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竭誠歡迎對工作有理想、有熱情的生力軍,加入我們的團隊,與公司共同成長。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 飯店介紹-客房 【蘆洲館】有31間客房,【新莊館】旅館共有54間客房,提供優雅舒適的起居空間、免費寬頻/無線上網、乾濕分離衛浴,友善專業的服務人員,無論是商務旅行或旅遊住宿,均可獲得最佳休憩。
迎接高齡社會的當下,恩勤重視每一位長照體系相關的員工,疼惜他們對於個案及家屬付出的愛心、辛苦、使命必達之精神。恩勤居家細心維護及提升長照2.0品質,提供您良好工作環境、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長照體系朋友一起加入【新北市私立恩勤居家長照機構】的大家庭。
B型企業協會是B型實驗室(B Lab)全球夥伴的一員,致力推動使命與獲利平衡的影響力商業模式,用商業力量發揮對社會與環境正面的影響力,協助企業成為對世界最好(Best for the World)的企業。透過全球三十萬多家企業已採用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管理平台,企業能從永續健檢開始、持續改善並建置實踐藍圖,以控管風險、提升營運競爭力,確實掌握全球永續ESG商機。 協會官網:https://bcorporation.tw/ Business for Good 網頁:https://businessforgood.asia/ 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blabtaiwan/ 捐1%給地球:http://blab.tw/1-for-the-planet
【成立源起】 我們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動物保護團體(動保團體) Animal Protection Associ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簡稱APA,成立於民國49年6月4日,迄今已有60年歷史。在過去的歲月中,除致力於宣導動物保護觀念外,亦建立了保育場,從事流浪動物收容工作。並於民國87年催生「野生動物保育法」與「動物保護法」。 協會以透明化、專業化之管理觀念大力改革,保育場內已全面進入電子化系統,落實場內每一犬貓植入晶片、絶育及建立基本資料,並派駐專業獸醫師為犬貓健康把關,安排犬隻接受訓練、增進親和力,使之回歸人類家庭生活。 近年來,更擴大社會責任,開辦寵物食物銀行、家犬絕育勸募、狗來富方案等勸募專案,開設動物保護志工銀行培訓課程培育動保界所需志工、勸募飼料經費捐贈合法立案之動保團體,減輕負擔、補助民眾絕育家犬經費、將收容所的狗兒寄養於鄉間果園,增進動物福利亦減輕了收容所負擔,落實動保社會責任。 一、民國49年6月10日→「中華民國保護牲畜協會」成立 本會是全國第一個保護動物團體,歷史沿革溯及民國49年,當年先總統蔣介石鑑於當時國人保護動物觀念不足,虐待動物的情形時有所聞,遂指示主管機關籌組保護牲畜團體,加強宣導保護動物觀念,而於民國49年6月10日成立了「中華民國保護牲畜協會」,民國62年再擴組更名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二、民國62年6月4日→更名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1. 民國61年政府全面禁獵,協會為順應潮流配合保護野生動物,隨即更名以擴大保護動物 工作範圍。 2. 協會組織設秘書處、鳥類、昆蟲、教育宣導三委員會,縣市設支會。以研究保護動物問 題與措施、宣導推動社會愛護動物、維持生態平衡、提昇國人道德。 3. 在鳥類委員會協助下成立「台北鳥會」、「台中鳥會」、「高雄鳥會」推動國人野外賞 鳥活動,亦從事台灣各地鳥類、猛禽類調查及研究,供政府作保護野生動物施政參考。 4. 民國71年間與日本野鳥會、大韓民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倡組「東亞鳥類保護會議」,第 一年在漢城舉辦,第二年由本會主辦,開創本會參與國際活動基礎。 三、民國77年2月2日→增設「流浪動物之家」 1. 匯集愛心人士,設立「流浪動物之家」,救助流浪貓、狗,宣導『愛牠、養牠、不要遺 棄牠』的理念,並推動以人道方式結紮流浪狗貓替代捕殺,進而敦促政府訂定動物保護 法,期盼能以法律、教育、絕育等途徑達到沒有流浪動物的目的。 2. 出版台大獸醫院葉力森醫師的著作:「台灣棄犬問題探討與對策」、「動物與法律」二 書,以深入解決街頭流浪犬問題。 3. 流浪動物之家保育場首設於永和福和橋下,民國80年間保育場遷至淡水,命名為「淡水 流浪動物之家」,89年10月遷至八里鄉現址,更名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所屬八里 保育場」。90年中保育場管理作業進入電腦化階段,陸續完成電子化管理系統,落實場 內犬隻植入晶片並拍照建立犬籍口卡,登錄其特徵、性格、健康狀況、預防注射、醫療 等紀錄,嚴格要求每位管理員除做場地清潔與犬隻飼餵外,同時隨時掌握自己管理區域 隻犬隻數目、性格、行為等,並列入工作績效考評項目,此項措施,不僅使場內環境大 幅改善,也讓收容動物生活品質大大提升,讓每一位捐款人的善心奉獻都能達到最有效 率的運用。 4. 積極辦理宣導活動與電話居間之「動物收送養轉介服務」。 四、民國92年3月1日→遷移新會址 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目前在第六屆理事長蔡家福立法委員領導下銳意革新,除廣納各界優秀人才投入本會服務行列外,在企業化管理理念方面也投入相當多的心力,期使協會業務運作更臻制度化,進而擴大業務服務領域,善盡公益團體的社會責任。 本會為擴大服務內容,已將秘書處搬遷至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63號3樓之6,聯絡電話:886-2-27040809,並建置獨立網址 http://www.apatw.org ,以加強電子化服務,歡迎各界蒞臨辦公室及協會網頁指導賜教。 五、民國93年8月27日→更名為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我國民情風俗、經濟活動、教育觀念、宗教禮儀等,尚未將正確的「尊重生命保護動物」完全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保護動物的觀念與實踐仍存在很多有爭議的「灰色地帶」,因此本會藉由召開「2004動物保護公共議題論壇」,透過公開討論及激烈辯論之方式,尋求共識,作為主管機關施政或民意代表問政之參考。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新北市私立奇恩居家長照機構的工作行列。
臺北市私立悠樂活居家長照機構正式成立於2019年,坐落於台北市大同區,發展初期為非營利組織之社團法人臺北市社區照護發展促進協會,本著“以愛為本,從正向出發”之精神,為社區長照產業做出努力與貢獻。更延續此精神於居家機構內,提升服務量能且秉持著-居家服務工作,不只是照顧更是賦能之信念,加強員工之本體專業技能,以利能夠提供案主及案家更有質量的服務。
200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Muhammad Yunus)以及他所創立的格萊珉銀行(Grameen Bank,意為「鄉村銀行」)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表彰他們「從社會底層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努力」。至此,尤努斯教授三十多年來致力於改善窮人處境所做的各種嘗試與工作開始在各界引起廣泛的注意與迴響,最重要的是,他成功地向世人證明──透過社會型企業來達成特定的社會目標、解決社會問題是可行的,格萊珉銀行的運作機制確實可以終止貧窮的惡性循環,而無貧社會絕對是一個可能實現的夢想。 身在台灣的我們,有感於台灣「M型化社會」問題日漸嚴重,貧窮線以下的弱勢族群有與日俱增的趨勢。這些社會底層、無能力提供抵押擔保的無收入或低收入者,是不被傳統的銀行與資金市場信任的對象,無法獲得能夠自主賺取收入、改善經濟的最基本的投資金;而社會大多數公益事業團體仍然仰賴企業捐款維持運作,資金用罄就沒辦法繼續推動計畫。因此,貧窮者很難有脫離貧窮、結束困苦命運的機會。 受到尤努斯教授及其格萊珉事業成功經驗的激勵,我們成立「台灣尤努斯基金會」期許在台大力推廣尤努斯教授及「格萊珉銀行」的運作模式及理念,並藉由籌辦一系列推廣該理念的公益慈善活動,在社會大眾心中種下行善的種子,以促進財團法人台灣尤努斯基金會建立,並實踐尤努斯教授「無貧社會」的理想。
受夠了一成不變的業界生活嗎?讓你的工作變的更有意義吧!! 「畢嘉士基金會」名稱取自來台行醫三十年的挪威籍醫師畢嘉士。畢醫師遠赴台灣醫治當時最邊緣最弱勢的痲瘋病、肺結核及小兒麻痺病人。他看重每一個生命,無法忍受寶貴的生命被忽略,甚至被放棄;他相信再困難的病,只要不放棄就有希望。回饋過去外國宣教士為台灣的付出,畢嘉士基金服務範圍從台灣屏東延伸至非洲馬拉威。在屏東的長照服務包括:日間照顧、居家照顧、到宅沐浴、臨時住宿、長輩共餐等;同時在非洲馬拉威從事教育、健康及經濟三大領域社區發展工作。
財團法人台北市王雲五基金會,是由王雲五先生出資,成立於1972年6月。 秉持本會的成立宗旨「推廣文化、普及教育」,發揚王雲五先生的自學精神,推動社會自學風氣,希冀社會大眾在求知、事業、甚至人生的各種領域和範圍中,藉由王雲五先生的自學精神,進而建立一生受用的自學力。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台北市王雲五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為回饋社會及幫助弱勢族群,由創辦人陳哲宏董事長以過世母親之名,於2003年成立「財團法人台北市彩霞教育基金會」。 基金會成立以來,始終秉持著「關懷、分享、服務」的精神,致力於音樂教育的推廣,除定期舉辦安養機構音樂課程、慈善音樂會及校園巡迴講座外,也提供教育獎助學金,並持續派遣音樂師資至偏鄉學校服務,希望達到音樂教育紮根的目的,同時推薦優秀團隊參加國際性音樂比賽,以拓展台灣孩子的國際視野與世界接軌,希望以關懷教育、文化藝術活動的推廣及人才培育等工作,提升國人文教水準,涵養社會優質生活。 彩霞教育基金會官網 https://www.rosyclouds.org.tw/ 彩霞教育基金會FB粉絲頁 https://zh-tw.facebook.com/rosyclouds.org/
一、緣起: 乘風少年為教會聯合會下的一個單位,於1999年成立,原名為社區少年學園,2004年正式更名為「乘風少年學園」,2022年再度更名「乘風少年」,為期許少年在遇到人生的挫折與困境時,能不畏艱難,乘風而起,破浪前行,迎向希望的未來! 二、我們的願景與使命: 聖經上記著說:「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它們得以躺臥。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 三、宗旨: 為發揮基督信望愛及社區照顧的精神,結合社會資源、鄰里支持網絡及社工專業團隊,引導少年尋找生活目標,協助其回歸主流生活。 「台北市基督教教會聯合會」由台北市26所教會共同成立;章程第三條明白揭示「本會結合台北市眾教會的牧者同工傳揚基督真理,並以基督教信望愛精神,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的工作、造福人群為宗旨。」,具體作為即是結合北市眾教會的資源投入社會福利服務。
▍認識世界展望會 世界展望會是一個援助、發展和倡議的全球性基督教組織,在六大洲、近100個國家共有3萬4,000多名工作夥伴,以夥伴關係合力服務最弱勢兒童及家庭脫離貧窮與危難,陪伴他們經歷生命的喜樂與豐盛。 ▍關於台灣世界展望會 1964年台灣世界展望會成立,在台灣資源最匱乏的七○、八○年代,透過匯集海外人士的愛心捐助,展望會深入偏遠山區、離島,關懷育幼院、兒童之家、痲瘋病院、從事山地醫療等工作,服務「貧窮當中的最貧窮」。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台灣世界展望會也在接受國外愛心幫助20年後,於1985年由台灣資助人、捐款人接手照顧國內孩子的需要。 1991年,台灣愛心開始資助國外貧困兒童,以實際行動將過去長期獲得的愛心支持,接力傳遞到世界上其他有需要的角落。從接受國外愛心幫助,轉型至援助國外需要,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台灣深耕60年,目前於全台設有4個辦事處、55個服務據點、11個政府合作案服務中心、3個學生中心、3個部落廚房、13個數位學習教室、21個青少年發展中心,範圍遍及都會區、濱海地區、山區及離島,是國內紮根最深、服務最廣的兒童關顧機構。 目前,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全台各地約600名社工員的專業服務及深厚經驗,投入教育及營養支持、家庭發展暨社區培力、兒少保護、災害救助與家庭援助等事工,每年陪伴約4萬5,000名弱勢兒少與其家庭走過困頓,和他們一起遇見改變的希望。 而在資助人、捐款人投入愛心下,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國外兒童資助計畫,和各國展望會合作進行中長期區域發展計畫,每年攜手逾200萬名貧困兒童及居民,共同經歷轉型性發展、邁向豐盛自立;同時藉由「飢餓三十人道救援基金」馳援天災、戰火、糧荒等人道緊急救援方案,一年幫助約1,500萬人度過生命中的難關。 網址:http://www.worldvision.org.tw 服務條款與政策:https://www.worldvision.org.tw/articles/category/16
盈新五金專門製造銷售起重五金產品,例如:(全部吊重總匯)手拉吊車、手搖吊車、電動捲揚機、小金鋼、吊磚機、托板車、鏈條、鋼板夾具、尼龍吊帶、滑車等起重搬運產品。本公司產品是經過嚴格的標準和品質的控制,達到安全性高的產品,以及將產品不斷的求發展,服務於客戶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財團法人人文促進教育基金會的工作行列。
本會成立於民國61年,多年來無時無刻不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為己任,協助政府推動經建計畫、執行輔導措施;並與全國工業總會、商業總會等並列為全國六大主要工商團體,隨時扮演政府與民間溝通橋樑的角色、促進學術研究資源導入產業界,更進而促成業界之間的交流機會。在網絡資源部份,除國內共有50餘個次級組織(各縣市中小企業協會和跨業聯誼會)外,也與全球130個經貿團體結盟,冀望能帶領中小企業接軌國際,締造更多商機。 *歷任理事長均由政府延聘擔任國策顧問等要職 本會自成立以來,恪遵服務中小企業的原始初衷,歷任理事長均因具備專業素養及豐沛經驗而被總統府延攬為國策顧問,提供總統在施政時的諮詢建言。另外也擔任行政院各部會顧問,更能適時適切為全國中小企業請命,發揮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力。 *連續多年獲內政部評選為全國績優社團 本會力求會務的健全運作,在服務中小企業工作上,本會積極爭取向政府建言機會,並向中小企業宣導政府輔導政策,同時參與各項政府標案,戮力執行各項計畫,多年以來除獲中小企業好評外,也自民84年起連續獲得內政部評選為全國性優等績優社團。 *我們辦過哪些活動? 1.晉見總統,提供建言 2.行政院院長與中小企業下午茶敘 3.中小企業聯合新春團拜 4.各類獎項選拔表揚和人才培訓 5.國際中小企業大會(ISBC) 6.全國中小企業發展會議 7.轟老虎高爾夫球菁英賽和山頂尾溜嘉年華會
台灣的專業助人者,因環境變遷、社會問題漸趨複雜、人文關懷的提升與對公眾議題的關注,其角色也被社會大眾日漸肯定並重視。 然而,隨之而來的,則是國人對其專業水準與服務效益更多的要求與期待,此對專業助人者無疑是一個更大的挑戰。 因此,不論是社會工作、心理諮商、教育輔導等領域之助人工作者,都必須不斷檢視服務理念與使命,因地制宜地調整工作模式及增進專業知能,並結合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共同協力,提供有效能的服務,方能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與社會期待,這也是解決社會問題,促進人民福祉,必須要走的一條道路。 本會希望能協助與促進助人專業人員的成長,並透過搭建專業分享平台讓不同領域的助人專業者能夠相互支持與合作。 為實踐此理念,本協會於民國101年12月10日依法成立,並結合跨領域助人專業者,創新服務模式,以達成社會大眾之心理健康為宗旨。
公益組織 Skills for U(社團法人國際技能發展協會)願景是打造一個技能驅動的公平社會,讓驕傲技職成為產業發展的強大力量;使命是技職人才培育,讓產業成為教室的延伸,為技職青年打造進入高成長產業的最短路徑,消弭學用落差,促進社會流動。
台北兒童福利中心創立於民國五十八年,原隸屬中國災胞救助總會,於民國八十三年改隸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係一多元化綜合性的兒童福利機構。 重要業務有: 兒童安置教養(兒童家庭)、幼兒托兒服務(實驗幼兒園)、兒童托育服務(實驗兒童照顧服務中心)、社會工作(社區服務)。 三十餘年來,秉持崇高理念,展現專業精神,跟隨時代變遷,配合社會需求,逐次調整服務項目與經營型態,與社會脈動同步發展,而能締造佳績,屢獲政府主管機關評鑑績優獎肯定,成為國內首屈一指之兒童福利示範觀摩機構,廣受各界讚譽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