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籽是 2020 年創立的台灣生活風格線上教育品牌。 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存在著多元的觀點,每一個興趣都像是一顆小小的種籽,等著人們在心中發現它、耐心灌溉,成長為自己也沒想像過的豐富面貌。學籽邀請來自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將他們累積數十萬小時走過的路,汲取的經驗融匯成自身的獨特觀點,傳達給準備啟程的每一位莘莘學子。 合作過對象包含米其林餐廳 LONGTAIL、東區知名酒吧 Fourplay、台北指標性甜點店 WUnique 、頂級義式冰淇淋品牌 Double V 等,與業界最頂尖的主廚聯手打造兼具質感與系統的課程。目前開設的課程包含居家料理課、調酒課、法式甜點課、麵包烘焙課等,為來將增加與生活風格相關的學習內容,期待以「生活」為主軸,打造更多元且有趣的課程,豐富每個人的日常。
因應我國於民國91年1月1日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建置符合WTO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TBT)符合性評鑑基礎架構之需求。經濟部參酌當時國際認證發展趨勢,整合國內認證資源,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中華民國實驗室認證體系(CNLA)業務及經濟部中華民國認證委員會(CNAB)業務合併,成立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TAF)。本會於民國92年9月17日依據民法相關規定,取得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核發之法人登記證書,完成法人立案。 本會以提供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之公正、客觀、獨立及符合國際規範之第三者認證服務為宗旨。建置國家及產業需求之符合性評鑑認證方案,健全國內符合性評鑑制度之發展環境。 推動國內各類驗證機構、實驗室之國際認證,建立國內符合性評鑑機構(驗證機構、檢驗機構、實驗室等)品質與技術能力的評鑑標準。持續維持及運用國際認證組織相互承認協議機制,積極參與國際或區域認證組織之活動或主辦國際認證活動,促使我國符合性評鑑制度與國際接軌,檢測與驗證結果為國際承認,達到「一次認證、全球接受」,有利經貿發展。
1960年6月1日,在胡水旺、徐千田兩位醫學博士,以及熱心醫學教育人士的奔走下創辦。從三間鐵皮屋開始,小自書本、玻璃管,大至土地、房舍,皆是由私人捐資而來。走過篳路藍縷的半世紀,北醫歷經了18屆董事會、9任董事長、10任校長,他們胼手胝足地開創北醫大各項非凡成就,相信在現任董事長陳瑞杰及校長吳麥斯的傳承下,將引領本校邁向國際! <願景> 成為國際一流醫學大學 <宗旨> 本校以培育兼具人文關懷、創新能力,及國際觀的醫療生技人才,從事醫療保健、生命科學研究,及服務社會之目標為宗旨 <學校定位> 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 定義: 注重實際問題解決的教學與研究,具領先創新研發和強烈創業精神;能快速因應變化並獲取外在資源,使北醫成為社會與經濟發展動力。 內涵及目標: 教育:人文關懷、跨域多元、培養具廣度生醫人才。 研究:生醫轉譯、聚焦特色、厚植前瞻性研發量能。 生技:醫療創新、產業鏈結、建構生醫創業生態系。 醫療:智慧醫療、全人照護、引領精準大健康趨勢。 <核心價值> 人文關懷(Humanity) :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厚植人文與專業教育。 誠信正直(Integrity) :誠實為上,正直當責,堅持互信的組織文化。 創新卓越(Innovation) :勇於創新,承擔風險,追求卓越以引領時代。 團隊合作(Collaboration) :尊重多元,跨域協作,共創永續發展的目標。 社會服務(Service) :熱忱服務,影響社會,促進人類健康與福祉。
★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風潮音樂經紀股份有限公司 ★風潮音樂生活館事業群 從音樂啟程,於生活、人文、自然、心靈多個領域與知音相逢。 風潮音樂,以創意十足的音樂美學,打造出獨特的企業文化。 五次葛萊美獎入圍,40座金曲獎榮耀,以及百餘次海內外入圍、得獎紀錄,讓風潮成為華人音樂的傳奇品牌。 從音符延展到生活,從生活深入心靈,從音樂出版走向音樂文創。 風潮團隊以音樂為核心,發現更多創意的可能;以創意為磐石,發展更多美妙的作品。 1988年創立,以音樂出版為核心,自製及引進許多膾炙人口的音樂創作,許多引領民族、宗教、新世紀、跨界、親子、心靈等領域的作品,迄今仍於華人音樂界具有指標性地位,影響華人原創音樂甚鉅。 2012年起,以音樂文創為發展核心,標誌著以音樂為基石的創作,將與生活、與人文更緊密結合。從音樂出發,發掘更多與音樂對話的方式,在音樂天地裡,追求無止境的文創美學。
▌無國界醫生是一個獨立的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MSF),即英文「Doctors without Borders」,中文譯為「無國界醫生」,致力為受武裝衝突、流行病、傳染病和天災影響,以及遭排拒於醫療體系以外的人群提供緊急醫療援助。無國界醫生只會基於人們的需要提供援助,不受種族、宗教、性別或政治因素左右。 我們的行動建基於醫療道德,以及中立和不偏不倚的原則。我們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力求為最有迫切需要的人們提供援助。在衝突地區開展的專案,我們並不接受直接牽涉到衝突的政府或其他派別的資助。 1971年,一群記者及醫生在巴黎成立無國界醫生組織。至今,我們有將近68,000的工作夥伴在世界各地參與行動。 ▌ 無國界醫生在台灣 2016年4月,無國界醫生組織於台北設立辦事處。2019 年正式成立財團法人無國界醫生基金會。 無國界醫生台灣辦公室專注於三個任務: 1) 積極與台灣公眾和公民社會接觸,就全球人道危機和衛生緊急情況進行宣傳、支持和倡導; 2) 招募台灣的醫療和非醫療人員,派遣至現場項目工作; 3) 從台灣捐助者籌款,直接支持無國界醫生的社會使命和醫療人道活動。 ▌ An international, independent medical humanitarian organization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 translates to Doctors without Borders. We provide medical assistance to people affected by conflict, epidemics, disasters, or exclusion from healthcare. Our teams are made up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logistic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 bound together by our charter. Our actions are guided by medical ethics and the principles of impartiality, independence and neutrality. We are a non-profit, self-governed, member-based organisation. MSF was founded in 1971 in Paris by a group of journalists and doctors. Today, we are a worldwide movement of nearly 68,000 people. ▌ MSF in Taiwan MSF opened a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aipei in 2016 and became a Foundation in 2019. MSF Taiwan office focuses on 3 key pillars: 1) Active engagement with Taiwanese public and civil society on global humanitarian crises and health emergency for awareness, support and advocacy purposes; 2) Recruitment of skilled Taiwanese medical and non-medical staff to dispatch to field project; 3) Fundraising from Taiwanese donors to directly supports MSF Social mission and medical humanitarian activities.
本公司是由母會「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為解決身心障礙與弱勢族群就業問題而成立。本公司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保障員工福利、落實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與健全保險;積極參與政府清潔、輔具與口罩採購標案,研發出以一般就業促進者(含中高齡失業者、原住民、單親婦女、特殊境遇婦女等),與身心障礙者協作的工作模式,相互合作、各展所長,服務品質獲各大型機構與公部門肯定。本公司積極建構安全、安心與開心之友善職場,幫助身心障礙與弱勢就業族群穩定就業、獲得尊重與自信並改進家庭經濟。 營業項目~ 1、清潔勞務服務:含大樓駐點清潔、洗地打蠟、外牆清洗、病媒防治、防疫消毒與園藝造景等。 2、專業輔具服務:本公司設有專業輔具清消工廠與各門市據點,提供輔具租賃與販售、清潔消毒、維修保養與物流倉儲等服務。 3、醫療器材生產與販售:設有專業醫用口罩工廠,無塵室生產、身心障礙者用心包裝,提供防疫安心保障。
「財團法人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基金會」是行政院依據《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設立之基金會,受理國家不法行為權利被侵害者申請生命、人身自由受侵害之賠償、財產所有權返還及名譽回復等相關事項。 截至今年10月,本會已通過1,079件生命及人身自由賠償案件,持續為協助完成臺灣的轉型正義而努力。 以總統身分致歉!賴清德:繼續為受難者平反、推動轉型正義(113/8/31)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523096 權利回復基金會通過112件申請 賠償金額逾1億元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11270065.aspx 首度舉辦平復國家不法儀式 蔡英文向受難者致歉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423064 蔡英文總統頒回復名譽證書 陳澄波等5百多人獲平復 https://reurl.cc/o5dxVV
一、風雨如晦 創建華興 民國四十四年初,隨著一江山的淪陷,首軍七百餘人壯烈殉國,大陳島一帶的居民一萬八千餘人,隨著政府撤遷來台。在這場歷史巨變中,留下了數百位烈士遺孤、無依難童亟待救助。 蔣夫人宋美齡女士,一秉抗戰期間設置遺族學校的精神,為了安置這批失怙無助的孩子,開辦育幼院,在風雨如晦中創建了華興院校。 走過半個世紀多,從早先的幼稚園、小學,之後為因應幼童成長升學所需,逐步增辦了初中及高中部。 二、蛻變轉型 永續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的變遷、人口結構的改變,台灣社會近幾年變化快速。社會福利制度日臻完善,不同類型的慈善機構漸次增加,華興慈善教育的角色,也為因應社會改變而有了轉型的契機。 民國九十年、九十四年七月董事會分別聘請陳守讓、高宏煙接管院校業務,期勉掌握時代脈動,改變經營方針,全面組織再造,以期能永續發展。 自九十一年度起全面轉型,對外招收一般學生。 91學年度,一年級起增加為二班,全校共計 7班。 95學年度,一年級起增加為四班,全校共計13班。 96學年度,三四五年級各增一班,全校共計19班。 97學年度,全校共計21班;98學年度,全校共計22班; 99學年度,全校共計23班。 100學年度已達滿班數24班。 學生900人。 轉型至今,「量」的增加之外,全體同仁更積極致力「質」的提升,建立優質品牌,實踐「陽光、健康、知性」的教育願景,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為社會培養領袖人才,為國家造就棟梁支柱。 三、踵繼前賢 再創高峰 華興經過半世紀漫長的歲月,物換星移,滄海桑田, 蔣夫人創校「信、望、愛」的精神和現任 辜嚴董事長的睿智領導。站在歷史轉捩點上,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在光榮的基業上,踵繼前賢,再創高峰。
『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於1996年12月創立,運用發展『聽覺口語教學法』,透過專業團隊的指導及家庭的積極投入,協助聽損兒童進行早期療育、發展聽說能力,並激發其潛能,以積極融入社會。 服務據點: 北區中心:114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60號4樓 電話:(02)2627-2877 傳真:(02)2627-9066 南區中心:801高雄市前金區中正四路148號10樓 電話:(07)286-0626 傳真:(07)288-1162 宜蘭中心:260宜蘭市同慶街95號4樓 電話:(03)931-0525 傳真:(03)931-0533 中原中心:320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中原大學全人教育村南棟4樓408室) 電話:(03)265-8070 傳真:(03)265-8075 社會肯定與榮耀 一. 1999年03月16日 稻江扶輪社授證表揚『優良聽損教育人員』 二. 2001年11月12日 教育部頒發「九十年度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團體」獎 三. 2002年05月31日 佳沛紐西蘭奇異果公司頒發『佳沛人道關懷獎』 四. 2005年10月07日 教育部評定『績優教育事務財團法』 五. 2007年10月30日 中華民國公益團體服務協會頒發『國家公益獎』 六. 2007年11月12日 教育部頒發『社教公益獎』 七. 2007年11月12日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頒發『網際營活獎』 八. 2010年12月06日 行政院頒發『國家永續發展獎』 九. 2002-2024年 連續以方案計畫通過『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專業監督審查、獲得社會捐款之補助分配 十. 2012年1月 獲教育部頒發「100年度績優教育基金會」 十一. 2012年11月 獲教育部「社教公益團體獎」表揚 十二. 2013年8月 獲國健署第一屆「健康促進貢獻獎團體獎」 十三.2017年11月 獲震旦集團「傳善獎」表揚 十四.2018年12月 獲教育部「社教公益團體獎」表揚 十五.2022年11月 獲震旦集團「傳善獎」表揚 十六.2023年5月 榮獲康復國際『百年傑出貢獻獎』 十七.2024年12月 獲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 網站:https://www.chfn.org.tw
熱愛台灣文化資產及文化作品,能掌握國內外文化內容與科技應用新趨勢,促成商業模式之開發共構,具備文化內容產業工作經驗,有志於推進國內文化事務及跨業合作,推升產業發展與國家市場者,歡迎您加入文化內容策進院的團隊。
我們是一間以互動體驗+展示設計為主的設計公司,公司不大但五臟俱全,其中包含了專案/企劃人員、數位媒體設計師、互動科技工程師與3D/空間設計。專案的類型包含平面設計、網站、手機APP、互動裝置、展場整體規劃與設計...等類型,適合厭倦一成不變且喜歡各種挑戰的你。善變是人類最大的優勢,若您厭倦一成不變的工作,歡迎您來淇奧友善與我們聊聊!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_健康創新中心的工作行列。
一群從事癌症照護的醫護人員走出病房,和一群癌友及家屬矢志協助癌友家庭找回希望開始。2002年成立「癌症希望協會」,2011年正式更名為「癌症希望基金會」。要成為癌友家庭的生活領航者,協助他們萌生新的力量,更是要串結各界資源與力量,讓癌友家庭安心治療、放心生活、有信心面對未來。
宏恩綜合醫院創立於民國54年,是國內第一家採用開放型態經營的綜合醫院,當時僅有52床。 民國61年,因營運狀況良好,擴展為80張病床的規模。 民國65年,更名為財團法人宏恩醫院。 民國68年,再度集資興建第三批院舍,擴展為現有規模 民國69年12月,開辦勞保門診、住院業務 民國71年接受公轉診、住院業務 民國73年通過教學醫院申請,共180床 民國75年評定為地區教學醫院 民國82年開辦糖尿病保健推廣教室 民國84年開辦全民健保 民國85年加護病房擴建 民國87年加入台北市緊急醫療網 民國88年評定為地區教學醫院 民國91年評定為乙類地區教學醫院 民國91年加入糖尿病、心血管共同照護網 民國93年~95年辦理「畢業後一般醫學教育訓練-社區醫學訓練」 民國98年新制醫院評鑑合格 民國100年 加入慢性腎臟病照護網 民國100年 通過無菸醫院認證,榮獲銀質獎 民國103年 加入PAC「腦中風急性後期照顧」計畫 民國103年 參與衛生福利部醫院品質績效量測指標系統與落實品質改善試辦計畫 民國104年 榮獲衛生福利部醫院品質績效量測指標系統與落實品質改善指標績優獎 民國104年 參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癌症防治績優醫院_癌症防治最佳夥伴獎 民國105年 通過衛生福利部新制醫院評鑑合格 民國106年 通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新制健康醫院認證 民國107年 榮獲衛生福利部品質監測量測品質進步獎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是以促進對氣候變遷、能源永續的瞭解,致力於加速台灣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非政府組織(NGO)。2015年7月與39家企業夥伴成立「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以孕育標竿企業、引領社會核心、傳承永續志業為精神指標,期能結合企業力量共同推動企業永續發展(CSR)。 【五大工作重點】 1.氣候變遷 2.永續能源 3.企業永續 4.大學永續 5.SDGs推廣 【成立與發展】 本基金會由大台北區瓦斯股份有限公司、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新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及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先生出資設立登記。於2007年10月31日核准成立,在簡又新董事長之領導下,目前基金會行政管理部下設有七大單位: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 (TCCS)、台灣企業永續獎 (TCSA)、台灣企業永續學院 (TACS)、社會影響力中心 (SIC)、會展中心 (EXPO)、淨零工作小組 (CNU) 以及永續使命辦公室 (OSM),共同推廣永續事務。本會也於2009年成為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的觀察員。 【本會榮譽】 ■ 獲頒「環境英雄獎」肯定 本會董事長簡又新博士與董事柳中明教授於2010年1月獲選為遠見雜誌及YAHOO奇摩舉辦的「台灣環境英雄獎」,簡又新博士以奠定台灣環保政策的法制基礎與人才培養,開啟民眾環保意識,退休後為組非營利組織,繼續推動減碳抗暖化的具體成效獲獎;柳中明教授以設計紫外線指數讓民眾注意臭氧層問題,推動整合災害預警指數及氣候安全法,打造台灣環境百年計畫獲獎。 ■ 獲頒教育部99年度「社教公益獎」肯定 教育部為激勵諸多推展社會教育有功人員,特於每年頒獎表揚對社會教育具有重大貢獻之團體及個人。本會經由主管機關經濟部的推薦,榮幸獲選為本屆(99年度)「社教公益獎」團體代表之一,也是2010唯一與環境、永續發展相關的獲獎單位。 【參與國際組織與簽署備忘錄】 ■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觀察員 ■ 聯合國氣候變遷非政府青年組織(YOUNGO)會員 ■ 與德國在台協會簽署「永續力」巡迴說明會意向書 ■ 與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簽署合作備忘錄 ■ 與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簽署合作備忘錄 ■ 與彭博(Bloomberg)簽署合作備忘錄
本院成立於民國47年7月1日,48年3月開始門、急診作業,同年11月1日正式開幕。土地面積30.356936公頃,總樓地板面積545203.83平方公尺,主要建築有中正樓、思源樓、長青樓、門診大樓、致德樓、神經再生中心、身障中心、動力中心等。最初設置病床600張,醫療服務對象僅限於在台退除役官兵,後逐年開放及於榮眷、公、勞、農、漁保及一般民眾。逐次興建一、二、三門診大樓,門診人數由最初每日200餘人次,增至目前每日約八千餘人次;因應門診量的增加,陸續擴增床位,目前擁有3160張(112年09月)。 本院現有員工6890名(醫師1402名、護理人員3182名,醫事人員1019名、技術人員334名、行政人員791名、技工工友162名),組成堅強的醫療團隊,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精確的為病患診治各種疾病。(113年1月) 為了落實政府照顧榮民之宗旨,於台灣中南部地區先後籌建台中、高雄兩分院;台中分院於71年10月31日開幕,77年7月獨立為台中榮民總醫院;高雄分院於79年10月31日開幕,於82年7月1日獨立為高雄榮民總醫院。支援輔導會所屬12所榮民醫院的醫療作業。87年7月在臺北市臥龍街設立「大我新舍門診部」輪派醫師駐診,提供該地區四千餘高齡單身榮民便利優質的醫療服務。89年及90年,先後承辦臺北市立關渡醫院,及署立宜蘭醫院開公立醫院委託經營之先河,使當地居民也可以獲得與國家醫學中心同等級的醫療服務。91年6月與財團法人中心診所醫院醫療技術合作,嘉惠臺北市東區居民。 在歷任院長及同仁辛勤耕耘之下,本院目前忝列國家級醫學中心,肩負病患醫療服務、醫事人才培訓及醫學研究發展三大任務,配合國家醫療政策,善盡政府照顧人民健康之責任。 本院於60年籌建國立陽明醫學院,完成後撥交教育部,現已改制為大學,培植無數專業醫事人員。並接受全國各公、私立醫學醫事院校學生來院實、見習及進修,舉辦各類講習班,受訓學員遍及國內、外。86年元月建置國內最早之榮陽數位化醫學圖書館,提供榮總、陽明同仁豐富、新穎之醫學電子書、電子期刊等數位化醫學資源。 民國52年,美國實業家柯柏先生捐贈本院的「柯柏醫學科學研究館」啟用,是為國內最早成立醫學研究部門的醫院;在基礎與臨床並重的前題下,培育醫學研究人才,研發出多項領先國內的研究成果。為能將研究成果產業化,利及民生,本院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已見成果。興建之醫學科技大樓,是結合基礎、臨床、資訊科技與實驗動物中心等尖端設施並符合安全環保標準之科技、人文並重的智慧型多功能研究空間,完成後將是國內第一棟符合藥品優良臨床試驗規範(GCP)的臨床研究病房,符合優良實驗操作規範(GLP)及合於生物安全等級2-3級的研究設施(BL2-BL3),及符合國際標準之動物照顧等設施的醫學研究大樓。可以預期,本院未來在醫院科學研究上,將能更上層樓。 為縮短診療時空差距、提昇偏遠地區醫療服務品質、加強醫療教學與群體醫療服務,本院自85年起,運用遠距電訊傳訊數位網路系統,提供國軍金門醫院、金門縣立醫院及宜蘭縣醫療院所遠距會診、遠距教學、遠距會議及遠距病例研討等遠距醫療支援,建立醫療資源共享,一年平均4百餘件,使當地居民健康得到保障。 近年來本院致力於神經修復及再生、人腦科學及認知功能研究、功能性腦神經造影、腦神經資訊、幹細胞研究、基因工程、生殖科技、臍帶血移植、生物影像整合、心電生理、電子病歷等先端醫療科技之研發,俱有重大的成果。 本院各科均訂有臨床處置作業規範、標準作業流程、稽核制度及各種品管會,以確保醫療品質。為了提昇服務效能,本院開發自動語音辨識預約掛號系統、全國藥品資料查詢辨識系統、雙語葯袋、病患醫療資訊系統、更新手術同意書;開辦夜間門診、啟用開放式單一窗口多功能櫃台、設立安寧病房、定期舉辦社區衛教服務;成立各種品質管制委員會,負責監督醫療品質;推動建立臨床路徑,保障醫療品質及病患權益;舉辦策略發展共識研究會、醫療品質及醫院管理訓練課程、成立品質改善行動小組,定期舉辦病患問卷調查等措施;設立財團法人惠眾醫療基金會幫助艱苦病患,組織龐大志工團隊散佈全院各區為病患服務。 60多年來,本院孜孜不懈,秉持「以客為尊」以顧客為導向的服務理念,致力於醫療技術創新、服務品質提昇,提供患者身、心、靈全方位的醫療照護、便利的就醫環境及人性化的服務。未來本院仍秉持「視病猶親、追求卓越」的服務理念,遂行醫療服務、教學訓練、醫學研究三大任務的發展與成長,以「品質」、「效能」為核心競爭力,謀求人類的健康與福址。
臺北市私立悠樂活居家長照機構正式成立於2019年,坐落於台北市大同區,發展初期為非營利組織之社團法人臺北市社區照護發展促進協會,本著“以愛為本,從正向出發”之精神,為社區長照產業做出努力與貢獻。更延續此精神於居家機構內,提升服務量能且秉持著-居家服務工作,不只是照顧更是賦能之信念,加強員工之本體專業技能,以利能夠提供案主及案家更有質量的服務。
【關於我們】 『深耕客服領域 提供BPO企業流程委外服務』 程曦資訊自2004年起,由系統整合的基礎上跨足委外客服中心營運管理,專精於客戶服務領域,提供客戶更全面化的整合服務,主要業務涵括Inbound/Outbound客服外包、技術諮詢、文字客服、顧問服務、BPO企業流程委外及數位行銷服務等,憑藉著專案營運經驗、服務流程企劃、人員管理能力及原生技術支援等優勢,結合集團的技術整合能力,提供智慧化、行動化的企業流程委外管理,是國內唯一同時具備原生技術、營運經驗、流程管理能力的廠商,能以「客戶服務及管理」為核心,提供企業客戶深度服務及CRM完整解決方案。 『人員管理經驗豐富 協助優化服務品質』 因應顧客體驗(Customer Experience)趨勢興起,程曦集團於2016年成立子公司—程高資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專精於客戶服務專業領域之人員管理與培訓,擁有完整教育訓練制度及標準作業程序,包含營運管理規劃與標準化作業流程、Inbound/Outbound服務技能、流程處理及滿意度調查與數據分析等。程高資訊服務與本集團間,獨立運作亦互相支援,在策略和專業的引導下,發揮資源的綜效,為客戶的品牌創造最高的效益。 【員工關懷-超額進用身心障礙者】 響應政府推動之身心障礙者就業計畫,程曦長期以來除積極協助社福團體辦理職訓課程外,進用員工中不僅有10%為身心障礙員工,其中更有多位為重度與極重度身心障礙人士,遠超政府規定數量。目前程曦進用之身障人數為69人,其中,中重度以上高達46人,身障員工平均年資4年以上,更有2位身任管理職務。我們不僅提供身心障礙同仁良好且舒適的工作環境及福利,更為其建立理想、自信的職場生活與職涯發展。因此,不僅在2010年榮獲行政院「創造就業貢獻獎」;2011、2012、2016年獲頒臺北市政府「企業足超額進用認證標章」;更因照顧身障同仁不遺餘力,獲頒第12、13屆勞動力發展署「金展獎」。 【近年獲獎事蹟】 • 榮獲2024「亞太傑出企業獎」—【卓越企業管理獎】獎項 • 榮獲2024「亞太傑出企業獎」—【卓越企業領袖獎】獎項 • 榮獲2024「CSEA卓越客服大獎」—【最佳AI系統應用團隊】獎項 • 榮獲2024「雇主品牌大賞」—【最佳留任力獎】獎項 ⚑想了解更多程曦消息,歡迎點擊下方網址帶您瞭解! ★程曦官網:https://www.chainsea.com.tw/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ChainseaServic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hainseaservice/ ★程高(子公司)官網:https://www.chainsky.com.tw/ ★點鑽(子公司)官網:https://uupon.tw/ 「改變自己,程就未來 勇敢追夢,曦手向前」~歡迎與我們一起樂在工作 享受生活~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_推廣教育中心的工作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