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的工作行列。
中央再保險公司成立於1968年,並於2002年民營化,深耕台灣再保險市場已逾半世紀,是唯一立基於台灣的專業再保險公司。 保險對於國家經濟發展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再保險的功能,即是協助保險公司擴大承保能量,並且平穩其損失經驗、維護財務安全,是保險公司穩健經營不可或缺的一環。簡言之,『再保險公司』就像是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 因此,我們的業務內容為承接國內及國外產物及人身保險再保險業務,為我們國內外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人…等法人客戶,安排最適合的再保險方式,分散客戶風險,進而安定、健全、維護保險市場,與前端保險公司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 中央再保自成立以來,秉持「挑戰、創新、團隊」的企業精神全力以赴,專注於再保險本業與財務管理;並且誠信經營,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以達永續經營之目標,穩步朝向「亞洲最佳再保險公司」的願景邁進。 (更多相關資訊請至詳閱本公司網站)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係由教育部與全國153所大專校院共同捐助成立,於民國94年12月正式立案,透過第三方外部評鑑的執行,協助國內大專校院辦學品質持續提升。 除了辦理大學評鑑事項,亦積極研究國內外評鑑制度、協助政府規劃評鑑指標與相關機制,同時提供評鑑人才訓練課程、宣導評鑑相關資訊,並致力於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之國際能見度。 第一辦公室: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7樓 第二辦公室: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97號8樓
本會名稱為台北市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本會)。 本會為依據商業團體法暨施行細則及其他有關法令設立之商業團體,非以營利為目的。 本會以結合同業力量,協助政令推行,促進同業關係提升經營層次,發揮團隊精神,增進共同之利益及矯正弊害促進業界繁榮,促進租賃住宅市場發展為宗旨。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的工作行列。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原為台灣鐵工業公會,成立於1945年十月底,後改組為台灣省鐵工業同業公會,1947年五月再度改組為台灣省機器工業同業公會聯合會;1948年四月廿八日正式改組為台灣機器工業同業公會迄今。1999年經濟部標準檢驗局ISO9000品質保證認證通過,2002年通過「國際品管ISO 9001:2000/CNS 12681品質管理系統」驗證。品質政策為:「不斷提升服務品質,積極爭取會員權益。」為服務會員。近年來大力辦理赴國外機械拓銷團,及國內外各種國際展覽會,拓展海外市場爭取商機,並推動中英日文機械網站、機械產業E化完成Taminet共通平台機制及線上詢報價系統,加強中心廠及衛星廠商間之社群聚落效應,以擴大通用機械業之交易機制、機械業CE認證、各項技術合作交流、機械論壇及各項專業研討會以提升機械產業之競爭力。現擁有會員二千四百餘家,以最誠摯的態度,為機器工業同業及國內外工商企業提供熱誠週到的服務。
台灣金融資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Financial Asset Service Corporation),係依據金融機構合併法第十五條及財政部公布之「公正第三人認可及其公開拍賣程序辦法」之規定,擔任公正第三人,並以獨立、客觀及公正之經營理念提供各項服務。本公司於九十年十月五日獲財政部核發公正第三人認可,同年十月十七日獲經濟部發給公司執照,本公司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十七億元,股東為國內27家銀行及票券公司,每家出資五千萬元,在金融界擁有豐厚的資源。公司之業務分為拍賣及評價,本公司每年舉辦超過百場標售場次,並累積十萬案件以上標售經驗,為國內最專業的標售公司。 包括: ●法院委託辦理強制執行案件抵押不動產 ●資產管理公司(AMC)委託拍賣 抵押動產 抵押不動產 ●金融機構委託拍賣 金錢債權抵押動產承受之不動產之評價 ●金錢債權評價:為金融機構提供金錢債權之各項評價服務 ●金融資產(證券化)之評價
臺大醫院創建於西元1895年,目前有員工6,700餘人,病床2,600餘張,每日門診服務量逾8,000人次,現有雲林分院、北護分院、金山分院、新竹臺大分院(原新竹分院、竹東分院及新竹生醫園區分院),不僅臺大醫院之醫療體系日益茁壯,亦將為民眾提供全方面之醫療服務。 創建迄今百餘年來,臺大醫院培育醫界人才無數,包括醫學生、專科醫師、藥師、護理師等醫事人員等,學員分佈全球各地,頭角崢嶸,表現優異。在醫療服務上,臺大醫院的臨床醫療品質更是名聞遐邇,備受國人信賴。而臺大醫院在肝炎、器官移植、癌症診斷治療及生醫光電和臨床試驗藥物研發上的尖端研究成就,亦獲得國際的肯定而享負盛名。 身為國家級教學醫院,臺大醫院肩負著教學、研究、服務三大任務。教學方面配合延續醫學院的課程設計,培育醫學及各類專科醫學人才;研究方面整合研究資源,成立核心研究室,提供同仁最好的研究設備與研究環境;服務方面以病人安全為中心的服務導向,強調人性化的照護,著重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管理,以提供高品質的精緻醫療服務。臺大醫院亦致力於推動國際合作,以擷取各先進國家醫療發展的經驗與知識,促進我國醫療的蓬勃發展。今後仍將秉承優良的傳統繼續努力奮進。
本會是商業團體,以服務會員公司為主旨,常針對會員公司舉辦在職員工訓練課程、辦理相關研討會等。行政庶務及文書處理為主要工作內容,有時亦會與國際相關協會作交流活動。
澳洲愛可蒂留學公司成立於2002年,為提供更有效率的留學服務品質,我們今年在台北設立台灣愛可蒂留學公司,並廣招有澳洲留學經驗的同工一起運用我們的專業及熱誠幫助台灣區的年輕學子完成他們的人生夢想! 愛可蒂重視每一位工作夥伴,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愛可蒂留學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馬偕博士來臺醫療傳道迄今,已有百多年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雖經歷種種困難;秉持著馬偕博士「寧願燒盡,不願銹壞」的精神,以基督的博愛救世為立院根基,使患者得到肉體、精神、心靈完整的醫治,以達到醫療傳道的使命。 一、提供重、難症醫療服務,以成為服務品質口碑第一的醫院二、提升全國醫療水準,帶動社區醫療,以成為最受弱勢族群信賴的醫院三、落實全人照護之醫學教育與研究,以成為住院與實習醫師信賴的標竿醫院四、創新研發,帶動醫療科技發展,以成為生物醫學研究的重鎮五、善盡社會責任,配合醫療政策,以作為投入最多資源於偏遠地區的醫學中心六、提升國際醫療地位,參與國際醫療活動,提供國際醫療援助,以符合創新卓越、永續發展之核心價值
【所長陳嫻蓁公證人】 通過民間公證人高等考試 全台最年輕的執業民間公證人 以咖啡館理念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每日提供現磨咖啡|Mini Bar|茶點 古亭捷運站走路一分鐘|和平與羅斯福路口 歡迎年輕有活力的朋友一起加入公證的大家庭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auraNotaryLife Google:https://goo.gl/maps/Mmj73KQ4B23Kic578 事務所:https://my.matterport.com/show/?m=jZ73rjQzDMh
一、簡史 萬芳醫院所地是昔日「萬隆」與「芳川」兩礦場,「萬芳」之名由此而來。自1989 年動工興建,1996 年7月由臺北市政府委託臺北醫學大學籌設經營,於1997年2月15日正式開幕服務市民,為臺北市第一家公辦民營的市立醫院並於1998年2月通過區域醫院評鑑,4月榮獲市立醫院經營績效評比第一名,12月通過ISO-9002國際品質認証。臺北市第一家公辦民營醫院台北市政府為減少每年新台幣五億元的公務預算支出,及藉助民間機構經營效率,決定將萬芳醫院委託民間經營。歷經多次審慎的公告招標,台北市政府同意將台北市第一家公辦民營醫院委託 給臺北醫學大學經營。於1996年7月17日正式簽訂委託經營合約;臺北醫學大學隨即展開萬芳醫院的籌備工作,於1997年2月15日正式開幕。 二、臺北醫學大學與萬芳醫院 經教育部認定,萬芳醫院在委託經營期間,視同臺北醫學大學附屬醫院。在地緣上,臺北醫學大學與文山區是近鄰,校本部與萬芳醫院二者僅距離五公里 ,附設醫院與萬芳醫院在臨床教學研究、人力資源、醫療服務及其他資源之相互支援相當方便。萬芳醫院於民國86年起成為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及牙醫學系見、實習醫院;並可提供全校各系、所學生實習及臨床研究的教學環境;同時也擴大北醫的校友回母校貢獻的服務機會。 三、素描萬芳醫院 萬芳醫院位於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上,與捷運木柵線「萬芳醫院站」捷運站相連,距離北二高萬 芳交流道五分鐘左右,對外交通便利。萬芳醫院為732床的醫學中心,建坪約27,000餘坪,建築物分為醫療大樓與宿舍大樓兩棟建築物,醫療大樓地上13層地下3層,屋頂並設有直昇機停機坪,地下二、三樓有300餘位停車位,停車相當方便﹔宿舍大樓共七層,提供單身醫護行政同仁住宿,約可住宿340人。
社團法人台灣比較刑法學會附設臺北市私立誠實居家長照機構提供專業的居家照顧,使長者享受到尊重、安全、優質的照顧品質。
「協助品牌運用創新科技,並以有溫度的個人化體驗經營客戶。」 網訊電通(Telexpress)成立於2001年,是目前國內提供雲端客戶關係管理(CRM)平台及品牌客戶經營服務最具規模的企業。Telexpress 在亞洲設立五個營運中心,分布於台北、台中、上海、新加坡、馬尼拉等地,累積各產業超過100個國際領導品牌的服務經驗,每日客戶互動量超過20萬。提供智能CRM、智能零售、智能互動、智能行銷等解決方案。
衛生福利部為均衡各地區醫療資源發展,使醫療人力及設施能夠合理成長並充分發揮功能,提昇當地醫療服務品質,使每一個國民有醫療服務需要時,皆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到適當醫療保健服務。雙和醫院預定地之中、永和地區,其人口數目前已達中和區人口406,140+永和人口 214,967等於62.1萬餘人,與鄰近地區醫療資源有著明顯差距。 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積極進行在中、永和地區籌設一家大型醫院的各項事宜,民國77年臺灣省行政會議決議,將原省立臺北醫院城區分院改制遷建新北市,此為雙和醫院興建之開端。衛生福利部基於公立醫院改革可能模式及其各項優點之考量,於民國88年6月確定以BOT方式興設,採政府部門委託民間機構經營之模式,讓經營者能夠充分發揮營運績效回饋社區,並為雙方共同創造利基,成為國內第一家以公辦民營方式興建之醫療院所。 衛生福利部甄選民間機構投資興建經營雙和醫院BOT案(以下簡稱本BOT案)於89~91年間公告招標三次,因時空背景之不同而致流標。最後於92年12月18日評選出臺北醫學大學為雙和醫院BOT案之最優申請人,並於93年3月8日完成簽約儀式。本BOT案投資興建經營期間自簽約日起至143年3月7日止,總期程為五十年,並依契約規定如期於97年7月1日取得雙和醫院開業執照並開始營運。102年7月23日因應衛生署改制衛生福利部,本院更名為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
1960年6月1日,在胡水旺、徐千田兩位醫學博士,以及熱心醫學教育人士的奔走下創辦。從三間鐵皮屋開始,小自書本、玻璃管,大至土地、房舍,皆是由私人捐資而來。走過篳路藍縷的半世紀,北醫歷經了18屆董事會、9任董事長、10任校長,他們胼手胝足地開創北醫大各項非凡成就,相信在現任董事長陳瑞杰及校長吳麥斯的傳承下,將引領本校邁向國際! <願景> 成為國際一流醫學大學 <宗旨> 本校以培育兼具人文關懷、創新能力,及國際觀的醫療生技人才,從事醫療保健、生命科學研究,及服務社會之目標為宗旨 <學校定位> 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 定義: 注重實際問題解決的教學與研究,具領先創新研發和強烈創業精神;能快速因應變化並獲取外在資源,使北醫成為社會與經濟發展動力。 內涵及目標: 教育:人文關懷、跨域多元、培養具廣度生醫人才。 研究:生醫轉譯、聚焦特色、厚植前瞻性研發量能。 生技:醫療創新、產業鏈結、建構生醫創業生態系。 醫療:智慧醫療、全人照護、引領精準大健康趨勢。 <核心價值> 人文關懷(Humanity) :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厚植人文與專業教育。 誠信正直(Integrity) :誠實為上,正直當責,堅持互信的組織文化。 創新卓越(Innovation) :勇於創新,承擔風險,追求卓越以引領時代。 團隊合作(Collaboration) :尊重多元,跨域協作,共創永續發展的目標。 社會服務(Service) :熱忱服務,影響社會,促進人類健康與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