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心家族」緣起於大提琴音樂家林照程與鋼琴家蕭雅雯的家庭。「天使心家族」獲得許多家庭和社會大眾的信任與支持。2006年本著基督教精神正式成立為「財團法人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 期待在未來透過更多社會資源與專業人士的結合,擴大對全國身心障礙者父母和家庭的服務。同時建立支持網路,創新資源提供,落實對身心障礙者家庭關懷、輔導與照顧。並倡導身心障礙者福祉,協助社會熱心大眾積極參與身心障礙者家庭服務,而能發揮深藏在你我心中的「天使心」,攜手共織一片有愛無礙的美麗天空。 服務據點 台北總會: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 台北服務處: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 桃園服務處:桃園市桃園區中平路102號5樓之1 台中服務處:台中市西區臺灣大道二段406號11樓之1 台南服務處:台南市北區公園南路366號8樓之1 高雄服務處: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二路597號18樓之1 愛奇兒家庭發展中心:台北市文山區忠順街二段129號2、3樓
本公司董事長廖年吉先生憑著其對鄉土的熱愛及響應政府「住者有其屋」之政策,於民國80年12月正式創立「皇銘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初期,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6000萬元整,隨著經營規模之擴增,目前實收資本額已達新台幣37億9734萬元。本公司於民國85年4月為確立企業識別,正式更名為「皇翔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成立迄今,在大台北地區推出之個案眾多,而其中完工個案之平均銷售率達90%以上,足證明本公司區域性開發之深耕模式與能力,已獲具體肯定,並為公司奠定了磐基永固的經營基礎。 本公司成立於民國八十年十二月,於八十八年五月上櫃,八十九年九月上市。本公司始終秉持著以誠立足,以實展業的經營理念,塑造出良好的信譽。
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簡稱環資會)原名為財團法人一般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基金會(一清基金會),成立於民國82年6月,由環境部(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捐助新台幣伍佰萬元設立,並於同年10月正式完成法定登記。環資會旨在推動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主要從事一般廢棄物回收再生之研究發展工作。民國88年,基金會改組並更名為環資會,轉型為智庫及技術服務機構,致力於成為國家環境資源相關議題研究發展之智庫。
中華紙漿自1968年成立至今已跨過50個年頭,隨著時代的變遷,面對全球經濟與市場複雜多變的挑戰,過去的我們不曾停下腳步,未來也將持續大步前進。 華紙致力整合造林、製漿、造紙,落實「林、漿、紙一貫」垂直整合,以更貼近生活之方式引領紙材的新應用,並積極投入混和材料應用,期望開創「垂直整合、綠色環保、技術加值」的造紙業新紀元,持續以「提升材料利用率」、「科技結合傳統」、「產品多元再進化」、「生態復育與教育回饋」等四大面向,做為永續發展的願景。 在產業變革影響下,我們突破原有傳統製漿及文化用紙的市場範疇,切入食衣住行與醫療產業、進入功能性領域,積極拓展高附加價值特殊紙之國內外客戶群。 除了本身具有的社會經濟效益以外,華紙期許成為對整體社會具貢獻的加值型產業與造紙產業之典範企業,目前已取得FSC COC驗證、PEFC國際環保認證及紙品碳足跡盤查,具體落實環境友善發展的承諾,積極引進生物技術化學改質技術,加強環保製漿、提升能源效率以及固體製程餘料資源化,致力達到零餘料排放的綠色目標。 一直以來,為了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我們不僅持續在經濟發展、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的核心政策下努力,更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想法識才、惜才,相信唯有「合適的人才」能建造健全的組織,「健全的組織」才能建構企業永續經營的能力。 中華紙漿不僅僅是文化載具生產者,更是結合科技、豐富現代生活的社會企業。華紙下一個 50 年,我們邀請您加入創新的行列,一同迎接造紙業新紀元。 更多華紙的內容就在 http://www.chp.com.tw/ 【防詐聲明】 日前本公司發現不法詐騙集團以「中華紙漿股份有限公司」名義,在臉書各大社群刊登不實的招募徵才訊息,提醒求職者此等行為均屬詐騙,與本公司無關,本公司已向警政署報案,並將依據刑法規定採取法律途徑,嚴懲不法詐騙集團。 本公司之正式招募資訊,均會刊登於104人力銀行或本公司官網,不會以社群平台刊登招募徵才訊息。 再次提醒求職者,切勿輕信網路上不明人士的招募資訊,以免遭受詐騙。
國家交響樂團(NSO)的前身「聯合實驗管絃樂團」成立於 1986 年,集合優秀新生代音樂家,以打造頂尖交響樂團為目標;2005 年成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附設團隊,2014年4月改隸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以「臺灣愛樂」立足國際。經過三十多年耕耘,NSO 參與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跨界製作,自信、精銳,有文化意識地展現「來自臺灣的聲音」。 NSO的歷任音樂總監張大勝、林望傑、簡文彬、呂紹嘉;常任指揮艾科卡(Gerard Akoka)與史耐德(Urs Schneider),藝術顧問暨首席客座指揮根特・赫比希(Günther Herbig)共同悉心呵護樂團成長。近十餘年來,NSO 銳意求變,大步朝專業、開放、勇於創新的職業樂團發展,成為亞洲地區最具指標性的樂團;德國指揮家準・馬寇爾(Jun Märkl),期望以樂團獨特的聲音擔任臺灣的文化大使,向全世界表達特有的身份和情感;馬寇爾於 2022 年 1 月起擔任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樂團逾90名團員,每年樂季演出約 80 場次; NSO 不僅在音樂廳與劇院服務樂友,也貼近臺灣社會脈動,每年透過百場推廣活動,觸及超過萬人。
「新文化基金會」成立宗旨在於推動讓台灣進步的新文化運動,為了推廣新文化,幾十年來,成效卓著,以培育優秀公共事務人才為職志,期能改變、促進台灣公共事務之推展。
港洲營造成立於民國67年,為中部地區歷史悠久之營造公司,其四十餘年來穩定成長並榮獲優良營造之殊榮,帶著強烈的堅持及韌力一路行來,不僅把事做對,也把對的事做到更好,我們視建業如在路上行舟,隨著文明的河流開疆闢土、無論環境險惡或雄偉壯麗,皆為呈現完美的效果,精進努力開發以『品質』為導向的優質工程,讓港洲的每一項產品都能達到國際一流的品質標準,甚至領先政府的合格標準規定,成為業界標竿,獲得社會肯定,成為業界最安心的選擇。以『全員參與品質創新,持續改善創造價值,滿足顧客期許。』為品質政策。 【獲獎殊榮(詳閱"公司發展歷程")】 ●優良營造認證 ●第三屆WA中國建築獎優勝獎 ●第九屆WA國家建設金質獎 ●全球卓越建設獎首獎 ●第十四屆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優等 ●第九屆公共工程金安獎 ●第十六屆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優等 ●台中市政府金安心工程計畫重大工程組優勝 ●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施工品獎 ●第十九屆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佳作 【經典作品】 ●台中市霧峰區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台北市公館新世界及大稻埕觀光劇場 ●內政部空勤總隊第二大隊勤務廳舍 ●台中市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台中市文心公園圓形戶外劇場 ●中台禪寺碑林博物館 ●台中市南屯區國民運動中心 ●台中市北區國民運動中心 ●台中市自然科學博物館藝術展示園區 ●台中市霧峰區中台灣影視基地 ●台中市后里區后里馬場馬事發展區 ●台中市白海豚生態館 ●台中市北屯區中臺灣電影中心
成立於民國1986年的宏盛建設,37年來秉持從土地出發的初心,思考台灣住的未來,不僅以關懷大地的精神服務社會,更以城市開發的宏大視野,致力於住宅思維的創新,持續隨著時代前進,改變台灣人的生活型態與居住空間概念。 To be a respected company, we are not only a leading developer of technology but also a lifestyle creator and provider. 我們要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我們不只是建築業的科技領航者,也是生活型態的創造者及供給者 We shape our buildings thereafter they shape us ~Winston Churchill 我們形塑建築,但同時建築也會重新塑造我們 ※ 宏盛身為台灣建築業的領航者,我們反思,建築不能只是包裝美麗的盒子,除了把建築物蓋的美觀、功能好,建築不應該是從供應商品的角度出發,而應以人為本(從居住者的角度出發),建築物最重要形塑出來的空間是給人(居住者)使用,而不是建築師彰顯或突顯建築師個人的美學。 宏盛重新思考什麼是好宅? ‒ 必須與周遭環境融為一體:尊重自然環境與建築的互動尺度 ‒ 必須兼顧社會責任:結合ESG 取之於用社會,回饋於社會 ‒ 必須「以人為本 以客為尊」:從居住者的角度出發 做出屬於使用者的藝術 ‒ 為建築注入新基因 成為科技建築的領航者:回歸以人為本,創造舒適與科技的生活空間 我們最終決定Back to Basic:為好宅的定義下一個註腳:「實」是「虛」的影子 ,「虛」是「實」的主體,本著「以人為本 以客為尊」的居住思維,並且結合與運用科技創新,才能提供客戶優質安居的好宅。 We build a building as an art. 我們將每一棟建築都視為一件藝術品
1988年,一群熱愛音樂的企業家和音樂家,有鑒於國內音樂環境仍有開創及發展空間,亟需結合更多力量推動,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於焉成立。成立之初以支持台北愛樂合唱團為主要目標,而後為期使合唱藝術有更多元表演空間,陸續成立兒童合唱團、室內合唱團、青年合唱團、婦女合唱團及市民合唱團,結集各年齡的合唱愛好者,讓高水準的合唱樂音聲傳國內外。2003年起為建構全方位表演藝術環境,陸續成立愛樂劇工廠、青年管弦樂團、少年樂團及台北愛樂歌劇坊等常態組織,成為具有合唱團、管弦樂團、音樂劇團、歌劇工作坊及統合製作大型國際藝術音樂節的全方位機構。 本會對引進國外優秀團體,培養國內音樂人才不遺餘力。1996年起舉辦之「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已成為亞洲最大合唱盛事之一;曾邀請英國泰利斯學者、美國香提克利、德國司徒加室內合唱團、瑞典史旺宏歌手、匈牙利Cantemus兒童合唱團、拉脫維亞Kamēr合唱團等國際頂尖團體來台演出,開拓國內合唱新視野。此外亦曾邀請英國國王歌手、內蒙古青年合唱團、北京中央少年兒童合唱團、瑞典The Real Group等國際知名合唱團訪台演出。每年暑期同步舉辦之「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營」開設包含合唱音樂營、基礎指揮班、指揮大師班及合唱萬象講座等課程,每年吸引來自台灣及中港澳、日本、新加坡等國合唱愛好者參與。2018年舉辦「台北國際合唱大賽」為台灣大型國際合唱賽事之濫觴,邀集國內外知名指揮擔任評審,賽事選定國人原創合唱作品為指定曲,藉此拓展國人作品至世界各個角落,望鼓勵更多國人作曲家投身合唱曲創作,展現台灣成熟的合唱實力。 在開拓國內藝文新視野方面,三十年來引進多部國際大型經典曲目在台首演,如布拉姆斯《德文安魂曲》、奧福《布蘭詩歌》、冼星海《黃河大合唱》、范曉《非洲聖哉經》、華爾頓《伯沙撒王的盛宴》,及德國指揮大師海慕特‧瑞霖客席指揮之巴赫《B小調彌撒》、《聖約翰受難曲》、《聖馬太受難曲》;節目製作方面,2001年引進亞裔百老匯音樂劇《鋪軌》、2006年邀請山西省話劇院大型經典舞台劇《立秋》來台演出;並自製中文音樂劇《龜兔賽跑》、《約瑟的神奇彩衣》、《魔笛狂想》、《天堂王國》、《宅男的異想世界》、《老鼠娶親》、《上海‧台北-雙城戀曲》、《十年》、《天祭》、《小羊晚點名》及全英文演唱之台灣史詩音樂劇《重返熱蘭遮》等,企圖打造「MIT台灣製造」的百老匯。 為鼓勵國人創作,本會長期與錢南章教授合作,發表《台灣原住民歌謠組曲》、《我在飛翔組曲》等無伴奏合唱音樂,及大型合唱管弦樂作品《馬蘭姑娘》、《佛說阿彌陀經》、《娜魯灣-第二號合唱交響曲》、《十二生肖》等;國內作曲家委託創作方面,如許雅民《台灣彌撒》、《六月雪》、《世紀歸零》、連憲升《風中的微笑》及首演馬水龍《無形的神殿》、金希文《流動的記憶》、石青如《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等新創作品。此外,台北愛樂企圖突破傳統合唱演出模式,策劃多部「合唱劇場」製作,結合戲劇、舞蹈、燈光、多媒體等劇場元素,委託國內外作曲家如冉天豪、伍卓賢、Josu Elberdin(西班牙)及劇場編導謝淑靖、陳仕瑛、陳仕弦等人,完成「兒時情景」、「台北心情記事」、「鐵道之歌」、「四季‧台灣」等製作,為國內合唱音樂創造新生命。 1992年起,台北愛樂支持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至國外演出,足跡遍及美國紐約下一波藝術節、明尼蘇達世界合唱大會、奧立岡巴赫音樂節,澳洲墨爾本藝術節、雪梨世界合唱大會,拉脫維亞國際音樂節、捷克斯麥塔納音樂節、波蘭管風琴暨宗教音樂節、新加坡華藝節、北京國家大劇院八月合唱節、法國Polyfollia國際人聲音樂節;2016年獲西斯汀教堂合唱團之邀赴梵蒂岡於「德蕾莎修女封聖大典」中獻唱。藝術總監杜黑先生亦代表台灣出席國際合唱組織會議及擔任國際比賽評審,使台灣合唱界在國際舞台具有相當份量與地位。 為永久保存及推廣優良國人創作,台北愛樂出版多張專輯,發行之【映象中國】獲第8屆金曲獎「最佳唱片製作人」、「最佳演唱人」、「最佳古典音樂唱片」獎;錢南章【馬蘭姑娘】獲第9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許雅民【六月雪】獲第11屆金曲獎「最佳古典唱片」及「最佳作曲人」提名;錢南章【我在飛翔】獲第12屆金曲獎「最佳古典唱片」等三項提名;錢南章【佛教涅槃曲─佛說阿彌陀經】獲第13屆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唱片」、「最佳作曲人」獎;【世紀歸零】獲第14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最佳演唱人」、「最佳作曲人」獎。錢南章【第二號交響曲—娜魯灣】獲第18屆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等三項提名。錢南章【十二生肖-台北愛樂合唱團40鉅獻】獲第25屆金曲獎「最佳藝術音樂專輯」、「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錄音」提名。 本會長期以來獲得政府、企業及社會大眾之肯定與支持,為我們精益求精的原動力。2008年9月受台北市政府藝響空間計畫支持,獲得松山區龍城市場四樓之使用權利作為排練營運之用,使營運能量更加穩固茁壯。我們將珍惜各界關懷,戮力以赴,為台灣音樂的扎根、成長及邁向國際繼續貢獻心力。
1946年臺灣水泥公司正式成立,1954年正式由公營轉為民營,1962年以股票編號 1101,成為台灣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1974年台灣十大建設開始實行,台泥跟著國家的政策開始開疆闢土,在台灣築起一個嶄新的世界。 『過去,水泥是人類文明的黏著劑,是推動人類文明往前邁進的力量。 未來,台泥將成為通往下一輪百年盛世的Bridge。』 台泥是台灣的國家代表品牌之一。過去,台泥的生產,均配合需求。未來,台泥將主動友善環境(Eco-friendly),主動解決環境問題(Eco-solution provider),運用創新科技、創新思維,開發新能源,朝著打造「零廢棄、零污染、零排放」之循環經濟,創造永續企業的新價值進行。 在全球節能減碳及再生能源發展趨勢下,台泥在2021年購併ENGIE EPS,並將其更名為NHOA。NHOA案場遍布歐洲、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在先進的 BESS (電池儲能系統)、電動車快充裝置、智慧電網及氫能皆擁有各式專利及產品。正式進軍儲能、充電樁市場,藉此完整能源事業版圖,成為國內唯一具備綠能、電池、儲能、電動車快充研發與自製能力的能源集團。 在鋰電池發展方面,台泥旗下三元能源科技投資的高雄鋰電池廠2021年動土,初期將投入新台幣120億元,主力生產高容量、高充放電功率的鎳三元電池,年產能估計達1.8GW,相當於每年可以生產約2萬4000輛電動汽車所需長程電池量;若加上能元科技台南廠房既有產能,台泥一年電池總產能將提升至3.2GW。 在綠能方面進行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地熱發電投資與開發,同時針對其他再生能源領域,進行研究評估及尋求合作。目前規劃及運轉中裝置總量約為 120MW,年度發電量可達到 1 億 9 仟萬度電,相當於減碳量約 9 萬 7 千公噸。 從傳統水泥業,拓展到廢棄物處理、能源事業等發展,打造台泥DAKA二期計畫「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是全台首個利用水泥窯高溫處理垃圾的環保園區,每日最高可處理200噸垃圾,解決花蓮垃圾爆量的問題,同時處理工業廢棄物,預估每年將減碳超過4萬噸。 對人類的未來最重要的,是一個平衡有規律的大自然, 是人類生存的 Sine Qua Non,也就是「必要的條件」。
本公司為建築專業之建築師事務所,內部組織分為專案管理、建築、工務、監造、行政等部門,並依業務需要,部門間相互協調支援,以最高的服務品質,達成業主的需求。 本事務所具備多年承攬公共工程之經驗,所完成之公共工程類型繁多列舉如下: ①、台電變電所&辦公大樓新建工程設計 ②、學校建築 ③、國家軍事及軍舍改建工程 ④、民營新建及改建工程 ⑤、捷運及車站工程 ⑥、社會住宅工程 ⑦、法務部新建工程 ⑧、博物館工程 ⑨、醫院新建工程 (四)、得獎紀錄 團隊對於工程的規劃、設計作業及專案管理極為專精,近年得獎實績有- ★「陸軍飛勤廠新建工程」專案管理委託技術服務「105年度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優等」。 ★海軍「神鷗基地新建工程」專案管理技術服務「105年度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佳作」。 ★萬隆東營區社會福利設施用地新建工程委託設計監造「 112年度-第2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特優」等。 為了善盡建築專業團隊創造並提升居住環境品質之職責以及因應社會、人文環境急遽變遷所帶來的衝擊,我們積極吸收優秀的專業人才,引用先進的電腦設備,並與建築、結構、土木、大地、機電等專業顧問合作,藉以提昇整個工作團隊規劃、設計、監造、管理的新技術及新觀念,展現一個建築專業的理想。近年來,社會情勢轉變迅速,各項民間建設需求日趨迫切,且正值政府大力推動國家建設計劃之際。本公司以負起工程界之社會責任為己任,由一群學有專精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並聘請數位專家學者從旁指導諮商,冀能以年輕人的旺盛企圖心,及誠懇踏實的工作態度,運用團隊精神,為這片土地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及居住空間。
成立於1945年的大陸工程,以其優異的工程實績在公共及私人工程領域均享有盛名。七十多年的實力與創新能力更為大陸工程贏得口碑與商譽,成為台灣工程營建業界的領導品牌。大陸工程在台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及印度皆有營運經驗。 大陸工程完成許多卓越的大型基礎建設包括國道、捷運及鐵路建設等,尤其擅長於高架道路、橋梁與隧道相關工項。此外大陸工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間興建營運後移轉(BOT)專案中,造價達新台幣4,500億元(註)的台灣高速鐵路主要投資者與承包商之一。 大陸工程在建築工程領域也有卓著成績,工程實績包括醫院、飯店、商用辦公室、複合式商業大樓、高端住宅、社會住宅、教育研究設施及大型社區專案等不同類型建築。 註:1993年政府編列之高鐵興建總預算為新台幣4,500億元,按照當時歷史匯率 (1美元=新台幣25.5),約合176億美元。後該預算為立法院刪除,改為民間投資興建後移轉 (BOT)。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恩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工作行列。
以播種育成的理念,培育、輔導與協助貧苦弱勢學童就學、提升學習環境、與生活照顧,獎助表現優異學生以及鼓勵優秀文化藝術創作之團體。以關懷與愛心協助社會之貧病殘疾等弱勢族群,具體落實對兒童、青少年老人與身心障礙者的照顧與關懷。
花王集團是全球領導日用品品牌之一,連續十九年入選“世界最具道德企業”名錄。 花王(台灣)創立於1964年,是台灣外商FMCG中唯一擁有完整供應鏈的企業,具備研究開發、生產製造、物流配送、販賣業務、行銷及後勤單位等完整供應鏈。 |獲獎殊榮與實績|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統一發票績優營業人 (2024) ◎推動ESG獲得國家級認證:國家永續發展獎(2022) ◎經濟部性別平等標竿企業(2021),經營管理階層台籍女性主管比例高達60% ◎優質雇主品牌:HR Asia亞洲企業最佳雇主獎(2021) ◎遠見ESG綜合績效外商組績優獎(2025) ◎遠見ESG綜合績效外商組楷模獎(2024) ◎遠見ESG獎 綜合績效類 外商組楷模獎(2023) ◎遠見ESG獎 綜合績效類 外商組楷模獎(2022) ◎天下永續公民獎外商企業組(2024) ◎天下永續公民獎外商企業組(2022) ◎天下永續公民獎外商企業組(2021) ◎TCSA台灣十大永續典範外商企業獎(2024) ◎TCSA台灣永續行動獎SDGs14銀級獎「和花王共創永續生活」(2024) ◎TCSA台灣十大永續典範外商企業獎 (2023) ◎TCSA台灣永續行動獎SDG12 金級(2023) 循環減塑實現永續生活 ◎TCSA台灣永續行動獎SDG5 銀級(2023) 花王攜品牌挺月經平權 ◎TCSA台灣永續典範外商企業獎(2022) ◎TCSA台灣永續典範外商企業獎(2021) ◎TCSA台灣永續典範外商企業獎(2020)
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除了有良好工作環境、也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的工作行列。
【設立目的】 ◎ 彌補大台北東南隅醫療資源之不足 或許在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中,認為台北已具豐富醫療資源,何需再勞慈濟錦上添花,興建大型現代化醫院?事實不然,依醫療衛生主管單位統計,以大台北地區人口之眾,整個新北市醫療資源仍感不足。尤其新店溪與景美溪流域,包括木柵、景美、新店、中和、永和、深坑、石碇、坪林、三峽、烏來等大台北東南隅之大文山區與雙和區,醫療需求最為孔急。而台北慈院的正式啟用,適足彌補該區之醫療窘境,亦足疏解百餘萬該地區民眾求醫無門之困境。 ◎ 醫界清流 人醫典範 證嚴法師期勉台北慈濟醫院所有同仁立志為醫界清流、人醫典範、聞聲救苦、歡喜付出,醫人、醫病又醫心,要讓病人身心靈康復後,都能成為有力量幫助他人的人,讓求醫無門的大德均能離苦得樂。也期待全院同仁秉持慈濟精神,走入人群,發揮良能,哪裡有苦難,哪裡就有我們的身影。 【院長的話】 六O年代的台灣,物質貧乏,國人生活水準偏低,而相對於西部地區,後山的花東更顯得困窘。 上人以慈悲智慧愛灑人間,傾聽苦難者的心聲,發願在東部貧瘠的醫療沙漠,注入愛的暖流。一九八六年,慈濟第一家大型綜合醫院在花蓮啟業,緊接著玉里慈濟醫院、關山慈濟醫院、大林慈濟醫院、台北慈濟醫院、台中慈濟醫院陸續拔地而起,守護生命;慈濟世界醫療志業似福慧花開,從貧瘠的後山綿延前山,形成一股愛的力量,生生不息。 台北慈濟醫院(以下簡稱台北慈院)於2005年5月8日正式啟業。感恩 上人,以及全球慈濟人合心協力護持,慈濟在大台北締造國內第一座具備防震效能的「守護生命磐石的千年醫院」,蜚聲國際,慈濟醫療志業再邁向新里程碑,也為台灣醫療史樹立「人文醫院」的新典範,在繁忙複雜的都會醫療環境中,營造出寧靜與人文氣息,啟發心靈的力量。 台北慈院是以醫學中心規格打造的大型人文醫院,除成立各專科醫學中心,提供優良基礎醫學及高科技臨床醫療服務外,還全面發展微創手術,減輕病患痛苦;此外,更結合慈濟社區志工網絡,支援基層醫療院所,落實社區衛生教育,配合衛生主管機關,辦理保健及公共衛生工作。醫院亦針對身心障礙兒童提供診斷、治療、復健、親子教育等全程醫療。 現今醫療技術雖然不斷推陳出新,解開了一連串生命的奧秘。然而,醫學終究有其極限,病患仍要面對生命的無常及病痛的折磨。病患及家人的傷痛,不只依賴醫療科技,更需要心靈的膚慰。醫病醫心。慈濟醫護團隊長年有志工菩薩陪伴,合力營造全方位的人文醫療服務,並顯現「人傷我痛,同體大悲」的情懷。台北慈院的愛心資源無限。平均每天有220多位志工,佛心師志,接力堅守在每個醫療崗位,不分假日,不畏風雨,將慈院之美傳遞給每一位病患和家屬。長年累月下來,每年超過7萬名志工在此成為醫療團隊的得力助手,一同見證生命的可貴。 生命無價,生死一瞬間,分秒必爭。台北慈院醫療團隊放下身段,縮小自己,分分秒秒戰戰兢兢,努力與付出沒有底線,盡全力將「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任務,以「感恩、尊重、愛」的精神,發揮淋漓盡致。 歷經無數風雨和考驗,台北慈院已卓然屹立在大台北,豐盈的人文氣息,一流的醫療團隊,先進的技術水準,締造典範醫療。期待全體同仁能共同展現 上人的愛,發揚 上人的法,聞聲救苦,搶救生命,並將大愛灑向社區,更跨越國界。
國泰產業研發中心是國泰金融控股集團旗下孫公司,為國泰人壽與永聯物流開發共同設立,與國立臺北大學合作一起打造『臺北大學建國校區產業研發中心』,為國內首宗「產業研發中心BOT」案,將結合企業需求,運用學校資源及技術,建立合作交流平臺,以達到人才培育與產業推動的目標。 我們有完善的管理及福利制度,同時也需要各路好手跟我們一同完成未來目標;包含大樓完工後之招商招租及大樓管理、園區規劃、產學合作等活動,提供各方專才發揮的機會及空間。 我們重視員工的學習與成長,也重視員工家庭,希望員工可以享受工作,並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希望員工可以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主動討論工作內容與公司發展。目標是匯集各路好手一同開創及建立新創公司,走出活潑又專業的風格。
台灣高鐵公司正式成立於1998年5月,以完成一日生活圈、加快台灣南北交通的速度為初衷,在政府大力支持與國內民間企業團結齊心下,以嶄新的技術,完成台灣跨世紀的鐵道工程,於2007年全線營運通車,在軌道運輸領域提供安全、快速、準點的運輸服務,縮短往返南北的交通時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自通車營運以來,秉持提供旅客安全、快速的運輸服務為最高原則,多年的深耕努力,已為台灣西部走廊的主要交通骨幹,旅運量逐年上升。我們以「成為引領進步、創造美好的生活平台」為願景,以專業運輸(Transportation)、創新科技(Technology)、深耕在地(Taiwan)以及永續關懷(Touch)之4T作為策略主軸,創造美好價值。 高鐵公司承諾以「紀律(Discipline)、正直(Integrity)、效率(Efficiency)、創新(Innovation)與明理(Sensibility)」五大核心價值做為企業經營之座右銘。抱持「Go Extra Mile」(有心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信念,以及創造「真實、進步、熱情、質感」四大品牌特質,持續提升運輸安全與服務品質,給予旅客更好的服務體驗,期望與社會大眾一同展望更迅捷美好的未來。 在董事長秉持永續經營理念帶領下,獲得許多鼓勵與肯定,例如;持續納入「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並自2018年起,連續榮獲證交所「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排名前 5% 的優異成績,蟬聯「市值 100 億元以 上之非金融電子類」上市櫃公司排名前 10%。另於 2023 年 1 月首度入選加拿大企業騎士(Corporate Knights)公司評比之「全球百大永續企業排行榜」,獲全球排名第九、亞太排名第一之佳績。各種國內外專業獨立機構及利害關係人的認同,促使我們持續朝更高標準的永續願景不斷邁進。 肯定與殊榮 2023 榮獲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公司治理制度評量」特優認證。 2023 參與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之「2023年第十六屆台灣企業永續獎」,榮獲企業永續報告獎之「金獎」。 2023 第三度榮獲第20屆玉山獎「傑出企業類-首獎」,另獲得「傑出企業類」、「最佳產品類」及「最佳人氣品牌類」共計四項大獎。 2023 台灣高鐵首度入選「企業騎士」(Corporate Knights)「全球百大永續企業」 全球排名第九、亞太排名第一。 2023 人力銀行yes123求職網統計,畢業生最嚮往的傳統產業「夢幻企業」名列前三。 2022 榮獲經濟部工業局「台灣持續改善競賽」最高榮譽金塔獎,是國內唯一獲此殊榮之軌道業者。 2022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之「2022年第十五屆台灣企業永續獎」,榮獲企業永續報告獎之「白金獎」。 2022 榮獲第19屆國家品牌玉山獎「傑出企業類」、「最佳人氣品牌類-首獎」及「最佳產品類-首獎」。 2022 台灣高鐵公司「新世代訂位票務服務系統」以「數位轉型和雲原生開發」榮獲 Red Hat 2022 年亞太區創新獎,為台灣唯一得主。 2022 榮獲第15屆文馨獎「常設獎-金獎」,為第三度獲文馨獎榮耀肯定。 2021 榮獲第57屆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卓越經營品質獎」三星獎。 2021 參與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之「2021年第十四屆台灣企業永續獎」,榮獲企業永續報告獎之「金獎」。 2021 榮獲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2021年「永續韌性傑出獎」。 2021 蟬聯第18屆國家品牌玉山獎「傑出企業類」首獎,並以高鐵數位客服及T Express app為主題,榮獲「最佳人氣品牌」及「最佳產品」。 2021 榮獲交通部「運輸資料流通服務平臺」頒發「停車組績優獎」及「軌道/空運組佳作」。 2020 榮獲經濟部工業局「台灣持續改善競賽」團結組金塔獎,創下連續三年獲獎佳績。 2020 參與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之「2020年第十三屆台灣企業永續獎」,榮獲綜合績效獎之「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服務業組)」,及企業永續報告獎之「白金獎」。 2020 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109年度「產學合作績優單位」首獎殊榮。 2020 第17屆國家品牌玉山獎「傑出企業類」首獎。 2020 榮獲納入「臺灣就業99指數」成分股。 2019 榮獲經濟部頒發第6屆「國家產業創新獎」績優創新企業。 2019 榮獲文化部頒發第14屆文馨獎「金獎」。 2018 「T Express」行動購票App,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獎—傳達設計獎」。 2018 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頒發「107年度產學合作績優單位」之獎項。 2018 首次參加即榮獲第四屆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排名前5%之佳績。 2017 榮獲《遠見雜誌》舉辦之第15屆「遠見五星服務獎」之「軌道運輸類」首獎。 2017 蟬聯《Cheers雜誌》「2017年新世代嚮往企業Top100」。 2016《天下雜誌》金牌服務業榮獲「運輸服務金賞」。 2016 「第23屆智慧運輸世界大會」於澳洲墨爾本舉行,本公司以「台灣高鐵智慧運輸服務系統」 獲頒2016年ITS世界大會名人堂產業成就獎。 2015 中華智慧運輸協會QR Code車票快速註記系統榮獲「智慧運輸應用獎」。 2015 T Express行動APP榮獲資策會頒發服務業科技創新獎。 2014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頒發「高速鐵路運輸服務碳足跡」標籤證書。 2014《天下雜誌》金牌服務大賞「陸上運輸業金賞」。 2014 台灣高鐵應變管理資訊多元整合平台榮獲「103年度智慧運輸應用獎」。 2013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舉辦之「第22屆中華民國企業環保獎」。 2012《天下雜誌》舉辦之2012年「金牌服務大賞」不分業種冠軍。 2012《數位時代雜誌》舉辦之2012數位服務力大調查「數位服務標竿企業」交通類首獎。 2011「高速鐵路營運、維修暨旅客服務」ISO 9001驗證。 2011 第一屆金桂獎榮獲卓越興櫃市場貢獻。 2011 榮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頒發「第20屆中華民國企業環保獎」。 2010 榮獲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百大建手首獎。 2010 榮獲亞洲土木工程聯盟「傑出土木工程計畫獎」首獎。 2010 榮獲遠見雜誌舉辦之「台灣地區列車運輸業之服務品質」第一名。 2009 因台灣水雉保育事蹟,榮獲交通部頒發「交通部2009年金路獎」之「特殊貢獻獎」。 行動貫徹對CSR的承諾 台灣高鐵公司積極實踐企業ESG策略,並響應政府2050淨零轉型目標,2022年辦理「共植美好 - 低碳永續行動」、常年協助臺南地區水雉保育、員工淨灘等環保公益活動,落實節能減碳。此外,自2008年迄今,連年舉辦「高鐵營隊」,深化各學齡層鐵道教育知識、隔年開辦「微笑列車」專案,善用資源扶助弱勢團體、與多個基金會合作,舉辦「高速傳愛 助學計畫」、歲末年終舉辦「寒冬送暖 捐血傳愛」,邀請旅客及民眾捐血助人等活動,善盡社會責任。 2022年基於國際人道關懷,響應外交部捐助「烏克蘭難民援助計畫」。 2021年臺鐵太魯閣號不幸事故之傷亡旅客及家屬捐款新臺幣 500 萬元。 2021年捐助新台幣 500 萬元予高雄市社會局,協助「1014 鹽埕區城中城大火」傷者與罹難者家屬共度難關。 2018年啟動「花蓮地震救援搭乘專案」,救災者均可申請免費搭乘及捐款新台幣500萬元。 2016年啟動「台南地震災區救援專案」,總計協助130個救援醫療團體前往災區救災。 2014啟動「高雄氣爆事件救援搭乘專案」,開放民間救援團體申請免費搭乘,往返災區投入救援工作。 2009 「莫拉克颱風救援專案」提供救援團體,免費搭乘高鐵往返災區。