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州(以下稱華州)州政府為促進華州與台灣之間的雙邊合作關係及建立堅固情誼,於民國112年於台設立美國華盛頓州政府駐台辦事處。
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是由一群關心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的人士於2005年所共同捐助創立的。有鑑於都市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除了硬體建設之外,需要透過科學研究及理性討論,制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公共政策,以突破關鍵階段的發展困境。為了讓民眾享有更好的就業與居住生活環境,秉持對國家的熱愛,對社會的期許,對民眾的關懷,本基金會願奉獻專業知識,推動都市政策研究與推廣環境教育,此為我們誠摯的理念。 本基金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動都市發展及環境教育有關之各種研究與交流活動,延攬不同領域的專業顧問,共同探討創新改進方法以因應環境變遷,提升政策解決方案的務實性及民眾的參與性。提升國家競爭力與改善環境品質,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實踐」,我們期盼能夠得到專業人士與ㄧ般民眾的支持。 為了理想的實現,本基金會所有成員必當全力以赴。期盼能以熱誠的服務,專業的知識,結合社會各界的力量為都市與環境的永續發展作出貢獻。
TKB臺灣知識庫以「傳動知識、創造價值」為核心價值;以「傳道、授業、解惑」為使命;並以「全球華人第一品牌文化教育事業」為願景,全方位整合實體與虛擬通路,打造有教無類的文化教育第一品牌。無論從幼兒至老年、個人至企業都可進行學習與進修,並以新科技的開發,打破時間地點限制,讓所有人皆可享有隨時隨地學習的最佳體驗,讓TKB臺灣知識庫成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品牌!而TKB臺灣知識庫更從台灣為立基放眼全球,透過海外市場的開拓,將台灣高品質的服務與商品推向全世界,期許將台灣教育軟實力發揚光大,讓全球學習者皆能親密感受TKB臺灣知識庫貼心與用心的服務! 【全民教育時代來臨、台灣知識庫積極擴大徵才】 強力招募優質人才加入我們,共同孕育優質的教育環境,歡迎有興趣的夥伴主動投遞履歷,就有機會成為我們團隊的一員! 校園顧問在幹麻介紹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sKK_O_ptzaKv_3rh-6Jg94LBY3myBsg3/view?usp=drive_link 認識TKB品牌: 大碩研究所:https://www.daso.com.tw/ 數位學堂:https://www.tkblearning.com.tw/index 百官網公職:https://byone.tkb.com.tw/ 洋碩美語:https://www.ynso.com.tw/index
為配合政府策及施政方針,從事職業安全衛生相關學術及實務管理之研究推展;並協助事業單位提升勞工安全衛生水準,防止職業災害,保障勞工生命安全與健康。特邀集國內熱心之安全衛生專家學者及政、勞、資三方人士,共同籌組成立本會並於81年10月8日成立。
【品牌故事】 我們在乎的,不只當下,還有對時代的深遠意義。 1996年,104誕生,如同美麗的珍珠,來自一粒蚌殼無法忍受的砂粒。 創辦人楊基寬早年曾外派德國和英國,對於歐美重視人與人的尊重、提升人文水平深植於心,返台後,與朋友成功創業,原已是科技新貴的創業家,卻因無法忍受產品品質被忽略的刺心感而主動辭職。 人生重新歸零,當時網路還不普及,人力招募處於報紙人事廣告和店家貼紅字條的傳統年代。在事業巔峰拒絕因循定規,楊基寬尋找醉心感動的人生續曲,眼見人們總是習慣沒有效率的求職求才管道,他再次啟動勇敢挑戰的創業魂,歷經兩年拼搏,在三十多坪的舊公寓住家,僅用一部電腦架設網站,創立104人力銀行,並以人性化的網路媒合,開啟國內人力資源市場新頁。 ●我們在乎人的價值,讓人力變人才的有機環境。 人的一生,有三十年花在職場,平均會換七次工作,當找工作停留在薪資價格的低階層次,而非理想價值和社會影響力,職場不會進步;當找人才停留在費用成本的數字階段,企業無法累積人才資本,國力不會提升。 身為市場典範,我們追求工作、生活與生命的質感,對求職者「不只找工作,幫你找方向」,對徵才企業「不只找人才,為你管理人才」;唯有看見「人」的價值,勞資才能共榮共享,職場才能有機共生。 ●最真誠的企業承諾,就是陪伴客戶成長、引領社會前行。 為求產業創新,我們以C.M.O.S.A.五大核心概念( cloud 雲端、mobile 行動、open 開放、social 社群、A.I.人工智慧)步入第二代104,在多元職涯與多元人資的既有基礎上,優化廣度服務,滿足深層需求。 觀察到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時代趨勢,我們的經營觸角從職涯延伸到銀髮與兒童,確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為公司發展的三大核心,期待發揮健康長者的價值,另期待幫每一個孩子找到天賦,以質代量,緩解人才供應短少的衝擊。 ●關懷台灣母親,鼓勵破框思考、價值轉型 104的誕生,緣於失業的社會問題。我們肩上,一直有一份社會責任,一種想安定職場的力量,想關愛土地的活力。我們始終期待,工作的角色應轉型為付出的角色,轉變成幫助社會的人,敢於擁抱問題、解決問題;往往,這就創造出獨特價值和自己的意義。 人生的差別,在於敢不敢去譜一首沒有極限的曲子! 【更新時間:2025/01】
貝克西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克西弗) 創立於民國83年,主要從事輻射防護相關業務;成立至今快30年,在各產業界擁有為數不少的客戶群。 貝克西弗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秉持著『不斷的創新與研發,追求高質量與服務品質』的經營理念,除了追求企業永續的經營與成長;更要確保公司能不斷的隨著市場變化即時調整及強化自己,擁有穩定的營運,使公司每年的獲利狀況逐年提升。 貝克西弗長年於醫療院所、學術研究及工業界進行各項特殊工程規劃, 採最優化及最先進化理念,結合核能、 土木、 機電、儀控及空調工程各領域專業人員,組成堅強團隊。全程嚴格管理、 控制時程, 減少偏差與錯誤,達到最高品質與效率。 貝克西弗亦積極從事各項核醫設備之研發,其中包含放射性藥物之自動化設備,輻射防護安全儀器與設施;如今已研發出放射性藥物自動分裝系統及藥物合成及分裝無塵鉛熱核室,並於海內外各大核醫學會及放射醫學會中展覽。公司產品至今已行銷至國內外各大醫院,成為海外客戶購買華人的第一品牌。未來目標將繼續將創新之新產品及服務延伸至國際市場,以台灣為中心,放眼全球,做全方位之經營,並將最新技術引進國內服務大眾! 貝克西弗亦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提供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良好的學習及成長空間,歡迎各界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貝克西弗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本院成立於民國47年7月1日,48年3月開始門、急診作業,同年11月1日正式開幕。土地面積30.356936公頃,總樓地板面積545203.83平方公尺,主要建築有中正樓、思源樓、長青樓、門診大樓、致德樓、神經再生中心、身障中心、動力中心等。最初設置病床600張,醫療服務對象僅限於在台退除役官兵,後逐年開放及於榮眷、公、勞、農、漁保及一般民眾。逐次興建一、二、三門診大樓,門診人數由最初每日200餘人次,增至目前每日約八千餘人次;因應門診量的增加,陸續擴增床位,目前擁有3160張(112年09月)。 本院現有員工6890名(醫師1402名、護理人員3182名,醫事人員1019名、技術人員334名、行政人員791名、技工工友162名),組成堅強的醫療團隊,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精確的為病患診治各種疾病。(113年1月) 為了落實政府照顧榮民之宗旨,於台灣中南部地區先後籌建台中、高雄兩分院;台中分院於71年10月31日開幕,77年7月獨立為台中榮民總醫院;高雄分院於79年10月31日開幕,於82年7月1日獨立為高雄榮民總醫院。支援輔導會所屬12所榮民醫院的醫療作業。87年7月在臺北市臥龍街設立「大我新舍門診部」輪派醫師駐診,提供該地區四千餘高齡單身榮民便利優質的醫療服務。89年及90年,先後承辦臺北市立關渡醫院,及署立宜蘭醫院開公立醫院委託經營之先河,使當地居民也可以獲得與國家醫學中心同等級的醫療服務。91年6月與財團法人中心診所醫院醫療技術合作,嘉惠臺北市東區居民。 在歷任院長及同仁辛勤耕耘之下,本院目前忝列國家級醫學中心,肩負病患醫療服務、醫事人才培訓及醫學研究發展三大任務,配合國家醫療政策,善盡政府照顧人民健康之責任。 本院於60年籌建國立陽明醫學院,完成後撥交教育部,現已改制為大學,培植無數專業醫事人員。並接受全國各公、私立醫學醫事院校學生來院實、見習及進修,舉辦各類講習班,受訓學員遍及國內、外。86年元月建置國內最早之榮陽數位化醫學圖書館,提供榮總、陽明同仁豐富、新穎之醫學電子書、電子期刊等數位化醫學資源。 民國52年,美國實業家柯柏先生捐贈本院的「柯柏醫學科學研究館」啟用,是為國內最早成立醫學研究部門的醫院;在基礎與臨床並重的前題下,培育醫學研究人才,研發出多項領先國內的研究成果。為能將研究成果產業化,利及民生,本院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已見成果。興建之醫學科技大樓,是結合基礎、臨床、資訊科技與實驗動物中心等尖端設施並符合安全環保標準之科技、人文並重的智慧型多功能研究空間,完成後將是國內第一棟符合藥品優良臨床試驗規範(GCP)的臨床研究病房,符合優良實驗操作規範(GLP)及合於生物安全等級2-3級的研究設施(BL2-BL3),及符合國際標準之動物照顧等設施的醫學研究大樓。可以預期,本院未來在醫院科學研究上,將能更上層樓。 為縮短診療時空差距、提昇偏遠地區醫療服務品質、加強醫療教學與群體醫療服務,本院自85年起,運用遠距電訊傳訊數位網路系統,提供國軍金門醫院、金門縣立醫院及宜蘭縣醫療院所遠距會診、遠距教學、遠距會議及遠距病例研討等遠距醫療支援,建立醫療資源共享,一年平均4百餘件,使當地居民健康得到保障。 近年來本院致力於神經修復及再生、人腦科學及認知功能研究、功能性腦神經造影、腦神經資訊、幹細胞研究、基因工程、生殖科技、臍帶血移植、生物影像整合、心電生理、電子病歷等先端醫療科技之研發,俱有重大的成果。 本院各科均訂有臨床處置作業規範、標準作業流程、稽核制度及各種品管會,以確保醫療品質。為了提昇服務效能,本院開發自動語音辨識預約掛號系統、全國藥品資料查詢辨識系統、雙語葯袋、病患醫療資訊系統、更新手術同意書;開辦夜間門診、啟用開放式單一窗口多功能櫃台、設立安寧病房、定期舉辦社區衛教服務;成立各種品質管制委員會,負責監督醫療品質;推動建立臨床路徑,保障醫療品質及病患權益;舉辦策略發展共識研究會、醫療品質及醫院管理訓練課程、成立品質改善行動小組,定期舉辦病患問卷調查等措施;設立財團法人惠眾醫療基金會幫助艱苦病患,組織龐大志工團隊散佈全院各區為病患服務。 60多年來,本院孜孜不懈,秉持「以客為尊」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理念,致力於醫療技術創新、服務品質提昇,提供患者身、心、靈全方位的醫療照護、便利的就醫環境及人性化的服務。未來本院仍秉持「視病猶親、追求卓越」的服務理念,遂行醫療服務、教學訓練、醫學研究三大任務的發展與成長,以「品質」、「效能」為核心競爭力,謀求人類的健康與福址。
COOLER MASTER自1992年成立至今,不僅在專業代工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散熱產品,同時也藉由創新設計、專業技術成為世界專業散熱領導廠商。 本公司是以顧客滿意為最終目標,透過鼓勵創新、提升研發實力和改善生產流程,提供最先進、快速的產品給客戶領先同業;最有利的商機給合作夥伴,達到競爭力。 公司能即時供應全球化市場需求,並提供顧客更好的服務品質。 歡迎各界人才加入Cooler Master,一同站上國際舞台。 ▲ ODM/研發/製造:https://www.coolermastercorp.com/ ▲ 品牌/電競:https://www.coolermaster.com ▲ Cooler Master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oolermasterTW/ ▲ 台北_內湖創客大樓介紹:https://pse.is/4cpsda 更多資訊請參考: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cooler-master-co-ltd-/posts/?feedView=all&viewAsMember=true Cooler Master always work toward to the best and contribute more to our customers and the communities. With more than two-decade dedication, Cooler Master managed to be a reliable and trustworthy partner for worldwide tier-1 leaders across industries. Cooler Master is to bring out enjoyment and satisfaction in people through INNOVATION, AGILITY, and PROFESSION. We are proud of the “Cooler Master Spirit” – by treating each other with compassion and care; we value teamwork with respect and appreciation. We improve system and process with focus and discipline; we resolve problems with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and we close deals with accountability and Integrity. Every Client is unique and exclusive, Cooler Master’s customized solutions and services that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all the needs of each client to ensur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thus to develop long-term partnership through proactive engagement. Please refer to the link below 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cooler-master-co-ltd-/posts/?feedView=all&viewAsMember=true
AiSeed pioneers high-performance drones with AI technology, ensuring reliability and top-tier quality for critical public safety and defense operations. Our solutions seamlessly integrate with drones and onboard Edge AI to minimize latency, human interaction and maximiz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enhance safety simultaneously. Our solution centers around the AiSeed eVTOL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drones, which provide autonomous monitoring capabilities and integrate an AI analysis platform for real-time data processing. This system allows border agents to deploy drones efficiently and free up human resources for more critical tasks while ensuring immediate access to vital intelligence for command decision-making. Progress-to-Date: We are proud to announce that we have secured sales of two models comprising 30 units to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 for border security missions, showcasing our product's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The Taiwanese Navy has also adopted our drones for border patrol operations, validating our commitment to high-quality standards and advanced cybersecurity features. Our solution has ranked as the best performer in the market—an endorsement of our technology’s effectiveness in real-world applications.
遠見 ‧ 天下文化事業群 創辦於1982年,臺灣當時面臨兩岸與國際大時代變局,更需要提升「知識富裕」、「融入世界」的積極力。 在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的領導下,秉持「傳播進步觀念」的使命,與國際接軌,是臺灣與華文世界中,最具公信力、影響力、國際觀的文化事業機構。 以MBA(Media, Books, Activities)為主要經營範疇。 【Media媒體】 遠見、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未來少年、未來兒童、未來Family、50+ 【Books書籍】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未來小天下出版公司 【Activities論壇/活動】 每年主辦300場活動,以遠見高峰會、知識跨年饗宴、國際大師論壇等高質量的活動,深受產官學界關注與重視。 《遠見雜誌》一路秉持「傳播進步觀念」的初衷,為讀者帶來第一手國際報導、引薦趨勢新知,也持續記錄臺灣躍上國際的珍貴軌跡。 《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引領台灣企業與世界一流的管理觀念接軌。 《天下文化出版》 秉持「相信閱讀 · 改變世界」的信念,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小天下出版》《未來出版》 為兒童、青少年提供最優質的讀本。 《未來少年月刊》 帶動孩子建立閱讀不偏食、每月定期定量的閱讀寬廣題材。 《未來兒童月刊》 為識字階段的孩子製精采生動的月刊,讓他從小愛上閱讀。 《未來Family數位周刊》 報導台灣及全球教養及教育新知,成為家長與學校最信賴的專業媒體。 《未來親子線上學院》以更快速、無門檻的數位形式,提供課程學習內容,成為父母與孩子的最佳學習夥伴。 《遠見研究調查》 臺灣最真實的聲音 · 華人遠見全球思維。 《領導影響力學院》 向典範領導者學習,推動正向影響力。 《50+》 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1號課堂》 引領音頻學習 ‧ 聲音行銷策展。 《93巷人文空間》 人文薈萃 ‧ 台北文化地標 。 《遠見創意製作》 美感 ‧ 影音 ‧ 創意 ‧ 數位。 《遠見 ‧ 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是我國唯一典藏影視聽資產專責行政法人機構,以強化影視聽資產典藏研究修復推廣、實現資產公共化任務為宗旨。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正式會員,前身為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及「國家電影資料館」。 在14座片庫中典藏計有電影膠片約2萬部、影視聽文物逾20萬件,自2008年起開始數位修復業務,至2019年高階數位掃描171部,合作修復42部,自主修復8部電影。致力於透過數位修復技術搶救保存影音檔案,以影視聽媒介保存記憶、典藏歷史。
近期接獲消息,有不肖人士假冒【緯創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義於各大社群媒體開設相關職缺。在此聲明本公司僅會以官方溝通管道聯繫求職者及公告職缺內容,不會在招募和聯繫過程中以測試名義請您下載註冊軟體和收取或接受任何形式之金錢、保證金和機密訊息。 WITS 緯創軟體(4953)是立足於亞太地區的專業資訊服務領導廠商,客戶包括世界 500 強以及大型優質企業。成立於1992年,2014年在台灣櫃檯買賣中心掛牌交易。緯軟以 IT 技術為核心,提供的服務包括:研發、開發、測試、運維、業務流程委外和產品全球化,深入 AI、大數據、物聯網、金融科技和 5G 等先進技術應用領域,目前緯軟於台灣、大陸、日本、美國地區共有 17 個營業據點,服務於世界各地150 個以上的城市。 【任職全球500大企業,多元挑戰拓展視野】 緯創軟體屬於緯創集團,集團旗下還有緯創資通、緯穎科技以及啟碁科技等公司,皆為資訊科技界的佼佼者,提供在通訊、零件及軟體產業上等多元產品和服務。 【資訊服務外包,技術能力就是產品】 緯創軟體業務內容以「資訊服務外包」為主,打破人力派遣的思維,推展到能力外包的格局。媒合客戶的專案需求和員工的技術能力,讓每一位工程師都能適材適用,充分發揮。 【工作也是職涯加值旅行,廣度、深度同步提升】 緯軟客戶橫跨金融、製造、電信等多元產業,等於進入一間公司就能跨領域歷練。在職涯晉升上,不只有機會從QA、PG做到SA工程師,開拓不同專業能力,還有望成為Manager,挑戰更高階的職位工作。 【學歷不怕輸在起跑點,輕鬆前進龍頭企業】 非頂尖大學畢業的學生,依據技術能力和專業領域不同,也有機會在龍頭企業服務,協助專案推行,和優秀人才合作切磋。 【多元友善的職場環境,舞台無關性別年齡】 緯創軟體男女主管比例1:1。在緯軟工作沒有天花板,平等的晉升機會,鼓勵你/妳持續精進自我,一起在緯軟闖出屬於自己的舞台! 【扁平的組織架構,透明開放的對話空間】 沒有上下屬之間的壓力關係,無論是中年轉職尋找第二春,還是初出茅廬的新進實習生,交流想法沒有阻礙,培養人才都能獨當一面。 緯創軟體
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簡稱環資會)原名為財團法人一般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基金會(一清基金會),成立於民國82年6月,由環境部(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捐助新台幣伍佰萬元設立,並於同年10月正式完成法定登記。環資會旨在推動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主要從事一般廢棄物回收再生之研究發展工作。民國88年,基金會改組並更名為環資會,轉型為智庫及技術服務機構,致力於成為國家環境資源相關議題研究發展之智庫。
神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96年5月31日登錄興櫃、民國102年12月30日公開上櫃(代號3558),主要從事無線通訊網路產品之製造及行銷,致力於外銷自製產品,包含企業無線通訊系統(ERS)、企業網路安全伺服器(ESS)、網狀網路系統(MNS)及無線網路用戶端(CPE)等產品之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 神準科技具國際大廠研發製造(ODM/OEM)的經驗,提供客製化之服務及商品外,另多年投資自有品牌(EnGenius),在各自的領域及市場創造價值。總公司位於林口華亞科技園區,為因應公司營運的蓬勃發展,我們持續招募研發優秀人才,並在台北南港增設研發辦公室。目前在美國(洛杉磯)、荷蘭(安荷芬)、加拿大(安大略)、新加坡設有子公司,為當地客戶提供快捷服務和即時支援。 本公司擁有優秀的經營團隊及強大卓越的研發陣容,每年投入大量研發費用,秉持著『無所不通、無所不在、無微不至』的經營理念,追求企業永續經營及成長。 我們擁有完整的教育訓練規劃、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順暢的升遷管道、盡情發揮的舞台,歡迎各界傑出人才一同加入神準大家庭!
【飛機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旅遊的一部分,從進入機艙的那一刻起,就應該有驚喜、有期待】 2018年5月,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誕生,創辦人張國煒本著對航空的熱愛及深耕產業之決心,打造一家高端的精品航空公司,兼顧飛航安全及服務品質,帶給旅客安心又高質感的飛行體驗。 經過兩年多的醞釀,我們於2020年1月23日盛大啟航,以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為樞紐,航線版圖已拓展至東南亞、東北亞以及北美,未來更將拓展至歐洲越洋航線。快速穩健地朝全球首屈一指的頂級航空公司邁進,實踐飛安零失誤、超越旅客期待之願景,並點亮旅客對每趟旅程的期望及回憶。 作為一個全新的航空品牌,我們永遠熱誠且衷心歡迎所有旅客,同時亦致力於創造優質工作環境,使團隊夥伴樂於工作。星宇航空招募積極學習、細心且熱愛航空品牌經營的人才加入,將對航空的熱情,投注在對每項細節的極致追求,一同打造優質的飛航品質及服務,讓全世界的旅客,都能享受安全、高質感的飛行體驗。享受每一次飛行,猶如精品,收藏於心。 更多資訊,請至星宇官網 https://www.starlux-airlines.com/
亞洲大學是一所前瞻、有遠見且快速成長的學校。德國哲學家雅斯培(Karl Jaspers) 說過:「一所真正的大學必須包含三部分,一是學術性的教學,二是科學的研究,三是創造性的文化生活。」,而亞洲大學創辦初衷便是要以此為目標,辦一所獨特並邁向國際化的綜合大學。 辦學成就名列世界級12個百大 --- 本校創校四年即改制為亞洲大學,目前有7個學院,28個學系,20個碩士班研究所,8個碩士在職專班研究所,和6個博士班研究所。創校17年來,亞大創下臺灣新設大學許多項優異紀錄,國內方面,連續12年榮獲教育部評選為教學卓越大學,連續四年(2015-2018)獲選入榜全國辦學績優公私立Top20大學,與國立名校名列前茅,以及進入2018遠見雜誌台灣大學排行榜學術成就20強私校第7;國際方面,獲得泰晤士報高教特刊評為排行榜上全球最年輕大學,已累計「12個項目百大」大學。2018年就連上4個項目的百大排行,分別是千禧年大學(即21世紀新設大學)排名,亞大全球第31名、全台第1;創校50年內大學全球排行榜,亞大是全台第4名;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亞大全台第18名、私校第5名;亞太地區最佳大學排名,亞大全台第15名,私校第5名,非醫學類第1名,辦學績優,名列私校前茅,有目共睹。 學術研發名列私校前茅 --- 為落實科學研究,亞洲大學設有許多特色研究中心,包含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精準醫療研究中心、智慧輔具與復健科技研發中心、創新與循環經濟研究中心、眼視光中心、大數據研究中心、金融科技區塊鏈研究中心、食品安全檢測中心、3D列印研究中心、網路成癮防治中心、食藥用菇類研究中心等。本校雖尚年輕,學術方面已有相當成果,據URAP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本校為台灣私校第7,若不計醫學類大學,則為第3。 建美術館打造藝術校園 --- 亞洲大學著重營造藝術校園及文化氛圍,於2007年聘請安藤忠雄先生設計「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已於2013完工開放,打造了學校更多元優質風格的藝術環境,提供全校師生一個教學、研究和創作的場域,讓國內、外藝術品有一個世界級的展覽空間,和一個藝術家交流的平台,也為亞洲大學引領臺灣文化學術合作的遠景奠定基礎。 學生參與國際競賽獲獎無數 --- 亞洲大學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國際設計發明競賽,於教育部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亞洲大學獲獎數共4年為高教體系全國排名第一名!至2018年7月已獲5座德國iF設計獎、2項日本G-Mark最佳設計獎、66座德國RedDot紅點設計獎,其中13座獲Best of Best最佳獎,成績非常優異;同時,在各類國際發明展上共獲102金、128銀、88銅、36特別獎及2大會次首獎獲榮譽獎的佳績,並3次獲邀至總統府接受總統、副總統表揚。 設附屬醫院守護社區健康 --- Asia Museum of Modern Art美術館的落成與啟用,已將學校帶入另一個新的里程,為秉持校訓建立一個以健康、關懷、創新與卓越為主的優良校園文化,加強人文關懷和社會服務,除培育優秀健康照護人才,更特別規劃設立附屬醫院,於2016年完工開放,希冀成為區域民眾的健康守護者。 往國際一流大學邁進 --- 我們深深企盼,亞洲大學除了作為莘莘學子知識的殿堂外,也期許能像哈佛與牛津大學一樣,成為深受世界各地藝文愛好者與教育工作者所仰慕的朝聖地,以及國際一流的綜合性大學。
開啟新視野‧貼近每顆心 。一九九八年七月一日,公共電視正式與國人見面。 我們立志成為 一個真正以民為尊的電視台。本會是一個獨立營運的民間組織,為全民提供以人為本,多元的高品質節目,以善盡公共電視服務公眾之責。
鴻華先進科技(股票代號: 2258) 由鴻海集團與裕隆集團於2020年合資成立。結合兩大集團的優勢,整合裕隆在整車自主研發平台,及鴻海在全球市場強大的供應鏈系統、關鍵零組件製造、機構設計研發與系統整合等專業能力,推動開放平台與共用化的新經營模式,為全球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鴻華先進致力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移動應用的技術及製造服務業者,並與產業鏈中的合作夥伴與客戶,共同組成一個堅強的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