技大學為發展願景,培育優質健康與管理的專業人才。

工作機會(11)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48人

本中心成立於一九五六年秋季,附屬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是一個語文訓練單位。目前每學季(三個月)約有一千七百個學員,來自世界各地七十多個國家,是全台最大最著名的以華語為第二語言教學的中心。

查看工作機會(3)
工作機會(3)
新北市淡水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暫不提供員工數2124人

淡江創立於公元1950 年,是國內創校歷史最悠久的私立大學,在前賢俊秀的努力耕耘下,歷經四個波段建設,以樸實剛毅的學風、博學審問的辦學理念和明辨篤行的治學態度為根基,孕育淡江文化內涵,從淡水五虎崗發展到宜蘭林美山,茁壯為擁有4 個校園、8 個學院、18 個博士班、 46 個碩士班、23 個碩士在職專班、48 個學系組以及27,000 多名學生的綜合大學。   自創校以來,秉持國際、資訊及未來三化政策,致力於專業、通識、課外活動的三環課程,以及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全人教育理念, 深耕學生「全球視野、資訊運用、洞悉未來、品德倫理、獨立思考、樂活健康、團隊合作、美學涵養」八大基本素養,從基礎課程中融會貫通,透過學程組合跨領域訓練,藉社團服務學習中開啟動能,點燃淡江人的創造力、想像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造就具備專業才能、德智兼修、中西融貫的卓越人才。   本校在64 年辦學績效的厚實基礎下,屢創佳績。獲得第19 屆國家品質獎;擁有WHO 健康安全校園認證;是第一所連續3 屆榮獲企業環保獎 的大學,獲頒「榮譽企業環保獎」榮耀;在Cheers 雜誌「台灣 2000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 18次蟬聯私立大學第一的殊榮;並於 2014年世界大學網路排名中(WRWU),列為全球排名第 401名、全國第 8名, 進入 500大的唯一私立大學。   展望21 世紀數位時代,國內在少子化衝擊,全球教育資源激烈競爭,高等教育將面臨嚴峻考驗。本校發展與時俱進,承啟淡江文化,運用藍海 思維,實踐全面品質管理,精進教師潛能,活絡學術交流,深化教學研究,強化學生學習,善用產學聯盟,朝向國際競爭、跨界整合、雲端應用服務的趨勢邁進,務期在詭譎環境中勝出。發揮馬太效應,培育頂尖人才,躍進國際平臺,開創卓越格局,重塑創新多元價值,締造成功循環圈,期使成為世界一流優質精緻的綜合大學。

查看工作機會(4)
工作機會(4)
台北市大安區大專校院教育事業資本額800萬元員工數10人

「臺灣師範大學EMI教學資源中心」係於2022年成立,主要核心使命希望幫助全臺灣高等教育機構建立和推廣 EMI(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專業發展計劃。 本中心透過臺灣師範大學國際化基礎及教育領域優勢,將推動EMI成功經驗分享交流到其他大專院校;透過建置跨校支持系統,英語授課教師增能培訓與檢核、規劃英語跨校教師社群合作,及全英語課程教學助理培訓等策略,協助大專學校培育全英語授課教師與教學助理增能,達成專業領域雙語教學資源共享與校際合作之效益 。 The Resource Center for EMI (RCEMI) a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NTNU) was founded in 2022, with its core mission being to help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cross Taiwan to establish and promote EMI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Supported by NTNU’s leading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succes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RCEMI will create a forum for all Taiwa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o share bilingual education experiences and foster a common goal for all.

查看工作機會(2)
工作機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