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位於內湖區,緊臨內湖科技園區,教職人數近400人,學生約有8000名。 建構「新商務大學」 本校自創校以來,強調「品格第一、專業為先」,戮力培育專業與品格兼備的技職人才,並以「務實致用之教學型大學」為自我定位,多年來致力於技職教育之精進與提昇,以培養務實及創新能力俱佳之專業人才,提供國家建設及促進經濟發展之優質人力。隨著數位科技驅動創新社會與追求永續發展的世界趨勢,本校亦與時俱進的調整人才培育內涵,以建構「新商務大學」為目標,期使所培育出來的學生,不僅擁有專業職能與就業競爭力,還兼具良好品德與素養,成為永續社會發展不可或缺之人才。 打造永續社會人才之卓越科技大學 在董事會、歷任校長的卓越領導和全體教職員生的努力,以及校友會、家長會的全力支持下,五十多年來本校財務穩健且辦學績效深受社會肯定。在此優良的基礎上,為使本校更加卓越,未來將整合學校現有優勢與資源,致力各項校務之推動並力求精進,打造一個以學生為主體且又符合時代需求的學習環境。在董事會的支持下,本校擬重新規畫整體校園空間,於110學年起規劃拆除老舊校舍,並興建上下共十四層之「管理科技大樓」以開創更為寬闊、優質的學習空間。此外,為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之目標(SDGs),於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兼顧社會包容性與環境永續性。本校亦期在此永續社會發展之脈動中善盡大學教育的力量,將企業的良善治理、社會包容、循環經濟、能源轉型、環境共榮、數位革命、綠色金融、ESG等認知與理念,融滲於辦學的內涵中,為台灣厚實優秀人才,精實永續社會之發展,成為培育打造永續社會人才之卓越科技大學。
中心:www.core-corner.com 協會:www.wisland.org 英語島:www.eisland.com.tw 與其把世界公民文化中心當作一個語言學習機構,不如把它當作一個將自我浸泡在陌生的語言中思辨、掙扎、泅泳而出的場所。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的宗旨是: 1:二十歲的人能夠單獨旅行全世界。 2:三十歲的人敢於應徵全世界的工作。 3:四十歲的人能夠宏觀、運用甚至創造世界趨勢。
『KID.FUN.FIT童樂趣』於2018年成立於台北市。 我們是一群專注於:兒童才藝興趣探索/辦理國內、外營隊與課程設計的專業團隊,致力於打造最有趣、最安全、最有收穫的兒童成長環境。 我們在台北市與新北市設有多個教學基地,並配備專業師資與完整活動流程,深受家長信賴。 每一梯次活動都不只是「玩樂」,更是孩子們學習與成長的重要時刻。 加入童樂趣,你將成為孩子們的啟蒙者,帶領他們探索世界、挑戰自我,並與一群熱愛教育的夥伴一同成長。 我們正在尋找有活力、有責任感、願意陪伴孩子快樂學習的你,一起打造屬於孩子們最棒的童年! 我們專門提供一系列孩童&親子相關活動、課程、講座、攝影服務 海外子女返台文化營/寒、暑假幼兒童營隊 (運動營/游泳營/美感藝術營/STEAM科學營) 海外親子團、幼兒童團體課程、課後才藝班、週末放風班。 善用STEAM探索,結合運動、文化、藝術、科學等多元元素,讓孩子在活動中培養 自信、團隊合作、創造力與獨立思考能力。 童樂趣夥伴們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發揮行銷、創意、跨領域合作的能力 是具年輕有活力又充滿愛心的團隊組成,用最專業的師資讓孩子進入快樂的學習天堂!
遠見 ‧ 天下文化事業群 創辦於1982年,臺灣當時面臨兩岸與國際大時代變局,更需要提升「知識富裕」、「融入世界」的積極力。 在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的領導下,秉持「傳播進步觀念」的使命,與國際接軌,是臺灣與華文世界中,最具公信力、影響力、國際觀的文化事業機構。 以MBA(Media, Books, Activities)為主要經營範疇。 【Media媒體】 遠見、哈佛商業評論繁體中文版、未來少年、未來兒童、未來Family、50+ 【Books書籍】 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未來小天下出版公司 【Activities論壇/活動】 每年主辦300場活動,以遠見高峰會、知識跨年饗宴、國際大師論壇等高質量的活動,深受產官學界關注與重視。 《遠見雜誌》一路秉持「傳播進步觀念」的初衷,為讀者帶來第一手國際報導、引薦趨勢新知,也持續記錄臺灣躍上國際的珍貴軌跡。 《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引領台灣企業與世界一流的管理觀念接軌。 《天下文化出版》 秉持「相信閱讀 · 改變世界」的信念,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小天下出版》《未來出版》 為兒童、青少年提供最優質的讀本。 《未來少年月刊》 帶動孩子建立閱讀不偏食、每月定期定量的閱讀寬廣題材。 《未來兒童月刊》 為識字階段的孩子製精采生動的月刊,讓他從小愛上閱讀。 《未來Family數位周刊》 報導台灣及全球教養及教育新知,成為家長與學校最信賴的專業媒體。 《未來親子線上學院》以更快速、無門檻的數位形式,提供課程學習內容,成為父母與孩子的最佳學習夥伴。 《遠見研究調查》 臺灣最真實的聲音 · 華人遠見全球思維。 《領導影響力學院》 向典範領導者學習,推動正向影響力。 《50+》 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1號課堂》 引領音頻學習 ‧ 聲音行銷策展。 《93巷人文空間》 人文薈萃 ‧ 台北文化地標 。 《遠見創意製作》 美感 ‧ 影音 ‧ 創意 ‧ 數位。 《遠見 ‧ 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_藥學系的工作行列。
銘傳大學身為全國知名高等學府,於1987年成立「進修推廣處」,以因應國人進入職場後,自我進修、專業強化、終身學習的需求。進修推廣處本著專業、多元、職場需求的理念,設計、規劃相關課程,提供職業訓練、企業管理、語言學習等多元化學習。並與政府單位如教育部、職訓局等合作,以優惠的費用加惠有意進修的民眾,提昇國人進修意願。經過26年來的經營,現已成為社會訓練、成人教育及社區教育的重鎮。 進修推廣處位於銘傳大學基河校區,鄰近劍潭捷運站,周邊公車路線眾多,停車場亦十分便捷,提供優質交通便利性,是您進修學習,提升競爭力的不二選擇。本校區甫於96年落成,全新環境、全新設備,每間教室均具備e化教學設備,大幅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
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於2003年成立,以專案研究、展演活動、學術交流等致力於台灣文學推廣。 所屬的《文訊》雜誌,亦長期進行文學研究與討論,歷年來並舉行許多不同主題、規模的學術研討會、諸多大型文學資料庫等。 2011年,台北市文化局因城南豐厚的文學歷史,寄予「紀州庵」成為台北市第一個以文學為主題的藝文空間,在2011年6月起,委託本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打造紀州庵做為台北市第一座文學主題藝文空間。至今舉辦超過5000場文學推廣活動。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ishuann/
信誼基金會成立於1971年,由永豐餘集團創始人何傳先生(字信誼)和他的兩個兒子創立,當時以濟貧助學為主。1977年,時任董事的何壽川先生和夫人張杏如女士,面對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的轉折點,有感於學齡前兒童教育的重要,以及社會普遍對兒童早期教育缺乏認識,決定以兒童早期教育作為對社會關懷的主要工作,並以實際行動,傳達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期許以一個民間機構的立場,在正規教育體制之外,向社會推廣「從頭開始」的教育觀念,喚起社會大眾對兒童早期教育的關注、重視,建立兒童早期教育的正確觀念,為台灣教育品質的提升,盡一份心力。 在「守護孩子唯一的童年」的服務宗旨下,四十多年來,持續提供社會大眾有關學前教育的新資訊;並透過親職教育的推廣,喚醒父母再學習、再成長的意識;提倡發現學習及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觀。期望能從學前教育出發,促成全面教育的革新。我們深信:凡是有助於兒童身心發展及福祉的工作,都值得全力以赴。 信誼基金會:https://www.hsin-yi.org.tw/ 信誼好好育兒網:https://parents.hsin-yi.org.tw/
我們是有點歷史有點悠久持續經營的機器人程式教育機構,創造力機器人中心始終致力於為體制外教育學習的學生提供有趣的學習體驗,讓課堂上的科目栩栩如生,讓學習變得有趣和有影響力。 借助樂高教育套件、科學課程計劃以及有經驗教師和支持,我們可以幫助您實現課程目標,並為您提供所需的工具,讓學習充滿啟發性、吸引力和有效性。 擴展學生知識視野、培養學術涵養和 新世紀技能將培養積極、協作、終身的學習者。我們的目標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育中取得成功,並為未來的生活挑戰做好準備。
得士派創設於2005年,「得士派」意義為「得到一群優秀人士進行派遣」,Despatch,原意為「派遣」之意,成立初期,主要是以圖書館為事業,運用人力派遣模式進行圖書館經營以及圖書館編目,爾後又將其推展至檔案學,進行檔案回溯掃描、檔案建檔等,往外拓展出去,進而發揚圖書館精神。
【萌芽與緣起】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重要時期,全國上至企業、下至個人無不在追求數字成長, 而就在此時,一群崇尚學習、熱衷知識傳遞的教育家,選擇在重慶南路一隅開設「三民補習班」(三民輔考機構), 希望幫助更多人,在追求利益與財富的同時,能找回並保持學習的初衷與動力,欲將台灣打造為「知識經濟島」, 並成為亞太地區最佳成人教育品牌。 【時代的挑戰】 開班初期,三民輔考為了培育出更多符合國家重大建設、經濟成長時所需的人才, 開辦了國營事業與金融證照的系列課程;到了90年代,因應教育環境與時代的趨勢, 三民輔考更打造了專業的教研所與師資班課程,期盼能為台灣的下一代教育盡一份心力, 2000年以後,台灣歷經金融風暴、SARS、少子化、失業潮…等衝擊與巨變, 三民輔考為了幫助更多人能順利就業,特擴大開設記帳士、公職考試、國營事業等相關課程, 不僅讓考生如願金榜題名,更得到一份穩定有意義的工作! 【驕傲的成就】 經過30餘年的努力,我們已成為國內最大最專業之輔考機構之一,集團營業項目包含:專業輔考授課服務、圖書教材出版、企管諮詢服務等,全省都有成立分支機構,且營收持續茁壯中,目前已有台北、板橋、南崁、桃園、中壢、新竹、台中、員林、斗六、嘉義、台南、高雄、鳳山、屏東等各大縣市成立達22處分班,未來將持續開枝散葉,歡迎勇於接受挑戰的你,與我們共同成長。 【未來的願景】 我們近年來持續深耕這片土地,並快速擴張成長,在茁壯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多主動積極、具有自信心、企圖心和工作熱忱的夥伴與公司一起努力,歡迎充滿創意與熱情的各方人才加入我們。為了和你一起築夢,我們設計了菁英計畫,培訓你成為開拓新分班或新單位之主管。這裡讓想學習的人得到知識、想成長的人得到能力、想分享的人得到舞台!歡迎你加入本公司的菁英計畫,挑戰自我、突破極限!
.........國立政治大學電算中心......... 本中心主要任務為支援教學研究,提供電腦相關軟硬體、校務行政電腦化、校園網路服務、遠距教學、技術諮詢、推廣訓練等相關業務。
台灣經濟研究院(以下稱台經院)之前身為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基金會下設立之台灣經濟研究所,係於1976年9月1日由辜振甫先生創辦,為台灣最早由民間設立之獨立學術研究機構。台經院成立之宗旨在積極從事國內、外經濟及產業經濟之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提供政府、企業及學術界參考,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累積多年努力的研究成果,台經院已建立在國內大型專業研究機構中之獨特地位,並獲得各界的重視。隨著國內外政治、經濟及社會問題的轉變,未來產經問題將愈趨複雜,台經院擁有眾多的專業人才及累積多年的豐富研究經驗,隨時針對各項產經問題深入分析探討,提供各界更具效率的知識服務,以發揮經濟智庫社會貢獻之功能。
本會係於民國94年底由教育部及國內大學校院共同捐助基金而成立,是為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所屬公設財團法人。自成立以來,即以積極的態度、穩健的步伐致力於協助教育部及各捐贈校拓展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合作與國際招生業務、行銷臺灣優質高教於全球,以及配合國家政策,以提昇臺灣高等教育國際化為目標。 爰此,歷年來本會積極整合國內高等教育領域之優勢與特色、提升臺灣高教領域之國際競爭力、積極進行臺灣高教海外行銷,代表臺灣整體高教機構、整合國內資源、對外進行臺灣高教宣傳;並以成功發展高教形象之國家如英國、澳洲、日本為標竿,對外形塑「留學臺灣」(Study in Taiwan,簡稱SIT)之高等教育品牌、進行多元整體行銷,宣傳方式包含「留學臺灣」網站、宣傳品、參與國際高教會議,區域性的宣傳、增加國家性的聯繫等,以吸引海外菁英赴臺就讀,進而促進國內大專院校校園國際化。本會亦積極主動參與各大重要國際教育者活動,加強建立聯繫網,以成功建立有效之海外行銷策略、提昇臺灣國際能見度。 國際高教合作與留學臺灣招生為我國近年高等教育對外發展之重點工作項目,基金會之成立正為能協助國內各大專校院統籌規劃對外宣傳與推廣。本會秉持專業服務精神,不斷嘗試開創各項新工作,並朝永續經營發展。歡迎對高等教育工作有熱誠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我們的工作行列。 詳細介紹請至本會官網瀏覽: https://www.fichet.org.tw/ 本會經營之「Study in Taiwan」網站與社群媒體: 網站: https://www.studyintaiwan.org/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tudyintaiwan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FICHETtaiwan
☆童心園成立於1987年,代理進口世界各國優質的玩具與教具,讓孩子透過豐富的遊戲過程,擴增學習經驗,也提供了家長與幼稚園所更好的教具選擇,期望帶給孩子安全、益智、歡樂、開發潛能的童年之旅。 ☆2000年童心園開始投入產品研發,以幼教產業的專業背景結合知識經濟與創意文化,研發出-『WEPLAY』身體資源開發系列,上市後深受國內外幼教市場肯定,其中多項產品並陸續榮獲台灣、日本、德國的優良設計獎項。 ☆2010年創立Weplay親子館,結合軟體教學與硬體教具延伸至家庭,讓小朋友都能藉此有健康快樂的童年。 ☆童心園像個溫馨的大家庭,一群充滿童心的人,為孩子的健康童年而努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秘書處為校內幕僚單位,襄助校長、副校長辦理各項全校性行政工作外,並協調各單位業務之推展。秘書處於台北陽明校區與新竹交大校區皆設有辦公室,並設主任秘書一人、副主任祕書一人,分為綜合業務組、議事組、公共關係組及校友中心。 秘書處承辦有關校慶活動、名譽博士頒授典禮等活動規劃;電子報與校刊之採訪編輯及發行;新聞公關與危機處理;其他重大校務發展計畫等。秘書處希望能以專業、服務來凝聚在校教職員師生的向心力,並積極建立陽明交通大學的品牌形象,以拓展永續發展的基礎。
本校前身為「明志工專」,位於新北市泰山區貴子村山麓,佔地45公頃。二百多年前,清乾隆年間,閩南貢生胡焯猷先生所創設的「明志書院」舊址,和本校相毗鄰,當時人文薈萃,為台灣北部文化發祥地。本校創辦人-台塑關係企業董事長王永慶先生,緬懷先賢興學教化之美意,於民國52年創設本校,取名「明志」,旨在勉勵師生,效法先賢,以承先啟後為己任。這片昔時文化勝地,已成今日學術的黌宮,培養企業中堅幹部的搖籃。本校於88學年度改制為「明志技術學院」,並於93學年度再奉教育部核准,改名為「明志科技大學」,為深具優良傳統與辦學績效之卓越技職學府。緬懷過去明志工專創校時,以「全體住校的生活教育」與「強調實務的學習教育」的理念,立下「實務結合理論」的教育典範,開創我國技職教育的新猷。透過「全體住校」的生活教育,培養「勤勞樸實」的精神,經由「工讀制度」的實務教育,落實解決問題的實務能力,一直是本校堅持的技術職業教育目標。為因應產業與重點科技人才需求,配合中長程發展計畫,本校積極規劃93學度改名為科技大學,為使實務教學與實務研究雙軌並行,以工程學院、環境資源學院、管理暨設計學院為特色資源規劃中心,各具特色之五專、四技與二技學系將相互合作發展,並以研究所進行縱向整合,將使本校系所發展更趨多元,教學與研究體系更臻完備,使明志成為實至名歸的科技大學,以樹立台灣技職教育的新標竿。
校史 本學院創立於民前十年,是我國軍事院校中歷史最悠久之學府。本學院之前身為軍醫學校;民國三十六年六月一日與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及其分校、分所等十三個單位,合併組成國防醫學院於上海江灣,為醫學中心制。民國三十八年,隨政府遷台至台北水源地。民國七十二年七月一日,原已屬教學醫院之三軍總醫院正式歸併為本學院之直屬教學醫院,使本學院教育組織型態更趨密切。為因應國防醫學發展及配合時代之需要,培育高級師資及研究人才,並充實基層幹部,先後增設博、碩士班研究所及衛勤專科等教育班次。民國八十八年底,於「國防醫學中心整建工程」完工後,搬遷至內湖現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